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百年來,上海住宅發生了哪些變化?

閔行一條街的建設工作僅用了78天完成,創造了「一天一層牆,二天一層樓」的閔行速度。其在 建築形式和風格上有別於以往,成為這一時期工人住宅建築的新樣板。 資料圖

近年來,但凡與住房相關的新聞總是能夠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議。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0.8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36.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5.8平方米。

事實上,百年來住宅的變化遠遠不止在單純的居住面積上。特別是在上海,自近代以來,住宅就是巨大的歷史變動在城市空間中留下的烙印,並深刻影響著上海的城市生活。

石庫門裡看洋樓

獨門獨院被打破

眾所周知,傳統的住宅多為院落布局,江南水鄉的民居則多為庭院式。小橋、流水、住宅、碼頭,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獨特的南國水鄉風景畫。

鴉片戰爭以後,外國人進入長江流域,上海人口激增,地皮價格高漲。自19世紀50年代起,便仿照歐洲聯排式住宅的形式,建造了一批成本很低的木板房屋,形成最初的里弄式住房。19世紀70年代改用磚木結構,設計了上海獨有的石庫門裡弄民居。這是一種群體集居的居住方式,並成為之後上海住房的主要形式。

石庫門脫胎於傳統的四合院,大多成排建築在井然有序的里弄,為磚木結構的毗連式房屋。弄門縱向深入,過道兩旁即為相互毗連的石庫門民居。

20世紀初,這種里弄式的群體集居民宅形式開始逐漸出現在江南的許多城市中,於是,傳統的獨門獨院居住形式被打破了。

到了民國時期,各式各樣的高層建築開始出現在的大城市中,最典型的就是被西方人稱為「冒險家樂園」的上海。

1911年以前,上海的最高建築是6層。1928年修建的沙遜大廈(今外灘和平飯店北樓)是上海第一座10層以上的大樓。這幢鋼架結構大樓用花崗石砌築,外形簡潔明朗,明顯受到了19世紀末美國芝加哥高樓建築風格的影響,外部不重雕琢,內部卻裝飾得豪華無比。沙遜大廈建成后的短短几年間,上海又奇迹般地湧現了28座這樣的建築。

隨著西式高樓的興建,市民住宅也有了新的變化。從20世紀20年代起,上海的民宅開始從平房向空中發展,出現了一種兩三層的新式里弄住宅。與過去上海的里弄住房相比,新式里弄住宅對房屋的使用功能作了明確的劃分,有卧室、浴室、廁所、廚房,有些還有煤氣灶,宅前留有綠化園地,里弄的寬度可容車輛進出。較富裕的人家住花園式里弄住宅,最富有的人已經仿效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修建了花園別墅,搶佔黃金地段,建起了獨院式高級住宅。

工人新村成為新成立后住宅「主旋律」

舊上海原本就是的工業中心。1949年後,在蘇聯模式影響下,上海工人數量連年增長,其中僅紡織工人就有四五十萬之多,居住環境普遍很差。

1950年,根據中央的指示,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指出:「目前經濟情況開始好轉,必須照顧工人的待遇和福利。」在此背景下,曹楊新村「1000戶」工人住宅(實際建造1002戶,即曹楊一村)和「兩萬戶」住宅應運而生。

曹楊新村既不是歐洲式的街坊,也不是老上海的傳統里弄,而是郊區型花園式的居住區,這是政府主導的大型城市公共住宅建設的首例。此後,在上海乃至全國都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動,這批住宅後來被稱為老公房。

當時除了曹楊新村,還有1959年國慶節前,僅用78天即建成的閔行一條街,其在建築形式和風格上有別於以往,成為這一時期工人住宅建築的新樣板。

1957年,上海提出有計劃地在市區的邊緣地帶和郊縣闢建衛星城鎮,第一個將此設想轉化成現實的就是閔行衛星城。為閔行各大企業職工及家屬解決住房困難,建設配套生活區,成為一項市政建設任務。

此時正值「大躍進」高潮時期,為趕時間節點,工程建設只爭朝夕。最終,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條件下,閔行一條街的建設工作僅僅用了短短78天就完成了,創造了「一天一層牆,二天一層樓」的閔行速度。

相較於1950年代初的工人新村,這一時期的工人住宅面積有所增加,已經達到一戶二十餘平方米,而且各戶有獨立使用的衛生間。並採用「一條街」的建築結構,一樓是商鋪,上面住人,滿足了人們日常所需的購物、休閑、娛樂等需求,還有街心花園綠化帶,可以說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社區」了。

之後,最具代表性的工人住宅是建於1973年的金山石化新村和建於1978年的寶鋼新村,不但有工人住宅建築,還興建了影院、醫院、賓館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滿足工人和廠區的需要。

從僑匯房到商品房

買房走進市民生活

1978年9月,新成立以來第一次城市住宅建設會議召開。為實現人民盼望安居樂業的夢想,中央提出,到1985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要從3.6平方米提高到5平方米。而在實行計劃經濟配給制的年代,並不存在「買房」的概念,直到1980年代,「買房子」、「商品房」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1980年1月1日,第一份合作建房合同在深圳誕生,1980年也成為房地產業突飛猛進的一年。就在當月,《紅旗》雜誌發表文章,論證住宅屬於商品,私人購房與社會主義公有制並不矛盾。隨後,圍繞著福利分房是否應該堅持的問題,報紙上也發生了激烈的爭論。與此同時,《人民日報》則罕見地報道了吉林推廣四平市建房出售經驗的消息,這批住宅同時面向集體單位和個人出售。

那年的4月2日,鄧小平在北京一片灰舊低矮的建築物旁邊,發表了後來被稱為《關於建築業和住宅問題的談話》的言論。這次後來被反覆引用的談話確定了幾個原則,其中包括「房子是可以賣的」。他指出:「城鎮居民可以自己購買房屋,也可以自己蓋房。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還清。」

上海最早可以購買的住宅,是復興公園附近雁盪路上的雁盪大廈,當時的投資方是一個香港商人。這是上海第一批批租土地建造的華僑房,專門賣給歸國華僑,而且要求以港幣、美元等外幣購買,非華僑不能購買。之後,上海又出現外匯房。上海有不少人雖不是華僑,但有海外關係,手裡持有一定的外幣,外匯房即是賣給這些人的。

康健新村也是上海民用住宅從計劃走向市場的一個例子。康健新村位於上海市西南近郊漕河涇地區滬閔路沿線,東起柳州路,西至桂林路。1980年代國力增強,於是上海要建造一批新型社區,康健新村就是一個代表。原本這個住宅小區只供教授、醫生等專家居住,後來在市場經濟的氛圍下即成為商品房,可供市民購買使用。

此後,房地產市場開放,「商品房」、「買房」逐漸就走入了上海市民的生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