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代中國從域外引進了哪些農作物?

中華農業文明的融合與再生

作者:王思明 劉啟振

在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都是對外交流的主要溝通媒介,中外農業交流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古代在向全世界輸出農業物種、生產技術和農學思想的同時,也在持續地引進吸收域外農業成果以豐富自身的農業體系。大量域外作物隨著絲綢之路的延伸、發展而相繼引入中土,並且成功地進行了本土化或在地化。它們不僅增加了栽培作物的種類,也對古代農業文明的變遷和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域外傳入古代的農作物

現有的農作物至少有120種來自域外。明代以前,引種的農作物大多原產於亞洲西部地區,也有部分源於地中海沿岸、非洲或者印度,它們大部分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的,其餘多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引進。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後,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經由海上絲綢之路輾轉傳到境內。

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物質文化交流起始得很早,遠古至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一定程度的接觸了。當然,大規模地同他國交往並大量引進外來農作物,則主要還是肇始於西漢武帝時期。

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的農作物大多原產於亞洲西部、地中海、非洲和印度等地區,一般以果樹和蔬菜為多,糧食作物的種類則很少。大量的域外作物通過使臣朝貢、商旅貿易、戰爭衝突等途徑,客觀上實現了經由絲綢之路陸續在內地引種並傳播的效果。當然,還有其他方式如民族遷移、遊客旅行等將域外作物引進。

中唐之後,的經濟中心開始由北向南轉移,海上絲綢之路得以迅速發展,不斷有新的農作物引種,占城稻就在五代至北宋初年傳入福建。域外農作物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主要發生在宋至清之間。這個階段引入的作物基本上以高產作物、經濟作物為主。宋清時期是農作物布局發生重大變革的歷史階段,並由此加速了農業產業分化和農業商品化趨勢的發展。

域外農作物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引進栽培了許多來自域外的農作物品種。這當中大多數的植物被長久地留傳了下來,成為我們比較常見的作物,但也有一些則只是曇花一現,成為匆匆的過客。域外農作物的傳入,不僅增加了農作物的種類,而且對傳統社會農業生產、飲食結構、居民生活等方面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秦漢以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和黍。源於西亞的小麥4000年前傳入境內,唐朝之後它甚至取代了原產的粟,成為北方最重要的禾穀類作物。的糧食結構逐漸形成了南方以稻米主導,北方以麥、粟和高粱支配的格局,並且一直持續至明清時期。宋代占城稻的推廣,尤其是明清之際玉米、番薯、馬鈴薯、南瓜等美洲高產糧食作物的引進與傳播,極大地改善和優化了主要糧食作物種類的構成。

古人主要採取複種制、輪作複種制、間作套種及混種制等幾種方式來提高土地利用率。域外作物的不斷傳入大大豐富了古代多熟種植和間作套種的內容。漢代以後,黃河流域逐漸形成了以麥豆秋雜輪作複種二年三熟製為主要形式的輪作複種制;長江流域在唐代以後也發展了稻麥兩熟制。《齊民要術》記載了綠豆(綠肥)春谷、綠豆與葵、綠豆與蔥等糧菜作物和綠肥的輪作複種。

明清時期,人口急劇增長,人多地少的矛盾較之以前更為突出。大量對環境適應能力強而又高產的美洲作物引入,使得先前難於利用的荒山、丘陵、灘涂得以開發,從而增加了糧食生產的面積和產量。此外,域外作物尤其是美洲原產作物的傳播也使作物多熟種植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傳統農業的集約經營水平不斷提高。

近代以來,華北地區與棉花間作的作物主要有番薯、西瓜、甜瓜和向日葵等;西南地區則流行油菜同番薯、玉米同花生、玉米同辣椒的間作;華南地區則普遍實行棉花與玉米、棉花與番薯的間作。玉米與冬小麥的套作是北方平原灌溉地區的一種主要種植方式,其次有玉米與春小麥、大麥、豌豆等的套作,稻薯套種,玉米大豆間作,玉米與馬鈴薯、蠶豆、油菜等間作。東北和華北的一些地區還普遍採用玉米、高粱與黃豆混種的方式。明清時期花生栽培面積擴大,除了墾耕少量生荒、河灘外,主要依靠推行各種輪作、間作套種形式,提高複種指數,這是有別於其他花生生產國的一個明顯特點。

積制、施用農家有機肥是古代農業的優良傳統,也是農田長久保持「地力常新壯」的秘訣所在。農家有機肥種類甚多,作物根莖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來源,玉米秸稈被廣泛應用於還田肥壤。綠肥也是有機肥的一個重要來源。豌豆、豇豆、蠶豆、眉豆等外來豆科植物都是很好的綠肥。花生雖然不是專門的綠肥作物,但是花生苗也可作為優質綠肥,清代《三農紀》就有關於用其肥田的記載。

域外農作物對傳統飲食結構的影響

根據《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農書的統計,漢代栽培的蔬菜有21種;南北朝《齊民要術》中蔬菜數量增加到35種;至清代《植物名實圖考》則進一步增至176種之多。大量域外蔬菜作物的引進,彌補了原產蔬菜品種較少的缺陷,從而也奠定了蔬菜以瓜、茄、菜、豆為主的格局。

明代之前,境內還沒有辣椒,人們使用花椒、食茱萸等給食物調出辛辣之味。辣椒傳入之初主要用作觀賞植物,後來人們發現它具有溫胃、暖脾和解毒化瘴的功效,逐漸作為蔬菜進行廣泛栽培。18世紀中期以後,辣椒的發展尤其迅速,在長江中游、上游,西南、西北的許多省區甚至成為蔬中要品,幾乎每食必備。辣椒食法多樣,可生食、炒食,亦可干制、腌制、醬制。番茄可生食、煮食,或加工成番茄汁和醬。南瓜為常見瓜果蔬菜,分南瓜、西葫蘆和筍瓜3個種。南瓜在明中葉以後栽培日盛,逐漸遍及全國;西葫蘆和筍瓜在清中葉以後栽培也越來越普遍,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蔬菜。

先秦時期,葡萄已經在西域地區栽培。西漢以後,葡萄開始引進中原。唐代是葡萄栽培快速發展的時期,從西域引進了馬乳葡萄等優良品種。《酉陽雜俎》《農桑衣食撮要》《本草綱目》《農政全書》等文獻都記載有很多中土培育的葡萄品種。葡萄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非常豐富,這也是它得到快速而廣泛傳播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可用作蔬菜或果品食用的域外作物有西瓜、玉米、番薯、馬鈴薯、花生、向日葵等。

漢代以前,只會利用動物的脂,甚少生產植物油,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一種含油量高的植物。本土馴化出來、能夠榨籽作油的作物,一種是大麻籽,一種是荏,這是早期的植物油。但由於二者出油率較低,人們普遍食用的還是動物油(豬油等)。芝麻的傳入為利用植物油找到了一條新途徑。由於口味佳、出油率高,芝麻大規模地替代了本土的大麻和荏,芝麻油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植物油。芝麻的傳入開拓了植物油生產的新紀元。直到宋代由於油菜和大豆被利用為油料,才逐漸打破了芝麻獨霸「油壇」的局面。

明清時期,花生和向日葵的傳入又為油料生產增添了新的原料,進一步豐富了人的食用油品種。主要的油料作物有五種:大豆、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其中域外傳入的作物就佔了三種。由此,足以證明域外作物在油料生產中的重要地位。

域外農作物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通過絲綢之路傳入的域外農作物包括大宗經濟作物,還有很多可用作糧食的作物,都可以成為商品以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要。人口的大量增加,造成農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這些傳入的域外農作物為豐富人們的生活、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棉花傳入以前,原有服裝原料主要有四種:絲、麻、葛、毛。當時的布匹主要是麻布。宋元時期,棉花從邊疆地區進入內地。較之養蠶和種麻,植棉具有明顯的優勢。棉花很快打破了以絲麻為衣的壟斷格局,明代起成為人的主要衣著原料。直到今天,棉布都是服裝材料相當重要的一個來源。

有著十分悠久的造酒飲酒歷史。古人早期利用原產作物粟、黍、稻等穀物制酒。後來,高粱、小麥、大麥、玉米、薏苡等域外起源的糧食作物也成為酒的主要原料來源。其中,高粱是釀製白酒的最佳原料,小麥則是制麥曲的最理想原料。此外,外來薯類作物(甘薯、木薯、馬鈴薯等)、豆類作物(綠豆、豌豆等)也逐漸在傳統釀酒行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引進水果,如葡萄、石榴、西瓜等也都被用來釀製各種酒,尤其是葡萄酒,影響既深且遠。

總之,各種域外作物嘉種經由陸上、海上絲綢之路陸續引入,經過不斷的本土化發展,逐漸適應了各地的風土環境,培育出很多極具地方特色的農業品種。域外農作物的引種,大大豐富了的物種資源,同時還促進了種植業、園藝業、養殖業等產業的進步,衣著食物結構的調整優化,以及傳統農業社會經濟的繁榮,對於農業文明的發展無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系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絲綢之路與中外農業交流研究」(16AZS00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