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有過什麼童年陰影嗎?比如,恐怖童謠......

一個兩個三個小朋友,四個五個六個小朋友,

七個八個可愛小朋友,一起手拉手玩雪球。

一起手拉手玩雪球。

一本圖書看到第八頁,一首歌謠唱完第四句,

一顆糖果只咬了一半,還剩五個小朋友。

一雙拖鞋弄丟了一隻,一部法典背完第二卷,

一把獵槍子彈已上膛,還剩兩個小朋友。

一個故事還沒說開頭,一個小朋友睜開眼……

恐怖童謠

聽過《明星大偵探》里的這首恐怖童謠嗎?隱喻的謀殺、瘮人的音樂,還有恰到好處的尖叫,讓人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陰鷙氣息。

洋娃娃、逐一減少的人數、內鬼殺人都是懸疑劇本的經典恐怖元素。但節目在塑造詭譎荒誕的氣氛上完成得如此精湛,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這不僅僅是一首普通的歌曲,而是用兒童最稚嫩天真的嗓音哼唱出來的童謠。

大家常說反差萌,其實強烈的對比不一定總顯得可愛,甜美童音和血腥故事的弔詭組合就足以讓人心生恐懼。

英國:荒誕的暴力

在世界恐怖童謠界內,《鵝媽媽童謠》可謂是聖書般的存在。

其中的每一個童謠都源於真實的事件,創作者通過語言和曲調對其進行編碼和記錄。

但這些語音音節中暗藏的密碼,在被聽者解譯之後往往會得到一個更為神秘的故事。

一首隻有270字的《十個小黑人》就被懸疑大師阿加莎·克里斯蒂擴展成了一部17萬字的巨作《無人生還》。其情節之壓抑陰森,恐怕連童謠創始人看后都會心驚肉跳冷汗直流。

1892年8月4日,麗茲的繼母被人用斧子猛砍十幾下,頭顱快剝離身體。

有好奇者統計過,《鵝媽媽童謠》中有50%涉及到暴力行為,30%涉及到暴力行為和結果,41%在某些方面讓人感覺到暴力。

但是相較於「麗茲波頓拿起斧頭,砍了她爸爸四十下。當她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她砍了她媽媽四十一下」這樣直白的血腥,很多情況下恐怖元素是以隱藏的形勢根植於童謠內部。

比如「轉圈圈,玫瑰圈,滿口袋,花艷艷。阿嚏!阿嚏!我們倒下一片」。

乍看之下,是不是覺得和我們小時候玩的丟手絹差不多,但是你能想到它講的是一場讓歐洲人談之色變的瘟疫嗎?

不同於滿篇怪力亂神的《聊齋志異》,鵝媽媽童謠雖然在今日看來荒誕離奇,但是卻是彼時歐洲社會的真實面貌,不知人道為何物,沉沉黑幕壓眾生。

這些童謠的傳唱者雖為兒童,但是作者卻是成人,他們有著成熟的價值觀和並不單純幼稚的寫作意圖。

他們的初衷絕不是想通過寫一些滅絕人倫、陰鬱恐怖的歌謠來博眼球,恰恰相反,這群人其實是那個時代最初的覺醒者。

《鵝媽媽童謠》可以追溯到16、17世紀,但大部分產生於18世紀,當時正值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的產生引發了嚴重的貧富不均和階級對立,政治黑暗、經濟壓迫、宗教束縛為作家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來源。

於是這一批覺醒者選擇用批判現實主義和魔幻現實主義的筆法記錄下當時社會的黑暗和可怕儀式的記憶。

這就註定了恐怖童謠必然超越單純的兒童遊戲、兒童教育的範疇,而充滿了作者對世俗現實的深刻關切。

先舉一首「直抒胸臆」的童謠為例:

「爸爸媽媽和約翰叔叔,一個接一個地去集市。

爸爸摔倒了——!

媽媽摔倒了——!

但約翰叔叔繼續走,

繼續,繼續,繼續,繼續,繼續……」

歌中提到三人是「一個接一個去集市」,所以行走的順序是爸爸—媽媽—約翰叔叔。

爸爸摔倒了,因為媽媽從背後殺死了爸爸,後來媽媽也摔倒了,因為約翰叔叔從背後殺掉了媽媽,最後三個人只剩下約翰叔叔繼續走啊走啊,像一隻孤魂野鬼。

在《鵝媽媽童謠》中,類似這種親人之間相互殘殺的內容非常多,殺了父母的小孩、賣掉小孩的父母,還有發瘋的人、肢解的屍體。

因為在一個極度黑暗的社會中,人性的殘缺和倫理的泯滅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譬如這一首:

媽媽殺了我,爸爸吃了我,

兄弟姐妹坐在餐桌底下,

撿起我的骨頭,埋在冰冷的石墓里。

這個故事和古代「易子而咬其骨」(互相交換孩子吃)、三年飢荒「親子相食」的悲慘歷史事實何其相似!

反用列夫托爾斯泰的話:幸福的人生千姿百態,不幸的人生卻總是相似的悲劇。沒有糧食,不願餓死,只能人吃人,親人吃親人。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這首童謠源於德國童話杜松子樹,講的是繼母味了爭奪繼承權把前妻的小孩煮了給父親吃,還有人將其解讀為有潔癖(封建觀念)的母親殺了弄髒裙子(失去女貞)的親生女兒,瑪麗娜華納就曾提出《鵝媽媽童謠》具有極強的「女權主義精神」。

但無論腦洞開得多大,所有的解讀都不能逃離其悲劇的核心。除了這種血淋淋的揭露,很多時候創作者會以隱喻的形式進行諷刺。

瑪麗小姐真倔強,

你的花園長得怎麼樣?

銀色的鈴鐺、美麗的貝殼,

漂亮的女僕排排坐。

這首看上去像是描繪了一幅歲月靜好圖像的童謠,實際上直指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迫害宗教的暴虐行徑。

歌中的「花園」指的是受迫害新教徒的墓地,「貝殼」和「銀鈴鐺」是酷刑工具的俗語,「少女」指當時的一種斬首設備。

如此你便能明白,這些聽起來輕快明媚的辭彙,其實背負著殘酷駭人的真相。

關於英國皇室的諷喻童謠非常之多,比較有名的還有左手掏肺右手撈腎的《血腥瑪麗》和隱射亨利八世殺妻事件的《六便士之歌》和《倫敦橋要倒了》。

不過也一種說法是「人柱」理論(古代通過把小孩活埋在建築物的底部,讓他們歷經恐懼折磨的靈魂華為守護靈讓建築物長久保存),認為「倫敦橋要坍塌了」,是因為那些孩童的冤魂蘇醒了。

但是要保留著些黑暗時代的記憶,為什麼偏偏要編成童謠呢,直接寫《白鹿原》寫《檀香刑》不就行了嗎?這種口頭傳播的方式多不保險啊。

影視劇中的恐怖童謠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這類獵奇刺激的歌曲內容對孩童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

你小時候唱沒唱過「xxx的頭,像皮球,一腳踢到百貨大樓。百貨大樓,買皮球,一看卻是xxx的頭「?是不是當時覺得押韻好記又有趣,現在想來卻心驚肉跳?

二是因為兒童的傳唱在當時其實是非常強大的傳播力,快、廣、久、成本低。

相比寫一本書、編劇審核、再印刷出版,教幾個毛頭小孩在大街小巷哼哼幾遍見效快多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時的言論管控。

恐怖童謠可以說是創作家在文字獄的恐嚇下難以暢快表達不滿而另闢的蹊徑。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中寫過:「唯一真正嚴重的問題是孩子提出的,只有最天真的問題才是真正嚴重的問題。」

人們不會對孩子的話認真,也不會因為這些話的荒謬或不恰當而對齊加以指責。

作者正是利用了童謠出自兒童之口的特點,用一種輕鬆的方式處理極其殘酷的社會問題,以一種非傳統的方法來揭露人性的黑暗和殘缺。兒童或許不曾聽懂過其間真意,沒關係,有人懂就行了。

日本:恐怖源自真實

在近代日本的大正時期(1912-1926年),一些草根童謠作家創作的詭異童謠盛行於世,內容多為兇殺恐怖、人鬼難辨,迷信色彩強烈。

例如這首《洋娃娃》:

妹妹背著洋娃娃,走去花園看櫻花。

娃娃哭著叫媽媽,樹上小鳥笑哈哈。

娃娃,娃娃為何哭,是否想起了爸和媽。

娃娃,娃娃別再哭,有何心事對我說。

從前我也有個家,還有親愛的爸和媽。

那天爸爸喝醉了,掄起斧子走向媽。

爸爸砍了許多下,鮮血飛濺染紅牆。

媽媽的頭顱滾床底,痛苦的眼睛望著我。

爸爸要我幫幫他,就把媽媽埋樹下。

然後爸爸又用斧,剝開我皮做成娃。

這首童謠和前文「媽媽殺了我,爸爸吃了我」較為相似,但是帶給人的毛骨悚然的心靈衝擊力顯然更盛。它源於幕府時代的一個真實故事。在當時的日本,男權當道,將軍、武士隨意殺妻殺子的現象隨處可見,幾乎不值一提。但終於有一部分人本著社會良心,揭露罪惡,要求尊重婦女、兒童生命的存在。

日本作為盛產暗黑童謠的大國,將隱喻的手法玩得爐火純青。

比如這首《鬼首村綵球歌考》:

「我家後院有三隻麻雀。

一隻麻雀說:我們陣屋大人(日本古時階級最低的諸候)喜歡狩獵、酒和女人,不管什麼樣的女人他都要。升屋(量器店)的女孩外貌嬌好,酒量也大,整日用升量,用漏斗喝,沉浸在杯酒之中。即使如此還不滿足,被送還了,被送還了。

第二隻麻雀說:我們陣屋大人,喜歡狩獵、酒和女人,不管什麼樣的女人他都要。秤屋(秤店)的女孩外貌嬌好,手指細長,大小硬幣拿來往秤上放,日夜不停地計算著,就連睡覺的時間也沒有,被送還了,被送還了。

第三隻麻雀說:我們陣屋大人,喜歡狩獵、酒和女人,不管什麼樣的女人他都要。錠前屋(鎖店)的女孩是個美嬌娘,美嬌娘的鎖若發狂,鑰匙就不合了。鑰匙若不合,被送還了,被送還了。」

如果你知道「被送還了,被送還了」就是「被殺死了,被殺死了」,是不是突感脊背發涼?

這首歌講的是封建領主玩弄、殘殺少女。因為言語溫和,沒有直接說「殺」說「死」,因而在當時傳播甚廣。

日本恐怖童謠《籠中鳥》

有趣的是,日本的這些暗黑童謠雖是特定時代的產物,但一直到今天還在發光發熱,被一眾日本動漫所用。

比如這首《櫻花祭》:

櫻花何時開放呢?何時在山中的小村開放呢?

櫻花何時散發香氣呢?歡笑的七歲孩子玩耍時。

櫻花何時飛舞呢?唱歌的七歲孩子入睡時。

櫻花何時凋謝呢?死去的七歲孩子升天時。

在古代日本,櫻花祭指將剛滿七歲的孩子祭奠給山神,以求豐富的糧食。後來這就被設置成日漫《地獄少女》中閻魔愛的經歷了。

比較出名的日本暗黑童謠還有《籠中鳥》、《伊呂波歌》、《小佐》、《雨天的月亮大人》和《過去吧,過去吧》。這些童謠雖然風格內容迥異,但其狡猾的反抗意識卻是一脈相承的。

:細思極恐

相較歐日,在這方面的童謠倒略顯匱乏。尤其沒有那種直白露骨的,或許也和國人含蓄內斂、絕不妄談生死的溫吞性子有關係。

一部分比較恐怖的童謠都屬於「細思極恐」,要反覆咀嚼才能嘗出其中那股子陰森氣來。

就比如我們從小唱到大的兩隻老虎: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旋律來自17世紀的法國兒歌《雅克修士》,但是歌詞卻著實詭異得很。為什麼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呢?這背後的深意不曾有過確定的說法,但有一種比較小眾的觀點認為它講的是一個兄妹相戀為世俗不容、最後自殘的悲劇。

還有一首流傳甚廣的:

星期天的早晨霧氣茫茫,拾破爛的老頭一行行。

我叫他們撿廢品,褲頭破襪丟一床。

換錢買來敵敵畏,乾杯乾杯死洋洋。

類似的言語粗鄙、有礙觀瞻的暗黑童謠倒也不少,但更多的帶有草根性質,純屬編著順口好玩兒,而沒有像歐日那樣自成體系,發展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

《古今風謠》

但古代有一種獨特的讖謠文化,在明代楊慎所著的《古今風謠》和清代杜文瀾所著的《古謠諺》有非常齊全的記載。

譬如晉元帝時預言桓玄篡位的:「長干巷,巷長干,今年殺郎君(喻指司馬元顯),明年殺諸桓。」

還有預言了李後主之死的「索得娘來忘卻家,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當然風流韻事也是少不了的,《趙飛燕》:「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根,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

這些讖謠帶有濃重的政治意味和神話色彩,恐怖氣息反而比較弱。

所以,看了這麼多恐怖童謠的你,還好嗎?

參考文獻

1

趙躍.隱喻敘事與恐怖藝術——文化人類學視角下的鵝媽媽童謠[J]. 民俗研究,2014,(03):122-129.

2

胡璐. 從英語童謠中社會陰暗面主題淺析其教育意義[D].西南財經大學,2007.

3

劉英團. 灰色童謠「繁榮」,沒有那麼恐怖[N]. 音樂周報,2012-04-04(007).

4

張榮明,崔一楠. 讖謠與兩晉南北朝政治[J]. 理論學刊,2011,(08):91-94+128.

5

牟鑫. 從大正時代的童謠來看日本童謠文化[D].北京林業大學,2013.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