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劉潤:去以色列,能找到創新的種子嗎?

【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即可一鍵關注

劉潤潤米諮詢創始人,

互聯網轉型專家,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

我原以為,此時此刻,我會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邏輯,甚至會像小孩子一樣興奮地畫出一個模型,漂亮地闡述以色列創新你不知道地秘密9天之前,我帶著21位企業家朋友飛抵以色列,這個被稱之為創業的國度,這個我充滿了好奇的國度,探尋創新之源。但是,今天,坐在特拉維夫回國的飛機上,我居然突然不知道,從何講起。

(一)

原來,以色列是一個苦難如此深重的國家。

猶太人,這個被上帝榮耀選中,被聖經濃墨重彩的民族,居然被趕出自己的家園,流離失所。耶路撒冷三千年,就是被征服又重建,再被征服再又重建的三千年。這個三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聖地,用三千年獲得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被征服次數最多的城市。這座充滿悲情的城市,被征服了44次,其中22次被毀,23次在廢墟中重建。至今,多少猶太人來到聖城前,在不同年代的城磚壘成的斑駁的哭牆(Wailing Wall前,嚎啕大哭。

猶太人,這個被一些人認為是最聰明的民族,同時被另一些人認為是最劣等的民族。在二戰期間,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視,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針對一個種族,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屠殺。幾百萬猶太人,死於這場滅絕人性的清洗。集中營,成了混合著納粹人的殘暴,和猶太人的苦難的,最黑暗的辭彙。

直到1948年,以色列才建國。那天上午,英國宣布撤出最後一個士兵,猶太人下午宣布建國。第二天,第一場中東戰爭就開打了,多個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宣戰。然後是第二場。然後是第三場。然後是第四場。然後是第五場。五場戰爭的結果是,約旦河西岸的地圖,在不同國家出版的地圖上,至今是不同的版本。各國的字典上,出現了定居點實際控制區等等為解釋以色列、巴勒斯坦的特殊平衡狀態而設的辭彙。

作為一個中東國家,以色列居然沒有石油,大面積都是沙漠,非常缺水。就在我們前往以色列的前幾周,首都特拉維夫剛剛發生槍殺平民的恐怖襲擊。走在耶路撒冷老城,嚮導給我們介紹,就在幾個月前,一個阿拉伯人非常冷靜地走到猶太人面前,刺死了猶太人。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資源很少,仇恨很多,四面受敵。

這種苦難,我想,是每一個民族都不希望親身理解的。為了感受哪怕一點一滴的這種苦難,我們選擇徒步前往耶路撒冷。徒步嚮導給我們放了一首金色的耶路撒冷Jerusalem of Gold)。他說,他們至今聽到這首歌,都會熱淚盈眶。我沒有熱淚盈眶,但是我沉默了。

怎麼辦?

怎麼辦?怎麼辦?必須要改變。

"被逼出來的。是苦難,讓以色列成為了創新的國度,晶寶兄說。白晶寶,一家東北的工業裝修企業的創始人,是我的企業家私人董事會的企業家組員。他總結說。是的,了解完這個民族的故事,我發現,一切對創新的方法論的探尋,突然變得蒼白,都不再重要了。一聲嘆息。這種如此深厚的苦難土壤里,因為那種強烈的生存慾望,孕育出不得不的創新,我毫不懷疑。

原來,苦難,才是以色列創新的土壤。

Jerusalem the GoldenThe Dorset Singers;Yeovil Chamber Choir -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二)

凌晨一點鐘。大家仍然不想入睡。我們坐在酒店門口的小酒館,熱烈的討論著。

應該是宗教吧?天斌兄說。馬天斌有創立了十幾家不同的企業。他的主營業務是醫療相關的服務。馬天斌和我一起去探訪過加拉帕戈斯(南美洲的一個群島,達爾文探尋此群島受啟發,提出著名的進化論),一起登頂過乞力馬扎羅。他對新知,充滿好奇。

同樣的苦難(也許,並不真的同樣,也發生在貧瘠的非洲人身上,為什麼就幾乎沒有人會評價說,坦尚尼亞,是一個創新的國度呢?為什麼非洲的苦難的土壤,沒有開出創新之花呢?美國如此富庶,並沒有經歷如此刻骨銘心的苦難,為什麼矽谷依然也是全世界的創新之源呢?為什麼沒有苦難的土壤,美國的創新,卻也繁花似錦呢?

或者說,創新的土壤如果是種族被屠殺,民族被放逐,城市被佔領,你會願意以此為代價,獲得創新嗎?苦難,真的是創新的源泉嗎?天斌兄問,也許是宗教信仰,真正賦予了創新所需要的強烈的目的性,和自律性吧。

猶太教,是一神教的鼻祖,也是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共同起源。猶太人相信,他們是上帝的選民。上帝從公元前幾千年,就開始讓摩西寫聖經。這種被選中的自豪感,讓猶太人雖然上千年流離失所,被驅逐、被屠殺,但是始終一口真氣不散。

上千年,多少民族早就被消融在目的地國家的民族文化中,而不復存在。但是,猶太人沒有。也許,就是因為聖經中記載被分散於天下,被逼迫殺害,但卻必將回歸,讓猶太人在沒有國家,沒有領袖的情況下,能共同擁有一個如此強大的渴望:回到上帝應許之地,建立國家。這種強烈的目的性,不正是創新的動力之源嗎?

這種渴望,這種對上帝的忠誠,還讓猶太人極其的自律。

我們的嚮導告訴我們,猶太教有613條戒律(Kosher),數量之多、規定之細,讓人發狂。但是大部分猶太人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也會嚴格遵守。比如:出生后第八天男子都受割禮,安息日要待家裡不許外出,不能吃不潔凈的水產(螃蟹、蝦肉、貝類、鱔魚、花枝等不能吃),不可肉和奶同食等等等等。這種因為自豪而產生的自律,讓猶太人發自內心的遵守。必須遵守,必須遵守。然而,對清規戒律的遵守,與對方便生活的追求,成為了猶太人創新的一個試驗場。

比如,猶太人的戒律規定,安息日(從周五的日落,到周六的日落)不能外出。這是必須要遵守的,可是這又嚴重影響了現代人的生活。那怎麼辦呢?猶太人的聰明才智在這裡得到了典型的體現。他們會在自己家附近,用細線拉出一個更大的區域。告訴自己,因為有線連接著,所以在這個幾倍於家庭的區域內活動,不叫外出。我聽到這裡的時候,張大了嘴:這,這真的可以嗎?但是猶太人非常認真的這麼做著。

再比如,不能吃不潔凈的水產這條,猶太人嚴格遵守。如果有遊客不理解,覺得他們是小題大做,自以為是地帶了不潔凈(你不會真的理解哪些是不潔凈的)的食物進餐廳,猶太人會連桌布、餐具、食物,全部扔掉。所以,解決之道就是,每當人類在海里發現一種新的海產,或者從別的國家進口一種新的海產,猶太人都會開會討論一下,這種海產是不是潔凈的,能不能吃。

再比如,肉奶不能同食。這是因為聖經里說: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出二十三19;三十四26;申十四21)。怎麼辦?在很多家裡,就有兩套餐具,一套煮奶,一套煮肉。即便用煮過奶的鍋煮了粥,粥里撒了點肉鬆,都是違規的,因為奶和肉還是見面了。我聽到這裡,幾乎崩潰了。但猶太人還是有辦法,為了正常生活,他們在有肉的自助餐廳,提供的特種冰淇淋,一種不是用牛奶製作的冰淇淋,在滿足飲食需要的同時,不違背戒律。

也許,恰恰是宗教的巨大自豪感和深刻苦難之間的落差,激發了創新;恰恰是對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必須嚴格的戒律之間的矛盾,激發了創新。也是,信仰,才是創新的陽光。

(三)

可是,以色列人是怎麼看自己的呢?他們認為的創新之源真的是苦難和信仰嗎?

帶著這些疑惑,我們坐進了有中東的哈佛之稱的希伯萊大學里。這所大學的奠基人,有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有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猶太人1948年建國以色列,但是希伯萊大學建立於1925年,比建國還早23年,因為猶太人相信:建國需要人才。這所大學已經走出了10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我們坐在這裡,虔誠的請教希伯萊大學的教授:請問,您認為,什麼才是以色列的創新之源?

Niron Hashai教授,給我們畫了一張圖,說:以色列的創新,有八大源頭。

  • 本古里安的國防概念。本古里安是以色列第一任總理(Prime Minister)。以色列第一任總統(President)是威茲曼,一位擁有200多項發明專利的、很有錢的科學家。在以色列,總理掌握真正實權。對於建國第二天就開打的國家,本古里安認為,這個只有800萬人口的國家,國防唯有靠科技,創新是唯一方法;

  • 阿拉伯抵制。以色列的敵人不是一個國家,是好多個國家;以色列的戰場不僅在軍事上,還有在經濟上。由於阿拉伯國家的抵制,和以色列做生意的公司,將會上阿拉伯國家的黑名單,以至於很多公司不敢和以色列人合作;

  • 服役。年滿18歲,以色列男性要服兵役3年,女性要服兵役2年。這段經歷,給以色列人堅韌不拔的性格,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科技兵種,離開之後很多人就去創業了。

  • 缺乏自然資源->增進創造力。舉目望去,以色列最重要的資源不是礦產,不是石油,不是農產品,而是只有人的大腦。以色列人被迫認識到:只有大腦,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 小經濟體。作為一個只有800萬人口的國家,以色列的本國市場非常小,必須面向全球,以至於很多公司創立的那一天起,就是全球性公司,必須和全球最優秀的公司競爭;

  • 移民國家-不同的風險觀點。以色列建國之後,大量猶太人帶著財富、知識,從全球移民回到這片土地。他們像探險家一樣,對風險有天然的熱愛和承受能力;

  • 不拘禮節。以色列人的性格里,天然有不膜拜偶像,不在意上下級、不在意小節的特性。這一點非常有助於由下而上的創新。因此,以色列人也不怕失敗。失敗不會被嘲笑,失敗只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站;

  • 密集的社交網路。以色列人遍布全球,富有、忠誠、團結。他們的社交網路,對他們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Niron教授說,這8點,是以色列創新的8個源頭。著名的全球暢銷書《創業的國度》的作者,Saul Singer說,濃縮一下,也許只有三點:

1. 以色列建國本身,就是一個創業的過程,賦予了這個民族創新、創業的基因;

2. 求學,就業之間加入的參軍經歷,給予了這個國家的國民創新的訓練;

3. 以色列是個移民國家,一半的初創公司都是熱愛風險的歸國移民創立的。

(劉潤與全球暢銷書《創業的國度》的作者Saul Signer合影)

此行,我們還很有幸邀請到2011年諾貝爾獎的得主Dan Hechtman教授為我們做演講。他2014年還參加過總統競選。科學家擔任總統在以色列是有傳統的。1948年建國至今,以色列有過至少三任總統是科學家。第一任總統威茲曼之後,以色列還邀請過愛因斯坦做總統。科學家擔任總統,是不是也是以色列創新的原因之一呢?Dan教授說,其實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孵化器。在以色列,一家創業公司只要籌集了15%的啟動資金,政府就會給符合條件的公司配給85%的資金。如果這家公司賠了,大家都賠。如果公司賺錢了,那麼政府的投入就股轉債(把股本轉為債務),企業只要歸還本金和一定的利息就可以了。這樣的政策,相當於政府走了一定的創業風險。

希伯萊大學3D列印實驗室的Michael博士說,一套讓科學家能專心研究的機制,也許才是創新之泉。在希伯萊大學,科學家只需要潛心研究。科學成果,會有專門的轉化辦公室負責和商業機構對接,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產品。如果有企業家購買他們的研究成果,或者出資委託他們研究,商業的收益將由科學家、實驗室、大學三者均分,各拿三分之一。這套機制,讓科學家真正的專註有價值的研究,而不是自娛自樂。

不管是Niron總結的八大源泉,還是Saul 歸納的三大原因,還是Dan提到的政府扶持,還是Michael分享的科研機制,我相信,都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以色列創新的環境。這些要素,就像種植用的水和肥料在滋養著創新的種子。

以色列最著名的技術創新之一,就是滴灌技術。以色列是個沙漠化很嚴重的國家,很缺水。農業常用的漫灌(想想種水稻的畫面)技術相對低效,大量的水沒有準確的供給到根系,被浪費掉了。滴灌技術通過一根管子,把水和肥按照一個配比關係,準確的滴灌到植物根系,避免了水的浪費,避免植物花很多的養分長出龐大的根系,避免額外的水和肥滋生雜草。這是因為嚴重缺水,被逼出來的一種技術。

教授和專家們講述的那些政策、制度、環境,就像滴灌里的水和肥,用科學的配比,準確的滋養著創新。環境,是創新的水肥。

(四)創新的種子?

如果說苦難是創新的土壤,信仰是創新的陽光,環境是創新的水肥,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創新的種子呢?

在希伯萊大學讀了四天書,參訪了很多企業、實驗室、研究中心,徒步前往耶路撒冷聖城,探尋了死海,造訪了首都特拉維夫。我們抓住一切機會思考、探討,我們是否找到了以色列的創新之源。

找到了嗎?

我們真的找到了嗎?

Saul Singer對我們說,很多人到以色列來學創新。有企業家說,我們缺乏創新,但是我不同意。英國花了150年把GDP翻倍,美國花了50年,而在25年內,把GDP漲了25倍。的GDP的增長的方法,是創新的方法,印度、非洲,都沒有做到。,是有創新的。他舉了小米和微信的案例,說當在向全世界人學創新的時候,全世界人也正在向學創新。

創新的種子,也許從來都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我們缺的,不是創新的種子,而是耕耘。大家找的,不是創新的種子,而是果實。土壤,陽光,和水肥,對種子的成長很重要。可是對於果實,我們只是需要一把能摘到果實的梯子。我們到以色列來尋找的,是種子,還是果實?是土壤、陽光、水肥,還是梯子?這些問題,已經不能問以色列人了,只能問我們自己。

在從特拉維夫飛回的航班上,我面對著筆記本電腦,不知道從何寫起。於是,翻看此行的照片,回望這個神奇的國度,看到這張回眸的照片。

是的,回望,反觀自己。創新的種子一直都在那裡,我們此行真正學習到的,也許,是耕耘。也許。也許。

(再見,耶路撒冷。再見,以色列。)

· END ·

更多精彩文章

歡迎關注訂閱

長按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