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老人種罌粟解癌痛,癌痛已成不可忽視的生命之痛

隨著近幾年癌症人數井噴式的增加,又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癌痛到底該怎麼辦?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和最難以忍受的癥狀之一。據統計,約有50%-70%的癌症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癥狀,而在癌痛患者中,卻有60%-80%的患者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有效控制癌痛。癌痛治療迫在眉睫。

老人種罌粟解癌痛

據了解,浙江青田有這樣一位老人,年近六旬,卻在2年前被查出患有癌症。在經歷了各種治療之後,病情並未見好轉,且常常出現癌痛,讓她難以忍受。隨後在和鄰里街坊的聊天中,錯誤的得知罌粟可以治療癌痛。於是她便向他人購買了罌粟種子,在自家的田裡撒下三顆種子,希望靠罌粟來幫她擺脫癌痛的折磨。因為觸犯了法律,這位老人之後便被判了刑。

先不說老人的法律意識如何,老人因為癌痛手足無措、病急亂投醫的做法,恰恰說明了她對癌痛並不了解,不知道該如何去治療,甚至可能認為這種疼痛沒有正確的方法可以去緩解和控制。而對癌痛不了解或者有誤區的人,也絕不僅僅只有她一個。

主動報告人癌痛數少 癌痛治療率低

主動報告癌痛僅有一成患者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和最難以忍受的癥狀之一。據統計,約有50%-70%的癌症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癥狀。

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得了癌症后,特別是晚期患者,一直伴有持續的劇烈疼痛。這種疼痛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睡眠和食慾,使他們免疫力下降,情緒抑鬱,意志消沉,簡直「生不如死」。

疼痛神經會因為疼痛而產生強烈興奮,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內分泌等功能,不及時治療容易耽誤病情。

其實疼痛不僅是疾病的一種癥狀,慢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種疾病。但是,部分患者會認為疼痛是癌症的必然產物,所以僅有一成的患者會主動報告癌痛。

癌痛治療率低

雖然目前來看,國內外對癌痛治療的認識已經越來越充分,將緩解疼痛當成癌症治療的重要環節。但客觀來講,目前多數地區癌痛治療仍處於普及階段,普遍存在著止痛治療不充分的現象。

首先,這與患者缺乏癌痛常識有關。很多患者認為癌症必然會產生疼痛,癌痛也不需要治療的,甚至不認為疼痛是一種疾病。

其次,很多醫務人員對不同止痛藥物了解少並缺乏使用經驗、對癌痛評估不充分,甚至把「難治性疼痛」診斷為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情況也確實存在。特別是大多數非腫瘤專科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疼痛治療方面培訓不足,認為有些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在由於癌痛治療並未納入醫保,且專門從事止痛治療的大夫並不多,導致癌痛治療水平低。在,大城市的癌症患者有一半能得到癌痛治療,而小城市和農村能得到相應治療的患者很少。過低的醫療目的麻醉藥物使用量自然對應著過低的癌痛治療率。

癌痛可治療 「三階梯」治療效果好

其實,癌痛是可以緩解和控制的。

早在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了癌痛的三階梯治療方案:

第一階梯為非阿片類鎮痛葯:用於可以忍受疼痛,能正常生活的輕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藥物有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等,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第二階梯為弱阿片類鎮痛葯:用於當非阿片類鎮痛葯不能滿意止痛時,或有持續性疼痛、睡眠受到干擾、食慾有所減退的中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藥物有可待因,一般建議與第一階梯藥物合用,因為兩類藥物作用機制不同,第一階梯藥物主要作用於外周神經系統,第二階梯藥物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二者合用可增強鎮痛效果。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輔助葯。

第三階梯為強阿片類鎮痛葯:用於治療出現睡眠和飲食受到嚴重干擾、疼痛加劇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當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藥物療效差時使用,主要藥物為嗎啡,也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有85%癌症患者可以通過上述方案,有效的緩解疼痛,有75%以上晚期患者的疼痛得以解除,另外,一些新的微創治療,比如通過CT定位引導,毀損痛覺神經等則可以達到持久止痛的目的。

藥物治療癌痛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嗎啡使用方法不恰當。嗎啡針劑只能皮下注射,不可靜脈或肌肉注射,因為後兩種方法可形成對嗎啡的快速耐受,很快出現耐藥性。嗎啡的劑型不同,用藥後起效的時間就不同。針劑最快,一般10-30分鐘起效。即釋型嗎啡半小時內起效,而緩釋型嗎啡則需幾小時才可起效。醫生必須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設計用藥時間和方式。需要提醒的是,嗎啡使用可引起便秘現象,必要時可同時使用瀉藥。

誤區二:害怕嗎啡「上癮」,寧願忍痛不用藥。很多人認為嗎啡來自罌粟,是毒品,多次使用必定上癮,所以寧願忍受疼痛也不願意用藥。其實現代醫學已將嗎啡類藥物不斷提純、改進,已能做到使嗎啡類藥物在人體內緩慢有序地釋放,不會出現即釋嗎啡製劑所引起的血葯濃度峰值,極少產生欣快感。尤其是採取口服或透皮方式給葯,癌症患者出現精神依賴性的危險很小。美國的一項調查也顯示:1萬餘例使用阿片類藥物治療的病人中,僅22人成癮,而這些人都曾有藥物濫用史。所以,癌症患者只要嚴格按照醫生指導,服用阿片類藥物的控釋、緩釋製劑鎮痛,基本不會出現成癮問題。

目前在醫療實踐中,只要癌症患者疼痛病因得到控制、疼痛消除,隨時可以停用阿片類鎮痛葯。當嗎啡日用量為30~60mg時,突然停葯一般不會發生意外。對長期大劑量用藥的患者逐漸減量停葯也不會發生意外。

誤區三:使用哌替啶廣泛治療晚期疼痛。有很多醫生會用哌替啶來治療癌痛。但是,這種方法可能適得其反。近些年,疼痛研究協會資料表明,哌替啶在惡性腫瘤止痛中沒有作用,正確的做法是用嗎啡止痛。其主要理由有:哌替啶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劑,它在人體內產生一種名為去甲哌替啶的毒性代謝物,對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有著明顯興奮作用,且在體內代謝緩慢,半衰期長,經常應用會產生藥物蓄積。當這種蓄積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會分別產生震顫、癲癇樣驚厥發作等嚴重神經毒性癥狀;另一方面,注射哌替啶后,血液中的藥物濃度迅速上升,容易引起「飄飄然」的感覺,這是該葯易發生危害的主要原因。最近20年,許多國家已將哌替啶從治療癌症疼痛藥物中淘汰出局。國內有關人士指出,哌替啶不宜長期應用於慢性癌痛的治療,對於各種腫瘤(特別是中晚期癌症)的癌痛,首選止痛藥物是嗎啡,這是因為嗎啡止痛作用強於哌替啶10倍以上,且毒副作用比哌替啶少一半。

誤區四:止痛藥物不見效,立即換藥。第一次使用止痛藥,必須掌握好劑量和用藥時間,嗎啡形成耐受后必須加大劑量才會達到初次用藥的效果,不可輕易認為藥物無效,同時必須嚴格按照醫生處方上的時間用藥,才可保證血葯濃度達到有效濃度。

其他治療癌痛的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使癌痛患者無痛」,雖然迄今仍難以達到,但各種止痛方法的出現,給癌痛患者帶來希望,使他們有更多的手段來減輕癌症帶來的痛苦。

心理暗示療法

此法主要旨在增強腫瘤患者自身對抗癌魔的信心。這種療法可以和腫瘤治療的其他療法聯合使用,暗示病員如何進行自身調節,告訴他們如何配合治療就一定能戰勝疾病,使他增強生活勇氣,認真完成一日三餐和進行必要的康復訓練,以充分調動自身最大消滅癌細胞的能力,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放鬆止痛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一些適微的活動使得患者的肌肉放鬆,從而隔斷疼痛反應。如讓患者閉上閉上雙目,作嘆氣、打呵氣等動作,隨後屈髖屈膝平卧、放鬆腹肌、背肌、緩慢作腹式呼吸。或者叫病人在幽靜環境里閉目進行深而慢的吸氣與呼氣,使清新空氣進入肺部,達到止痛目的。

物理止痛法

物理止痛是目前腫瘤患者用的較多的一種止痛方法,主要是通過刺激疼痛部位周圍的皮膚或者相對應的健側達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採用按摩、塗清涼止痛藥等,也可採用各種溫度的刺激,或用65℃熱水袋放在濕毛巾上作局部熱敷,每次20分鐘,可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

轉移止痛法

這種止痛法在於轉移腫瘤患者的注意力,從而忘記疼痛感應。例如可以讓患者坐在舒適的椅子上,閉上雙眼,回想自己童年有趣的樂事,或者想自己願意想的任何事,每次15分鐘,一般在進食后2小時進行,事後要閉目靜坐2分鐘;也可根據病人的愛好,選放一些快聲調的音樂,讓病人邊欣賞邊隨節奏作拍打、拍手等動作;還可讓病人看一些笑話、幽默小說,說一段相聲。這些都可以達到轉移止痛的目的。

當癌症患者出現疼痛時,不要忍痛不說,應及時去醫院向醫生尋求幫助。正確適當的治療,是能緩解並控制住癌痛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