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其實你的營銷還沒開始,就已經掛掉了!

本文所談的內容適用於營銷、運營、廣告、新媒體、文案等。

不管是對於營銷人,還是運營人,如何用廣告做好營銷一直是一個必學的課題。

如何把廣告的營銷效果最大化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線上線下流量費用都暴漲的年代。

但是,廣告難做啊。

一個不注意就浪費了50%營銷費用,甚至全部浪費。

我們先不說把廣告營銷效果最大化,哪有那麼多轉化率碉堡的廣告,大部分廣告都是一般般的,不要整天想著寫出絕世文案,做出驚天廣告,能提升一點營銷效果就很不錯了。

互聯網上,浮躁永遠都有。別急,看完文章,你會有收穫的。

先說一個小插曲,之前在國內某個知名門戶網站首頁上,看到一個英語培訓機構的廣告,是一篇營銷軟文廣告,應該價錢還不便宜。

點進去一看,整個廣告文章通篇都在講學英語如何如何重要(連我都覺得非常重要了),然後最後留了一個機構名稱和電話,啥也沒有,一篇文章就完了。

我專門查了一下,這個培訓機構本身沒什麼知名度,更沒什麼品牌影響力可言,而且還是一個地域性的培訓機構,只在安徽有,屬於是傳統的英語培訓機構,沒有在線課。

插曲講完,大家覺得這樣的廣告營銷效果如何?(後邊會分析道)

可以先想想......

那,下面的文章就開始談談這些個營銷建議!

1別讓營銷廣告還沒開始就掛掉

從營銷廣告投放出去到最後的形成銷售,中間有著一個複雜的營銷過程。每一個環節都在影響著廣告的最終效果。

但是,如果廣告一開始就失敗了,那就很難有然後了......

在品牌都在搶注意力的時代,消費者面對鋪天蓋地的廣告更是應接不暇,那品牌別指望消費者等著你的營銷廣告出現了。

消費者很忙,可能是正在上廁所、和別人說話、看小說、看報紙、在刷微信朋友圈、看微博熱點,還可能在被另一個廣告吸引著……

這個時候,你的廣告面對是一個注意力非常分散的人,所有的信息對消費者來說都一樣,甚至消費者可能覺得他看的內容比你的廣告更重要。也並不是你的廣告出來了,他就得看。

所以在營銷的開始,你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讓他把注意力放到你身上來。具體怎麼吸引呢?

主要有2個點:一個是「與我相關」,一個是「視覺吸引」。

1)與我相關

用戶一般會對什麼東西感興趣?首先肯定是與自己相關的了。

第一秒就要讓消費者發現,你的廣告是和他相關的。不相關的事情太多,他可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個個去看。

比如你在街上,整條街都是來來往往的人,你大聲喊「香噴噴的燒餅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和大聲的喊「美女帥哥注意了!」哪一個效果會更好?小編是看好後者,你覺得呢?

人們永遠都會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在乎你講的其他內容。所以,要想你的這個營銷廣告馬上吸引他,「與他相關」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廣告也正是這麼做的:

有一項對人大腦的研究也發現,大腦中有一個叫海馬狀突起的東西,會自動篩選和過濾我們接收的信息,而那些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或形成反差的信息往往能通過篩選。

所以,我們的廣告,不管是視頻、聲音,還是文字,你可以首先突出與「他」相關,多使用你的目標消費者關注圈內的信息或熟知的場景。

其次,你可以打造反差性強的廣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反常識,顛覆認知,熟悉的場景新穎化或陌生的場景熟悉化,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不過,雖然寫文章,反差強點好。但是做營銷,特別是對於不是很大的品牌,我個人還是更認同第一種「與我相關」,因為反差類的更繞,但時間太有限。

2)視覺吸引

要想吸引人的注意力,廣告視覺/包裝也很重要,因為它是最直觀的衝擊,看與不看就在一瞬間。

關於「性」的廣告流行了那麼久,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畫面在視覺上直接刺激大腦做出了反應。

這裡還是分2個點,簡短的說。

① 本身的與眾不同

要做出差異化,你不需要做到與全世界不同(能做到最好),你只需要與競品不同,這可能是產品包裝的一大真諦了,廣告的包裝也是如此。

比如之前大部分耳機繩是黑色的,大家都習以為常了,而iPod當時就用了一個完全相反的顏色,馬上就獲得了大量的注意力,之後才談及它的功能、質量等等。

所有人都驚訝「原來耳機繩原來可以做成白色的」。

要想與眾不同,要想脫穎而出,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成不像這個品類的品類,廣告也一樣。

做成不像這個行業普遍類型的廣告,可能就是一個突破口。

再比如德國的一家集素食餐館,請設計師設計了一套外賣包裝盒,專門把自己的餐盒打造得與眾不同,既便於客戶攜帶,又能展示品牌形象。強熱的視覺衝擊感,讓用戶一看到眼睛就根本離不開。

② 與周圍廣告的與眾不同

還有的時候,我們也不需要把自己完全打造得與眾不同,只是根據周圍的廣告環境讓自己不同就可以了。

比如淘寶里的廣告就很常見,那些做直通車推廣的廣告, 很多都會觀察排在搜索結果頁最前面的那些廣告,然後再快速的做出自己的廣告。

比如,發現大多數廣告是橙色的,可能他們就做一個綠色的廣告圖;發現大多數廣告放的都是美女,可能他們的廣告圖就是一個大大的數字......

總之,就是根據周圍營銷環境的不同,快速改變自己的展示效果,形成視覺衝突,吸引注意力。

再來個升級版的,法國連鎖超市Intermarché的鮮榨柳橙汁品牌,在其柳橙汁包裝瓶上非常心機的做了一個標籤設計,然後輕鬆為其在三個小時內贏得5000萬次的媒體曝光量。這也是廣告。

具體是這樣的,在歐洲,人們消費柳橙汁的數量幾乎要佔到全球的一半。而對於這種果汁飲品,最大的賣點就是新鮮。

所以當Intermarché發現他們的顧客不喜歡在超市裡買柳橙汁飲品時,直接將競爭對手鎖定在那些分流他們客戶的鮮榨果汁鋪。

於是他們推出了一款「即時鮮榨」的柳橙汁產品,為表示新鮮程度,直接在瓶子的標籤上大大地印上這瓶柳橙汁的榨汁時間。

每一瓶的榨汁時間都在變化,所以每一瓶的「名字」也都不一樣,新鮮與否,也就一目了然了!

總而言之,用戶注意力是分散的,他永遠都不是在集中精力等著看你的廣告,你首先要做的不是介紹你的產品多好,而是讓他們開始看。

在這個時代,你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只有你的競品,而是所有跟你搶奪用戶注意力的產品。

解決了注意力的問題,另一個問題馬上就來了,這就引出第2點。

2你的廣告重點營銷目的是什麼?

我們做營銷,先不說很高級的策略層面,至少你要明確你的這個營銷廣告重點解決一個什麼問題。

這裡,從3個方面來討論一下。

1)用戶還沒有相關需求

應該說,對於絕大部分主流產品,都是有需求市場的。不過,會有很多用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需求,或需求沒被激活。

這個時候,我們的廣告目的就是要激活用戶的需求,在他沒有產生關注之前,你說再多自己產品的獨特優勢,說再多優惠政策都無濟於事。

所以,這個時候廣告著重需要告訴消費者「為什麼要使用這個產品」、「這個產品能幫你改變什麼現在正在頭疼的問題」、「你現在的人生有什麼問題」、「使用這個產品后你的生活將發生什麼變化」、「不使用這個產品會有什麼弊病」......等等。

比如上面的那個培訓機構說英語學習如何如何重要,就是屬於激活用戶需求(但是我覺得不適合該機構,後面會說),這種直接敘述需求和痛點的廣告比較常見。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各種技巧去讓用戶產生興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要跟用戶切身利益相關。

不過,對於同質化比較嚴重的大眾市場,要麼你像神州專車那樣走一個差異化的需求,要麼你像老羅英語那樣走一個個性化的需求,要麼你是行業有影響力的品牌...

否者純粹讓用戶產生需求的廣告很難湊效,因為這就相當於替別人打廣告。

比如那個沒什麼知名度的小機構的英語培訓廣告,光有需求還不行,英語學習是很重要,恭喜你激活用戶需求了,但我為什麼要選擇你?別人很可能就堅定了到另外一家培訓機構報名的決心。

這就引出下面2點。

2)用戶有需求,但還不知道你

目前大多說企業投放廣告就是這個目的,市場很大,有需求的用戶很多,但是最可怕的是那些有需求的用戶不知道你的存在,你的產品還沒有參與競爭就被pass掉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營銷,我們一直都在談流量流量。沒有曝光,消費者對你的品牌你的產品沒有印象,在決策選擇時自然也不會把你放進去。

這個時候,我們的廣告目的就是讓消費者記住你的品牌,記住你的產品,很快記住你的產品是幹什麼的,記住你的產品有哪些明顯特徵。

那些關注產品、關於品牌的震撼點,能抓住注意力的點這個時候都可以拿出來背書。

比如「東半球最好的手機」、「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圍著地球轉三圈」等等都很快就讓用戶記住了產品。還有下面這些英語培訓機構的,都比較簡潔明了。

至於上面那個英語培訓機構,除了一個名字真的是沒有說自己任何東西,太有逼格,又不是什麼大品牌,這樣很難讓用戶產生印象,結果肯定就是給他人做嫁衣了。

你想想,你讓別人產生需求了,結果別人剛好知道另一個培訓機構卻不知道你,結果會如何?

一定要注意,做流量做曝光,不是把一個品牌名或產品名一擺上去就行了,而是你的產品一個關鍵點,讓用戶記住的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是一個解決他XX痛點的名字,這樣才有意義。

借用腦白金時代,史玉柱說的一段話,大意是:

不管消費者喜不喜歡這個廣告,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記住好的廣告當然最好,不行就算差的也要讓他們記住。

消費者站在櫃檯前,面對那麼多產品,他們的選擇基本上是下意識的,就是那些他們印象深刻的。

不要整天追求廣告的極致,搞什麼造神運動,最終你的產品都沒被用戶記住,壓根不知道是幹啥的,那才叫悲劇。

3)用戶知道你,但也知道別人

消費者對某類產品有需求,知道你的產品,但也知道別人的,絕大部分營銷競爭都發生在這裡。畢竟,某種意義上來說,營銷的本質就是競爭。

這個時候,大家拼的就是轉化率了。廣告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看到你的強勢賣點,你產品的突出優勢、品牌的強大、價格的突出、差異化的特徵、個性化的東西、或者是老羅那樣情懷化的東西等等。

這個階段,各路門派大招齊發,你有差異化,我有高性能;你有逼格感,我有實力派;你有個人情懷,我有冬粉經濟;你有技術專利,我有明星代言.......這個階段其實就是上一階段的加強版。

反正,這裡的廣告要讓用戶知道「為什麼選我」、「我跟外面那些妖艷賤貨有什麼不一樣」、「選我包你爽3年」。

當然,有的廣告是集合了多種功能,既能讓人產生需求,也能讓人認識到品牌,還能從眾多品牌脫穎而出。

只是,你需要注意:你現在的營銷目的是什麼?你現在的廣告滿足這個需求了嗎?還是,你專門在為其他競品打工?或者,你的廣告有沒有給用戶留下什麼關鍵印象?再或者,你的廣告一直都是同質化的沒有亮點?

好了,這個建議其實主要講了產品和品牌在不同階段的廣告重點營銷目的,其中談到了用戶需求。但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

這個需求是我們臆想的,還是用戶真實的需求?我們營銷主打的需求點是否是用戶要的?

這就引出了第3個營銷建議!

3需求不匹配,努力都白費

這是一個很常見,也很悲劇的問題。

悲劇就在,很多時候我們廣告做得確實不錯,產品和服務也的確得到了用戶認可,可他們就是不買。

一個原因可能就是我覺得你產品和品牌都不錯,可我的需求點不在這。

而很多企業就是在不停的在花重金突出各種優勢和賣點,打造他們的強勢需求。這本身沒錯。

但前提是,用戶真的有這樣的需求嗎?如果沒有需求的話,你的產品再好,他們當然也沒什麼興趣。

所以,對於各自的服務或產品,不妨沉下來好好思考下一個問題——「你的產品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用什麼產品形態,滿足什麼用戶的什麼需求「。

好好想想,能走不少彎路,最好能一句話概括你的產品定位,你都概括不了,用戶需求如何匹配?

需求是個大話題,涉及方方面面,一二段話說不完。而現在,好就好在大多數企業所在行業的用戶需求還是比較明顯的,不會怎麼跑偏,大家拼的都是實力,產品差異化,服務人性化等。

但是,之所以把這個建議放在第3條,還是想強調一下這個大坑,畢竟廣告里需求點砸錯了,那可是真金白銀啊。

記得行業里有一句流傳的警示名言:用戶要的永遠不是直徑五毫米的鑽頭,而是直徑五毫米的鑽孔。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話,強調的就是要區分表面偽需求和隱形真實需求。

鑽頭就是我們花重金在廣告里包裝的營銷賣點,而鑽孔就是用戶需求,儘管用戶買鑽頭是為了最終的鑽孔,但鑽孔這個隱性需求才是真實需求。

如果你沒搞清楚用戶真實需求,廣告宣傳點都包裝錯了,那就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看不到效果也是很正常的。

這就像當年福特的例子「如果你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會告訴你,我要一架跑得更快的馬車!」

而其實,消費者的需求其實不是馬車,而是快、更快。所以,汽車應運而生,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所以說,用戶需要的是那個鑽的「孔」,而不是「鑽頭」。這個「鑽頭」只是幫助他們實現核心需求的一個工具,如果沒有完成那個需求,就算你的「鑽頭」再好,也無濟於事。

總而言之,產品花重金包裝得很好,宣傳得也很好,的確很多人認可,但是如果沒有和用戶的真實需求匹配上,可能就會損失掉很大一部分用戶,你都沒接上線頭,如何通電?

看人家小李子,在《華爾街之狼》裡面多牛,他可以賣出任何東西。

你會怎麼賣出一支筆?他直接對觀眾說:可以給我簽個名嗎?觀眾回答:可我沒有筆。

然後他說:所以,你現在需要一支筆了……你看,多牛,一下就把需求匹配上了。

所以,營銷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需求匹配」,這將是營銷和銷售中都非常重要的一點。

因文章篇幅有限,未完,請持續關注營銷兵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