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朋友圈謠言防不勝防 你聽說過的這些都是真的嗎?

原標題:朋友圈謠言防不勝防 你聽說過的這些都是真的嗎?

隨著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以微博、微信為主要傳播載體的謠言此起彼伏,特別是與「吃」有關的話題,更成為網上謠言的重災區。五花八門的食品謠言為何屢禁不止?公眾聽到這些未經證實的傳聞為何總是心裡發慌?怎樣剷除謠言滋生的土壤,讓人們吃得放心?

「沒想到經常吃的小龍蝦,竟然被傳成『小蟲蝦』」

食品謠言產生的背後,往往有明顯的利益訴求,經濟戰、輿論戰、博眼球等動機諸多,一般都有明顯的市場指向。

武漢居民劉世敏居住的萬松園是當地著名的美食街,遍布各類小龍蝦店。可前段時間手機上的一則消息,讓酷愛吃小龍蝦的劉世敏害怕了:「有人在朋友圈裡分享了一篇文章,說小龍蝦不是蝦,而是蟲,長期生活在污水裡。有人一口氣吃了40隻小龍蝦后,肺部出現多處空洞。」

「沒想到經常吃的小龍蝦,也會有問題。」4、5月份是武漢人吃小龍蝦的旺季,但今年,劉世敏再也不敢像往常一樣安心地吃了。

劉世敏上網查證,「果殼網解釋說,小龍蝦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蝦』,屬於節肢動物門的甲殼綱,是一種淡水蝦,它和龍蝦有親戚關係,和昆蟲是平行關係,根本不是蟲。」

不過,劉世敏並不踏實,他進一步了解得知:「小龍蝦雖然不是蟲,不過也確實有小龍蝦會感染肺吸蟲,吃后易造成肌肉溶解,有人甚至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面對這些真假難辨的信息,劉世敏一下子沒了主意。現在,有親戚朋友來武漢,劉世敏不再帶他們吃小龍蝦了:「真要遇上嘴饞的,就去飯館點些河蝦、基圍蝦,小龍蝦是不敢碰了。」

清華大學健康研究所副所長蘇婧認為,以偏概全、偷換概念是食品謠言的一個顯著特徵,誤導性最高。「『小龍蝦實為小蟲蝦』,就是利用消費者對小龍蝦的不熟悉,將小龍蝦可能攜帶寄生蟲現象,謠傳為小龍蝦本身就是『蟲』;將當事人生吃醉蝦感染肺吸蟲,謠傳為『吃小龍蝦感染肺吸蟲』,引起消費者恐慌。」

食品專家早就告訴我們:動物身體上帶有寄生蟲是一種常見現象,關鍵是要加工制熟。實際上,小龍蝦是可食用的美味,安全加工后的小龍蝦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

蘇婧說,食品謠言產生的背後,往往都有明顯的利益訴求,經濟戰、輿論戰、博眼球等動機諸多,一般都有明顯的市場指向。謠言一旦傳播開來,往往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今年2月底,一則「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一位女子從買來的某品牌「紫菜」中取出幾塊泡在水裡,說聞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開,吃的時候嚼不碎,由此判斷,「紫菜是用廢舊的黑塑料袋做成的」。

事後,「塑料紫菜」很快被相關部門闢謠。食品工業協會的專家表示,紫菜本身就有韌性,有的比塑料袋還好;紫菜富含蛋白質,燒過之後的氣味明顯不同於燒塑料的氣味。

可是,「塑料紫菜」視頻在網上傳播后,仍然對相關產品的銷售產生很大影響,不少消費者對是否食用紫菜持觀望態度。一些商家和超市直接把相關公司生產的紫菜下架,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退換貨行為,對福建晉江等主要紫菜產地造成很大損失。

食品謠言引起民眾恐慌、損害產業發展的案例並不少見。前些年,「蛆橘謠言」曾造成全國柑橘嚴重滯銷,「喝牛奶致癌」「皮革奶粉」重創國產乳製品,「食鹽可能被核輻射污染」「滴血食物傳播艾滋病病毒」等謠言引發的恐慌情緒,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面對謠言,多了解基本常識,心裡多問幾個為什麼」

僅僅把重心放在闢謠上還不夠,「黃瓜打葯」闢謠了,「葡萄打葯」又冒出來。既要暢通科普渠道,讓真相「跑」在前面,更要加強監管,重築食品安全公信力

何寧去年從廣州某大學研究所畢業后從事傳播學研究工作,一直關注食品謠言的傳播規律。他認為,人們的科學知識不全面,是食品謠言傳播快的一個重要原因。

何寧說:「我讀研究所期間,有一次在宿舍燒的半壺水放涼了,想要泡茶,就又煮了一遍。誰知剛倒進杯子,兩個室友就堅決不讓喝。」

原來,室友聽過傳言:「重複燒開的水會產生亞硝酸鹽,這是一種危險的化合物。」大學大學部讀理科的何寧反駁說:「我看過很多資料,根本沒那回事。1升水就算燒20次,也只會產生不到0.04毫克的亞硝酸鹽,遠遠低於國家標準,對人體沒有任何影響。」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認為,食品謠言的存在,既說明了實際生活中公眾在相關科學知識方面的空白,也是社會個體食品安全焦慮的體現。短時間內,謠言不會完全消除,部分話題甚至會反覆出現。科學認識、理性引導是當務之急。

鍾凱說,面對謠言,相關部門須及時闢謠以正視聽,公眾更要保持警惕,多了解基本常識,對那些食品安全「內幕」多一些理性判斷分析,心裡多問幾個為什麼。

為提升公眾辨別謠言的能力,國家食葯監總局去年發布了500多條科普知識和闢謠信息,並且在官方微信公眾號開通專欄,定期回應消費者提問。

鍾凱認為,僅僅把重心放在闢謠上還不夠,比如黃瓜打葯、西瓜打葯,有關專家不知闢謠了多少次,最近又變成葡萄打葯,謠言總會變著花樣重來,「只有不斷提升全社會對食品監管體系的信任度,謠言才會沒市場。」

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李耘認為,謠言的背後是「信息真空」,這主要是因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而滋生出一種不信任感。當前,消費者對食品行業整體質量狀況的擔憂,進一步放大了這種「信息真空」,「政府部門既要暢通科普渠道,讓真相『跑』在前面;更要加強監管,重築食品安全的公信力。」

據介紹,去年,國家食葯監總局新發布了53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涉及食品安全指標近2萬項,新增農藥殘留的限量指標490項,食品抽樣檢驗的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49%。該局表示,將每周公開食品抽檢的結果,對不合格的產品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堅決用法律手段打擊別有用心的造謠行為,提升消費者對食品市場的信任度。

「這些年時常曝光食品安全事件,不防備著點還真不行」

微信朋友圈是許多食品謠言的泛濫之地。面對謠言,人們容易產生從眾心理,反映出社會上對食品安全的擔憂。「禁不住、傳得快、信得深」是食品謠言的基本特點

最近,在鄭州某事業單位工作的趙碩飽受食品謠言的困擾:「我小姨自從學會微信,就特別喜歡在朋友圈轉發健康、養生的文章。有很多明顯是謠言,叫她別轉,她也不聽。」

上周,趙碩看到小姨又轉發了一篇文章,說什麼「拉麵里添加了強鹼性的『草木灰』,用以增加面的彈性,具有致癌性」。

「我很久之前就聽說過這條消息。其實文章里所說的『草木灰』,也叫『蓬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作用是調節麵糰的酸度,比食用鹼的效果還好。碳酸鉀不但國內用,國外也用。在德國,它作為烘焙食品添加劑,在超市裡都能見到。」趙碩說。

趙碩勸說小姨,讓她辨明真假再轉發,但小姨堅持說:「寧可相信『蓬灰致癌』是真的,不就是少吃幾碗面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