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MBA職場:一份好的工作,能撩動你的不僅僅是工資

MBA網一份好工作的標準是什麼?能夠留住你不跳槽的原因又是什麼?僅僅是工資顯然是不夠的,看看這篇文章,你會有更多想法。

1、最近對工作的重新思考

這幾天又想到了這話題。嗯,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太平穩了。

這種平穩和忙與閑沒什麼關聯,是一種已成為慣性節奏的狀態。恰逢周圍有朋友在「金三銀四」時節跳槽,重啟了現階段的我對它的想法。

曾聽過這麼一種說法:「若7年沒有離開一家公司,那麼你之後跳槽的概率只有10%。」真實與否無從考究,只是工作了7年,基本在30歲上下,跳槽概率比剛畢業的年輕人低也說的過去,不是因為三十而立更堅定,而是當牽絆足夠多時,動不了了。

另外一端,越來越多人明明才20歲,卻分分鐘陷入中年危機。意氣風發的年紀已把一份工作做的暮年感十足,墨守成規又身心俱疲。時間一久,連跳槽的念頭都不會閃現。畢竟熱血晾涼了,再怎麼回鍋都燃不起來。到後來,連危機都感覺不到是危機了。

真正的危機往往不是眼前的驚濤駭浪,而是水面下的濁流和暗涌。

有人說,當跳槽已經撩不動你時,或許就到了傳說中不再年輕的階段。細想來,有幾分道理。

再則是跳槽的出發點。

多數人的原因無外乎以下:一是現工作無法滿足物質追求,二是無法滿足精神追求,或是二者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第一點好理解,簡單粗暴視為工資也未嘗不可。倒是第二種的面貌千差萬別。

-假如我跳槽,我就能更接近自己的夢想。

-假如我跳槽,會有更多時間精力照顧家庭。

-假如我跳槽,就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額,反正我不想待在這裡…

跳槽容易被當做萬能鑰匙。事實上,做決定時容易判斷的都是現實側,讓人糾結的反而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尤其套上某些光圈,會遮蓋內心的想法,潛在的意識,甚至是僅僅給焦慮或問題找個避難所(若真是由於這個原因離職可謂下下策啦)。

2 、脫離現實去談理想,是脆弱的

前幾天和一個不到25歲的妹紙聊到,假如你現在跳槽第一反應會想到什麼?她說,住房公積金,關係到貸款還貸啊,當然側面也意味著工資更高啦。另外公司性質也會影響到貸款金額呢。

我挺理解的。

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踏入職場前五年,怎麼都避不開這3個詞。不否認存在為理想而生的人,可撇開這些去談情懷,總有幾分脆弱無力。

工資是好工作的一部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不管這上層是什麼,夢想最後還得照進現實呢,再絢麗的宏願一旦離地反而容易摔落。說白了,你首先得有賺到滿足生活或更好生活的能力,不然其他的都是畫大餅了。哪怕你有再牛逼的想法,也得有支撐想法實現的能力和財力,更何況,這年頭最不缺的就是想法。

所以跳槽時,要不你能看到確定的空間(比如能快速提高你能力、積累行業人脈),要不兌現你的興趣所在,要不工資上有明顯跳躍,不然你說,你圖啥?總不能換個公司賺情懷吧?

當然,用人公司時常會拋出類似「工資給你的可能不高,但你能學習到很多東西。」的說(套)法(路)。

能不能學習到東西呢,從來看個人。有些人你把他放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他過的還是烏煙瘴氣;有些人就算把他丟在寸草不生的鹽鹼地,他都會樂呵呵地種起小土豆。更何況,工資給的多少,和你能不能學到東西,兩件事完全不衝突啊。

對職場人而言,工資是自我變現的重要手段。

早期我有個同學S在一家50多人的公司做助理,2年多后公司經營情況不好要裁人,S在名單上。HR找他面談時她覺得很委屈,認為自己兢兢業業卻莫名其妙要走人。對話中有這麼一段。

HR:你覺得為什麼你工資這麼低?

S:領導一直沒給我漲啊……

HR:你工資兩年沒漲是這個數,說明你就值這個數,不然你自己都會想辦法讓你的工資和你能力匹配上。

S:…

S覺得我擦這歪理,說得通啊!加上本就對原公司部分的制度反感,當即表示離職,2周后找到一份薪資翻了70%的工作。

撥開其中的不合理邏輯,有一條倒是表達的擲地有聲:價酬相當,是市場規律,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天秤兩端。無關於劈情操,也無關乎是否努力敬業。S做了兩年,若能力始終保持直線,即便離職,工資不過微漲幾分。反之則可讓讓身價聯結市場。

再來說說兌現興趣所在。

現代人焦慮感與日俱增,似乎更易出現過於務實or過於理想的二元化站隊。有夢想是好事,但只有夢想註定是悲劇。

前幾周隔壁項目組招產品經理,一個開發小哥過來面試。部門經理問他為什麼從開發轉產品,小哥回答:「我認為產品經理比研發有更大的空間,我對這行業一直抱有濃厚興趣,我也很期待新行業帶來的自我挑戰!」「那你會做PPT嗎?」「額,我認為產品經理應該也不太需要做PPT的吧…」

在換一份工作尤其是不同行業的工作,有行業認知和相關能力的優先順序總是比有興趣、有期待、有熱情來的高。不然任憑你再怎麼對新崗位愛的死去活來,也不過是一場單戀,你得有能力才愛得起不是? 不同領域都有它特有的要求,你至少得知道他是什麼、做什麼以及怎麼做,才不至於因為過於陌生而導致恐慌。

角度,願景、興趣、愛好,不過是在你遇到苦難時讓自己堅持一下的動力,你的價值不會為此鍍金,也不應為此打折。

脫離現實去談理想,是脆弱的。不管對人而言,還是用人方而言。

3 、不得不說的職業女性

有一種主流的觀點:女性在就業或跳槽中,穩定性壓倒一切。最能體現的莫過婚戀市場:女方若是公務員、老師、國企事業單位那可完全是個萬年加分項啊。

坦白說,女性在職場上的生存環境挺惡劣。

我周圍已經不止一次聽說女性朋友說,去面試時對方暗示希望短期不要結婚、3年內不要生小孩之類。 譴責企業很過分嗎?其實也能理解。

我一個同事,之前她公司剛招了一個女生,不到兩個月就提出已懷孕,接著頻繁請產假+病假+事假。她的崗位原本就是因為人手不夠急招的,結果超過2/3的請假時間不僅耽誤了工作,而且部門招人有配額限制,無法再增配人手。

部門經理悔的腸子都青了。

對於職場女性和用人公司,兩邊都有讓人理解的地方。反正事實已擺在眼前了,還得自己想辦法,關鍵點聚焦於:一是你有足夠的能力稀缺性,二是工作經歷不至於讓人蹙眉。

如果你只是個誰都能替代的打雜小妹,企業馬上出去找個人就能替換掉的那種,那麼現實對你就殘酷得多。

如果你做的工作,讓領導無法在短時間找到或培養出同等level的人,你手裡則握有一定主動權。

能力籌碼就是價值籌碼,所以首先,心裡不妨多想想你領導要找人取代你是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其次是工作經歷。

比如,一位工作5年只換過1次工作,另一位5年內換了5,6份工作、每份工作關聯性還不大,企業肯定傾向前者。在每家公司的時間都比較長,至少適應性和穩定性是最直觀的,畢竟沒有哪家企業願意員工三天兩頭跑路。

尤其對已婚未孕的職場女性來說,這項判斷的權重就更高了。

不少企業希望女性N年內不要生小孩,實際上擔心的是:員工不過找家公司「待產」,等生完小孩就走人了。這樣的事例也確實不少。那麼你的工作履歷至少可以告訴用人方,即便你短期內有了小孩,但你一份工作會做的相對久,多少能讓對方安心。

有的人估計會覺得不公:過去不代表現在啊!憑什麼這麼認為?

吶,當面對不熟悉的人無法預判時,誰都會開啟後視鏡視角,從已發生的事實中尋找答案啊。

最後

多數人是在不斷跳出舒適圈和嘗試中找到適合的方向,在一條條陌生的路上看到新風景。

正視新的工作機遇帶來的理想面,兼顧可能需要付出代價的陰影面,才能在內心權衡出它與你匹配與否。

一份好的工作能撩動你的不僅僅是工資(雖然一堆人嚷著「給錢多我就干」),它不會與你人生規劃相悖,而是成為你實現理想的一磚一瓦,將生活推波助瀾。

希望我們在每一個職場的拐彎路口,成為better me,離嚮往的目的地更近一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