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對話李志飛:過去幾年出門問問最大的困境

一、AI技術落地,2B、2C兩手都要抓

「到底是2B還是2C呢?」 李志飛笑了,他拿著話筒重複了一遍記者的問題。

「其實沒有那種從一開始就非常明確的規劃。現在99%的AI創業公司都是2B的,而我們是2C的。主要原因是我個人性格比較急躁。因為在汽車行業、家居行業,我們希望快速去解決一些問題。如果通過2B的合作,就需要滿足各種各樣的要求,推進起來就會比較緩慢。

以前我們希望有更可控的節奏。這次,原則上也不是2B,而是通過大眾這樣特別大的合作夥伴,通過他們很強的品牌和銷售網路,最終比較容易到達用戶。」

2017年4月6日,在出門問問和大眾汽車的戰略發布會上,這家成立五年的公司再一次找到了一條讓人羨慕的路徑讓技術觸達用戶。而上一次,是2015年底,出門問問與Android Wear合作,出門問問的語音搜索在替代Google Now,進而運行在出門問問本身和華為等多家的智能手錶上。

李志飛在聯合發布會上自陳:構建技術對於出門問問來說是容易的,過去幾年最大的困難是找到一個剛需的應用場景這是出門問問的困境,也是所有AI技術公司的困境。

2012年,出門問問從做語音搜索起家,兩年後已經積累了幾百萬用戶。2014年也正值Moto 360上市,出門問問開始規劃開發與之適配的手錶操作系統Ticwear。Moto 360當年大賣,隨後從適配Moto 360到LG G Watch到Huawei Watch,隨著Ticwear系統刷機量越來越大,他們在次年正式發布自己的智能手錶Ticwatch。

2014年 - 2017年,出門問問手裡幾百萬不知如何變現的線上用戶換成了幾十萬的智能手錶用戶,一路銷售硬體、擴張場景、收穫數據並吸納研發團隊。出門問問今天的產品包括了Android/iOS/微信上的智能助手,駕車版的助手開車問問,智能手錶Ticwatch,以及去年底發布後視鏡Ticmirror以及配套ADAS Ticeye。

人工智慧技術落地的探索,出門問問最終得到了Google和大眾兩輪強援。

二、大眾汽車的思考

大約六七個月前,大眾汽車找到他們想談合作。汽車上任何一項新技術上馬都要保證萬無一失,這個行業高度自律。德系車廠更以嚴謹著稱,一開始李志飛們也認為「很難搞定」。

車企同時也會向前做很長時間的規劃和戰略思考。人工智慧對汽車的影響是一定會發生的,如果大眾不行動,其他的車企也會做。這是李志飛理解車企肯定會出手的邏輯。

幾個月里,出門問問與大眾的團隊就人工智慧技術、產品怎樣做到車載場景以及技術怎樣商業化做了很多交流。李志飛說,有時候要把一個汽車行業原本很簡單的事情理解透徹,可能會花上7 - 8個小時。行動敏捷的創業公司和思維縝密的車企有巨大的差異。大眾有很多內部流程,也有很多的思考。

大眾汽車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 、大眾汽車集團()集團執行副總裁蘇偉銘在聯合發布會上強調大眾對未來出行的構想,核心是三大支柱:讓汽車智能化的技術(包括互聯技術、語音等)、車的周邊(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電池技術、充電站的建設等)以及按需出行服務(共享車、網約車等)。

對於出資1.8億美金,一部分投資出門問問,另一部分投入與出門問問合資公司的發展,蘇偉銘的評價是:

  • 我們尋求的不是供應商的關係,而是長期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

  • 我們交的這個聘金絕對不便宜,但這只是宣布合作的一個開始,在之後的合作中有不一定夠。

大眾汽車集團()總裁兼CEO海茲曼與出門問問產品總監林宜立

三、 大眾 - 問問的合資合作體現在哪些地方?

在數月的溝通交流之後,到2017年4月6日,出門問問和大眾汽車集團()聯合宣布:

1. 大眾汽車集團()將出資1.8億美金,一部分用於投資出門問問,另一部分投入與出門問問合資公司的發展。

2. 出門問問會將現有與車載相關的業務剝離放進合資公司,問問在其中主要主導R&D的部分,大眾汽車提供品牌、產品和銷售網路等。出門問問和大眾汽車將各自持有合資公司50%的股份。

3. 合資公司首批的產品會圍繞車內語音交互和出門問問的汽車版系統Ticauto展開,除了大眾旗下品牌的車型,合資公司的技術產品也向其他品牌開放。

不少人拿大眾 - 問問的合資與去年上汽 - 阿里成立斑馬網路比較,兩起合作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一些不同值得注意:

大眾汽車集團()1.8億美金的注資,既用於支持合資公司的發展,也會持股出門問問本身,其投資的範圍也包括車載之外的智能家居、可穿戴業務。

大眾 - 問問合資公司的技術產品會向其他品牌開放,而上汽 - 阿里合資斑馬網路所開發的智能汽車系統則是在一定年限內僅供上汽產品使用。

四、對話李志飛

在兩家戰略合作發布會後,李志飛接受了多家媒體採訪,下面是雷鋒網節選的雷鋒網新智駕記者與李志飛的對話,可以一窺探索軟硬結合3年、牽手車企背後,李志飛是怎麼思考的(我們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新智駕:兩家最早投資合作是什麼時候開始談的?

李志飛:大概談了6 -7 個月。當時背景是我們一直做語音交互,也發布了車載產品,他們通過一些熟悉的人了解到我們公司,就想來談合作。然後就是了解技術,了解各種背景,商業模式,基本上是非常非常深入地理解每一個細節。我們對他們的戰略也是比較清楚。

這個事情挺難的,就跟我們當時跟Google比較類似。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事情很難搞定。因為德國車廠是非常有名的嚴謹,汽車行業跟互聯網行業區別還是很大的。今天能夠達成這種合作,真的就是靠信仰、信念(笑)。

人工智慧對車的影響一定會看得到,今天我們不做這個事情,別人肯定也會做。別的車廠也會做,這個產業也會往前走。

新智駕:今天我們提到的合作有兩個很有意思的細節:一個是大眾投資問問的部分也包含了非車載的業務,比如穿戴、智能家居;另一個是合資公司未來的業務是不排他的。這兩個決定是怎麼談的?

李志飛:首先,我們會跟大眾汽車做一個合資公司,我們所有跟車載有關的業務都會裝到這個合資公司裡面。然後,這個合資公司做出來的產品不止會給大眾的品牌用,也有可能會提供給別的品牌,這更多的會是合資公司的決定。對出門問問(母公司)來說,不會有太大的戰略變化,還是會做智能家居、可穿戴等等。

針對大眾投資問問,首先合資公司未來肯定需要母公司出門問問很多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雙方出錢成立一個合資公司,但在母公司沒有控制和利益的話,這個合作可能還是不夠緊密。

比如大眾在出門問問母公司也會有董事會的席位,也會影響母公司的一些決策,比如研發投入。另一方面,母公司強,合資公司也會強。所以這是一個真正相輔相成的模式。

新智駕:這個模式跟大眾之前投資的公司是不一樣的。

李志飛:這個行業比較典型的,要麼就是供應商,要麼就是收購,要麼就是成立一個純粹的合資公司。我們這種模式應該算是比較獨特的。

新智駕:你在發布會上講到,幾個月跟大眾汽車的溝通,學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車企做事的方式怎樣和你們是完全不一樣的?

李志飛:從大的方面,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displine,要有紀律的行業。汽車要像互聯網一樣快速地搞,不太現實,如果一個新技術出了問題,就是很大的問題。所以他們是非常有紀律,同時也非常有planning和strategy,要想得很清楚,在時間上要提前做好規劃,才有可能去動,這是汽車行業的特點。

像出門問問這樣的公司,已經是智能硬體軟硬結合的公司里比較有紀律性、比較有規劃、比較需要戰略的,但是再怎麼樣,還是跟汽車行業比顯得更快,隨機應變的能力更強,計劃性、紀律性、戰略層面不會有那麼強的一個規劃。互聯網公司更是另外一個極端,很多服務今天上來不行,明天再改進。這可能是很大的一個碰撞。

新智駕:能評價一下上汽與阿里的合作嗎,大眾 - 問問的合作會跟上汽 - 阿里有什麼不一樣?

李志飛:很不一樣的就是,我們這個合作是專註於AI的,這是出發點不同。阿里跟榮威的合作,更多是雙方出品牌、雙方出一些技術。而我們這裡是我們出技術,大眾出品牌和市場。然後,我們的合作模式和專註的東西都不太一樣,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方向會很不一樣。

新智駕:剛剛說到,在之後合作中,問問會主導研發,大眾會主導市場銷售,這對車企是否是一個角色的變化?

李志飛:我覺得不是角色的變化,而是一種合理的分工。問問要單獨做車的智能化,要先造個車,對車企來說,要做智能化,先建一個很大的AI團隊,這些都不是靠一個人,有錢就能砸下來的。這是雙方雙贏自然的合作方式。

新智駕:車載應用的AI跟其他的AI有什麼不同?

李志飛:從語音交互的角度來說,我們做了智能手錶,我們做了車載,我們也在做智能家居的東西。但后兩者,遠場語音交互是比較重要的,智能手錶主要是近場。

如果說車載跟家居有什麼不同,車載的噪音、振動甚至高溫都會帶來影響,考驗跟車裡面的物理環境做深度的優化。這是我們一直強調的跟場景做結合,針對場景做深度優化。

車裡面還要涉及安全,交互要設計得很自然,在某種程度上,安全甚至比效率更重要。

新智駕:怎麼評估我們現在在車載產品上的用戶量?

李志飛:現在還比較少,大概在幾千台。主要是魔鏡。

新智駕:新的合資公司需要什麼樣的外部資源?

李志飛:我們要招業界最一流的人才,光是母公司的人才是不夠的。人才在這一階段是最重要的。技術方面,我們可以採取合作的方式,包括大眾本身也有很多的汽車技術。

新智駕:問問本身之後的產品是怎麼規劃的?

李志飛:智能可穿戴這條線,我們會越做越深,體驗越做越細。智能家居今年7 - 8月份會有產品開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產品。在智能可穿戴,手錶之外,我們也會看有哪些產品是可以語音交互的,比如無線耳機,一些垂直人群的產品。

對我們來說,過去幾年算是有不錯的積累,我們怎樣把積累的價值放大,快速拓寬品類,拓寬人群,使得我們過去積累的軟硬結合的經驗、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經驗,能夠放到不同的應用里,提供不錯的體驗。未來一年兩年三年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怎麼能夠把已有的經驗更快地複製。

新智駕:之後車載這塊會佔你們多大的精力,或者占你本人多大的精力?

李志飛:這在每個階段都會不一樣。如果你一定要一個數據的話,每個領域至少1/3嘛。

新智駕:像之前您提到NLP是一片藍海,但國內大的NLP項目都還沒有找到明確的商用場景。

李志飛:我說的藍海可能有一些誤解,我主要從研發角度看。這裡面可以做的事情,投入的資源,大家思考的深度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去做,僅從商業模式去說,我覺得很難說單一的NLP是不是一個藍海。做的人少,而且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這就是人工智慧的終極問題。

新智駕:合資公司第一期的產品規劃主要是把語音的交互放到車裡面?

李志飛:我們會把所有跟車相關的東西放到合資公司裡面去,第一期我們是規劃把語音的交互或者Ticauto這個操作系統的交互放到車裡面去。ADAS這塊還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規劃。

新智駕:眼下國內有不少ADAS公司,但沒有非常突出的公司。你認為國內ADAS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李志飛:其實不僅是ADAS的問題,是整個車的智能產品,只要是價格稍高、需要安裝的,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就是你怎麼能夠進到車裡面。

比如我們魔鏡的用戶,我認為已經買了,有裝上了車的用戶,留存也好、活躍也好、粘性也好,是非常好的。

但絕大部分人第一不知道你的東西,第二畢竟要拆、要裝,所以我覺得智能車載硬體產品最大的問題就是渠道,你進不去。所以,最需要的是能夠跟行業里強大的合作夥伴合作。

新智駕:但車企本身也有很多不錯的ADAS的技術儲備。

李志飛:每一個車廠儲備的東西不一樣,如果你的技術是過硬,somehow總是能找到一些合作點,只不過這個合作可大可小。

因為世界上真正能把人工智慧技術做到極致的公司非常非常少,對所有做技術的公司最重要的還是,把技術做好,要麼你演算法非常牛,要麼跟產業、場景結合緊,我們更強調全棧式的能力,這也是一個方式。總之,要麼就縱向做得很深,要麼就橫向做得很廣。

*圖片來自網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