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連上海房租都開始下跌,人口流動驚現逆轉釋放了什麼信號?

據說,最近上海房租開始下跌。

無論這屬於短暫下跌還是趨勢性下跌,我們都不應忽視的事實是:這兩年上海常住人口的數量幾乎不增加了。

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僅增加了4.7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增加6萬人,這意味著外來常住人口減少了1.3萬人,上海的外來人口連續兩年減少了。

不僅是上海如此,北京也有類似情況。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僅增加2.4萬人,外來人口常住佔比也在減少。

那麼,從全國範圍來看,人口流向是否真的出現扭轉了呢?如果是逆轉,將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01

人口流向已發生部分逆轉

根據官方數據,2015年全國流動人口首次出現減少,流動人口數量從2014年的2.52億降至2015年的2.47億,減少了約500萬人,2016年進一步減少200多萬人,至2.45億。

流動人口數量的減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戶口遷移至居住地,另一種是戶籍不變,人又回到了戶籍所在地,即返鄉。

估計第一種情況較少,第二種情況較多,因為的戶籍管理制度比較嚴格,雖然流動人口大部分流向一二線城市,但一二線城市的戶口很難落戶口,最終使得大部分老齡外出勞動力不得不選擇葉落歸根。

我們不妨將上海和安徽人口變化的情況進行比較:2000-2010年,安徽的常住人口為負增長,上海則增長了40%;2010年至今,上海人口僅增長了4.9%,而安徽人 口的增速也達到4%,尤其是2014年之後,安徽人口增速大大超過上海。

這表明最近三年以來,人口流向已悄然改變,長期以來作為人口凈流入地區的上海,出現了人口凈流出現象。

2001-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的增速變化

數據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盛旭供圖

與此同時,長期以來作為人口凈流出省份的安徽,則出現了人口流入現象。

2001-2016年安徽常住人口的增速變化

除了安徽省,其他一些在2010年之前人口凈流出的省份,也明顯出現了人口凈流入的現象,如2007-2010年四川常住人口年均減少0.34%,2014-2015年則年均增長0.78%。

當然,一個地區的人口增長除了遷入因素外,還應考慮人口的自然增長率。

按照2015年的統計數據,人口自然增長超過30萬的省份分別是河北、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廣西、廣東和雲南,那麼,只要這些省的常住人口增加數量超過30萬人,就可視為人口凈流入。

部分省、市不同時期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速

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盛旭供圖

東部沿海地區中,人口流入增速明顯減少的是江蘇省。

2007-2015年,江蘇省人口凈流入規模逐年減少,2016年常住人口僅增加22萬人,這主要靠本省新生人口的貢獻,而來自外省市人口的流入非常少。

此外,江蘇還是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的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不足千分之三。

不過,廣東和浙江在經歷了2011-2013年常住人口增速減少之後,2014年以來人口增速再度加快,這表明其經濟依然充滿活力。

部分省會城市不同時期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速

若觀察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人口變化的情況,發現上海和北京的人口增速在2011年以後都出現了明顯下降,這主要是源於國家對超大城市人口流入進行嚴格限制,不僅採取苛刻的入戶政策,而且還通過整治民辦的農民工學校和整治群租房等手段來限制低端人口流入。

又如最近設立的雄安新區,作為北京的副中心,實際就是要分流北京的人口和產業,這對於北京高企的房價顯然有一定的打壓作用,同時對北京減輕交通及人口等壓力是有利的。

從客觀上講,由於生活成本和經營成本的大幅上升,中低端製造業撤離超大城市是其人口增速放緩或負增長的重要原因。

而中部地區的省會城市如武漢、合肥等,其人口在經歷了2011-2013年增速大幅放緩之後,2014年以後增速再度加快,此外,杭州、廣州等省會城市的人口增速也非常快,與其經濟高增長有密切關係。

因此,當前正在經歷以省會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為主要特徵的大城市化過程。

不過,也有少數省會城市的人口增速在不斷下降,如南京、西安及東北的省會城市,表明它們經濟活力略顯不足。

2011年,是經濟經歷了兩年四萬億強刺激后開始下行的第一年,伴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與民間投資增速的不斷下滑,新增外出農民工數量也出現下降。

時至今日(第一季度數據),外出農民工數量居然負增長,這是否意味著勞動力薪酬在不同區域間的差距縮小了,因為交通更加便捷了?

除此之外,農民工老齡化現象和農業可轉移人口的減少也是外出農民工數量減少的原因。

數據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盛旭供圖

有諮詢機構統計了2016年國內人才(大專以上學歷)的流向分佈,發現杭州、長沙、武漢、深圳、上海和成都是人才流入量的前六大城市,中西部城市佔了一半。

這說明高學歷者的流向也出現了分散化趨勢,不像過去那樣都集中在北上廣深地區。

02

二線城市崛起的原因及影響

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的2017年全球房價指數顯示,2016年漲幅最大的前十大城市都在,合肥、廈門和南京這三座二線城市的漲幅位居前三,無錫、杭州、福州、鄭州的漲幅也處於前十位。

這表明二線城市房價崛起,房價暴漲與人口增速加快有關,有些則是住宅供地稀缺所致。

房價漲幅與人口增量關聯度大的城市,必然有產業發展機會和投資熱點與之相隨,如杭州的網路經濟高度發達,鄭州作為的交通樞紐具有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

也就是說,這些二線城市將享受規模經濟和大城市化帶來的好處,並向周邊輻射,從而形成新的增長極。

作為一線城市的上海和北京,由於經營成本和生活成本的高企,中低端製造業必然會不斷外遷,從而導致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

由於行政區劃規則所限,北京、上海很難完全照搬東京、巴黎建成大都市圈的模式,這也抑制了北京和上海未來的發展空間,如上海規劃到2040年常住人口為2500萬左右,北京則規劃到2020年將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

嚴格的戶籍制度以及對人口流向高度管制的政策,使得一線城市的發展空間受到限制,這就反過來促進了二線城市的崛起。

同時,由於政府對經濟增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包括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巨大,這促進了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如高鐵和高速公路的發展,使得增長極的輻射範圍進一步擴大,產業轉移也更加便利。

這也推動了一批三四線城市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人口的大量流入,這些案例主要發生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城市集群和成渝地區。

從2016年國內房價上漲前20位的城市來看,除去一線城市之外,二線及三線城市的對應GDP增速都明顯超過6.7%的全國總體水平,如合肥為9.8%,廈門為7.9%,南京為8%,杭州為9.5%,武漢為7.8%,濟南為7.8%,南昌為9%,鄭州為8.4%,福州為8.5%,廣州為8.2%,長沙為9.4%,無錫為7.5%。

這說明一個城市的房價走勢,與該城市的經濟活力有一定相關性。又如,東北三省經濟增速下行,使得人口不斷流出,房價也隨之下跌。

不過,比較一下上述城市過去兩年的GDP走勢,會發現大部分城市2016年的經濟增速低於2015年,那麼,房價走勢是否也不會長期與經濟增長相背離?從長期來看,房價與人口流向的正相關性更大些。

因此,隨著一線城市房地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中低收入群體在超大城市和一般城市之間薪酬差距的縮小,人口的集聚度將有所下降,如兩年來安徽全省的人口增速超過其省會城市合肥的人口增速。

當然,這只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現象,隨著今後投資增速的回落,就業形勢將變得嚴峻,當中小城市的就業機會減少,則人口集聚度又會上升。

03

流動性下降預示經濟將繼續回落

流動人口的減少,是人力資源流動性下降的標誌,也是城市化進程放緩的標誌。

不少人總在憧憬著經濟的周期性上升,但更應該正視人口流、資金流增速回落的大趨勢。

不僅流動人口的數量在回落,貨幣增速也在回落,1990-2010年這二十年,M2平均增長速度為20.5% ,如今則降了一半至10%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隨著人口開始從超大城市反流到二線或三線城市,居民的貨幣存量是否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呢?

部分省市不同時期的居民年均儲蓄增速變化

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盛旭供圖

通過數據對比發現,2014-2015年大部分地區的儲蓄增速與人口增速的變化相對一致,但北京和廣東的表現則比較特殊,前者是人口增速下降、儲蓄增速上升,後者則是人口增速上升而儲蓄增速大幅下降。

對於北京居民儲蓄增速超過上海的現象,我的理解是上海的人口老齡化程度要比北京嚴重,即上海大約是兩個人撫養一個人,而北京則是三個人撫養一個人。

至於廣東的儲蓄增速為何那麼低,是否與低端勞動力比重較高有關呢?

同樣異常的還有安徽和四川,儘管人口增速上升,但儲蓄增速不升反降,說明這些省份的經濟增長質量不高。

四川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在全國排名第二,它曾經是人口流出最多的省份之一,這兩年人口流入量增加,會否是外出農民工葉落歸根的現象呢?

如果進一步觀察這些人口增速上升明顯省份的省會城市居民儲蓄變化情況,可以發現儲蓄增速都有所上升,其中杭州尤為明顯,說明浙江經濟和省會杭州的經濟比較健康。

不過,從總體來看,人口老齡化是人口流動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農業可轉移人口的減少也是人口流動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部分城市不同時期的居民年均儲蓄增速變化

人口老齡化將在兩個層面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一是勞動人口減少,導致人力成本上升;二是由於作為消費主流人群的25-45歲年齡段人口也開始下降,而這一年齡段群體也是汽車和住房消費的主力群體,這對消費的增長,尤其是對起到經濟引擎作用的住房和汽車消費的影響非常顯見。

有人說,人口老齡化或勞動力數量的下降並不可怕,可以用機器人來取代,但機器人不能取代消費,消費不振導致產能過剩,這也是日本已經持續20多年衰退的原因所在。

當然,經濟增速下行是正常的現象,即便是日本、韓國、德國這幾個經濟成功轉型的國家,當人口流動性下降、城市化進程大幅放緩后,GDP從高增長變為中速增長,增速幾乎打了對摺。

若是刻意追求GDP的增速維持中高速增長,代價將是巨大的,如債務高企、貨幣泛濫和資產泡沫。

因此,面對未來,不應抱有太多僥倖心理或幻想,降低槓桿率、逐步消除資產泡沫,否則的話,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就難以避免。

綜上所述,隨著人口流動性的下降,以農業人口轉移為特性的城鎮化進程已進入後期(外出農民工接近零增長),但以二線城市人口流入為主要特徵的大城市化進程仍在持續。

同時,外出人口的迴流(如部分農民工的告老還鄉)現象還會加速,這使得改革開放以來人口「孔雀東南飛」的趨勢發生了部分逆轉。

人口流向逆轉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正邁向深度老齡化,流動人口減少總體看會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故資產泡沫會隨著經濟下行而逐步破裂。

當然,人口逆流也帶來了結構性投資機會,因為人口流動意味著區域經濟的分化和結構再調整。

4月份是一個盤點的月份,很多上市公司的財報以及機構的年度報告都會選在4月份出爐。昨天暴哥給大家分享了一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關於農民工的報告分析。今天,我們再來看一份關於富人的機構調研報告!

近期,興業銀行攜手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發布私人銀行發展報告《私人銀行2017:十年蝶變、十年展望》(以下簡稱「展望報告」)。儘管這是一份關於私人銀行發展的展望報告,但其中有不少值得我們學些和分析的內容與觀點。

展望報告中透露,目前個人財富規模已經到達了120萬億,展望中預計到2021年個人財富規模將達到220萬億。

在120萬億的個人財富中,絕大多數集中在富人手裡,也就是所謂的高凈值人群,2016年,高凈值家庭已突破210萬,而他們持有的可投資金融資產佔到了總體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的43%。

從財富增長速度來說,高凈值家庭2011年到2016年,總體財富實現了25%的增長;超高凈值家庭更是同期實現29%的年均漲幅;而普通家庭在2011年到2016年財富年均增長僅為14%。

(高凈值家庭的定義:可投資金融資產超過600萬;超高凈值家庭的定義為:家庭投資金融資產超過3000萬人民幣;)

如果我們把2011年到2016年不同家庭的財富增長情況和房地產、股市、黃金都資產增長狀況做一個對比會發現很有意思的現象。

2011年至今不同資產的家庭財富增長狀況:

以25%的增長率計算,高凈值人群的財富從2011年到2016年增長,3.81倍;

以29%的增長率計算,超高凈值的財富人群從2011年到2016年增長,4.6倍;

以14%的增長率計算,普通家庭的財富從2011年到2016年增長,2.19倍;

2011年至今股市的變化:

2011到目前,A股走勢

2011年至今黃金走勢變化:

黃金價格走勢

黃金價格從2011年年初的1417跌倒目前的1266。

2011年至今北京、深圳房價的變化:

北京房價從2011年均價2.2萬左右上漲到目前的6.3,不到3倍;深圳房價從2011年的1.9萬漲到目前均價5萬(最近一周成交價),漲幅也是不到3倍;

北京和深圳的房子應該說是2011以來至今上漲幅度最高的兩個城市,從全國意義來說,房價的上漲幅度顯然明顯低於北京和深圳。

結合上面的統計,暴哥把上述各項財富或者資產變動做在了同一張圖表裡供大家參考:

剛才暴哥說,會有一個很意思的現象,這裡暴哥給大家說明一下:

第一,就整體的趨勢來說,房子的升值可能為普通家庭的財富貢獻了很大一部分,而避險的黃金,還有股票整體來說不盡如人意。

第二,從高凈值家庭的角度來說,他們的財富增長遠遠跑贏房產,這說明,房地產並不是高凈值家庭們最重要的財富增值來源。

圖表反映出來的是所謂「表觀現象」。現象是結果的反映,所以其本身價值不大,在其背後,產生這種結果或者說現象的原因才更加值得我們探討,即究竟是什麼給富人們創造除了超出普通家庭,超出房地產增值本身的財富,而這恐怕也是很多人想了解的財富密碼。

富人的財富密碼

關於富人的財富秘密,展望報告中也做出了說明,儘管著墨不多,但足以引起我們的思想激蕩!

來源,《私人銀行2017:十年蝶變、十年展望》

關於財富的來源,《私人銀行2017:十年蝶變、十年展望》里主要說了兩點,一個是創業,一個是投資。

創業方面:

創業方面,《私人銀行2017:十年蝶變、十年展望》中說,80年代下海經商浪潮初起,90年代製造業崛起,21世紀初起房地產與礦業蓬勃發展,到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互聯網時代,每一次發展浪潮都培養出一批批高凈值人群。

創業本身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加之創業的過程往往伴隨著資本的集中,比如最近的互聯網行業,所以創業創造巨額財富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不過我們也要清楚,創業其實也是包含著二八現象,或者說贏家通吃的情況,失敗的創業者在失敗的同時往往把市場貢獻給了成功者,所以財富效應會進一步集中。

在我們看到創業者成功的一面時,我們往往忽略了創業過程的艱辛和創業的死亡率,因而儘管創業能創富,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靠創業這條路造富很難,偶然性也太大,因而具體借鑒意義不大。

不過,儘管創業本身異常艱難,但展望報告中傳達的一個理念確實值得我們思考的,尤其對投資來說更是這樣。

80年代下海經商浪潮初起,90年代製造業崛起,21世紀初起房地產與礦業蓬勃發展,到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互聯網時代,每一次發展浪潮都培養出一批批高凈值人群。

這段話可能很多人讀過很多次,並不覺得有什麼稀奇,但暴哥覺得細細品味一下,裡面其實重點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擇時擇勢。

打個比方,如果你有眼光,敢在80年代來到南方淘金,那麼現在可能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這倒不是說非要自己下海做生意,哪怕你當時在下海大潮中當一個小職員,可能從財富的角度來說成功的概率也大一些。再比如,如果90年代,進入製造業,借著製造業的東風,事業和財富可能也會高人一等。

從投資來說,如果在房地產商品化之後,你能及時捕捉到地產行業的發展變化,那麼靠買房或者從事房地產行業帶給你的回報可能也是不菲的;而互聯網時代,商業遊戲規則的改變,虛擬經濟的崛起,又是一次新的財富洗牌的機會,只有加入這個牌局,你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也會大增。

所以說,對個人的擇業,置業,投資來說根據每一個階段的時勢發展判斷十分重要,順勢而為,乘風破浪才有可能成就財務上的夢想,而逆水行舟則有不進則退的可能。

投資方面:

創業方面告訴我們擇時擇勢的道理。投資方面《私人銀行2017:十年蝶變、十年展望》里透露的信息可能就更加具有操作性了。

具體涉及投資,展望報告中分為兩點闡述:

1、富人變現獲利能力強,尤其是房產變現能力

展望報告中說,高凈值的家庭在資產價格上漲之後的變現獲利能力強,展望中還特別指出,特別是房產價格上漲后的變現獲利能力。

高凈值人群的長期保值財富增長的經驗告訴我們,並不是買了一個資產選擇抱著不放就是最好的選擇,高拋低吸,在合適的時機出手,合適的時機入手才是王道。

當下,總有一些死多頭告訴你,只有買房才是跑贏GDP和通脹,讓財富增長的手段。對於房子,他們的意見就是買買買!暴哥看到這個說法真想說這些人或許是不懂投資的。

試想,SARS的時候深圳的房子跌成翔,有幾個呼籲買房嗎?每一次調控到了最末期的時候,市場處於絕望,又有幾個人跳出來為房地產搖旗吶喊?同樣的道理,當市場開始回暖,真正可以買房入市的時候,目前看多房地產的人,也不見得就能在第一時間呼籲大家買房。前後對照多了你會發現,沒有一個提前量的把握,這套邏輯都是實際操作起來都是逆向的。

當然你可以說我長期持有房地產,總不會錯,但暴哥想說,這麼做頂多也就是勉強跟上財富增長的平均水平,而無法做到脫穎而出!

為何高凈值人群能夠獲得遠遠高於同期房價漲幅的財富,而一般人最多也就是勉強跟上呢?

道理很簡單,除了高拋低吸以外,時間成本是很重要的。就目前來說,熱點城市的房價已經很難上漲了,如果你在這時候買房投資,等於是讓錢空轉兩到三年。

這還不算此時買房,首付比例提高,貸款利率提高等等作用下,買房的成本迅速上升且無法享受槓桿和利息優惠等長期來看能夠遠遠提高收益率的政策。

所以,在很多人決定買房入市的時候,高凈值人群的選擇是賣房,等機會。等什麼機會?等政策放鬆的機會,等買房方便的機會,等加息環境改變的機會。等大多數人開始賣房的機會,等地產政策不確定性逐漸消失的機會。

所以,有不少讀者說,暴哥是堅定的空頭,這句話其實對也不對。確切的講法應該是,暴哥是在該看空的時候堅定看空,該看多的時候堅定看多!並不是一直採取一個態度。

除了房子,對於股票來說其實更是需要較強的變現能力。對於高凈值人群來說,他們往往能夠做到提前落袋為安,保證收益,而不是企圖從魚頭吃到魚尾,並篤定得認為牛市不滅!

2、富人的管理財富具有極強的主動性

展望報告中還指出,高凈值的客戶會自己尋找投資機會,直接投資在實業、股票、房產等等;即使將財富放在金融機構里管理,高凈值人群多數也僅僅是購買產品為主,而非把財富交給金融機構管理,並接受投資建議;高凈值人群對各類機構的定位和產品優勢有著自己的判斷,會自主在機構之間進行大類資產配置,而非把財富放在一家機構和一個籃子里。

這段話其實告訴我們,真正想成為高凈值人群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

1)足夠勤奮,也就是你必須自己有主動學習理財,學習投資的長期學習意願和動力,還必須自己主動的尋找一些機會。要知道,套利的空間總是稍縱即逝,當你跟隨大溜入市的時候,往往要麼賺錢的機會很少了,要麼就成了接盤的對象。

2)必須具備獨立思考和客觀冷靜分析的能力。暴哥一直說,投資切莫人云亦云,切莫做群羊中的一隻羊。對於事物的判斷,在聽別人說和看別人寫的東西的同時,最好要有自己的判斷,因為自己才是對投資負責任的人。

有些時候,當你長期獨立思考,會發現很多,在別人看來是機會,但實際風險遠大於收益;而只有你獨立思考了,一些沒有被發掘的金子才能成為你獨享的寶藏。

比如如果明白SARS只是一時的,那麼機會在當時最低位時買入深圳的房子;如果你知道白酒塑化劑和反腐只是短期利空,那麼你會明白2013年的茅台是最佳買點(現在已經不是了);如果你知道三氯氰胺事件也是短期利空,那麼當事件發酵的差不多的時候,買入伊利將會獲得巨額收益。

3)投資要有一個資產輪動和資產配置的觀念,這個觀念和錢多錢少沒關係。總有些人說資產過了多少萬才要開始資產配置,但其實暴哥覺得無論你的資產有多少,都必須儘早養成資產分散配置的觀念。

比如你有十萬元,那麼這十萬元肯定不能全都買股票,而是要根據當時的市場形勢結合風險係數做資產的配置,比如股市好的時候,可以多放一些在股市;股市不好的時候把更多的資金放在債券,信託等等產品里。

只有建立起資產輪動和配置的觀念,那麼才能在任何時候都有錢可賺,在該賺大錢的時候充分享受市場上漲的快感。

而這一點,也往往是高凈值人群比普通人做的好得多的地方!

既然大家關心房子,暴哥就在多說兩句房子。

最近李迅雷說:「現狀是,富人在賣房,窮人在買房,茅台價格上漲,豬肉、蔬菜價格下跌。」

馬光遠也說:「2016年是最好的買房窗口,2017年是賣房子。房價出現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價格回調是必然的,高凈值人群應該減持房產。」

他們兩個人的判斷和暴哥不謀而合,具體原因可能有些差異(原因在這裡多說了,翻看暴哥之前的文章)。從樓市的發展來看,下跌實際上已經來了:

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京13個區中有8個區的房屋均價已下跌,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朝陽、丰台、通州房價均價下跌5.4%、3.8%、2.3%、2%、2%、1%,其中在鏈家系統內成交量排名前20小區已有9個小區房價下跌,如新龍城、加州水郡、蘋果派房價已下跌8.2%、5.1%、3%。

北京二手房房價走勢:北京部分二手房現10%降幅。新政滿月,北京樓市行情正在發生逆轉。經濟觀察報記者通過多渠道走訪獲悉,北京部分二手住宅出現降價,同一樓盤中個別房源降價幅度超過10%;多家大牌二手房中介關閉了一些自家門店。

深圳房價下跌:

房天下數據研究中心2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上周(4月17日—4月23日)深圳新房成交量增價跌,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49911元(人民幣,下同),跌破「5萬元」大關。去年,深圳新房成交均價全國居首。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統計,深圳2016年新房成交均價高達每平方米53774元。

或許就像李迅雷所言,真正高凈值的人群早已經預判到樓價下跌,而賣房等機會了吧!接下來,如果不早點出手,那麼想賣可能也會越來越難了,因為除了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的限制,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到觀望的行列中,賣方的對手盤也將越來越少。

最終當市場情緒陷入極度低迷之際,當買漲不買跌的情緒達到頂點的時候,大量普通人群的賣房者就會將遭遇終極考驗。而恰恰是這時候,如果政策有鬆動,那麼富人或許又要率先開啟買房模式了!(希望大家思考一下,為何從投資角度來說,絕大多數人總是和高凈值人群反著來?)

尾評

最後暴哥想說,暴哥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拉仇恨,而是想表達一種投資的理念和對待財富的態度。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自有其道理。在我們對通過不義之財獲取財富的那些人持鄙夷態度的同時對於靠著自己的一雙手勤勞創業,靠著眼光抓住機遇的那些人可能要少些嫉妒和羨慕,多一些敬重和學習的心態(也不要過於崇拜,盲目模仿造成過猶不及)。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學習一部分高凈值群體,把握時機,不湊熱鬧,不人云亦云,保持客觀獨立的意識,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保持持續學習的動力可能更加重要。

在國內最受追捧的兩個投資大師,巴菲特和索羅斯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擇時擇勢的高手,只不過一個是在人們最恐慌的時候擇機看多,一個是在人們最樂觀的時候擇機做空。

切記,逆情緒而動,順市場而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