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重慶家長暑期偏愛傳統文化教育

新華網重慶8月7日電(張翅)「弟子謹受教!」重慶近郊的一處山峰被雲海環繞。雲海邊的草地上,十餘個七八歲學齡兒童,身著直裰(duo一聲,漢服的一種),頭戴儒巾,跪坐在竹席上,向接下來將陪伴他們數年的授業恩師—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后、西南大學歷史系講師鵬宇—恭恭敬敬俯身下拜,鵬宇亦身著漢服,跪坐著向學生們回禮。

五歲的小弟子嘗試理解《大學》內容。新華網發(道簡精舍供圖)

拜師禮畢,這些學齡小弟子們脫下傳統服飾,穿上常見的T恤短褲涼鞋,跟隨鵬宇排隊進入木質結構教室,拿起《論語》《唐詩三百首》等傳統經典,開始他們為期3-5年的「導師制」傳統文化教育。導師將通過寒暑假、周末定期課外聚會,引導學齡兒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內容上不僅包括對傳統中華文化的學習,還包括以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歷史遺址遺迹的遊學,非物質文化遺傳如活字印刷術等的體驗,以期達到「知行合一」。

「在做傳統文化講座時,我發現好多理工科的學生也來旁聽,他們感慨以前都沒有注意過這些知識,這讓我有個做這個項目的初衷,呈現傳統文化中最真實和美的部分,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傳統文化的種子,並最終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談到「道簡精舍」項目,鵬宇說,目前登記的家長遠超他預計,為保障項目質量,好多孩子只能先排隊。

這是近年來社會再次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縮影。一開始是個別學者呼籲,接著是部分個人辦起以「國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學習班。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在義務教育之外,讓學齡兒童系統的學習傳統文化,形成了教育「雙軌制」。一些家長認為,傳統教育的意義在於為孩子樹立行為規範。聯通重慶分公司職員陳莉7歲的兒子羅心瀚拜入鵬宇門下,說起到鵬老師那裡上課,羅心瀚認為「超級好玩」,「鵬老師教過我『德不孤,必有鄰』,還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飯前等長輩先動筷子,努力把飯吃乾淨。」 陳莉認為,兒童教育貴在耳濡目染,羅心瀚學會了節約糧食,尊敬師長,這些規則顯然是在學習活動中由老師樹立,小朋友們共同遵守的。

鵬老師帶領學生觀雲讀詩。新華網發(道簡精舍供圖)

另一些家長則更看重其中的價值觀塑造。重慶金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青松本人既是傳統文化愛好者,也是7歲的何孟陽小朋友的父親。說到為什麼要送小孩上」傳統文化班「,何先生認為,傳統文化有力量,有智慧,他本人曾遭遇生意的低谷期,從傳統文化中找到出路與方法,「所以用孟子的『孟』與王陽明的『陽』字為小孩取名。」何青松認為,「人格不斷提升,心智不斷地成熟,精神上不斷豐富。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人生。」

但也有一些聲音對家長們高漲的傳統教育熱情表示了疑慮。華東某著名國小校長認為,在目前的義務教育、應試教育背景下,傳統文化教育或許會擠占本就寶貴的學齡兒童時間資源。「目前市面上一些打著『國學教育』旗號的夏令營,其實就是國內游換個名字,另外目前國小義務教育階段古詩文內容並不少,過分強調『傳統文化』會不會和『奧賽數學班』一樣,並不適合每個孩子?會不會有些孩子更適合自然科學教育?」

「傳統文化和自然科學不是互相替代的關係,而是在不同領域的相互補充。」鵬宇向記者解釋。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張文教授則認為,傳統文化在義務教育階段碎片化的情況,會在這類課外班中得到很好的補足。「傳統文化教育對現行的義務教育體系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優秀傳統文化也包含了自然科學的內容,兩者並不完全抵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