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剪水鸌:潛艇制勝論的迷思

原標題:剪水鸌:潛艇制勝論的迷思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剪水鸌】

出色的隱蔽性使得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成為最具生存能力的核武器平台。戰術潛艇的天然隱蔽性也使其擁有極大的心理威懾力。但戰術潛艇的實際軍事價值絕非別有用心的軍方人士,治學不嚴謹的所謂專家,以及不明就裡的媒體宣傳般地那麼逆天。

優秀天然隱蔽性的另一面是悲催的態勢感知與信息互聯能力。潛艇聲納的工作環境確實優於水面戰艦,但為了避免暴露,絕大多數情況下艇載聲納只能以被動模式運行。在主被動複合型低頻拖曳聲納逐漸普及的今天,水下信息對抗的天平已開始擺回水面戰艦一側。

美國海軍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水下航行及發射魚雷想象圖

潛艇的武器裝載數量不被防空導彈稀釋,但同時其防空自衛能力也無限趨近於零。大型驅逐艦能夠信心十足地對抗小編隊空襲,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頂級核潛艇遭遇航空反潛兵力時卻只能抱頭鼠竄。不時被熱炒的潛射防空導彈實際上只不過是垂死掙扎的最後手段,往往配備於持續機動能力羸弱的常規潛艇之上。對於能夠長時間高速水下航行的核潛艇來說,腳底抹油才是最佳戰術選擇。

地球核潛艇最速傳說:前蘇聯阿爾法級,水下最高航速達43節

主流戰術核潛艇的持續水下航速可達30節左右,但最大安靜航速也即戰術航速往往不到20節。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暴露概率,在敵方立體反潛網路覆蓋範圍內活動時,戰術核潛艇的典型航渡速度並不比常規動力水面戰艦更快。

二戰以來商用運輸船舶的體積越來越大,航速持續提高。與主流商船的巡航速度相比,潛艇的戰術航速始終處於劣勢,能夠發動魚雷攻擊的扇區寬度受到極大限制,追擊目標更是無從談起。由於速度低於潛在獵物,戰術潛艇的魚雷攻擊扇區通常不超過目標前進軸線左右各30度的範圍。大西洋之戰中損失的絕大部分商船是航速不高於10節的蝸牛,巡航速度大於等於20節的快速運輸船對潛艇攻擊幾乎完全免疫。

成本低廉是鼓吹非平衡艦隊潛艇制勝者的重要論據。然而事實與臆想恰恰相反。與艦隊航空兵-水面戰艦-潛艇三位一體的平衡艦隊相比,以潛艇為主要作戰力量的非平衡遠洋艦隊更加昂貴。

部分冷戰時建造的美軍核潛艇在退役后被存放在布雷默頓等待拆卸

冷戰時期蘇聯海軍共建造常規動力潛艇430艘,比美國海軍多409艘,各類核潛艇231艘,比美軍多61艘。早期的常規潛艇固然相對而言價格低廉,但400餘艘所需投入的資源也非同小可。核潛艇的成本更是隨著艇載設備複雜性的增長而迅速躥升。

冷戰時期大批量建造的SSN-688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每千噸輕載水面排水量的平均造價達到3億美元左右。冷戰後批量生產的SSN-774弗吉尼亞級每千噸輕載水面排水量的平均造價約為5億美元。相同時期內,正常尺寸的攻擊型核潛艇與10萬噸級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造價之比約為1:4。

常規潛艇也早已不再廉價。隨著艇載系統複雜性大幅度提高,西方國家現代化常規潛艇的單位造價在上世紀80-90年代出現急劇躍升,目前已達到大約每千噸輕載水面排水量4億美元。

奧斯卡級的體型比很多彈道導彈核潛艇還要來的大

冷戰末期建造,北約代號奧斯卡級的蘇聯海軍949/949A型是戰術核潛艇的巔峰之作。949/949A採購批量較大,並可充分依託厚實的核潛艇工業基礎實現成本控制。庫茲涅佐夫級採購數量少,身後的航母工業也相對弱勢,在價格競爭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儘管如此,每艘949/949A的生產成本還是達到同時期1143.5庫茲涅佐夫號中型艦隊航空母艦的1/2。計劃建造數量達到20艘的949/949A項目的平台直接投資足以換回10艘庫茲涅佐夫級。

中型航母的單價約為大型航母的80%,大型航母採用核動力帶來的成本增幅約為25%。就算忽略批量生產情況下的學習曲線效應與規模效益帶來的航母單價下降,949/949A項目的預期平台採購花銷依然相當於8艘大型常規動力艦隊航空母艦。實際完成的2艘949與11艘949A就資源消耗而言至少擊沉了5艘1143.7烏里揚諾夫斯克級中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計劃投入949/949A的資源如果轉向艦隊航空兵,將可購買7-8艘烏里揚諾夫斯克級,或6-7艘蘇聯版尼米茲級。

949/949A這樣的豪華型戰術核潛艇腦洞並非蘇聯海軍的專利。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海軍就曾設想過 APHNAS Advanced Performance High-speed Nuclear Attack Submarine 大型高速攻擊型核潛艇。在許多人看來,APHNAS的主要價值是為美國核海軍之父里科弗心愛的D1W型通用化核動力系統提供終端用戶。D1W的設計輸出功率兩倍於SSN-688洛杉磯配備的S6G,能將體型與法國凱旋級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相當,水下排水量13649噸的APHNAS推至與SSN-21海狼級相同的35節最大航速。

APHNAS設計圖

APHNAS概念上相當於猛打激素的美版白蠟樹,兼顧反艦與反潛任務,在指揮塔圍殼後方的導彈艙內裝有20枚射程400海里的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級別上APHNAS相當於美版949/949A,噸位與預期單價都達到洛杉磯級的兩倍,接近同時期美軍大型艦隊航母的1/2。APHNAS 離譜的造價令正在東南亞叢林大把揮霍納稅人血汗的美國深感壓力,於 1972 年被竭力控制平台成本的朱姆瓦爾特海軍上將斬於馬下。APHNAS的預期相對成本與949/949A幾無二致,工程規律面前果然人人平等。

潛艇成本昂貴,空間緊張,儘管絕大部分武器基數可用於攜帶進攻性彈藥,單位造價的進攻性武器數量與海軍的其它主戰平台相比仍毫無優勢。

SSN-774弗吉尼亞級Block I-IV單價約27億美元,攜帶武器38枚,其中垂直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12枚,每枚武器對應的平台成本約7000萬美元,每枚垂直發射巡航導彈對應的平台成本超過2億美元。Block V將插入弗吉尼亞載荷模塊 VPM Virginia Payload Module 以填補4艘SSGN-726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到壽退役造成的火力缺口。Block V弗吉尼亞級的單價將至少上漲至30億美元,每艘最多攜帶40枚垂直發射巡航導彈,攜帶武器的總數增加到66枚,每枚武器對應的平台成本接近5000萬美元,每枚垂直發射巡航導彈對應的平台成本超過7000萬美元。

俄亥俄號正在被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

美國海軍原本建造了18艘俄亥俄級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其中的前4艘隨著核武庫的裁減成為剩餘物資,被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發揮餘熱,以艇均十多億美元的低成本為美國海軍增加了616枚潛射巡航導彈。美國海軍現役戰術核潛艇56艘,共攜帶垂直發射巡航導彈1132枚。4艘俄亥俄級撐起了垂直發射潛載巡航導彈的半壁江山。

然而俄亥俄級這樣的便宜可以說百年難遇。全新建造的大型巡航導彈核潛艇必然價格不菲。據美國總審計署估計,俄亥俄級的換代型號哥倫比亞級不包括研發費用在內的平均造價將達到每艘70億美元。就算考慮到巡航導彈核潛艇的部分設備較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簡化的因素,新建大型巡航導彈核潛艇每枚垂直發射巡航導彈對應的平台成本還是會達到4000萬美元左右。

重開生產線的DDG-51伯克級IIA型單價約18億美元,配備96個垂直發射管。就算武器基數的大部分用於攜帶防空與反潛導彈,只給戰斧留出1/3的垂直發射單元,每枚巡航導彈對應的平台成本仍不超過5000萬美元。

DDG-51伯克級IIA型,相比前面型號,最大的改動就是增加了兩個直升機機庫

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彈藥庫容量接近3000噸,絕大部分用於攜帶進攻性武器。機載彈藥的戰鬥部重量/武器總重之比顯著高於巡航導彈,大型核動力航母的進攻性武器載荷按照最保守的估計也相當於2000枚戰斧,單位平台造價對應的進攻性武器載荷比戰術核潛艇或導彈驅逐艦高出一個數量級。潛艇的水面穩定性很差,再裝填開口狹小,必須返回基地或駐泊潛艇支援艦的錨地補充消耗掉的武器。航母能在高至5級的惡劣海況下接受航行中彈藥補給,不僅彈藥容量巨大,火力持續性更是令潛艇望塵莫及。

人力成本往往是大型武器平台使用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潛艇的乘員數量明顯少於同排水量水面戰艦,更遠少於航空母艦。有觀點據此認為潛艇的運作成本顯著低於相同造價的水面戰艦與航母。

然而計算人力成本不能只考慮平台操作人員,而對相關的維護保養人員熟視無睹。潛艇空間緊張,自動化程度較高,乘員數量較少,與乘員相關的人力成本確實相對較低。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作為等噸位複雜性與建造成本明顯超過水麵戰艦的高價值密度作戰平台,潛艇理應需要高強度的維護保養,運作成本斷然低不了。

無論哪國潛艇,其內部都是寸土寸金的

實際上,由於乘員少,空間小,並且極端強調安靜性,潛艇的自維護能力遠不及自帶小型修理作坊的水面戰艦,其例行保養更多地依賴後方基地的人員與設施。蘇聯海軍705號工程七弦琴攻擊型核潛艇將潛艇的這一特性發揮到了極致,其乘員的角色更加接近軍用飛機的機組而非海軍艦艇上的水兵。其它潛艇雖遠沒有705極端,但岸上後勤保障尾巴與水中作戰行動牙齒之比,同樣大大高於水面戰艦和航空母艦。西方海軍資料顯示,正常使用強度下,軍用潛艇包括乘員與岸上保障人員相關費用在內的年度使用花銷約為原始採購價的1/10,與導彈驅逐艦,航空母艦,現代化超音速戰鬥機等其它高價值武器平台大致處於相同水平。

還有觀點認為平衡艦隊固然好,但蘇聯海軍艦隊航空兵不堪重任,大力發展潛艇是蘇軍無法迴避的選擇。這種說法非常狡猾。它指出了蘇軍艦隊航空兵長期不給力的歷史事實,因而極具欺騙性。問題是,蘇軍艦隊航空兵為什麼會不給力?

蘇聯在解體前最終也就只發展出了庫茲涅佐夫、瓦良格和烏里揚諾夫斯基三艘大型航母,其中瓦良格還是給他人做了嫁衣

一種非常流行的看法是美國海軍艦隊航空兵積累深厚,蘇聯海軍望塵莫及。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國海軍艦隊航空兵的積累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蘇聯海軍艦隊航空兵之所以缺乏積累,其根源正是投資不足。英國皇家海軍是艦隊航空兵的始作俑者,日德蘭大海戰的戰鬥序列中就編入了水上飛機航母。然而到了二戰爆發之時,由於長期缺乏投入,英國海軍艦隊航空兵的技戰術水平和兵力規模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日海軍。二戰之後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日薄西山的慘狀更是不堪回首。伊麗莎白女皇級究竟多大程度上是為英國自己建造的現在還很難說,搭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執行任務很可能成為常態。

美國海軍艦隊航空兵攜二戰之餘威進入了噴氣時代,積累確實比蘇聯海軍強出很多。CVA-58美利堅號那樣的超級航母絕不是當時的蘇聯海軍所能奢望的。但蘇聯海軍的作戰需求與美國海軍大相徑庭,並沒有必要從一開始就追求滿載排水量 8萬噸級甚至更大的豪華型航空母艦。

CVA-58美利堅號與CVA-59福萊斯特級的彪悍尺寸來自運作滿載起飛重量10萬磅/45360千克級重型艦載核打擊飛機的任務想定。以艦隊防空為核心任務的蘇聯海軍初代航母的航空支持能力則只須向 CV-9埃塞克斯級看齊。法國這樣的二流強國都能在1955年開工建造克萊蒙梭級航空母艦,工業實力僅次於美國的蘇聯只要投入必要的資源,至遲在上世紀 60年代初就能列裝滿載排水量4萬噸級的艦隊航母處女作,並以此為基石,逐步發展出堪與美國海軍抗衡的大型航母-高性能艦載機組合。

由於海軍發展戰略失誤,當蘇聯終於下定決心開始攀登艦隊航空兵科技樹時,標杆威脅已經從埃塞克斯 + 黑豹升級到了尼米茲 + 雄貓,追趕之路變得更為漫長艱險。

平衡艦隊並不意味著巨大的額外投入。1987-2016年的30年中,美國海軍用以採購航空母艦的經費佔造艦花銷總額的14%,用於建造核潛艇的費用則佔到了艦艇採購開支總量的30%。

冷戰後期,蘇聯在海軍平台方面的投入實際上已經超過美國。然而由於艦隊航母數量太少,兵力結構嚴重失衡,在消耗大量資源於戰術核潛艇之後,蘇聯海軍本質上仍未能脫出反介入/區域拒止型作戰力量的自縛之繭。對於美國海軍而言,蘇聯海軍戰術核潛艇的性價比委實是高得很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