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格格巫熬的湯,嘗一口會怎樣?

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豆瓣」,回復「今晚我有空」,看看大家晚上都在看什麼。

在藍精靈童話背後,藏有怎樣的黑暗巫魔傳說呢?

魔法藥劑的用途

藍精靈》中的小不點兒藍精靈多可愛啊,各個活蹦亂跳的,大反派格格巫為什麼成天要與他們作對呢?自然,因為他的身份是個巫師,還是個極其邪惡(當然也足夠蠢笨)的巫師,總是在調配些魔法色彩十足的奇怪湯藥。而屢抓不得的藍精靈,正是他夢寐以求的超級魔葯「精靈湯」中一味重要配方。

雖然動畫片本身的風格輕鬆而逗趣,展現出的生活場景也十分溫馨,但與「精靈湯」有關的設定,卻並不是完全架空於歷史的,其中包含著歐洲黑暗中世紀以來所形成的巫術觀念:擅長巫蠱之人,家裡總有一鍋濃綠的粘稠湯藥,在爐火上「呼呼」冒著氣泡。

這種藥劑的配方,按照中世紀的傳說,是由男性巫師所掌握的(格格巫當屬此類),他們一般被認為是有魔鬼附身,會在平靜的小村莊中尋找年老、狡詐、醜陋的女性,與她們簽訂契約,並將魔葯配方及其它的致命法術傾囊相授,就這樣把她們變成撒旦的僕人,也即令人談之色變的女巫。

傳聞大致如此,被中世紀時的基督教徒們利用起來,當作鎮壓異端團體的正當理由。誰想,竟釀成了一場女巫審判大潮,席捲了英法及北歐諸國,變成一場針對女性的曠日持久的迫害,許多村莊被這場血腥的運動所波及,甚至沒有女性活口的存在了。

女巫們正在熬制魔法藥劑,情緒狂亂

而實際上,中世紀的女巫審判主要發生在鄉村,當農作物歉收、天災頻發、人畜疫病四起的情形出現之時,蒙昧民眾們往往會把手無縛雞之力的年老女性推脫出來,認為這一切都是她們「施妖作法」的結果。當理智被群氓狂歡式的怒火所點燃燒盡之時,巫師,尤其是女性巫師,便不幸成了社會邪惡面的替罪羊,在酷刑的煎熬中代人受過。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就是獨居鄉村、懂一點草藥知識的老婦人,她們在漫長歲月里積累起來的各種獨門偏方,過去曾療救過他人的性命,一下子反轉為眾矢之的,變成眾人心目中神神叨叨的「邪惡巫婆」。

在中世紀宗教法庭的嚴刑逼問之下,「巫師」們很快承認了:她們日夜熬制著濃稠如油脂一般的湯藥,其實具有難以想象的法力,和令人咋舌的用場。施法時,用一根小棍沾上這種藥膏,塗抹在赤裸的身體上,然後把小棍往兩腿之間一夾,便可騰空起飛。這根小棍後來經過了各種怪談故事的演繹,成為我們在《哈利·波特》中看到的「飛行掃帚」的雛形。

佩諾特(Albert Joseph Pénot)畫作《前往巫魔會》(1910)

巫師們飛行的終點站,位於荒無人煙的森林深處。所有具有黑暗背景的惡人在那裡齊聚一堂,召開一種叫做「巫魔會」(sabbat)的儀式。那裡有一個身材高大的魔鬼在等著他們(有時魔鬼也會化身為山羊或男人的形象),當他發言抨擊基督時,出席者都要大聲讚揚並咒罵上帝、聖三位一體和聖母瑪利亞,踐踏十字架,並向受難耶穌像吐唾沫。

巫魔會的保留節目是「黑色彌撒」儀式。儀式中,眾人把聖體麵包餵給癩蛤蟆吃,再把癩蛤蟆砸成粉末,做成蠱葯。據說巫師就是用這種藥粉使田園荒蕪、人畜死亡、引發風暴並傳播瘟疫的。最後,以所有人的痛飲爛醉、肆意淫亂來收場。

2015年恐怖片《女巫》中的巫魔會場景

頭一個作出與「巫魔會」有關陳罪狀的,是一名12世紀的法國商人及其追隨者,構成了當時被稱為「韋爾多教派」的異端團體。這些被迫作出的供詞,最後害得一眾信徒們下場凄慘。不過,他們這番陳述倒並非是天馬行空。因為此中細節自古就有,屬於神怪傳說的重要元素,在羅馬文學和希臘神話中亦能找到源頭。

比如,古羅馬時期有一部詼諧逗趣的文學經典《金驢記》,就屢屢提到能讓人變形和飛翔的魔法藥膏。該書主人公在希臘北部的妖術之邦做客時,正是因為誤敷了女巫的魔葯,變成一頭不能說話然性功能極為亢進的驢子,經歷了頗多曲折才得以恢復人形。

《金驢記》中的另一個段落,詳細記載了女巫在變形之前的搽藥儀式:

「首先,潘菲樂(女巫)脫光所有的衣服,打開一隻小匣子,從中取出一些瓶瓶罐罐,揭開其中一個的蓋子,從裡面掏出一種油膏,放在手掌上搓了一陣兒,然後全身上下塗抹一遍,從腳趾尖兒一直到頭髮梢兒。繼而,她對著油燈喃喃地念了一陣兒咒語,渾身便開始不停地顫抖起來。接著,一種輕微的跳動取代了抖動;與此同時,她身體上冒出一片軟綿綿的絨毛,生出一些粗硬的羽翎,鼻子也變彎變硬,指甲則增厚而形成鉤狀。潘菲樂就這樣變成了一隻貓頭鷹。」

1600年左右的法國插畫,一名女巫正在給全身搽上魔葯,準備變形

隨後,一份8世紀法國加洛林王朝失傳的主教會議紀要《主教會規》,對此做出了極為必要的補充。此書記載了幾名受撒旦誘惑的婦女,與羅馬的月亮女神黛安娜(Diane)一起騎在動物背上飛行的場景。黑夜女巫的形象就此得到確定——她們在夜裡赤身裸體,騎著一把掃帚或一頭動物(豬、騾子、山羊、公雞),從窗子、牆壁或煙囪飛出去參加巫魔會,在那裡與魔鬼進行著不齒的下流勾當。

女巫們騎著形態各異的坐騎,前往巫魔會

魔法藥劑的駭人配方

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出現了對魔葯配方的描述。最著名的當數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安插的三名女巫,她們一邊唱著歌把藥餌扔入釜中,一邊引誘起名利熏心的大將麥克白。歌詞中呈現了一張長長的配方單:「濕地毒蛇切成片,投到鍋里來熬煉;壁虎眼,蛤蟆腳,惡狗舌,蝙蝠毛,蝮蛇叉,蚯蚓刺,蜥蜴腿,梟鳥翅……飛龍鱗,豺狼牙,木乃伊,鹼水鯊的肚皮,毒草根,山羊膽,月食時的水松枝,土耳其人的鼻子,韃靼人的唇,死去棄嬰的手指頭,猛虎肝,猴子血……」

莎士比亞畢竟處在文藝復興時期,他的這份配方頗具幻想色彩,其中「土耳其人的鼻子,韃靼人的唇,死去棄嬰的手指頭 」都屬於人體入葯,聽起來怪嚇人的。不過,若真要回溯到中世紀相關記載的話,前文所述能讓人變形和飛翔的魔法藥膏,其核心配方還要驚悚得多——必須是從未受洗嬰兒身上提取的油脂才成!

正因這樣,後世所列舉與女巫有關的種種罪惡,總是少不了拐騙兒童、吞吃嬰孩等等極度恐怖的行為,這一點在自古流傳的民間童話中也得以保留。成天夢想著把藍精靈們抓來熬湯的格格巫,即是繼承了這種典型巫師形象的衣缽;而藍精靈的矮小體態與異教色彩,也非常符合「嬰兒」與「未受洗」這兩個歷史傳說中的關鍵要素。

正在配製魔法藥劑的格格巫,對話框中那一長串,都是古怪的配方藥餌

對此,2015年的一部宗教題材恐怖片《女巫》有相當大篇幅的指涉。在這部電影中,一個新英格蘭清教徒家庭遭到種植園驅趕,離群索居,他們尚在襁褓中的兒子薩姆突然失蹤,遍尋不著,其實是被隱居在密林深處的女巫擄走,拿去做成了法力強大的魔法藥劑。除此之外,與女巫傳聞相關的裸身搽藥、山羊魔鬼、狂亂巫魔會等等關鍵要素,同樣在該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最後迎來的是魔鬼及其力量的全方位勝利,真叫人不寒而慄。

關於這種邪惡魔法藥膏的其他成份,倒出現了好幾種不同說法,都與一些讓人掩鼻的重口味配方有關,《麥克白》里的歌訣單似乎就是由此擴展而來。除了上述主打原料——令人驚恐不已的嬰兒脂肪之外,許多配方都提到了蝙蝠血、銅屑、煙灰,以及一些茄屬植物。將它們混在一起磨成藥粉,然後放在馬鞭草點燃的火堆上熬制。

一部1558年的醫學文獻如是記載:「(女巫們)將脂肪從嬰兒身上剝下,置於銅製器皿中煮沸,以完成脫水,后將它們作為珍貴原料貯存起來。當需要配製藥膏時,就把它們拿出來再次煮沸,並配上毒芹、附子、楊樹葉和煤灰;或者澤芹、石菖蒲、委陵菜、蝙蝠血、顛茄及油脂……她們將其塗抹在身體的所有部位上:先摩擦身體,讓皮膚充分發熱並變得紅潤,隨即把呈冷凝狀的厚重藥膏稀釋化開。當皮肉變得足夠鬆弛,毛孔已經打開之時,她們再把藥膏搽上去——這樣,藥性就能夠更加充分地滲入體內,並保持活性。」

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 )所繪《巫魔會》(1510)中,出現了熬制魔葯的場景

綠色植物的大量使用,使得其呈現出標誌性的深綠色調。 不過,當時持有懷疑精神的醫學人士已經注意到了有關「魔法藥膏」說法的不妥之處。他們發現,一些「女巫」承認自己抹上藥膏后,馬上就能在月夜裡飛行起來,穿越高山與海域,親眼見到惡魔,烏鴉,監獄和種種折磨人的陰暗場景,最後與年輕英俊的小夥子們摟抱到一起;但實際上,這些滿口詭異言辭的女人們並沒有真實地經歷上述劇情,她們只是呆在自己的房間里呼呼大睡,在幻覺中感受到了這一切,併當作事實真相講述出來而已。

換句話說,「魔法藥膏」並沒有讓人變形和飛行的法力,它所具有的,只不過是強大的致幻作用。這種迷幻感是通過配方中的幾味劇毒的茄屬植物(顛茄、天仙子和曼陀羅等)來實現的,它們使得「女巫」進入到一種類似中毒后的彌留狀態,引發精神錯亂。

所以,這種藥劑的毒性是極其驚人的,只能塗抹在皮膚上使用。倘若有人像格格巫那樣搞錯了情況,在熬制完畢后把它服食下去,只怕很快就會一命嗚呼了吧?

這位女巫,你的用藥方式錯了!將會有生命危險!

但是,在經過了幾個世紀的誇張演繹之後,「魔法藥膏」的使用方法,在人們印象中形成了錯位,大家都誤以為它是像普通草藥製劑一樣喝下去的。除非是經過了嚴謹考據的作品,否則你很難看到如電影《女巫》中那般,將藥膏裸身搽遍的描述。

前蘇聯文學大師布爾加科夫在頗具魔幻色彩的代表作《大師與瑪格麗特》中,也花費了大量筆墨來描述美麗女子瑪格麗特從塗抹魔法藥膏到參加巫魔會、與魔王相會的全部細節,書頁間散落出陣陣邪氣,幾乎可稱作是文學史上最為黑暗而恣肆的篇章了:魔王的侍從把一枚純金打造的小盒子交給瑪格麗特,她褪去所有衣服,將裝在裡面的油脂塗抹在身上,立即變為可以飛行於半空的隱形魔女。

一般認為,煙囪是女巫們出入室內的常用通道

變狼術與番茄的黑歷史

在中世紀晚期,關於魔法藥膏的奇聞經歷了種種傳播演變之後,不知怎的,跟嚇人的狼人傳說混淆到一塊兒去了,形成了另一種具有高度共識的說法:巫師們裸身搽上魔法藥膏后,會變成對著月亮瘋狂嚎叫的狼人,伺機殺害小孩尤其是小女孩,并吞食他們的腦漿。

在盛行一時的獵巫指南《女巫之錘》一書中,也將狼人的變形術與女巫相提並論,認為二者均是「巫師施展魔法」所造成的後果。居住在山鄉中的村民們對此傳聞深信不疑,地區法庭開始像審訊女巫一樣,把有變身狼人嫌疑的男人們也納入了迫害範圍,將他們燒死在火刑架上。關於狼人在民間傳說中的兇殘面目,通過歷史悠久的童話故事《小紅帽》,我們依然能夠窺得一斑。

一幅關於狼人吞噬孩童的恐怖插圖

魔力無邊也好,致幻劇毒也罷,總之茄屬植物尤其是顛茄的名聲,在此時的歐洲已經徹底臭大街了。幾乎沒有人敢冒著被打為女巫的風險,與這些植物沾帶上什麼關聯。正當這獵巫運動如火如荼之際,一株外觀小巧的美洲植物漂洋過海,進入了歐洲,它就是現今我們熟知的番茄啦。

一幅繪於1893年的番茄圖畫

在那個時候,它還沒有獲得一個法定的名字,只是隨便地被稱作是「秘魯蘋果」;長得也跟現在毫不相像,更接近於櫻桃番茄的形態,是作為一種景觀植物被引進的,用來裝點貴族們的花園。在那時,黃色番茄似乎比紅色的更為常見,所以它很快在義大利贏得了「金蘋果」的名號,隨後法國人誤解了其中含義,開始以訛傳訛地把它叫成「愛情果」。

好景不長的是,恰巧這時有人發現,這株來自美洲的外邦物種,怎麼越看越像麻煩不盡的自家「大毒草」——顛茄呢?那些關於飛行啊、巫魔會啊、狼人變身啊之類的無稽之談,立馬又再度被查翻出來,加諸到清白無辜的番茄頭上。尤其人們還發現,紅番茄的汁液,無論從顏色還是從粘稠度上看,都跟血液很相近,更顯得它」不吉利「。

那時的番茄,收穫了一個帶有驚悚色彩的新名字:狼桃(wolf peach),因為人們很難不去相信,它與惡名昭著的狼人變身術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番茄還是那個番茄,依然具有玲瓏可愛的觀賞性,迷信的人們往它身上一倒再倒的「髒水」卻源源不絕。一部1597年的著作《通用植物史》中,直接用「惡臭難忍」來形容無辜的番茄,說它「散發著腐屍的氣味,令人作嘔」,並且有毒,絕對禁止食用。

劇毒植物顛茄

在獵巫行動最為激進的英法等諸國,番茄的污名化程度尤其強烈,足以說明它與巫術迫害具有高度的地理相關性。一般來說,血腥的獵巫行動大多發生在受到新教衝擊的天主教地區。也許在那些保守教徒的潛意識中,日漸崛起的新教一派勢力,才是魑魅魍魎盛行的真正源頭。所以,與北歐新教國家毗鄰的天主教區域里,滅巫逐鬼的喊聲最為響亮,火刑架上的熊熊烈焰老是燒個沒玩;而在南歐諸國,如較少受到新教影響的西班牙或義大利,情況截然相反,並沒有人懷疑有什麼害人巫師會去跟魔鬼簽訂契約,甚至連個獵巫派的影兒也見不著。

正因如此,就在鄰國人不遺餘力污名化番茄的同時,義大利人竟不顧傳言,率先把這種「有毒」的植物引入到日常食譜里去了!我們知道,那些聞名世界的傳統意式美食——義大利面也好,披薩也好,西西里肉醬飯也好,番茄都是調料中當仁不讓的重頭戲,也成就了這一道道酸甜得宜的地中海特色風味。不過,在義大利人剛剛突破禁忌而大嚼番茄之時,他們的菜譜還沒有發展到今日這般完備,那會兒的吃法可算是毫無講究:把番茄在油里煎一下,再撒上鹽和胡椒就成了(也就是「油煎櫻桃番茄」的前身)。有些嗜酸如命的人乾脆就著醋生吃起來。

番茄是義大利面的好基友

大部分英國人接受了加諸番茄的種種「邪惡罪名」,他們的後裔自然是依樣畫葫蘆,直至乘上「五月花號」漂洋過海來到了新英格蘭所屬的美洲大陸上。從英國前往美國的移民團體一致抗拒將番茄以食物看待,認為它會害人患上從牙齦出血到痔瘡等等的一系列疾病 。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直稱,喬治·華盛頓的廚子曾試著把番茄摻入菜中,企圖以此來毒死華盛頓。另有人對1860年以前的美國文學作品進行統計,竟搜集到了三條關於食用番茄后致人死亡的記錄!

直到後來,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期間,事態才有了轉機,背負罪名的番茄一族終於逆流而上,擺進了千家萬戶的餐桌。不過,到現在為止,「茄紅素」(lycopene)這個詞在英文中,依然跟「變狼術」(lycanthropy)共享著相同的詞源。

下一回,你吃起爽口的番茄炒蛋,或者把血紅的番茄醬擠到薯條上時,想一想隱藏在其中的變身巫術黑歷史,你可要當心自己會一不留神就長出尖耳和獠牙了喲!

中世紀的變狼術繪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