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在古代,你的仕途誰做主?李白的教訓

文/丐丏

【作者簡介】丐丏,本名張新春,遼寧新民人,196311月生人,大專學歷,市作協會員,編輯職稱,喜愛文史,些有文章見媒獲獎出版,現為國企管理人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在古代,你的仕途誰做主?理論上講,或根本上講,你自己做主;實際上講,或客觀上講,別人做主——沒有自己提拔、任命自己的,即便是覬覦「黃袍加身」的,事先也要周密謀劃一番。

——歸根結底在自己

所謂「自己做主」,也即靠自己,可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先天的條件,如脾氣秉性、儀錶長相、家庭背景等,如果生就「草本」便如何也不要企圖長成「木本」,另外「性格即命運」也是被普遍認可的了;另一方面是後天的積累,學識、修養、經驗、資歷、人脈等,人謂「細節決定成敗」——那細節也是靠人來感知、把握、駕馭的。

所謂「別人做主」,也即靠別人(當權在位者),也可從兩方面考慮:第一,「別人」是否能主動發現、積極薦舉你;第二,最終你是否能為「別人」所用。一般情況下的薦舉、獲用都不難,難的是「別人」——是否能於表面缺陷、不足之下發現你的潛質(如果有的話——潛力股);是否能拋開自己的好惡而不唯親亦不避親並不避嫌、不避仇;是否能充分考慮「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地「不以小眚掩大德」、不以瑕掩瑜而棄瑕以用;甚至是否能「大人不記小人過」地、將功補過地、下不為例地予以自新(如果已經鑄錯的話)的機會……「使功不如使過」也是成型經驗啊!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是才,不論是大才、中才、小才,如此「別人」才能量才舉用,這就又回到前一條了——歸根結底還在於你自己。一無是處就怪不得「別人」了——當然,這樣的人很少,如果用得其所,幾乎無不可用之人。

而薦舉則尤為重要,如果你還默默無聞(「沙中金」)那就不用說了;即便是你已經小有名氣、大名鼎鼎、名揚天下了,不經薦舉你也很難脫穎而出、得顯身手,如康熙初開博學鴻詞科(旨在網羅「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便先要求各級官吏們「各舉所知」——薦舉其實就是一種品行擔保,同時也增加可信度。被舉你可以不出,但不被舉你很難出;當然你也可以從容、自信如毛遂。

——拿什麼遇「知己」?

薦舉人才是為官的本分。清代「初制,督撫升遷離任時,薦舉人才一次。嗣令歲一薦舉,部議大省限十人、小省限三四人,后復改二年薦舉一次」(《清史稿·志八十四·選舉四·制科、薦擢》)。這是常規的,隨時的、興起的更多,「聖祖(康熙帝)親政,銳意整飭吏治,屢詔群臣薦舉天下廉能官」。《莊子·天地》中有言(諄芒曰):「聖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舉而不失其能。」

如果你是才或你自認為是才,那麼你會非常希望「別人」能夠求才、識才、育才、愛才、惜才、用才……但做到鮑叔牙很難,做到齊桓公更難。「知己」很重要,但「知己」不在知而在己——己之用功、勤奮、能力、品行……甚至運作等等。別人都回家過年了,蘭某卻自告奮勇地承下了所在衙門的全部節日值班任務,結果被微服私訪的雍正帝看到,於是遂願得任。張伯行為縣吏時常於科房中夜讀,被知縣倪長犀發現,與語而奇其才,便悉心訓育提攜之,后其漸成名臣,官至尚書。此類故事不勝枚舉。

——李白的教訓

李白是個「反面」例子,他在仕途上的失敗很典型,很有警示教育意義。「名動京師」、功名慾望非常強烈的李白經道士吳筠的直接推舉(一說經其好友、也是道士的元丹丘遊說唐玄宗堂妹、玉真公主即持盈法師推薦的),被用為翰林待詔(翰林供奉)。「嗟余聽鼓應官去」(李商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一時間李白志滿意得。

「李白名播海內,玄宗於便殿召見,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高聳狀),上不覺亡萬乘之尊,因命納履,白遂展足與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勢,遽為脫之。及出,上指白謂力士曰:『此人固窮相。』」這是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語資》中的記述,比較可信。《舊唐書·李白傳》中是這樣記載的:「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卧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餘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這只是李白多次被召見(公務)中比較典型的一次。可以肯定地講,李白的這種做法,首先得罪了高力士,其次得罪了玄宗(李白得罪的人還不止此)。

(李白作詩,力士脫靴)

「去靴」傷了誰的心?直接傷了高力士的心,但嚴重的是同時傷了唐玄宗的心,「打狗還得看主人」呢,更何況高力士之於玄宗了。《莊子·秋水》中就曾借北海若之口提出「大人之行」要「不賤門隸、不賤貪污、不賤佞諂」;對比可見,李白君也太不「大人」了,簡直就是「潛規則」、「顯規則」統統地不懂。再者說了,你不想「摧眉折腰」,卻要別人「摧眉折腰」。寧傷害君子,勿得罪小人。於是高力士開始「做醋」,不止自己,還挑撥楊貴妃記恨李白,以至於據說唐玄宗三次想授李白官都被楊貴妃阻撓——她有信心阻撓成功。

「此人固窮相」,這一方面是在安慰高力士,一方面表明了唐玄宗對李白的認識和態度,另一方面也為李白的仕途畫上了句號。此「窮」不止是貧窮之窮,更是窮酸之窮;都四十二歲了,還這麼無城府,那你就「固窮」下去吧!——「君子固窮」(《論語·衛靈公》),窮而君子,便足以孤芳自賞下去。據說當時李白剛喝過酒(他總是剛喝過酒便被召見),但其舉動應該不止酒精的作用,更反映了其性格或血質、血型。

(李白)

且不說李白是否具備綜核之才,或謂是不是當官的料,單看他之所做暴露的性格上的缺陷,他的仕途就走不下去,怨不得別人。細節上已虧,「別人」便不會耐心地等看你的大節——於細微處見精神嗎!儘管你可能是堪大用的(看什麼條件下),但如此不謹,你也很可能是成事不足的。

如李白(文人)之不備「謙德」(《韓詩外傳》)、不拿「敖(傲)不可長」(《禮記·曲禮上》)當回事兒者,代不乏人。「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管子·乘馬》)文人在政治上或官場上多表現為以傲為特色的「弱智」,即便能走到前台、走到近前也多被「倡優畜(視)之」,比如紀曉嵐(其仕途還是可以的)之於乾隆帝。那麼如李白之類應該怎麼做才能走順仕途、有為時代呢?不待贅說。

——齊澣的經驗

與李白同時代的齊澣(浣)與之正相反,或可為參照。「少開敏」且也「以詞學稱」的齊澣,人謂其「有王佐才」。他一方面能言敢說、能幹有為,其任中書舍人時「論駁書詔,潤色王言,皆以古義謨誥為準的」,其任汴州刺史時「以清嚴為治,民吏歌之」,故而屢獲薦舉,官至吏部侍郎;另一方面,他能夠審時度勢、善於(甚至違心地)利用一切積極因素以達成自己的抱負和追求,他「因高力士中助,連為兩道採訪(處置)使,遂興開漕之利,以中人主意」。雖然他的「賂遣中貴」、「裒(音抔,取出)貨財遺謝貴幸」被時人所物議,但輕重大小是顯而易見的;其最終為李林甫所排擠,說明其為人處世(事)還是有原則、有底線的(此段所述分別參考了《舊唐書》和《新唐書》中的《齊澣傳》)。

千百年下來,齊澣是遠沒李白有名,但於時局,齊澣要遠比李白有用。

高力士之輩是可利用而不可得罪的,李林甫之流則最好敬而遠之——如果奸佞程度不相當,在那些人面前你根本「孫子」不起。

只為仕途、做官,則馮道(字可道,而其頗有「可道」之處)可學;如果做官做人兼顧,自不能一味卑躬屈膝、寡廉鮮恥,則齊澣或可學。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你的仕途誰做主呢?複雜,也不複雜。

(在古代,你的仕途誰做主?李白的教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