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雄安與大灣區主題系列報告

一、紐約灣區: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晶

我們認為,紐約灣區是歐洲海洋文明千年演變的成果,通過前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升級得以實現。紐約灣區與舊金山、東京灣相比有較大區別。通過對西歐主要城市群概念的發展演變的研究,我們認為紐約灣區的發展經驗難以被複制,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建設方面參考價值較弱。

1.西歐主要國家都市群衍變

1.1.始於城邦

在分析西歐主要國家都市群發展變化時,我們主要從古希臘開始分析。所謂「言必稱古希臘」,主要是因為歐洲大陸國家主要沿襲羅馬制,羅馬文明的發展離不開作為根基的希臘城邦文明。

而以地中海為核心發展起來的歐陸文明,不論是最早期的敘利亞+以色列地區的腓尼基、海軍與貿易著稱的雅典、千年歷史中逐漸湧現並泯滅的迦太基、敘拉古,乃至中世紀聞名於世的「世界銀行家」熱那亞與威尼斯,城邦都是發展的基石。

但各以經濟或城市為傲的文明無一不是曇花一現,我們認為主要受生產力水平的制約。灣區海洋一方面為貿易和國防提供天然通道與壁壘,但在另一方面極大程度上消耗了文明的國力。

1.2.技術與生產力制約歐洲都市發展

古希臘各城邦坐落於巴爾幹半島沿海,受重重山區隔斷,城邦在地理上缺乏陸地空間發展的資源。而海洋文明的發展對於資金有著無比強大的需求。

在工業革命之前,技術難以覆蓋海洋文明擴張的成本。在神聖羅馬時代之前,歐洲內陸城市又難以抵禦蠻族和匈奴人的入侵。即使是在「地上天國」拜占庭憑藉先進的農兵制度與地理條件、貿易優勢等苦撐千年之後,也依然在最終陷入奧斯曼的掌控。

究其原因,除開封建王朝時代的內耗外,歐洲各國所沿襲的海洋文明在根本上缺乏擴張與維繫的經濟實力,即使是盛行一時的威尼斯,也缺乏保障自己產業命脈(石英)的海上軍力條件。

2.漢薩同盟是灣區概念的鼻祖

在神聖羅馬時代,若干自由市的設立逐漸產生都市群的萌芽。這種變化一直伴隨著漢薩同盟的興盛而逐漸興盛。早期的漢薩同盟為北德意志商人泛萊茵河貿易圈。伴隨著財富的積累,漢薩同盟逐漸形成自己的軍事力量,並將影響力擴展至整個北歐沿海。

時值奧斯曼帝國掐斷絲路,漢薩同盟在德意志及西歐沿海通過航運、更高效的分配與激勵機制形成經濟領域的絕對權威,並實現對威尼斯共和國的趕超。

我們認為,漢薩同盟的模式是近代城市群乃至灣區經濟的鼻祖。通過對倫敦&弗蘭德貿易向內陸的轉運,以及依託漢堡、呂貝克、不萊梅、魯爾和卑爾根沿線的鋼鐵、煤炭和木材等自然資源的製造與加工,實現大範圍的經濟協同發展。

伴隨著大航海時代的興盛,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對歐亞貿易的封鎖被解放。伊比利亞與不列顛地理條件的優勢被放大,漢薩同盟依託內河航運與陸運的經濟優勢逐漸被更為發達的海運所取代。

在這期間,我們認為真正實現這一替代的主要動力來自技術的進步,即15世紀carrack船的發明實現了對傳統槳排船的全面壓制,船主在人工、時間、運載量三方面成本被極大縮減,且遠洋航行成為可能。

隨後在16世紀,Galleons船的發明一方面奠定了遠洋貿易的成功,另一方面意味著吃水淺的內河貿易被全面壓制,漢薩同盟因此走向衰亡。

3.不列顛灣區的最高成就— 紐約都市圈

前文提到,海洋文明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技術生產力的制約。這一瓶頸在15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出現破冰跡象,並在工業革命后實現逆轉。香料貿易、黑三角貿易(奴隸)和新三角貿易(黃金)所帶來的巨大利潤催動技術的革新。

在15-18世紀的四百年間,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與西班牙憑藉地理優勢把持著黑三角與新三角貿易,人口、黃金、香料的巨額利潤支撐著塞維利亞和里斯本區域的經濟發展,以及技術進步。在經濟的支持下,西班牙大方陣、佛蘭德斯火槍、佛郎機炮等技術的出現直接改變了歐洲的戰爭模式。

然而在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英格蘭受益於本國大量露天優質煤礦資源,以及愛爾蘭、德意志優質礦產資源的輔助,從而在技術革新上實現彎道超車。在特拉法爾加海戰後,英國一躍成為霸主國,真正意義上站在了世界舞台上。

縱觀不列顛歷史,當地居民屢次遭受外來侵略,包括維京人的丹麥王國、撒克遜民族遷徙和諾曼底人入侵等,也因此,在工業革命前,英國主要城市均不設在海邊。自七國時代,即使是遠在南部的Wessex、Mecian與Essex三國依然飽受侵略。這也使得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前,主要城市均不設臵在海邊的緣故。不列顛文明海岸線悠長,但除布里斯托灣之外缺乏建設灣區的地理條件。

英格蘭本土在灣區建設上一直處於滯后階段,主要原因有三:對大陸貿易線分散,難以形成點對多的輻射格局;從強盛到殖民發展時間較短,缺乏構建本土灣區城市群的需求;鐵路建設完備,本島內陸運輸不遜色航運,對灣區建設需求小。

我們認為,1898年紐約灣區的設立實際上是對不列顛文明的繼承。本質上,新英格蘭地區是不列顛文化的延伸,且周邊政治與文化較為穩定,遠離歐陸紛爭。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后,紐約灣區成為新生帝國對接歐陸文明社會的最大窗口。

而設立紐約灣區的1898年,也成為了美國走向霸權國家的轉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氣、電信和內燃氣的技術革新使得紐約灣區的發展成為可能。時至今日,紐約灣區轄地面積33484平方公里,人口6500萬,佔2016年末全美總人口的20.12%;

核心區域大紐約都市區轄地789平方公里,人口800萬,城市化率達90%以上。服裝、印刷、化妝品等居全美首位,機器、軍工、石油和食品加工有重要地位。紐約灣區有58所大學,兩所世界著名大學,是全球金融中心、商業中心。

我們認為,紐約灣區可以看做歐洲千年發展的結晶,主要以傳統產業為主,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紐約的發展依託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機遇,是眾多資源堆砌而成的成果,較難以複製。

紐約灣區的成功,是建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海運、工業、軍事技術實現飛躍的基礎之上的。海洋文明的擴張力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收到極大制約。地中海以外的遠洋航行面臨財力和人力兩方面損耗。

紐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殖民時代的產物。而發生在歐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新的內燃機技術、電氣技術和電信技術,使得紐約與歐洲間的交流成本再度大幅下降,縮短了紐約灣區繼承歐洲海洋文明的空間距離,使得紐約灣區壯大成為可能。

3.1.紐約灣區有望成為長三角的發展標杆

我們認為,紐約灣區的發展主要動力來自於資本的支持,而上海作為金融業的核心,在與京津冀、珠三角的比較中具備最多資本優勢,紐約有望成為上海地區的發展標杆。

二、舊金山灣區:粵港澳發展的標杆

我們認為,雖然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開發時間有先後,但其奠定灣區經濟的時間都是在二戰之後,即第三次工業革命時,兩地特色產業均為電子、航天和生物科技等新興技術產業,我們認為,儘管相隔萬里,但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都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1.舊金山灣區成型第三次工業革命

舊金山灣區,簡稱灣區the Bay Area,是美國西海岸第二大都市區。墨西哥和美國戰爭爆發后,1846年以美國名義佔領此城.1847年1月30日,海軍上校約翰·蒙哥馬利將城市更名為舊金山。美國人眼中的灣區通常特指舊金山灣區。

1.1.崛起於西進運動與大淘金

舊金山灣區是真正意義上美利堅文化的產物。不同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的崛起源於大範圍的移民和土地擴張。而其實現人口的集聚效應主要來自於加州「淘金熱」。伴隨著大範圍的人口機械移動,美國國外移民人數從1820年的8400 人,一百年不到的時間裡迅速擴張至2700萬人。

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美國鐵路運營里程在50年間翻了6倍。大批量的移民和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了西部開發的基礎。而在舊金山地區1854年發現的金礦更使得灣區實現了對大批量移民潮的吸引。

1.2.發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

舊金山灣區的突破主要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早起的農業移民和工業升級期間,舊金山灣區並未明顯體現出區域經濟的特徵,並且與美國西部其他地區,如洛杉磯、克利夫蘭等都市圈差異化並不明顯。

舊金山灣區的成功在於成功把握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變革,在二戰後迅速通過區域內優秀院校帶來的先進技術優勢,結合投資政策的實施,大力發展計算機、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和電子等新興產業。自60年代起至今,舊金山灣區的矽谷等知名產業園醞釀出眾多世界級企業和尖端技術。500強企業中,有包括蘋果、甲骨文、谷歌、思科和英特爾在內的28家將總部設立於舊金山灣區。

舊金山灣區與紐約灣區最大的區別在於其產業集群。舊金山是典型的新興產業帶動的灣區城市群。集中表現為 技術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與紐約地區傳統意義上的資本拉動不同,舊金山的成功源於當地9所世界級大學過去50年間不勝枚舉的技術突破。

在這一優勢帶動下,當地勞動力生產水平遠超同一時代的其他地區,造就了如矽谷等世界級產業園。如今矽谷擁有大大小小電子工業公司上萬家,他們所生產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和電子計算機約佔全美1/3 和1/6。 如果說紐約是資本投入的成果的話,那麼舊金山就是技術升級的代表。

1.3.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方向之一為舊金山灣區

在國內三大經濟區內,珠三角一直作為技術和創新發展的最前沿,並聚集了國內最頂尖的一批創新型科技類企業。極高的財富集聚效應、富人區的打造、對高附加值技術產業的扶持下,我們認為舊金山灣區將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具備較強借鑒作用。

三、東京灣:京津冀的發展方向

東京地區的發展史可追溯至鎌倉時代,即源平年代。作為全國最大的糧倉關東平原,當地佔日本經濟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不論是鎌倉、室町還是德川,幕府時期並未使得東京地區出現大規模的發展。我們認為主要因素有二:

幕府對新技術的封鎖。幕府將軍們對新技術均表現較為排斥,雖然包括大友、織田等強力大名在內的地方領主曾對西方軍事技術表現出較強烈的興趣,但這些領主均缺乏經濟領導力或區域號召力。

幕府時期的日本非中央集權制。日本是典型的封建國家,即莊園公領制的國家。全國統治者對地方號召力有限。例如幕末的江戶(東京)雖然是全國第一大城,但經濟中心卻被關西的大阪所把持,德川氏對經濟把控力度有限。

東京灣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源自明治維新時代。自「黑船」事件后,攘夷、尊王、倒幕等等思潮衝擊日本全境,在1867年「大政奉還」與1868年戊辰戰爭事件后,倒幕派站上舞台,建立明知新政府,1868年4月6日發布《五條誓文》,6月11日公布《政體書》,正式遷都至東京。日本進入中央集權國家,東京灣開始步入工業化時代。

1.二戰後東京灣第二次實現彎道超車

在二戰結束后,作為戰敗國的一方,日本經濟和人力基礎遭受到重大打擊。但自50年代起至20世紀末,日本依靠正確的發展方向和政策奇迹般地實現了第二次彎道超車,也正是這一次經濟騰飛,奠定了東京灣世界級灣區的角色。

戰後東京灣的發展主要可概括為「限制發展」、「一極集中」和「多心多核」三個階段。實際上,日本政府在前兩階段的規劃目標最終都未得以實現。我們認為,前兩階段規劃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政府缺乏對流動人口的政策把控,即對房地產等市場缺乏足夠的限制措施,導致東京地區對日本其他地區經濟的吸納力度難以緩解。

目前,東京都市圈總面積約1.3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3.5%,總人口多達34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7%,GDP更是佔到全國的約三分之一,城市化率達80%以上,是日本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橫濱港、東京港、千葉港、川崎港、橫須賀港和木更津港全都處於東京灣之內,除橫須賀港一直作為東京灣的軍用港外,其他港口均為世界級大港。

工業沿著東京灣西岸東京和橫濱之間發展,成為京濱工業地帶。二戰後這個工業區更沿岸向東、北擴展,成為京葉工業地域,是日本發展加工貿易的心臟地帶,京濱和京葉兩個工業帶是日本工業建設的核心。

2.東京灣具備對雄安地區的較強借鑒作用

我們認為,東京灣地區是狹義上的雄安新區、廣義上的京津冀地區最佳的發展標杆。有別於長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地區第三產業基礎較為薄弱,河北地區的產業格局以鋼鐵、煤炭等重工業為主,同時污染水平相對更高,這兩點與1974年以後的東京灣非常相似。

與長三角滬-寧-杭、珠三角廣-深已成型的多心多核模式不同,京津冀的多核心模式仍處於規劃或建設期。未來北京-雄安-濱海的經濟發展三角規劃有望形成京濱及京葉級別的核心經濟帶。

3.新區基建建設必將提速

雄安新區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最終期規劃面積與上海浦東新區(1210.41平方公里)、深圳特區(1996.85平方公里)和天津濱海新區(2270平方公里)相比毫不遜色。然而考慮到基建服務水平,雄安新區相對而言仍是一張白紙。雄安地區近期基建建設提速的確定性最高。

按照2014年末的數據,雄縣、安新和容城三地合計固定資產投資額188.03億元,僅為同期浦東新區的10.65%、深圳的6.92%。若考慮到固定資產投資/人口比例,在不考慮雄安新區對周邊人口的吸引力的前提下,雄安地區人均基建投資額在2014年末達1.66億元/萬人,若達到同期浦東新區水平則需提升94.68%,達到深圳水平則需提升51.52%。

考慮到天津濱海新區2011-2014 年間人口增速年均3.92%,遠超周邊地區,體現出明顯的對人口的吸引力,我們認為雄安新區對河北、山西、東北、河南和山東地區人口同樣具備較強吸引力。因此,雄安地區人均基建水平的提升空間實際將遠大於51%-95%。

若考慮固定資產投資/面積,則雄安地區基建空間更大。按照2014年末數據,雄安地區固定資產投資/行政面積為0.12億元/平方公里,相較同期上海浦東新區的1.46億元/平方公里和深圳的1.36億元/平方公里具備極大發展空間。

若需進行對接首都北京的產業轉移,打造京津冀「鐵三角」,我們認為雄安地區需先具備較強的基建服務能力,因此北京的固定資產投資/行政面積0.42億元/平方公里,固定資產投資/人口的3.22億元/萬人將成為雄安新區的短期目標。因此京津冀地區的水泥、基建將在近幾年有望實現訂單和產量的急速擴張。

「關注微信訂閱號:行業報告研究院 可以獲得更多專業報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