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砥礪奮進的五年·精準扶貧駐村調研|鄉村是城市的根

圖片來自網路

本報記者 華凌

把久居大都市的人,一下子空投到川南僻壤的小鄉村,住上個一個月,會是什麼感觸?科技日報社駐村蹲點調研的記者來告訴你——

城市裡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喧囂,被鄉間田壟此起彼伏的雞叫、鴨嘎、蟬鳴和犬吠的「晨樂」和「小夜曲」替代,時間似乎慢了下來,視野里長出了大片的綠色。以往在城市裡的睡不醒或睡不著、各種焦躁或憂慮似乎如抽絲般漸漸遠去,特別是在雨後清新空氣中,吸一大口盛開的梔子花、黃角蘭的芬芳,著實令人心醉。

黨的十八大以來,短短四年,5564萬人擺脫貧困,相當於一個歐洲大國的人口總數。未來三年,還將有4335萬人脫貧。而雨台村剛剛摘了「貧困帽」,是喜人之事,但從長遠看,尚有令人擔憂之處。

記者駐村蹲點調研一個月以來,了解到村裡絕大多數青壯年都到城市打工去了,不少人還在外面買了房,很大一部分留守鄉村的是老人、婦女和兒童,以及病殘者。

這意味著,每天在田間辛勤耕作的是老人、婦女,甚至是孩子,而這種狀況在農村已是常態。那麼,這些「剩餘」勞動力的生產現狀如何?

在正值農忙時節的5月,記者發現村民耕作時仍然沿襲幾千年來古老的勞作方式: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水連連流滿臉,特別是插秧時,一位五六十歲的村民需赤著腿和腳,站在冷冷的泥水中,彎著腰插上幾個小時的秧苗。

消除農村貧困,其實在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然而,如果農村仍然以原始農耕的方式生產農作物,今後將如何能夠真正擺脫貧困的命運?而留守兒童,即鄉村的未來,長大之後會心甘情願如此辛勞地當一輩子農民嗎,恐怕又要像父輩一樣背井離鄉、四處打工。

多年來,城市一直得到農村的滋養,吸納了精銳的人力,富集著豐厚的智力資源。有統計表明;即使是現在城市裡的人,也有90%以上是進城的農民,或者是進城農民的兒子。無疑,人的根在農村。

而這「根」卻在中空,日益凋敝、後繼乏力。與其說「空巢」的鄉村需要城市,不如說,已長成綠葉或者果實的城市,如今應當報答對「根」的情意,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扶貧脫貧,反哺鄉村建設。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當歐美已經在農村大量使用機械化設備耕作,讓農民輕鬆收穫的形勢下,呼喚我們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把目光投向山村,那裡是展現「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廣闊天地,期待「科技大牛」們能夠為農村升級產業生產方式,建立可持續性致富發展模式,以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讓全國人民共同邁入繁榮富強的小康社會。

鄉村富裕了,支撐城市的「根」則茁壯。相信那些長期漂在外面謀生計的農民兄弟,自然會返歸美麗的家鄉,投身農村現代化建設,這樣老人有所養,兒童有所依,城市和鄉村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機制,達到和諧平衡的共同發展。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