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國醫學生來中國醫院實習后,看傻了……

和美國的醫療現狀有很多不同,這跟文化,政策,法制,和資源分配都有關係。其實在美國行醫,醫患矛盾也是一個每天要面對的話題,但是有比較完善的法律和安全的保障。

作者 | 冰球

原文題目:我在醫院實習

最近剛看完《人間世》紀錄片,感動於裡面閃爍的人間真情的同時,心裡亦感到沉甸甸的。思緒又回到了還在醫學院時候的事。

因為是在美國學的醫,我的臨床經驗也基本在美國。第一次以醫生身份接觸國內醫院,是在耶魯醫學院的第三年夏天,我有機會到國內一家大型三甲教學醫院交流實習。

一個月時間,我看到學到很多,更感受到國內與美國醫療文化的不同。下面我與大家聊聊實習的所見所感,也算給自己做一個總結留念。

人多,煙民多

在國外呆久了,回國的第一個感受自然就是「人多」。這點在醫院裡就更明顯了。

挂號大廳總是排滿了長隊,門診處總是人群簇擁。電梯也永遠是滿載,醫院雖然有一個專門的職工電梯,但沒人守規矩,所以跟常規電梯一樣滿載。比較奇特的是,電梯里常有一個專門開關電梯的人。感覺浪費了一個寶貴空間。由於是炎熱的夏天,人貼著人,空氣里經常會有奇怪的氣味。在勉強堅持坐了幾次電梯后,我還是決定每天爬樓到17層,就當鍛煉身體。

相比之下,我在美國真是被慣壞了。醫院大廳像賓館大堂,電梯如果有2/3空間被佔用了,就算擁擠,這顯然是在國內享受不到的「奢侈」。

開始走樓梯后,我發現了一個熱鬧的新天地-每個樓層都有吸煙的病人或家屬。按規則來說醫院裡是禁煙的,但沒人管。所以我每天走樓梯時又多了個任務,就是碰到吸煙的人就勸他們不要抽煙。

只需短短几句話,大多數人會不好意思的笑然後把煙拋在地上用腳熄滅。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嘴上說好但接著抽的。還有少數人就直接當我是空氣,不予理睬。這樣的故事每天在重複,吸煙的人也不見少。醫院裡況且如此,可想煙民的隊伍有多龐大。

在美國,醫院裡是嚴禁吸煙的,如果發現你在醫院走廊或樓梯里吸煙,一定會觸發煙火警報,如果被人看到,也是肯定要被「請」出醫院的,弄不好來個罰款什麼的。這點上美國人很守規矩,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情況。

醫療團隊和教學的差異

我實習所在的醫療團隊是個很融洽的大家庭。帶隊的老師是個有智慧又接地氣的樂天派,清早會帶著大家在小小的醫生辦公室里做廣播體操,她自嘲這是她唯一的運動時間。由於我在的緣故,還每天排出15分鐘時間讓我教大家一些英文醫學術語。團隊里有住院醫,醫學院學生,還有別醫院來進修的醫生。不同的背景,相仿的年齡,大家交流起來也很開心。

在教學醫院帶隊方面,國內與美國很不同的是查房時下級醫生只負責彙報數據,主治醫生會給出方案然後下面執行。而在美國的醫學院和住院醫培訓系統里,下級醫生或醫學院學生不但要收ji整理數據,而且要給出治療方案並說明理由,然後由上級醫生來給出評論或建議。

同時在美國上下級醫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下級醫生也可以隨時提問或提出不同意見,沒有太多拘束。這點在國內不多見,一般是主治醫生在那兒說,其他人埋頭記重點。

我所接觸到的國內醫學院學生都是一群特別上進,特別能吃苦的孩子。他們在醫院見習,每天是最早到醫院查病房,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宿舍。一周也就休息半天到一天。晚上還經常有課。

我在那兒認識了一個醫學院女生,她工作學習十分刻苦。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樣一件事:她負責的一個病人由於病況不好,轉入了重危病房。有一天我看見她坐在那個昏迷不醒的病人床前邊查看數據邊抹淚,讓人動容

實習期間我所遇見的醫學院的學生都有著顆治病救人的赤誠之心,這讓我很感動又有些驚訝,特別是聽多了關於醫患關係的負面消息之後。我覺得在國內這樣緊張的醫患環境下還能選擇學醫並堅持在第一線做醫生實在太不容易,我們應當珍惜。

醫生的安全

記得那時在醫院裡,天天會聽到一些醫生被病人打罵的事情,似乎都算不上是新聞。當時剛有一個消息出來,是一個醫生被病人追砍最後被迫跳樓身亡。第二天早會的時候,科主任把所有人召集起來,苦口婆心的再三強調,一定要避免和病人或家屬有衝突。

這樣壓抑惡劣的工作環境,在美國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美國的醫院裡,當偶爾碰到有言語或行為暴力傾向的病人或家屬時,醫院會啟動一套緊急機制,比如我所在的醫院就叫「Code Grey」(灰色警報),來快速調動保安到事發處,保護醫患人員。事後還可能追究肇事人的法律責任。

有幾次我在門診時碰到情緒激動的病人,感覺不太安全時,就叫來保安在門口站著(stand-by)。如果病人失控,保安可以進來干涉。如果需要,把病人「請」出醫院。醫生也會在醫療檔案里留下警告,以提醒以後給這個病人看病的醫生。但是美國對醫院暴力又有些矯枉過正。比如有個急診室的保安在混亂中把一個服了苯丙安(一種興奮劑)導致行為失控的年輕人開槍打成了重傷,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病人的隱私

另一點國內醫院和美國醫院很不同的是對病人隱私的處理。我實習所在的醫院通常一個病房裡有4-6個病床,醫生查房到一個病床前和病人及家屬交代病情和方案,其他病床的病人和家屬也會在那兒聽著,有的別床家屬甚至湊過來旁聽,但病人似乎也不介意。門診就更甚,當醫生在給一個病人看病時,後面排著的幾個病人很多會圍在醫生桌前,一邊焦急的等待輪到自己一邊聽著這個病人的情況。

美國的醫院對病人隱私很重視,門診一定是關上門一對一的,查房時即使沒有獨立病房,也一定用帘子圍起來。而且如果病人不願意讓親屬或家人知道病情,醫生就不能把這些透露給他們。這點上醫生根據法律只能遵循病人的意願。

美國對病人隱私的保障很嚴格。有人甚至因此失去了工作。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我所在的醫院經常會有名人出入,有一次一位名人被送到我們醫院救治,有些沒有直接參与治療的醫生護士因為好奇到電子醫療系統里去看那個病人的信息,有些僅僅是看這個病人的住院位置,並沒有進一步看病史記錄。被發現后,共有30多人因此收到處分甚至丟掉了工作。

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在國內醫院,家屬只能在特定時間進入重危病房探視,大多數時候家屬等在重危病房外面,希望在門開關的瞬間看到裡面的親人,或者看到醫生能問一下病情。美國的重危病房一般允許24小時探訪,只需登記一下即可。這樣無疑更人性化,特別很多在重危病房臨死的病人,這可能是他們和家人最後告別的機會。但是,由於國內的重危病房通常不是單隔單間,實行起來可能會比較困難。

和美國的醫療現狀有很多不同,這跟文化,政策,法制,和資源分配都有關係。其實在美國行醫,醫患矛盾也是一個每天要面對的話題,但是有比較完善的法律和安全的保障。國內的醫患關係漸處水深火熱之中,如何緩解,是個龐大的課題,而誰也沒有簡單答案。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縮影,把這些經歷感受寫出來,希望能與讀者產生一點共鳴,一點啟發。

Yale-China Association, New Haven, Connecticut, USA

  • 美國醫生真沒有回扣嗎?

  • 美國最佳醫院排名出爐!梅奧、克利夫蘭、麻省排前三

  • 美國醫師助理:年薪10萬美金,能幫醫生不少忙!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