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肺癌手術后何去何從

肺癌術后做化療和放療統稱為輔助治療,目的在於預防複發。

近些年,輔助治療的概念有外延,靶向治療也可推薦有基因突變的術后病人預防性使用,後面有闡述。

至於中醫的治療,增強免疫力的治療,生物治療,不屬於輔助治療的範疇,我認為可有可無,酌情選擇即可。

沒有哪個醫生會告訴你,做了癌症的根治手術,百分百保證不複發,所以除了做輔助治療外,也要堅持定期複查。

所以不妨把肺癌術后要乾的事,分為兩件,一件為輔助治療,另一件為定期複查

並不是所有的肺癌術后都需要做輔助治療,但是所有的人都得終生定期複查。

除了這兩件事,該幹嘛幹嘛兒,沒啥特別的,病人不再是病人!

輔助治療

肺癌術后做不做輔助治療,有賴於肺癌的分期,分期是個什麼鬼,我在以前的文章晚期肺癌治療的前世與今生中闡述過,這裡不再敘述。

II期和III期的肺癌術后都是要做化療的,I期肺癌則不用。這麼說是有客觀的循證醫學證據的,源於2006年發表在Lancet Oncology上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ANITA,化療比不化療提高了8.6%的5年生存率,在那個研究的同期,相繼發表了好幾篇隨機試驗的結果,得出了相似的生存獲益證據。

這裡說的術后輔助治療,指的是做了肺癌根治手術以後,醫生告訴你病變和淋巴結都切乾淨了,那麼下一步還要不要做化療和/或放療的問題。

很顯然,沒切乾淨的手術,術后是要做化療和放療的。

切乾淨的手術,也就是醫生嘴裡的R0手術,看分期決定做不做術后治療。

有的時候會顯示存在淋巴結轉移,並不是說沒切乾淨,是指被切除的淋巴結裡面,已經有轉移的了,但是幸運的是已經被切除了,這樣的病人術后是需要做輔助治療的。

肺癌手術病理報告上會顯示被切除的淋巴結有哪些,存在多少轉移,比如病理報告會描述肺門淋巴結1/3,代表著切除了3枚肺門的淋巴結,其中1枚是轉移的;隆突下淋巴結0/2,代表著切除的2枚隆突下淋巴結都是沒有轉移的。為了便於醫學統計,學術委員會早就推薦把具體的淋巴結分區用數字錶示了,比如肺門淋巴結為第10組淋巴結,隆突下為第7組,肺癌的淋巴結的分區一共分14組,需要切除6組或以上的淋巴結才算完美。

另外根據淋巴結分區距離原發病灶的遠近和解剖學邏輯,把淋巴結轉移分為N1和N2兩種情況,N3的淋巴結是不可切除的,這裡不做贅述。N2的淋巴結轉移比N1要更嚴重一些,N2的淋巴結轉移,術后是需要做化療和放療的,N1的則只用做化療。那麼,很自然的我們也能推斷出,N0代表的是淋巴結沒有轉移。Nx又是什麼鬼,標準的根治手術,淋巴結是必須要被切除或者採樣的,所以做了根治手術一般不存在Nx的情況,Nx代表淋巴結的狀態未知,總是有一些醫生不按規範治病,導致Nx的術后病人大有人在,保險起見,一般也會推薦他們做術后的化療。

說了這麼多淋巴結的問題,其實總結起來很簡單,淋巴結有轉移術后都得做輔助治療,沒有則不用,不知道有沒有轉移該怎麼辦,其實是個哲學問題。

說完了淋巴結,那就得說原發腫瘤的情況了,也就是T分期的問題,這裡情況有點複雜。

腫瘤越大,理論上轉移的風險就越高,分期就會偏晚,預后也就差。這樣的病人術后是要做化療的,按新分期,大於4cm的肺癌是T2b病變,至少是II期肺癌,那麼術后是需要做化療的。

術后的病理報告,很多時候會描述腫瘤侵犯了臟層胸膜,那是說腫瘤侵犯了肺表面那層膜,那麼不管腫瘤的大小,則至少是個T2a的病變,T2aN0屬於Ib期肺癌,做不做化療是有爭議的,反正我傾向不做化療,因為術后的輔助治療本來就是預防,有爭議說明化療起到的預防作用並不明確,鑒於化療的副作用,所以我認為沒必要做。

侵犯了胸壁的肺癌,包括侵犯肋骨,切除后屬於T3病變,術后除了做化療,最好也做放療。

腫瘤如果長得位置不夠好,侵犯了大血管、心臟、脊柱、氣管、食管,喉返神經屬於T4病變,絕大多數時候是不可切除的,就算幸運切除了(這樣的醫生鳳毛麟角),術后一定要做化療和放療,甚至放療可能更重要。

現在有很多病人,肺內的病灶是多發的,尤其是一連切除了好幾個病變,都是腺癌,說實話目前到底認為是轉移的,還是多原發的,真不好界定,多原發的,雖然多,但都有機會是早期的,那麼術后不用做化療。如果界定是轉移的話,同一肺葉內轉移屬於T3,同側不同肺葉內存在轉移屬於T4病變,術后是需要做化療的。

當然,這裡說的肺癌指的是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為腺癌和鱗癌。目前腺癌的化療推薦方案為:培美曲塞+鉑類葯。鱗癌推薦用:吉西他濱+鉑類葯。術后的化療,4個周期足以。術後放療的劑量也要相對小一些,單次分割劑量2Gy的情況下,最多做25次放療,需要5個星期的時間。

肺腺癌如果有基因突變的話,尤其是有EGFR敏感突變的情況下,可不可以用靶向葯來代替原本要做的化療,目前就這個問題似乎有了明確的結論,源自於我們的隨機對照研究認為,服用靶向葯要比化療延長了10.7個月的無病生存期,而且靶向葯副作用小,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當然這個試驗還有待進一步長期隨訪觀察總生存期。現在推薦術后預防性服用靶向葯的時間是兩年。

定期複查

肺癌術后一周內會恢復出院。

術后一個月時進行第一次複查,一般會做一個胸部增強CT,了解胸腔內肺膨脹的情況,有無積液等,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留取基線資料,便於此后的複查對比。

肺癌術后第一次複查,往往會有腫瘤標誌物CA125的明顯升高,那是因為術后的胸腔積液引起的,CA125大部分是由胸膜表面的間皮細胞分泌的,和腫瘤本身無關,所以出現了升高不必焦慮,隨著術后胸水的吸收,慢慢會降至正常的,一般術后4個月,也就是術后第二次複查的時候,胸水會完全吸收。

肺癌術后兩年之內每三個月複查,2年以上5年以內,每半年複查一次,5年以上每年複查一次,每次的複查項目為:胸部平掃CT,腹部和頸部的B超,血化驗腫瘤標誌物。在此基礎上,每年做一次腦增強核磁,至於為什麼核磁要做增強,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反覆提到過,這裡也不再解釋。全身骨掃描一般不用做,出現了明顯的骨痛,才會推薦及時複查。

術后需要做輔助治療的病人,一般在術后4周以後開始,所以就是等第一次複查后開始,治療期間的複查遵照醫生的醫囑,等所有治療結束后一個月複查,再以後就遵照每三個月複查的原則了。

這些年,我們做了很多的手術,複查病人的接診量占相當大一部分,很多病人也都是千里迢迢來京複查,開單預約,檢查,再等結果,找醫生看,周期很長,勞民傷財,所以病人經常問我,可不可以在當地複查呢?不是不可以!現在的網路諮詢這麼發達,醫生通過遠程在線隨訪,也要便捷很多,然而現實問題是現在缺乏一個特別靠譜有效的網路在線平台,在靠譜平台出現之前,我目前用的是好大夫在線,歡迎術后的病人報到隨訪。

此文章來源於我的微信公眾號:李少雷醫生,id:lishaolei2000,更多好文不定期呈現。

PS:大家有任何醫學問題,都可以上好大夫在線找我在線諮詢哦。搜索醫院李少雷,就可以找到我。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