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Uber創始人為什麼辭去CEO?

內容來源:根據龔焱教授在中歐眾創平台「創未來」創業沙龍之95后經濟專場分享內容整理而成。筆記俠作為筆記合作夥伴,經主辦方和講者授權整理髮布。

如果把一個公司的發展高度抽象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從0到1,第二個階段是從1到N,第三個階段是從N到N+1。在這個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團隊能力錯配的情況。為什麼呢?出現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調整呢?

龔焱教授從咖啡的三次浪潮講述精益創業,讓你更懂精益創業。以下enjoy:

我今天的分享是我最近對咖啡行業的一個研究,這個應該說是跨越了時空的分享,咖啡行業跨度七八十年的歷史發展。

從1938年到現在,80年的歷史,咖啡行業經歷了一個波瀾壯闊的三波浪潮,今天想帶大家進入這段歷史,看看隨著整個消費的進程,隨著整個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的迭代,這個行業經歷了怎麼樣的衝擊。

一、精益創業三個階段

首先我研究的主題,最主要的還是精益創業,我的研究都是跟創業、創新相關的。一般來說,可以把一個公司的發展高度地抽象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從0到1,商業模式的試錯和驗證。第二個階段是從1到N,第三個階段是從N到N+1。這裡有兩個拐點,這兩個拐點經常會出現換人的現象。為什麼需要換人?為什麼在這個過程中間,會經常出現團隊推陳出新的情況?

因為每一個階段,都對應著不同的能力模型。我們看一下,從0到1,我概括為四個字,就是精益試錯。從1到N,指數擴張,是標準化和一致性。從N到N+1是跨界轉型,這個時候原有的天花板已經到了,需要尋找新的空間。三個階段的核心能力模型是不一樣的。

從0到1是什麼?快,唯快不破,快速試錯,快速迭代,基於試錯和迭代發展認知。

從1到N的能力模型是完全不一樣的,看重的是標準化。因為只有標準化,你才能實現產品和服務的一致性,只有一致性,你最終才能複製和放大。

什麼叫做標準化?

舉個例子,我有一次坐航空公司的頭等艙,要了一份堅果,第二次又要了一份,發現其中有規律,後來又要了兩次。這個規律就是一顆夏威夷果,兩顆腰果,四顆杏仁,八顆花生米,這就是標準化。

矯枉必須過正,我們中歐也是把標準化做得相當到位。又比如中歐教室桌子的擺放距離,不是用人工看一看就好,我們是用線量出來的,桌子和桌子之間的誤差都是在毫米級。這就是標準化。

從N到N+1,這是二次創業能力。

二、警惕三種團隊能力錯配情況

這三個階段,是三個完全不同的能力模型,如果團隊的能力和所處的階段不匹配的話,這時候就會出現能力和你所處階段的錯配。這種錯配有時候是超配,有時候是低配,但是超配和低配是一樣的危險。

基於這個模型,我們就會看到,這時候往往會出現三種錯配:

從0到1的團隊干從1到N的事這屬於低配;但是從1到N的團隊去干從0到1的事,這屬於高配,超配。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初創公司,有一個豪華團隊,或者說效率非常低的;第三種是從1到N的團隊做從N到N+1的階段。

我們看一下,這當中會出現兩個拐點。第一個點,矽谷有一個專門的名詞「甜點」對應這個點——商業模式通過驗證,接下來是複製放大。但是很多創始人在這個點上,40%的人會換掉,80%是被迫的。

為什麼在這麼關鍵的節點上把創始人換掉?從0到1的能力和從1到N的能力是兩套完全不同的能力,這兩套能力不兼容,很難同時具有這兩個能力。創始人更具有從0到1的能力,這是一個自我選擇。

所以我觀察到的上千個創業者的標本,大多數人都非常樂意做從0到1的事,但是極少數優秀的創業者能完成從1到N的過渡。有很多創業者願意去干試錯的事,但是干標準化的事情,他會非常糾結,這個時候你本人就會變成從1到N中間最大的壁壘。

換人是很痛苦的,我們先看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案例。推特的創始人叫傑克,當這家公司進入從1到N的時候,有兩個投資人畢吉和弗雷德發現一個事實:

CEO處理公司財務方面能力不足,但是伴隨著伺服器的費用、簡訊賬單和工資單增長,公司的支出在不斷增長,傑克一直用他的筆記本電腦管理公司支出,但卻一直算錯賬,於是他們在從1到N的時候把他換掉了。

強烈建議各位創業者閱讀這本書《孵化推特》,裡面有這麼一個場景:從東海岸的紐約飛到西海岸的矽谷,他們約了CEO,傑克赴約。早餐上他們點了餐,董事落下了鍘刀。

他說我們打算讓埃文當CEO,你將會得到一個無實權的主席職位,在董事會上有沉默的一席。傑克說請再說一遍,弗雷德逐字重複了一遍,最後落下一句話:這是文件,找一個律師吧。

這個過程在矽谷的場景裡面屢見不鮮,包括近期有一個非常大的換人的事件,Uber和這個如出一轍。CEO自己還在芝加哥的酒店裡面在招高管,跟高管談話,兩個董事遞進一封信,其中的一條要求,就是要求他在當天24點之前辭職。所以他在後來在23點55分送出了內部的郵件,標題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辭掉了這個位置。

我們同時可以看到另外一個場景,在從1到N和從N到N+1又會出現換人,這個點上換人會換誰?創始人強力回歸,國外如此,也是,最經典的是喬布斯,還有星巴克的創始人。也有很多,比如聯想的柳傳志,最近的運動品牌(比鄰)。

我們看一個場景:右邊是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德,左邊是CEO吉姆。霍華德的自述:

2007年中,作為一名不起眼的旁觀者,我坐在房間的最後面,被缺乏堅定果斷決策與創新意識的會議驚得目瞪口呆,我努力剋制著自己。再次擔任CEO絕非我的本意,但我不能以旁觀者的身份眼睜睜看著星巴克墮落,一年之後,他決定重歸星巴克。

當時做出這個宣布的時候,過程也是非常戲劇性的。2008年1月6日晚上,我首先讓秘書給高管打電話,沒有告訴高管到底是什麼事,只是說你們9點鐘一定要到,有一個高管連續打了三次電話才勉強過來,因為當時是周末的晚上。

大家都到了,全部坐定,一臉疑惑,我直奔主題,我說我有些重要的事情宣布,我要重新擔任CEO,明天開始生效。吉姆當時已經離開了公司,房間里一片安靜,既沒有衷心的祝賀,也沒有明顯的憤怒,團隊裡面有很多是吉姆聘用的,而且幾乎每個人都喜歡吉姆,所以對我的回歸,他們有極其複雜的心情。

我們後面會提到,創始人回歸要做很多事情,他需要把企業拉回到自己預設的軌道上,要做非常多的事情。

三、咖啡行業為何能成為快消品?

回到這三個階段的框架,我們看一下咖啡行業的發展:

1、成功快消品必備的3個特性

我個人是咖啡中毒愛好者,咖啡作為一個飲品,有800多種香味,是一個很迷人的飲料。但是咖啡作為一個底層飲料,我們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它是三星級產品,有三個非常優良的特性。

第一,咖啡很早就實現了農產品的工業化,或者說是標準化,早就實現了飲品的底層載體的標準化。現在全球範圍的咖啡,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C型咖啡豆,一類是U型咖啡豆,早就實現了標準化,這給它全球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今天我發現很多做茶葉的,在這一點上犯了很多錯。很多做茶葉的,不但不去做茶葉的標準化,而且還喜歡把這個茶葉搞得玄之又玄。你別說擴到美國,擴到歐美,從這個縣擴到另外一個縣都不行,底層的標準化是第一個優良的特性。

第二,咖啡具有很強的生理依賴性。那一袋咖啡是興奮劑,每一個偉大的飲品快消品背後都有生理依賴性的特點。我跟可樂公司的北美區的總裁有一個對話,他說在美國銷售的可樂,有50%是賣給了每天喝8瓶可樂以上的人,每天8瓶可樂,這是什麼概念?本質上是你對這個可樂上癮了,這個實際上和吸毒品是一樣的性質。不是每個飲料都有這個生理依賴,很多飲料是需要後天加工的。

第三,咖啡有很強的社交屬性,是重要的經濟、政治事件的催化劑。霍華德提出了第三度空間的概念。

做飲品的夥伴,可以用這三種特性衡量自家的產品。品類的選擇至關重要,咖啡我稱之為叫三星飲料,但是有一些品類的得分是非常低的。

我經常會把咖啡和豆漿做對比,豆漿如果用這三個標準來衡量,豆漿最多一星半,最多有一個底層標準化的特點,這個可能初步實現。豆漿沒有生理依賴,也沒有社交屬性,沒有所謂的重度消費群體。豆漿裡面只有兩類人,一類早上喝一杯豆漿的,和一類一杯豆漿都不喝的。因此,品類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2、咖啡行業的三波浪潮

我們首先看看咖啡的第一波浪潮,是由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家公司發起的——雀巢咖啡。它在1938年推出速溶咖啡品牌,首次把農業品變成標準化產品,這個品牌很多人在小時候都喝過。1974年,雀巢咖啡佔全球30%的市場份額,這是很嚇人的,但是這個時候雀巢在耕耘30年,從1做到N之後,開始遭遇瓶頸。

因為第一,速溶咖啡市場開始停滯;第二,大家開始對速溶的咖啡不太買賬了,美國市場開始出現了精品咖啡的概念。美國在這個點上推出了星巴克,如果你是雀巢公司,你該怎麼回應?

星巴克掀開了第二波浪潮的序幕,在一個產品功能屬性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體驗屬性,產品加體驗。首次把體驗帶入到咖啡這樣的一個農產品,提出了加入了情感,加入了儀式感,包括提出了真正咖啡的概念,形成了一套關於咖啡知識、品鑒、培訓的整個體系。這為第二波浪潮奠定了基礎。

第一波浪潮和第二波浪潮相比,第二波浪潮底層的基礎是消費升級,這是一個經典的消費升級。也就是說這個速溶咖啡,現在實在不想喝了,消費升級,開始把體驗、情感、儀式感、自我獎勵,帶入到功能性的產品。

問題來了,如果你是雀巢,這個時候速溶咖啡已經明顯沒有增長了,這個時候怎麼辦?你有很多的選擇,這個時候你可以開咖啡店,也可以說我再去弄一批新產品。

雀巢其實有一個答案的,雀巢在1970年,開始推出一個項目叫Nespresso,這個項目研發了6年。1976年,推出了第一台機器,但是這個機器不是單杯式的。再經過10年,雀巢經過16年的研發之後,推出了第一台膠囊機,這台膠囊機長的就是這樣。

我們想想,作為雀巢,推出這麼一台膠囊機,目標是為了什麼?所有16年的研發努力,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怎麼樣賣更多的咖啡。因為它已經佔全球30%的市場份額,這個全球30%的市場份額是一個很嚇人的數字。

2006年,大約10年前,雀巢還有22%的全球銷量的份額,而當時星巴克才1.4%,從量上來說,這兩者的差距是巨大的。雀巢花了這麼大的努力做膠囊機,唯一的目標,就是為了賣更多的咖啡。每家公司的發展跟它的DNA是密切相關的,一直到今天,雀巢也是一個賣咖啡的,沒有變過。

當時這個項目的推出,硬體是由雀巢研發,但是雀巢不從硬體賺任何錢,它把專利授權給廠家,他掙什麼錢?雀巢提供膠囊咖啡杯,毛利在50%以上,這是一個典型的剃刀刀片模型,膠囊杯每10個賣4個瑞士法郎,硬體的收益主要是由賣場和生產廠家,雀巢不掙一份錢。

這個模式從1991年進入美國市場,2004年開始鋪入初體驗店,到2011年,這個模式還是相當成功的。

在60個國家,建了300個體驗店,當年的銷售額是30億美元,那麼它的每一個膠囊杯是6克的封裝,分兩種杯型,圍繞這個機器,雀巢投入了巨額的研發費用,前後申請了1700個專利,但是所有這一些的努力,都是為了什麼?都是為了賣咖啡。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市場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選手。美國市場出現了一個對手,推出的機器不如雀巢,品牌也不如雀巢有名,這家公司叫綠山咖啡,和雀巢的風格相比非常樸實,但是最終在美國市場,最終的結果是綠山咖啡作為一個無名小卒,戰勝了雀巢全球市場領袖的地位。

大家想想,如果你是這個市場的後來者,你沒有什麼資源,你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渠道,你也沒有品牌效應,你怎麼樣和雀巢這樣的對手打?最終怎麼戰勝?

某種意義上來說,雀巢在美國市場,這台機器是失敗的,最終輸給了綠山咖啡,為什麼?不是因為這台機器不好,也不是因為咖啡不好,它的整體的咖啡品質還是非常好的,最後因為什麼?也不是因為先發優勢,因為雀巢有先發優勢,本質上是兩個不同生態圈的搏鬥。

綠山咖啡的整個生態模式,對應到手機里是安卓系統,雀巢是一個IOS系統,是一個封閉體系,所有的咖啡都是誰生產的?雀巢,雖然口味很好,但是都是雀巢生產的。綠山咖啡是一個開放體系,廣泛的合作,超過200種口味,這裡面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是綠山自己的咖啡,絕大多數都是它的合作夥伴,綠山在裡面提取一個點的利潤。

這個模式上,我們對應手機系統,你會看到,安卓戰勝了IOS,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這個咖啡機案例是有一些借鑒意義的。

第三波浪潮到來了,其中有一個代錶店,叫知識分子咖啡店。名字就很裝逼,很多普通消費者一看這個店就不願意進去了。第三波的風格跟第二波的風格就完全不一樣,開始於22年前左右,第三波浪潮代表了一個底層價值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人生已經苦短,當然要喝精華。

第三波針對第二波,從本質上來說,又是一個消費升級,又是底層的一個消費升級。第一波用戶追求極致的體驗,第二波用戶追求社會公平。在純商業和純感性的認知上,又加了一層所謂的公平性,關心這種社會的公平性。第三波用戶相對來說對價格不敏感。

第三波浪潮裡面有幾家代表公司,第一個是藍樽咖啡,給它投錢的,是推特、Instagram的創始人;第三波浪潮對標的公司,一半可能是對標星巴克,一半是對標蘋果公司,跟第二波浪潮有非常大的差異。包括這一家Philz咖啡,2015年融了1500萬美元。

(筆記俠註:Philz Coffee-紅爆矽谷的咖啡品牌,2015年獲得來自矽谷1500萬美元B輪融資,迄今已累計融資3000萬美元。坐落於矽谷的Philz Coffee是一家主打「慢」節奏的手調精品咖啡館,堅持「慢節奏生活」原則,可以讓咖啡師親手為客人調製每一杯咖啡。)

那麼我們看一下其中的一家,這家所謂的知識分子咖啡店,它明確提出咖啡就像紅酒一樣,每個地方的咖啡,每個產區的咖啡,最終都有本質性的區別。你要像品紅酒一樣品咖啡,這是咖啡店提出的口號,產區是萬味之母。

1995-2010年,知識分子咖啡店在洛杉磯,在芝加哥,包括紐約,一共開了六家店,開了兩個工廠,還開了一個咖啡學校。當時洛杉磯的店就開在星巴克的邊上,明確提出口號——不怕星巴克的存在,就怕咖啡不如人。

看了這個,對第三波浪潮應該有一點體會,什麼感覺?藝術品,像一個藝術品,而且是似乎做的很多過程都是不必要的,這是第三波浪潮的真諦,追求不必要的,把體驗做到極致。

我曾經去過,這次體驗給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

第一,非常貴,價格是星巴克咖啡的三倍;

第二,那個店員,花了很長的時間準備我的咖啡,最後一點一點拉花,拉到最後一點沒處理好,直接倒了,然後從頭開始。這就是他想傳遞的信息,回到相對較慢的手工咖啡節奏。

從本質上來說,咖啡行業的第三波浪潮也是一個消費升級的浪潮。

概括一下,今天我們回顧了一下咖啡的歷史,這過去的80年,對咖啡行業來說是波瀾壯闊的兩波消費升級:

第一次是把體驗帶入到一個功能,開始在一個體驗的純粹功能性的基礎上,加入了體驗和儀式感;

第二次是再次把所謂的公平性,所謂的對體驗的極致性,又一次加入到了咖啡的消費中間。

四、能力錯配,怎麼調整?

最後我想總結一下,回到我們開始所說的,我們從創業的角度來說,可以把一個企業分為三個階段:

從0到1是核心能力,商業模式的驗證;

從1到N是標準化,商業模式的複製;

從N到N+1是尋找新的空間,二次創業。

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做一個自我訓練。你看看你的團隊的能力,跟自己現在所處的階段是否匹配。你的團隊的能力,到底是探索能力,還是標準化能力,還是二次創業的能力。

你團隊的能力跟自己所處的階段不匹配的話,怎麼調整?一般來說有兩個調整方式:

第一個方法是換基因,就是換團隊。最極致的換基因是換誰?把創始人換掉,這是極其艱難的,但是很多時候是必要的。

第二個方法是做能力的升級,就是在換基因的基礎上做能力的升級。一個基本的框架就是3B:買能力、借能力和建能力。買能力是市場上收購能力,借能力就是通過和合作夥伴的這種戰略的關聯,從合作夥伴那邊去吸收能力。所謂的建能力就是自建團隊。3B戰略裡面,買是相對容易的,哪一個B是最難的?自建是最難的,華為等大公司會從買開始,然後過渡到借,最後到自建。

謝謝大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