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小米與雷軍

今天看到一句話挺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下:「人生在世,無非厚著臉皮做人,硬著頭皮做事」。

OK,進入正題。

小米的創始人雷軍,2017年6月14號發了一條微博,內容只有「哎......」

雷軍為什麼會發出「哎」這樣的感嘆呢?知乎上有兩個熱門回答,給大家參考下:

1.作者:夏蘇依,25168個贊

雷軍:「我老老實實做生意賣產品,從不詆毀也不跪舔友商,冬粉們要大屏大續航我出,要外觀做工我做,要性價比我掏出紅米,要高端機我拿出mix,說手機老有短板我就搞出一個水桶機,我和米粉與消費者做朋友,提建議我虛心接受,手機有問題我立馬改,系統我從初代機優化到現在,我堅持了七年一直貼著成本賣手機,有時候發現一直堅持線上也不是個辦法,我就親自上綜藝節目,客串做業餘歌手。又發現手機產能老跟不上被人們罵慘了,我就親自挂帥掌管供應鏈,今年的銷量我也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圖的是什麼?不就是圖我最初那個「讓每個人都享受科技的樂趣」理念嗎?我不就是想讓小米「永遠是米粉朋友們心目中最酷的公司」嗎?可現在是什麼情況???友商黑我們多少年了?那麼多挑事的碰瓷的挑毛病的瞎起鬨的甚至跟風黑的其實我都看在眼裡,我的微博下面絕大多數都是黑我的噴我的嘲諷我的催我發貨的,當然催我發貨的我都請客服們儘力去解決了。我知道我的公司是還不強大,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我也明白我的手機不夠完美,出現問題的可能也不是沒有,可是,可是,我有不聽嗎?我有坑蒙拐騙推卸責任甚至欺騙消費者嗎!?我沒有吧???我有在做啊,我有在改啊!我!!!

唉……」

2.作者:逆銘,5861個贊

雷軍辛辛苦苦,在國內幹了這麼一場轟轟烈烈的產業革命,希望國內同行一起奮起進步,改善國貨口碑,

結果某友商非但不奮起一起進步,反而把槍口對準國內的同志們,想著幹掉了革命者,自己就可以繼續躺著掙錢,不用天天往前跑。

這位買水軍黑小米的友商,你真的愛國嗎?

這樣下去,國貨手機真的有希望嗎?

雷軍這聲嘆,不但嘆自己吃力不討好,更嘆友商不思進取 只想窩裡斗,

天天喊著滅三艹果,結果向國內的友商使出這麼卑劣的手段。

斗到最後,得利的全是外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就不妄加揣摩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對小米這家公司新的理解。

最近,剛看完一本書,《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是小米生態鏈的穀倉學院寫的,關於小米智能硬體和物聯網的發展歷程:

3年前,小米開始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一個生態鏈布局IoT。3年後,小米生態鏈企業數量已達到77家,其中30家發布了產品,截至2016年年底,生態鏈硬體銷售額已突破100億元。

如今在小米的電商平台上,除了手機、路由器、電視、VR(虛擬現實技術),其他絕大部分產品均產自小米生態鏈公司。而這些企業,我們多數都是從零開始投資孵化,一起組建團隊、研發產品、打通供應鏈。在硬體創業成功率普遍極低的情況下,小米生態鏈擁有77家生命力旺盛的硬體創業公司,其中16家公司年收入超過1億元,3家年收入超過10億元,4家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沒看這本書之前,我是知道小米除了手機、電視之外,還做了其他很多硬體,包括手環、體脂稱、平衡車···甚至背包、毛巾、電飯煲等等。那時我就在想,這多元化跨度也太大了吧,產品能做好嗎?品牌不會被稀釋嗎?

看了之後才知道,這些智能硬體,都是小米投資參股的公司製造的,打出的品牌允許附上「米家」,通過小米官網和小米之家等渠道售賣出去,並不是小米自己親自打造。

米家跟小米是互相獨立的品牌,有關聯但是不一樣。米家是包含所有小米投資的品牌,小米是自家生產的品牌,並不衝突。

雷軍為什麼要在小米這麼成功時,另外打造一個米家呢?特別是在2013年底就開始籌備投資。

雷軍在書里是這麼解釋的:

在2013年年底,我看到了智能硬體和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趨勢。當然,那個時候只是看到趨勢,而IoT成為真正的現實至少還需要5年或是8年。我們決定,用小米做手機成功的經驗去複製100個小小米,提前布局IoT。

做互聯網的人都知道,我們前面有三座大山—BAT[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騰訊公司(Tencent)],不想被它們擋得無路可走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繞行,去開闢一個新的戰場。所以,在我們布局IoT的同時,也是為繞開BAT這三座大山。

不同不說,雷軍的戰略布局和切入點確實牛逼。智能硬體這麼難搞的產業都能整合起來,形成新的戰場,卡位未來的物聯網。

讀完這本書,我為了體驗米家的產品,趁「618」在京東購買了小米體脂稱和毛巾,哇哇,確實很好用,也不貴。

這不難看出,無論是小米還是米家的產品,雷軍都是堅持性價比的。而且對於產品的質量都有著嚴格把控。

書里序言的結尾,雷軍很樸實地寫道:

我不奢望大家現在都能理解小米的模式,我只希望10年後、20年之後,當大家提到零售效率、製造業變革時,記得有「小米」這麼一個名字就好。

這讓我想起美團的王興,他也是從團購開始,戰略布局了電影、外賣、酒店等等,好像最近還做了打車和共享充電寶。記者採訪他時答道:「我只是想,讓大家活得更好」

一個想讓大家用得更好,一個想讓大家活得更好。他們有沒做到呢?

想一想,2010年,還沒小米時,大家用得是什麼樣的手機?是什麼價位?

想一想,2010年,還沒美團時,大家是怎麼去電影院看電影?怎麼尋找餐廳美食?

我覺得他們做到了,而且未來可以做得更好。都是不甘於BAT之下,都想開拓新的戰場,都想做成生態。

厚著臉皮做人,硬著頭皮做事,僅此而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