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歲女童因惡作劇墜亡:囂張熊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事的家長

【導讀】郭德綱曾戲言:「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出娘的手藝,說話辦事顯示爹的教養。」家長是孩子言行的責任人。孩子的言行不僅代表他自己的形象,更代表了他的家教。

囂張的熊孩子背後,都有個不懂事的家長

綜合:南方都市報、湖南經視、槽值

回放

7月3日上午11點左右,在湖南長沙瑞都華庭小區,一位奶奶到處在尋找2歲孫女的身影,不少業主得知情況后也幫忙尋找。在小區物業、居民的合力尋找之下,11點左右,大家竟然在樓道的2樓平台上發現了莉莉,此時,莉莉已經墜樓后昏迷不醒……

得知消息之後,小區物業及居民幫忙到處尋找2歲女孩莉莉。後來聽到有人反映說聽到了墜樓的聲音,大家才去天井尋找。

最終,大家在4號棟2樓的天井找到了莉莉,可此時她已經昏迷不醒。

大家趕緊把莉莉送往醫院,遺憾的是莉莉還是不幸身亡。

莉莉原本是被奶奶帶著在小區玩耍,可怎麼會突然墜樓在二樓平台呢?通過電梯監控,大家得知了整個過程。

當時,莉莉和另外兩個小孩,一共三人走進了電梯。

電梯的按鈕原本是在9樓,一個大約5歲的小男孩跳了幾下,點亮了18樓的按鈕。到達9樓后,三個小孩都出了電梯。

可是不久后,5歲的小男孩又將莉莉抱回了電梯。

就這樣,兩歲的莉莉被電梯帶到了18樓,走了出去,不久后便發生了墜樓。

即使是女孩自己到了18樓,如果沒有下面這個隱患,悲劇可能也不會發生。

在18樓的樓道口,大家發現這個護欄和其他樓層的並不相同,偏偏這一處的護欄沒有玻璃擋板。

根據電梯監控以及這個護欄情況,大家判斷,莉莉就是從18樓的這個護欄發生墜樓意外。

網友評論

@-我叫小一一:物業固然有責任,但小男孩呢?他就沒錯么?

@1of1_CZ:把小妹妹一個人扔電梯里的孩子真是壞透了要是家長再教育不得當,長大了絕對不是什麼善茬兒!

@一頭大美驢阿:我很想聽這個小男孩的家長怎麼說,會不會說「孩子太小不懂事呢」? 真的想罵人了,小女孩敲打電梯門在裡面跺腳的那幾秒看的我好揪心!!

@W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都是你:別罵熊孩子了,關注關注家長吧!

@粒梨橙:為什麼大家的重點都放在那個男孩身上,5歲的男孩你就指望他真的神馬都懂嗎,5歲的男孩你們就把他想那麼壞,他也許好玩按了18樓,他把女孩抱進去並不一定知道會發生什麼啊,大家怎麼都不覺得那個家長有錯嗎,2歲的孩子就不跟著嗎,我家5歲時都不敢讓他一個人,意外隨處有啊!

01

前幾天刷微博刷到一條特別揪心的新聞:長沙2歲女童被一位男孩故意抱上電梯,乘至18樓后她走了出去,墜樓身亡。

監控錄像顯示,這位小女孩和兩名五六歲的孩子一起進了電梯,男孩惡作劇般地按了高層,走出電梯。小女孩緊隨其後,卻又被男孩抱回電梯,一個人被關在電梯里。

兩歲大的女孩對自己的險境尚且懵懂,但封閉冰冷的電梯讓她本能地心生恐懼。她拚命跺腳、哭喊,但都無濟於事。隨後電梯上升至十八樓,小女孩搖搖晃晃地出了電梯,一腳踏進未知的地獄。

她才兩歲,還沒有完整地和這個世界相識,就已經匆匆作別。

02

悲劇的發生有多方面原因:物業監管不力,監護人大意疏忽,相關人員都難辭其咎,但那個小男孩的行為也同樣引起我們的反思。

這起事故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每一個曾用「他還是個孩子」開脫的家長臉上。

帶孩子上親戚朋友家做客,孩子亂翻亂拿,隨意損壞主人家的私藏,家長要說:「他不是故意的。」

帶孩子出門坐高鐵飛機,孩子大聲喧嘩,追逐打鬧,影響其他乘客休息,家長要說:「小孩子就是愛動。」

帶孩子去商場逛街,孩子東摸西蹭,甚至去掀別人更衣室的門帘,家長要說:「他還不懂事。」

「他還是個孩子」

「他還小不懂事」

「你這麼說一看就是沒帶過孩子的人」

家長為熊孩子行為的開脫都建立在同一個基礎上,即孩子是不懂事的,對自己行為的對錯分不清楚,所以應該得到周圍人的諒解。

於是,熊孩子和熊家長們的「光榮事迹」走向了社會新聞版:泰安12歲少年被同學推下樓梯,施暴者家長說這是孩子玩鬧;蘇州11歲男孩偷開車撞死無辜路人後逃跑,家長也跟著「失聯」逃避賠償。

包括這次的電梯事件,微博下仍有這樣的聲音: 「兩個孩子年齡比較小,沒有預見後果的能力」「網上的批評太過分,他們畢竟只是惡作劇,談不上作惡」。這還談不上作惡?

微博上有一位網友這樣說:帶女兒上樂高遊戲課,大家一起玩的時候,幾個四五歲男孩用樂高做手槍,就專門對著我女兒開槍,我女兒小,嚇得直哭。當時覺得沒什麼,看著視頻想想真是害怕,對於這幾個小男孩來說,對自己弱的對手下手也許是本能選擇。

最大的惡,是作惡而不自知。而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是管好這份不自知的惡。

03

我的鄰居是一對年輕的夫婦,二人育有一個可愛的小兒子。

有天傍晚碰見他們帶著孩子散步,孩子愛玩鬧跑得快,冷不丁撞在了小區的鐵門上。這時鄰居兩夫妻的反應讓我非常意外:他們倆一個趕忙抱起孩子又搖又哄,一個開始一邊用力拍打鐵門,一邊拍打一邊說:「打這個門,它壞,都怪它把我的寶寶撞疼了!」

我感到疑惑,便問年輕的媽媽:「孩子摔倒了,你射門幹嗎?」她說:孩子在哭,總要替他出口氣吧。

只要孩子不哭就行了——這也許代表了家長的意願。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心裡都知道正確的答案是教孩子小心,以及今後如何保護自己,避免傷害。但在那一刻,卻只想著採取最快速的解決方法:只要他不哭就行了。

我很想問,孩子受傷以後,家長不是教孩子做好自我保護,而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或別的物件上。長期施以這樣的教育,孩子長大後會不會凡事都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遇挫便會怨天尤人呢?

04

有的家長認為,「愛鬧」是孩子的天性,應該包容他們,釋放他們的天性。

別以為孩子是不懂事,他們其實是沒家教。不懂事說的是孩子不諳世事的本性,沒家教卻是刁蠻任性,讓人討厭。一味寵溺,讓孩子連基本的禮貌和教養都沒有,是為人父母的失敗。

他還是個孩子,那你呢?

錢江晚報上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外籍劉先生乘坐高鐵,對面坐著三個家庭,每家幾乎都有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幾家人似乎是親戚,大人們聊得熱火朝天,孩子有了玩伴,也興奮地在車廂走廊里跑來跑去。

正是午後睏倦的時候,周圍的乘客有一大半被吵醒,劉先生開始和那些家長們理論,希望他們能夠管一下自己的孩子。

其中一位父親撇撇嘴:「他們還是小孩,你管什麼管。」見與大人溝通無果,劉先生轉而斥責孩子,警告他們不能在高鐵上嬉戲打鬧。

結果原本一直對男乘客視而不見的母親,見到這一幕,二話不說衝上前,啪啪就是兩巴掌揮過來。這位乘客被打得不輕,眼球腫脹,眼鏡斷裂。

而事後記者採訪打人的女士時,得到回應:關我什麼事,不想說好嗎,不想說。

「熊孩子」是一個典型的「知易行難」類問題。人人都知問題出在「熊家長」身上,但「熊家長」往往衝動易怒,破壞力驚人,教訓起來談何容易。

這位劉先生大概是來時間還不夠長,不了解在個人挺身而出維護公共秩序的風險。只是不知道這一巴掌,會經過多少年,藉由另一個忍無可忍的乘客,打回到熊孩子的臉上?

05

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並不是一張房產證或一部車,而是立足於社會的教養。

張鳴曾在《熊孩子背後有個熊大人》里這樣說:好習慣不見得會傳代,但壞毛病一定會遺傳。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樣……不會過公共生活,是我們的老毛病,這個毛病,需要教育,需要改,從小就得把這個道理灌輸給孩子,用合適的行為模式影響他們。

你脫口而出的辯解,不只是說給面前親戚、朋友或陌生人聽的,更是說給孩子聽的。

斯賓塞在《家庭教育》一書中說,進行正確教育的主要障礙不在於兒童,在於家長。家長不負責任的託辭,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強化著這樣一個印象:孩子你沒錯。而周圍人的容忍,則又進一步強化這個信號:你的行為,不會帶來任何的後果。

孩子雖然單純,但感知能力遠比大人以為的要敏銳,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據說,孩子在三到六歲時就已經形成了90%的性格,人生接下來的數十年不過是10%的範圍里微調而已。這個說法也許有失偏頗,但我的確相信,一個人的性格,會在他開始認識和接觸世界的短短數年間成型。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是孩子。等他的年齡走在心智前面時,這個世界就不會再繼續包容下去。

我媽有個同事,說起自己的女兒總是特別驕傲:「我姑娘可厲害了,她個子雖然不高,卻讓班上同學都對她服服帖帖,連老師也怕她。上次她號召全班不上課被班導罰站,第二天就叫來一群人把老師打得鑽在講台底下不敢出來。」

看到她眉飛色舞的樣子,我突然就理解了為什麼她的女兒小小年紀就目無尊長、性格暴戾。

06

世間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教養本身就是一個讓天性和社會性慢慢磨合的過程。聰明的父母會把這份教養,灌注進生活中的點滴。

浙江衢州一書店店員開門營業時,發現門縫裡塞了一張紙條和40元錢,上面寫:"我教子無方,兒子在你店裡偷了四本畫書。本應帶兒子來道歉,沒開門,對不起。」

郭德綱曾戲言:「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出娘的手藝,說話辦事顯示爹的教養。」

家長是孩子言行的責任人。孩子的言行不僅代表他自己的形象,更代表了他的家教。

曾寫過一篇探討熊孩子的文章,讀者留言說:小妹,你說得都對,但真正遇到熊孩子和蠻不講理的家長時,我們除了憤怒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呀。其實是有的。

《古尊宿語錄》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熊家長。當你面對熊孩子,用你的方式把這個世界最基本的規則、禮儀、道德標準講給他聽時,他是聽得懂的。

但你覺得「長大了他自然會懂」,可能他就永遠不會懂了。

延伸閱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