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現貨市場成熟規範 生豬期貨呼之欲出

自古就有「豬糧安天下」的說法,生豬

養殖業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產業規模超萬億,對國計民生具有重要影響。多年來,相關企業一直呼籲儘快推出生豬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目前生豬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安全管理方面已形成較完備的檢驗檢疫制度和方法,現貨交易各環節銜接順暢、風險可控,為生豬期貨開展活體交割提供了充分的現貨基矗

亟需風險管理工具

生豬是最大的農業品種,2016年生豬出欄量約6.85億頭,市場規模約1.46萬億元,是世界上生豬出欄量最大的國家,約佔世界總出欄量的57.46%。生豬上下游產業鏈涉及飼料、養殖、獸葯、屠宰、食品等領域,直接關聯企業數萬家、就業人員過億人。同時,豬肉價格在CPI中佔比約為2.88%,其波動會對CPI產生較大影響。生豬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對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農民收益、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但長期以來,生豬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波動較大且頻繁。據畜牧業協會數據,2003年以來生豬價格已經形成四個較明顯的周期,從價格最低點到最高點上漲幅度分別達到65%、183%、113%和83%。深受「豬周期」困擾,生豬相關企業缺乏避險工具,尤其規模化養殖后,生豬價格的大幅波動給企業經營帶來了較大壓力,產業各主體對生豬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十分強烈。

交割質量有保障

與傳統耐儲藏期貨品種不同,生豬期貨以活體為交易標的,在質量標準認定及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備受市場關注。相關生豬養殖企業表示,當前生豬產業競爭充分,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程度大幅提高,不僅為期貨質量標準的設計提供了條件,也為交割過程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近十年來,生豬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發生了巨大變化。據畜牧行業協會統計,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總出欄量所佔比重從2006年的27%提高至2016年的45%。調研了解到,年出欄5萬頭以上的養豬場總出欄量由2006年297萬頭增加至2016年約5500萬頭,十年增加十餘倍。2016年,排名前20位養殖企業的生豬出欄量預計達4000萬頭以上,市場規模約740億元。

儘管生豬產業規模化程度大幅提升,但市場競爭充分,不存在壟斷和有關政策性障礙。據統計,在養殖環節,目前年出欄量30萬頭以上的企業超過20家,年出欄量5萬頭以上的企業達數百家;在屠宰環節,日屠宰產能1000頭以上的大型屠宰企業達200家;在中間貿易環節和運輸環節,以中小貿易商為主,市場競爭充分。生豬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國家每年雖然進行一定量活體和豬肉儲備,但由於數量有限,對價格影響較校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4年,共有12次國家凍豬肉收儲記錄,2015年未啟動凍豬肉收儲工作。期間單次收儲量在2萬-12萬噸之間,僅佔全國豬肉年度消費總量的0.1%-0.2%。

隨著生豬產業規模化程度的提高,養殖企業在生豬品種、養殖過程、出欄體重等方面已基本實現標準化和規範化。新希望六和股份養豬板塊總裁吉崇星表示,目前大型養殖企業生豬品種幾乎全部為瘦肉型豬,普遍由養殖企業自身繁育種豬、仔豬,較好保障了生豬品種的統一性。在養殖過程上,不論企業自養、農戶代養,還是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在仔豬供應、飼料、獸葯、技術服務、銷售等環節均由企業總部統一制定規範。他認為,飼養過程的標準化決定了出欄生豬的標準化程度較高,現貨貿易中質量判斷指標比較簡單,買賣雙方一般僅以體重範圍作為質量判斷依據,生豬現貨貿易針對生豬質量出現的爭議事件比較少。據了解,2008年大商所與華中農業大學及農業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合作制定的生豬期貨質量標準,目前已經由華中農業大學及農業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上報為國家標準GB/T 32759《瘦肉型豬活體質量評定》(2017年1月1日執行),成為生豬期貨合約質量標準設計的重要依據。

交割風險可控

據了解,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管理規範,發生疫病疫情的可能性較小,且生豬現貨貿易較為成熟,爭議責任明晰。

雛鷹農牧董事長侯建芳介紹說,在生豬養殖環節,當地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會不定時去豬場檢查,生豬養殖場也均配備駐場獸醫,一旦發現疫情,立即上報。在生豬貿易環節,他指出,按照農業部發布的《生豬產地檢疫規則》規定,畜牧獸醫部門向大型生豬養殖企業派出專門駐場檢疫人員,對每批出欄生豬進行檢驗檢疫,快速尿檢合格後方可出場,由於畜牧獸醫部門從源頭對生豬疫情進行嚴格監控,大型豬場疫情疫病控制較好,大規模暴發疫情概率較低。此外,畜牧獸醫部門已經在全國推廣使用耳標等技術手段跟蹤生豬流向,可追溯性較好。一旦食品安全出現問題,相關法規體系可以清楚認定事故責任。

此外,生豬現貨貿易模式十分成熟,針對交收及後期屠宰過程中的應激死亡和疫病等風險有著明確的權責分配。侯建芳介紹說,現貨貿易中,買賣雙方以出欄裝車為分界線,裝車前責任由賣方豬場負責,裝車後由買方負責。養豬嘗屠宰廠、貿易商等在實際交易中對這一通行做法很少有異議。如交收時生豬出現行走困難等應激癥狀,將不能裝車,一旦上車后再出現死亡問題則與豬場無關,由買方自行承擔。

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惡意餵食、注水豬等問題,侯建芳表示,在傳統的以農戶為主的養殖模式中,現貨交易可能存在養殖戶在生豬出欄前大量餵食,以增加生豬重量的行為。但由於生豬惡意餵食容易辨識,買方可提出爭議,賣方大多可換貨。現貨貿易中,通常會限制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指標,防範惡意餵食風險。因此,現貨市場交易糾紛較少,即使出現糾紛,一般也可通過協商解決。隨著大型養殖場興起,規模養殖企業管理相對嚴格,大多數企業要求出欄前生豬要嚴格禁食8-12個小時,養殖管理員在出欄前會進行相應檢查,企業也會跟蹤後期的路途損耗情況,各大型養殖企業已經形成了行業普遍認定的損耗標準,惡意餵食的風險較低。

在屠宰環節,侯建芳表示,如生豬在屠宰后發現有炎症或其他難以認定來源的疫病等問題,相關損失都由買方承擔。屠宰后如發現因養殖造成的疫餐食品安全問題,如瘦肉精超標等,由買方和屠宰廠依據耳標將生豬來源和屠宰批次信息提供給當地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或屠宰廠駐廠的公檢人員進行認定和追責。

吉崇星表示,目前生豬現貨市場發展較為成熟,大型養殖企業已實現產品標準化,管理規範嚴格,貿易商對生豬質量有明確的標準要求,生豬現貨貿易過程中爭議事件相對較少,不易出現糾紛。特別是,現貨貿易中,生豬檢驗檢疫均由國家相關部門負責,疫情疫病風險較校整體來看,如生豬期貨依託大型養殖企業開展活體交割,具備紮實的現貨市躇礎,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條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