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鄭毓棟:智能投顧正在進入2.0 時代 | 互聯網金融

文/PINTEC集團璇璣CEO鄭毓棟

智能投顧的快速發展改變了財富管理的行業生態,在智能投顧進入2.0時代后,大型機構不再猶豫,新興公司也正在積極拓展新業務模式,本文即對上述現象進行描述,並對未來的監管提出建議。

在過去的一年裡,智能投顧(Robo-Advisor),又稱數字化資產配置,無疑是全球金融科技領域中最炙手可熱的概念。資本、投資者、監管機構開始對其傾注大量的注意力。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智能投顧正在發生著蛻變。大型金融機構正在利用自身的優勢迅速搶佔市場,新的業務模式與理念正在升級重構。同時,監管機構對智能投顧的監管也在走向規範。眾多合力作用之下,行業迅速發展,不論從業內規模、市場動態還是監管成熟度來看,智能投顧都進入了2.0階段。

在展開討論之前,必須對智能投顧的含義做一個界定。根據美國金融業管理局(FINRA)在2016年3月公布的報告,智能投顧應該具有這樣一些特徵:客戶分析、大類資產配置、投資組合選擇、交易執行、投資組合再平衡等。可見,智能投顧是指大類資產投資,而不是個股投資,並且要能根據每個用戶不同的情況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務,與量化私募和FOF有很大不同。

急速的發展

用「爆發」來形容智能投顧的發展一點都不為過,如果在三年前智能投顧還是財富管理行業中的一個小角色,那麼現在它正在深刻地改變著財富管理整個行業的生態。這種彙集了投資組合理論、大數據、人工智慧的高度自動化資產管理形式,正在重塑財富管理的面貌。從市場數據的表現也可以感受到財富管理機構對機器人對手的擔憂,據諮詢公司艾特集團(Aite Group)的報告顯示,美國市場的智能投顧從2010年的51隻產品管理金額20億美元,迅速上漲至現今2148隻產品、1400億美元的資產。到2017年底,資產估計將翻番至2850億美元。如果擴展到全球視野,BIIntelligence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0年智能投顧將會佔據全球10%的財富管理市場,也就意味著在三年以後全世界將有8萬億美元的資金會交給機器人打理。金融科技強力介入財富管理行業,勢必會給財富管理行業以及投資者的行為帶來巨大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觀察或許智能投顧吸引到多少資金和注意力都不為過。

大型金融機構不再猶豫

如果說初創企業能夠獲得爆髮式增長得益於傳統金融機構的遲緩與傲慢,那麼現在金融科技的初創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勁對手,面對金融科技的浪潮,傳統金融機構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在智能投顧融合的路上已經收到成效。

2017年,在財富管理領域中的一件標誌性事件就是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宣布裁員40名主動型基金員工,包括7名投資組合經理。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與數學模型進行投資的量化投資策略。這次重組計劃涉及300億美元資產,約佔BlackRock主動型基金規模的11%。雖然這次的改變更像是技術驅動的量化選股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智能投顧,但是BlackRock的做法為整個財富管理行業昭示了未來——只有與科技的深度結合才是突破傳統財富管理模式掣肘與瓶頸的唯一途徑。

其實早在智能投顧初露崢嶸的時候,金融巨頭就已經開始了積極的布局。2017年初,Vanguard集團的個人顧問服務(Personal Advisor Services)以470億美元位列智能投顧託管資產額第一位;Charles Schwab出品的智能投資組合(IntelligentPortfolios)以123億美元位列第二。而Robo-Adviser的先驅Betterment和Wealthfront則以67億美元和43.48億美元分別位列第三、四位。大型金融機構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很多,資金、渠道、品牌都是迅速崛起的條件,但仔細觀察后我們會發現大型金融機構在制定金融科技戰略時,融合了自身的諸多優勢。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成為了金融巨頭制勝的秘密武器。

例如Vanguard,其自身就擁有全行業最優質且低費率的指數基金,Vanguard全球股票ETF費率只有0.17%,Vanguard股票市場ETF只有0.05%的費率,這樣就為數字化的資產配置提供了絕佳的底層資產。有了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Vanguard在服務質量上也下足了功夫,在投資者使用Personal AdvisorServices之前,會有專業的投資顧問進行先期溝通,在確定了諸如退休計劃、財務管理或大學儲蓄等明確目標之後,再把該方案的投資組合交由機器人處理。而對於投資超過50萬美元的投資者,Vanguard還會為他們安排專屬的財務顧問。BlackRock的FutureAdvisor則採取了不同的方法。投資者可以直接使用FutureAdvisor鏈接到自己的401K賬戶,在綜合分析投資者賬戶之後,FutureAdvisor會根據每個人年齡和賬戶金額的不同提供個性化的投資建議,並定期提醒自動再平衡。

由此可見,Robo-Adviser已經不再是簡單地利用科技手段為投資者提供資產配置建議,大型金融機構將自身的強大優勢注入之後,金融服務綜合化的優勢正在逐漸體現。當前國內的眾多金融機構正在大舉展開智能投顧的業務,如何結合自身優勢進行差異化競爭,提升金融服務綜合能力將會是智能投顧工具以外的重要考量。

新興公司的探索

新興的公司也正在積極拓展新的業務模式,擴展智能投顧更豐富的外延。在借鑒了Va n g u a rd和C h a r l e sSchwab的投資流程之後,Betterment決定將人類投資顧問作為服務的升級措施加入到其產品服務中去。

也許是投資者仍然沒有完全習慣把資金完全交給機器去打理,據美國知名調查機構在訪問了2002名21歲以上的投資者之後發現,73%的人對自己使用智能投顧的經驗感到滿意。但同時,75%的受訪者表示與財務顧問合作感到更為舒適。雖然受訪的投資者對機器顧問的體驗大體滿意,但有40%的受訪者表示在極端市場波動期間單純的智能機器會讓投資者感到不舒服。於是Betterment升級了自己的服務策略,為用戶提供了不同費率的選擇。

無獨有偶,在今年4月另一家Robo-Adviser的開拓者Wealthfront也升級了自身的功能。與Betterment引入人工服務不同,Wealthfront則繼續堅守自動化的路線,為用戶提供了自動化的信貸服務。

至此,Betterment提供給投資者越來越多的人文關懷,而Wealthfront則越來越像一個科技感十足的直銷銀行。兩家Robo-Adviser的開拓者在功能和體驗的發展方向上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先行者的嘗試為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這兩種模式的創新都非常值得國內的從業者根據自身條件來借鑒。

監管引導更加成熟

好的監管措施不僅能夠保障用戶的權益,更可以增加行業活力、引導其健康發展。面對快速崛起的智能投顧行業,金融監管機構正在積極跟進,也在近年來愈加成熟。美國是智能投顧的起源地,行業受到美國《1940年投資顧問法》的約束,並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根據該法,無論管理資產規模大小,企業都必須成為SEC的註冊投資顧問。2017年2月美國SEC發布了智能投顧的升級指導意見,進一步規範了平台在進行諮詢服務的時候應盡的信息披露義務及服務。主要有三方面:向用戶披露有關該智能投顧的詳盡介紹及投資諮詢服務;有義務從用戶處獲取準確的投資信息,用以提供適當的建議;合理採用有效合規的方法解決自動化投資建議的特殊問題。

因為在SEC看來,相較於用戶與人類顧問的交流,用戶與機器顧問的交互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進行更完善的信息披露來幫助客戶更準確地判斷。這其中包括向用戶解釋自身的商業模式。同時,要求平台的調查問卷的設計要做到精準有效的反饋,才能成為投資建議的有效依據。SEC調查發現一些平台只是簡單地詢問了用戶年齡、收入和財務目標就為用戶提供了投資建議,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一個反面的案例是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在2016年的時候FCA發布監管指導,要求智能投顧公司提供與面對面投資顧問同樣標準的服務。這樣的高標準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極大地限制了業內的發展,也阻礙了投資者以較低的費率獲得金融服務的有效路徑。面對這樣的狀況,FCA即將在5月發布新的監管指導,意在適當為智能投顧「鬆綁」,服務更廣泛的投資者。

與歐美髮達市場對比,目前國內的智能投顧在法律監管層面仍處於較為模糊地帶,《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對投資顧問業務的服務行為僅限於提供投資建議和輔助決策,不能全權委託管理,因此使用「投資顧問」或「投顧」這一概念時則意味著無法與用戶建立資產管理業務的信託關係,智能投顧展開投資顧問的業務也無從開展。

然而值得期待的是2015年證券業協制定併發布了《賬戶管理業務規則(徵求意見稿)》,主張投資諮詢公司可以接受客戶委託,代理客戶執行賬戶投資或交易管理。如果該規則得以實施,無疑對國內的財富管理行業和智能投顧服務的發展帶來更加清晰的監管思路。

高速的發展之下,智能投顧的2.0時代已然來臨。在這個時代里,各大勢力角逐市場,服務在不斷地探索中升級,監管也在為之提供適應性的監管環境。投資者則需要更新自身的投資理念,跟上這個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

本文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2017年7月刊,本文編輯:丁開艷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專註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智庫型全媒體平台

更多原創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