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專訪余清楚:移動互聯網藍皮書——集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研究之大成

移動互聯網藍皮書《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日前正式發布,記者對移動互聯網藍皮書主編、人民網總編輯、人民網研究院院長余清楚進行了專訪。

移動互聯網藍皮書今年已經是第六次發布,能不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藍皮書編輯出版的宗旨和思路?

六年前,人民網研究院敏銳地抓住了移動互聯網即將步入高速發展期的趨勢,組織力量編撰了第一本移動互聯網藍皮書《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2)》,從那以後,人民網研究院堅持每年編撰這部藍皮書,以大量的統計數據資料為基礎,詳實記錄移動互聯網走過的歷程。

今年我們組織專家編寫移動互聯網藍皮書,堅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19講話」、「4.19講話」等重要講話精神,貫徹中辦、國辦2017年年初印發的《關於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充分體現國家網路強國戰略的推進成效,充分體現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政策法治環境、產業發展貢獻、社會文化影響等等,既反映發展狀況和水平,也分析問題和挑戰,並提出對策建議。

這套藍皮書,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對移動互聯網發展進行全景式記錄的年度報告,集移動互聯網發展研究之大成,具有難得的參考價值。目前已有一百多位學界、業界頂級專家以及管理部門的資深人士為我們的藍皮書寫過報告,他們中有工程院院士,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知名高校的教授、博導,有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有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動通信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青少年研究中心、微軟亞洲研究院等專業研究機構的權威專家,等等。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願望,就是忠實記錄歷史,理性思考未來,讓移動互聯網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為世界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在此我也由衷地感謝和我們一起堅持編撰這部藍皮書的所有專家作者。

今年藍皮書總報告的標題是《步入平穩發展期的移動互聯網》,請問「平穩發展」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這一時期的移動互聯網又呈現出了哪些特徵?如果未來移動互聯網又出現了新的爆髮式增長節點,您預測這個風口會出現在哪個領域?

每年的移動互聯網藍皮書,我們都會根據上一年度的行業發展數據做出一個客觀的基本判斷,今年得出「平穩發展」的結論,主要基於以下兩點:一是從行業發展的基礎數據來看,移動互聯網用戶、移動終端的總體規模逐漸觸及天花板,未來增長有進一步放緩的趨勢。2016年移動互聯網融資規模首次出現下降,併購市場交易亦呈下降趨勢。二是從具體行業應用發展態勢來講,移動社交、遊戲、購物、視頻等高覆蓋率的行業應用的市場格局基本穩定,移動金融、移動O2O、移動出行、移動直播等行業在經歷深層次的調整,不再進行燒錢大戰,而是積極探索如何盈利。

這一時期的移動互聯網發展主要呈現出這樣幾個特徵:

一是產業發展進入平穩階段,新應用新業態創造新價值,移動互聯網產業價值凸顯,經濟貢獻率提升,產業正轉向依靠創新驅動,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網紅經濟、分享經濟、大數據經濟引領新型經濟模式,催生信息消費新業態;

二是法制化規範化進程加快,行業深層調整回歸理性,過去的一年,移動互聯網被納入國家信息產業發展和網路強國的總體戰略中,發展與管理並重,移動互聯網管理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行業發展更加健康有序;

三是核心技術尋求自主創新,企業海外布局成效顯現,5G、移動晶元、移動操作系統、智能感測器、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區塊鏈等新興移動互聯網關鍵技術布局加快,以互聯網企業為主的創新主體依託技術及產品優勢驅動市場,不斷拓展海外渠道,推動移動互聯網生態與海外市場深度融合,持續提升在全球的影響力。

今後,移動互聯網新的爆髮式增長,可能會出現在5G應用、人工智慧等領域。

毋庸置疑,移動互聯網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與挑戰。藍皮書總報告也專門提到了這些挑戰,具體來講,我們面臨哪些方面的挑戰呢?

當前移動互聯網發展主要面臨五大挑戰:

一是產業發展更需要技術創新、應用創新的帶動。當前移動互聯網產業規模擴張增速減緩,細分行業發展趨於穩定,投融資力度減小,需要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政策激勵等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

二是國際競爭力、話語權不足。走出去的產品缺乏利潤優勢,缺少硬體、軟體結合,產品應用還未能達到產業鏈的上層,未能搶佔移動互聯網行業利潤的制高點。當前在移動晶元、操作系統,人工智慧、VR、區塊鏈及相關的物聯網技術等方面創新能力不足,在國際標準制定、核心技術方面有待打破海外壟斷。

三是移動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複雜。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不斷發展,資訊、理財、社交、購物APP都在搜集用戶數據,給用戶的隱私保護帶來極大挑戰,如果應用平台出現漏洞,個人身份信息極易被泄露,推銷騷擾和詐騙擔憂隨之而來。

四是市場集中和壟斷問題日益突出。涉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的糾紛和案件不斷增多,市場集中度提升,某些領域已經呈現一家獨大、寡頭壟斷的狀態,擠壓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五是個人賦能激發活力的同時帶來管理問題。首先是個人法律意識、道德素養亟待提高。低俗炒作,弄虛作假,涉黃涉暴涉詐騙等違背道德、違法違規行為不斷。其次是平台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很多平台的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專業管理人員和監管措施不到位,有的平台無相關資質違規開展新聞信息服務,擾亂正常傳播秩序。最後是社會治理理念和方式需要轉變。移動互聯網為社會治理注入了活力並提供了新平台與新方式,同時也對政府理念和方式的轉變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的移動互聯網藍皮書指出,2016年媒體融合傳播進一步推進,PC端呈現弱化趨勢,移動端成媒體融合傳播的主戰場。在您看來,目前的媒體融合取得了哪些成績?移動互聯網時代,媒體如何發力提升融合傳播力?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著眼於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在傳播技術和傳播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的當下,新聞媒體只有加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才能在多元的輿論場中唱響主旋律、佔領主陣地。

近年來,各級黨報加快媒體融合步伐,藉助新媒體優勢放大傳播聲量,融合傳播力不斷提升。通過加快在移動新媒體領域的布局,央媒引領了媒體融合發展,融合傳播力得到增強。很多央媒推出的移動端新聞產品,像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其影響力遠遠超過商業網站的同類產品;全國各地的新聞媒體,普遍推行「中央廚房」的運作機制,取得不少經驗,新型主流媒體正在形成。人民網研究院設計了一套媒體融合傳播指數,近日和藍皮書一起發布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建議大家可以參考。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聞媒體要提升媒體融合傳播力,首先要繼續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提高融媒體內容生產力;其次是要強化互聯網思維,打造生態級應用平台;三是要跟蹤傳播技術前沿,拓展新興傳播渠道。

今年移動互聯網藍皮書中提到,隨著微博微信的持續活躍、新聞客戶端百家爭鳴,以及移動直播的興起,的移動輿論場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在「人人皆有麥克風」的時代,您認為主流媒體怎樣才能發揮出「定海神針」的作用?

今天,移動輿論場是社會輿論生成、發酵的主要陣地:微博、微信的輿情傳播價值不斷增強,新聞客戶端百家爭鳴,依託於客戶端的自媒體號興起,移動直播進入元年,輿情的「外圍地帶」引起關注。

這種情況下,主流媒體要充分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最根本的是堅持正確導向。新聞媒體要承擔起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其次是要善於設置議題,用優質的內容吸引用戶,而不是被動地迎合低俗口味、跟著社會熱點跑。三是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要發揮網路媒體、移動媒體互動性強的優勢,在與網民的互動中,明辨是非,澄清謬誤,為群眾排憂解難。此外,還要善於講好故事,善於運用網路新媒體提供的各種新呈現方式來講故事。

藍皮書指出,在眾多直播領域中,后發制人的媒體直播有著不可取代性。在眾多直播平台摸不清出路的時候,媒體直播逐漸走出一條思路清晰的發展道路。您覺得媒體直播具有哪些不可比擬的優勢?

2016年是視頻直播發展較快的一年,也是對直播平台加強管理的一年。眾多商業視頻網站、直播網站,在這一年都經歷了重組和洗牌。應該說,在直播領域,媒體直播屬於異軍突起、后發制人,有著不可取代性。

從人民日報的新媒體實踐來看,媒體的視頻直播既有「直擊豪雨」「走近德國『抗洪神器』」這樣的新聞事件直播;又有「功夫奶奶」「最勤奮裝卸工」這樣的人物直播;也有「專家教你填志願」之類的生活服務直播,以及人民網「兩會進行時」等大型會議、活動直播。與秀場直播等形式中千篇一律的「網紅臉」相比,媒體直播為用戶帶來了不同的清新體驗。

人民網將2017年定為直播年、視頻年、融媒體發展年。我覺得在直播內容的策劃選題方面,媒體,尤其是中央主流媒體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將移動端直播作為內容傳播的重要平台,2017年媒體直播有望迎來一定範圍的爆發。

目前5G技術投入應用已經提上日程,不遠的未來,我們或將進入「萬物互聯」時代,您認為這會給媒體界帶來哪些衝擊?又會有哪些助力?

我們的藍皮書里介紹了5G技術的推進進程,正在積極爭取在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中佔據主動地位。清華大學彭蘭教授在皮書分報告《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的擴展及其蘊意》中為我們描繪了未來的圖景,我覺得很有啟發。她認為,將來在「人-物互聯」、「萬物互聯」的場景下,媒體的生產機制、傳播機制還將進一步發生深刻變化。比如說,裝有感測器的一切「物體」,都可能成為信息的生產者與傳遞者,有些可能成為信息的呈現終端,萬物都有可能成為「媒體」。萬物皆媒,也就是進入了智能化媒體時代,意味著以下幾方面的可能:

一是用戶分析與匹配的場景化、智能化與精準化。智能化的媒體將更好地洞察每個個體用戶在特定場景下的行為與需求,並智能推薦其所需要的信息與服務。

二是新聞生產的機器化、智能化。智能化機器與物體進入到新聞信息的採集、分析、寫作等環節,改變現有的生產模式。

三是新聞傳播的泛在化、智能化與新聞體驗的臨場化。各種智能物體將成為新聞接收的終端從而為用戶提供無所不在且適配用戶需求的信息獲取,而VR/AR等技術,將為人們塑造全新的新聞臨場感。

四是互動反饋的感測化與智能化。用戶在信息消費過程中的生理反應,將通過感測器直接呈現,用戶反饋將進入到生理層面。

7月5日,Baidu Create 2017(百度AI開發者大會)舉辦,這是全球首個專註於人工智慧開發者的大會。會上,李彥宏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其實,李彥宏去年就說過,移動互聯網時代就要過去,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AI時代。對此種說法,您怎麼看?人工智慧能否撬動「互聯網下半場」?

移動互聯網進入了平穩發展階段,但要說移動互聯網時代就要過去,我認為此觀點還有待商榷。

人工智慧、萬物互聯的時代還未完全到來,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還會存在很長時間。人工智慧肯定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角色,但根據我們藍皮書的報告分析,目前實際應用的多是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的實現還需要比較長時間的探索。

您認為人民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面臨著哪些新的挑戰,又有哪些新的機遇?目前人民網在移動端做出了哪些亮點成績?

挑戰主要有三點:一是用戶從PC端向移動端遷移,來自移動端的流量超過PC端,需要轉變思維,思考如何面向移動端用戶進行內容生產;二是移動端流量雖大,但是變現困難,需要創新經營理念,提高盈利能力;三是與商業媒體相比,自建平台渠道體量偏小,入駐第三方平台渠道,版權、話語權等面臨衝擊和考驗。

機遇也有三點:一是國家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的頂層設計,通過政策推動、資金支持,給人民網落實移動優先戰略帶來機遇。二是兩微一端(人民日報客戶端)一手機網的平台渠道建立,人民日報人民網的內容和品牌影響力在移動端得到迅速提升。三是人民網作為第一家在國內A股上市的新聞網站,第一家在國內A股整體上市的媒體,可以通過科學布局、專業運營,解決資金、技術和人才的短板。

人民網近兩年發力移動端,廣泛應用無人機、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手機直播等新技術新形式,增強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移動新媒體發展方面,創辦於2005年的「手機人民網」是主流媒體開辦的第一個手機網站,2016年月度覆蓋人數近6億。人民網法人微博三大平台總冬粉數目前已超過8000萬,人民網法人微信目前冬粉數超過450萬,在所有網站官微賬號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媒體賬號中排名第三。人民網在臉譜、推特、Line、VK等海外社交媒體上開設了多語種賬號群,已成為提升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渠道。人民網負責運營的人民日報Facebook和Twitter英文賬號冬粉數近4000萬,冬粉數量、互動率、活躍量均居全球報紙類賬號第一。

責編:張桂貴、孫紅麗

編輯:靳雯雅(實習生)、孟思琪(實習生)、王怡人(實習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