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少兒學國學的好處有哪些 七大好處你知道幾個

「幼兒養性」指的是為孩子奠定優美的人格。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人類性格的主要特徵是在零至三歲時形成的,後來雖然有變化,但整體特點沒有質的改變。心理學證明,零至三歲是人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階段,正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很可惜,多數的父母大都輕易錯過了。如何在純凈的白紙上繪出最優美的底案,建構孩子一生髮展的基石,是天下父母應該關心的重要課題。心理學認為,良好的習性一旦養成則終身受益不盡,反之將受害無窮。幼兒階段幾乎沒有自主學習能力,其純凈的心靈對外界信息靠高度的直覺而全面吸收,此時的教育都依賴父母親主動地給予正確的引導。

「童蒙養正」指的是用聖賢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幼兒四歲后,慢慢地學會了應用語言來表達情感,學習能力也在逐漸增強,此時應該把「童蒙養正」教育提上日程。「養正」是指培養孩子端正的心性及行為習慣。四至六歲兒童理解能力弱,學習生活中依賴父母之處尚多。此時也是孩子心性依然純凈,記憶力最強的階段。父母選擇四書五經及老莊等重要經典為主要教材,以歷代優美古文詩詞等為輔佐教材,來教導兒童反覆熟讀,進而鼓勵其背誦,充分發揮其記憶力的特長,背誦最有價值的經典,趁心性純凈時,常常耳濡目染於聖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經典的價值也將隨伴其人生成長,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克服人生逆境有著重要作用。

「少年養志」是指鼓舞孩子追求崇高理想,培養遠大志向。孩子告別幼稚園,就進入了少年時期,理解能力顯著發展,漸漸脫離父母的關懷照顧,正是意氣風發的學習獨立階段。此時即應邁進「少年養志」的教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正是我中華民族青少年們立志向學的典範。至於到了初高中的青少年時期,除了學校正常課業及特別感興趣的學科書籍外,建議父母選擇有助於孩子立志的課外讀物,鼓勵他們閱讀。有了書籍的力量,就會點燃青少年立志的熱情,建立堅定的信心和為理想奮鬥的勇氣。

「成人養德」指的是積累厚重的德行,以高尚的道德修養展開真實的生命旅程。成年以後,孩子進入社會,開始發揮自己的專長,進而立業成家。此時應儘力以求自立,在與人交往、與社會對接的過程中鍛煉自己,成為成熟的個體人,能夠在為人處事中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與不足,自勉改過以求進益。

人生的四個階段是環環相扣的,深入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每個階段都與國學思想有著密切關係,而幼兒養性正是其入門的門票。因此,抓好幼兒國學教育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華傳統美德的18個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關於行為習慣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勞節儉、誠實守信、謙虛禮貌等待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既要靠家長和老師的正面引導,也要靠國學知識的熏陶。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太陽,兩代人四顆星圍繞著太陽轉,衣、食、住、行都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極易養成孩子自私、任性、驕傲、脆弱等不良習慣,生活中類事例比比皆是。開展國學教育,可以讓孩子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得到熏陶。如讀了《弟子規》中「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孩子就會產生感恩父母的初始心態,為以後孝敬父母打基礎。讀了「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就會引導孩子關注修德育才,少些與別人攀比吃穿的想法。誦讀《誡子書》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就會引導孩子形成節儉的習慣,誦讀《易經》中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就會引導孩子心靈向善。

(二)有助於開發孩子的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生學習和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智力因素,記憶力好的人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高人一籌,即使是在交際場合,想要談吐文雅、引經據典也需要有較強的記憶能力。

心理學認為,人的記憶能力在兩周歲前就已經開發了65%,到6歲時開發至80%,入學后的開發已經很有限了。因此,有效利用學前時間,通過誦讀國學經典來開發孩子的記憶力是很必要的。

實踐證明,孩子的記憶力是驚人的,千字有餘的《弟子規》,整整千字的《千字文》,經過幾天時間的誦讀,孩子們能從頭到尾全篇背誦,真是令人驚嘆。如果老師和家長與孩子同讀同背,都只能零散地記得部分句子。記憶力強的孩子讀《千字文》6、7遍之後,基本上能背下來。

幼兒時期熟記的知識是最牢固的,在以後的學習中很有用處。有人做過研究,幼兒時期誦讀過國學經典的孩子,到了初高中學習古文比沒誦讀的孩子上路快,理解深刻。同時,對寫作文有極大的幫助。很多孩子上國中后不會對聯,每年中考對聯的2分都有部分孩子得不全,如果將《笠翁對韻》、《聲律啟蒙》或者《訓蒙駢句》作為孩子誦讀內容,到了國中對聯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有利於幫助孩子識記和理解文字。

識字是孩子學習的基礎,關於幼兒識字教學爭議較多,什麼時候開始識字?幼兒階段識多少字?識字到什麼程度?都是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一般理論講,幼兒階段應從1.5周歲開始識字,識字量應該在600-1000之間,識字要求應該是讀准字音、掌握字型、初步理解字義。

幼兒識字理論歷來有兩大派別。一派是傳統識字派,講究的是音、形、義統一,例如,識記「休息」的「休」字。另一派是現代識字派,講究的是整體認讀,快速識字,不求質而求量。如果將兩派綜合起來,幼兒階段識字的量就會增加,許多孩子在背誦過經典之後能自己閱讀圖文並茂的兒童文學作品。

(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做到聲音動聽,發音標準,是每個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追求。孩子們在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能夠一邊走著舞步一邊背誦,把握讀經「一心二用」的特點。通過背誦,也鍛練了幼兒的記憶能力,並隨著年齡增長和對經典的進一步理解,大大提升孩子們的分析判斷能力。誦讀國學經典的同時,也可以積累大量的優美語句,作文水平提高。

(五)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孩子智力發展的核心因素,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都是為思維能力報務的。沒有思維能力的統合,其他的智力因素都是散在的不成體系的能力。只有思維能力發展得好,孩子才會在國中,特別是高中的學習中顯示出優勢。

瑞文智力測試、韋克斯勒智力測試,都是對孩子智力水平的測量。不同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樣的,但對同樣智力水平的孩子,學習能力卻有不同,這就是思維能力的不同。國學經典中許多語句都是有著嚴密的邏輯關係的。對於訓練孩子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著很好的作用。

(六)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是家長和幼稚園的基本責任,孩子獨立能力培養得如何,直接關係到孩子一生的發展。國學經典中有許多教育孩子獨立自主的內容,學習國學,對形成孩子的獨立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七)有利於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接觸難懂的古文辭彙,是孩子產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渠道。一般說,古文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他們的興趣不會很大,但是集體誦讀這種形式,激發了孩子對古語的熱愛。

對於孩子來說,只要是讀書,故事類也好、科普類也好、文史類也好,文章中即使有一些超出理解能力的詞語,孩子都喜歡也能堅持聽下來。一些孩子還可以延伸背誦其他的文化經典,如《三字經》、《笠翁對韻》、《論語》、《圖解山海經》等等。接近一本新書,就是為孩子打開一個新世界,儘管陌生辭彙很多,但孩子喜歡聽新鮮事物的願望卻得到了較大的滿足,在此基礎上,會激發孩子的閱讀願望和養成閱讀習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