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城市裡的那些小馬路,留下了我們的故事

城市裡的某一條隱秘的小馬路,總會因為某種原因,留下某個讓你難以忘懷的故事。

可能是因為你曾經在這裡嗅到嘗到煙火氣,也可能是因為某個人某件事,還有可能,是因為它在城市改造變遷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了些什麼......

三明治的幾位作者,寫下了上海幾條小馬路的故事,或許你也能從中讀到一些似曾相識之處,關於你和你的城市,以及你曾留下故事的馬路。

閱讀三明治作者更多關於城市小馬路的作品,請查看今日三明治推送的另一條。

三十年了,那條路一直沒變

文|小飛鴿

我要說的這條小馬路叫沙霞路,在上海嘉定區的老城區。它是我父母家所在的馬路,也是我從前居住、成長的一條路。所以,它已經挺老的了。

到現在,它也沒什麼變化。

這條路跟我人生有很多交叉點:我小時候的家、我上過的國小和國中都在這條路上。這兩個學校現在都沒有了,國小校園還在,變成了某個成人學校;中學校園不在了,變成了我們家的小區。校園裡的一棵廣玉蘭還在。

我們家是所謂的簡易工坊,五六十年代建築,沒有洗手間也沒有廚房。九十年代時雖然動遷,但也是遷回原地。原本跟學校是一牆之隔,後來牆也被打掉了。

然而路的南面是另一種光景,那兒有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新式公寓,是我們眼中的「好房子」。房子有灰綠色和磚紅色相間的外牆,院子里有天井,還種了很多樹。臨馬路的牆上爬滿薔薇花,小時候我們會偷偷去采。到了現在這個季節,會有無花果簌簌地落下來。

特別有幾棟,是上海科技大學(今屬上海大學)教職工公寓樓,在我們眼裡,裡面的人好像都受教育程度蠻高。有一戶人家每天晚上放保爾莫里亞的輕音樂,樂聲從長滿薔薇花和無花果的院子里飄散出來。

街角,有一家煙紙店,跟市區的不太一樣,比較像農村的雜貨店。街上都是舊的建築,煙紙店也是木結構、帶門檻的,店裡的地是石頭鋪就,開店打烊須上下門板。櫃檯是木框鑲著玻璃,無論想要什麼東西,都需要售貨員來拿給你。

我經常去給家裡買醬油,或者放學了去買一顆一顆的糖和話梅。那時候,蜜餞都放在不密封的罐子里,因而煙紙店總是氤氳在一股好聞的蜜餞香氣里。

煙紙店的名字叫「野和尚」。我曾經問我媽,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媽媽說,大約開這個店的人是還俗和尚。我一直不知道這家店是私營還是公有,總之現在也不復存在了。

沙霞路原本是一條很僻靜的小馬路,路上種了粉色的合歡樹,會在夏天開花。合歡的花呈絨毛狀,是一絲絲的,有點刺鼻的香味。合歡就這樣一面開花,一面往路上落,整條路上都是粉色的絨毛。

暑假的時候出去買一個西瓜,就會踩在鋪滿粉紅色絨毛的路上。

後來,為了好打掃,也為著保護絨毛過敏的人,合歡樹都被換成了不太落葉子的樹。整個上海,如今除了舊法租界的梧桐,其他道路上的樹大多都換成了那種。

這樣說起來,這條街還是有很多變化,只是總的說來寬窄和大概格局沒有變。我卻以為這樣已經很難得,在上海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城市裡。那時候,嘉定新城還是農田,我的很多同學都是「鄉村少年」。從嘉定坐車到真正的「上海市」,需要兩個小時。

2

從熙攘到僻靜,只需穿過一個路口

文|晗倩

我的小馬路,就在眼皮子底下。

沙崗,北海市合浦縣城西部二十公里處。不知什麼緣由,沙崗路出現在上海的東北邊,被安波、包頭、佳木斯等北方城鎮所包圍。像是一個南方的溫婉女子誤入草原蠻荒之地,被一群彪形大漢虎視眈眈。

沙崗路只有短短三個街區,街邊都是九幾年建造的老式公房。這條路的奇特之處在於它被國順東路分割成兩個世界。好像那個來自南方的女子從一個冰清少女一夜之間踏入紅塵,嬌嗔撒潑,迎送來往路人。

國順東路以北的路段是典型的市井之地,聚集了沙崗路菜市場、水果店、聯華超市、郵政局,每天清晨,芭比饅頭、千層餅、雜糧煎餅和賣油條糍飯糰的小吃店門口總是保持著十人左右的長隊,有一股煙火氣。街角的肯德基則成為住在附近小區里的中年阿姨的避暑之地。她們通常不做什麼,只是一邊吹空調一邊嘎訕胡。

我和L先生常去菜市場買草雞蛋,五十歲上下的老闆娘會對著L先生露出迷之微笑,如果是我一個人去買雞蛋,能明顯地感到她的嘴角不自然地咧一下,眼睛里斷然沒有平時投向L先生的熱情的光。令人氣憤的是這些阿姨好像從不知道逛菜場的男人通常殺價比女人更狠。

在菜攤上尋找夏黑葡萄這個小秘密來自媽媽的傳授。菜販代賣的幾串葡萄總是用白紙細心包好,葡萄紫得誘人,一個個嬌嫩可愛,又很溫柔的樣子。完全不似水果店裡的葡萄,總是長著一副壯壯的身板互相擠來擠去讓人心生怯意。

國順東路以南的沙崗路完全是一副相反的景象。路口的頤風茶道是唯一聚集人氣的所在。夏天的街邊擺著一個大鐵桶,桌上放置著一次性紙杯,供行人路過飲大麥茶解渴。

除此以外,這一段路上只有一家小小的藥店、電動車店和幾家鋁合金門窗店面。狹長彎曲的小馬路被石欒樹遮蔽得異常安靜。欒樹樹梢漸變成淡淡的嫣紅,像小小的菱形紙燈籠,落在地上遠遠看去像是一朵一朵花。每個周末我和L先生都會一路踩著這些似花非花的欒樹葉子去公婆家蹭飯。我想,如果讓我走一輩子,我也願意。

只是回程要多加小心,這條路上的居民多養狗,加上路燈昏暗,一不小心便踩到了狗屎。雖說是好運氣的體現,可是一邊聞著屎臭一邊擦鞋子是一件特別難以忍受的事情。

從去年開始,我們更多的時候是蹬著mobike騎過這段路。每次我都會騎得慢一點,再慢一點。

幾個星期前,我們照例在傍晚時分經過沙崗路,右邊路沿矮矮地坐著一位環衛工人,他身穿淺藍色長袖制服,寬寬的帽檐壓得很低,靠在綠色的欄杆上睡著了。垃圾手推車安靜地待在一旁。

L先生說:「他為什麼要睡在這裡?30幾度的天,未免太熱了。」

「睡在這裡挺舒服的啊,樹蔭底下,吹著風。」

「斜對面就是肯德基,空調底下不是更舒服。」

「垃圾車又進不去店裡。」

「垃圾車放門口嘛。」

「不行,會被偷走的。」

「誰會偷垃圾車啊?」

「成天製造垃圾的人,家裡的垃圾桶已經裝不下了,他需要垃圾車。哈哈哈哈哈哈.......」

我被自己的蠢話逗樂了,樹影婆娑的沙崗路被魔性的笑聲穿過,車輪一轉,已過丁字路口。

一條小馬路的二三種氣息

文|Daisy

i. 濃油赤醬,弄堂中的煙火氣

時間差不多5點鐘剛過,外面便開始就有了人聲——是上海老阿姨開始與從幼稚園回來的孫子聊天了。這間工作室也是在弄堂里的,隔壁就是住家,聲音可以從很近的地方傳來,好像就在院子外裡面。不多時,鏗鏗鏘鏘的炒菜的聲音也接踵而至,今天老阿姨炒了辣椒。如果說比作音階,辛辣的東西總是在高音域的地方存在,最先霸佔你的感觀神經。不同於炒其他任何東西,辣辣的氣就如同長了腳,瞬間變百米衝刺地跑進鼻腔里,一路尖銳地鑽進嗓子里。

近日在找房子,有好幾個都是年紀很大很大的老住宅區。總是在下了班的時候去看,剛好便是吱吱滋滋的燒飯時間。老小區的排風設備並不是很好,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住家便紛紛開著木門,然後鐵門輕輕搭著,那濃油赤醬的熱烈氣息便混合著黃昏仍然溫熱的空氣撲面而來。那鍋鏟相撞的聲音與食物的氣味同時來找你,可能氣味更快一點吧,不用去看,便也能大致猜出這家的晚餐是何樣的菜色。

在這些小區中,還有一些是「平房」,這倒不像個名詞而像個形容詞了,形容那種很老很老的磚瓦的房子。上海最讓我覺得奇妙的地方,便是這種「很老很老」的磚頭房子仍然有人住著,然而兜出去兩條街,便是需要仰頭張望的一隻又一隻skyscraper……一對父女在還堆放著廢棄舊傢具的窄窄過道打羽毛球,一個老爺爺在門洞口放著一隻煤火爐子嘩嘩的炒著一鍋毛豆燒茭白。

ii. 樹影婆娑間的小日子,五原路的味道

我工作的地方是位於法租界的一條小馬路,比起赫赫有名的武康路、安福路這些,她真是低調。

第一次去五原路就是去面試,8月的太陽還是很毒辣的,午後耀武揚威地烤著。出了捷運站,我在常熟路上來來回回地走,居然找不到五原路了。那導航上面小小的紅點彷彿突然頓住了,在人來人往的常熟路上兜了兩圈,才發現小小的五原路的入口,是背向我出來的那個捷運口的。

兩旁站著一棵棵高大法桐,長長的手臂伸出來,快要把天遮住了。也過濾掉了嘈雜的車聲與人聲。

慢慢地朝里走,倒有一種走向樹林的感覺,因為馬路不寬,加上幾輛停在路旁的車子,更顯得這些法桐們輕輕鬆鬆就把整個五原路攬在懷中了。一些風格各異的小店露出來,有cafe、小餐館、服裝店,看樣子還是西式偏多一些。但整體來說,招牌大多是黑黑灰灰一些飽和度低的顏色,倒也像是朝著「性冷淡」的低調風格奔去。一些店主在自家門前的空地擺了小桌椅,有客人就坐在外面喝東西,聊天,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一些店也關著,不知主人去了何處。也有一些水果攤子,小賣部,老式裁縫店什麼的,更是平凡而普通地佇立在那裡,普普通通的招牌,普普通通的立面,和那些老弄堂的入口與牆融為一體。

但,他們還是有味道的。無論是風吹過沙沙搖擺的法桐葉子,是某家店裡正在烤著的蘋果派,是某家店門被推開時帶來的一絲涼涼的冷風;還是坐在自己店門前慵懶擺弄電腦的女主人,是坐在藤椅上搖著蒲扇看車子的大叔,是躲在門衛室吹冷氣的要顧配鑰匙攤子的阿姨。

五原路突然變得又短又長起來,短是因為,從頭走到尾也不過20分鐘;長是因為,形形色色的人與物,都能找到自得其樂的所在,過過屬於自己的小日子。

iii. 全家的味道是最樸實的安慰

來上海以前,我生活的小城市與我讀大學的西部城市是沒有這麼多大大小小便利店的,24小時的便利店更是少得可憐。所以那時我還不太能體會,像是全家這種,對於那些每天奔走在朝九晚五晚七甚至晚十的上班族的「便利」。

其實全家的味道,並不是什麼令人非常愉快的味道。

因為她混合了各種配搭,關東煮,杯麵,速食便當,也許還有包子以及一些外帶食物,像是煎餅果子啊,生煎啊之類。在朝陽的清晨有人在那裡吃早餐,常常也會帶著外面買的食物進去;在馬路的熱度逐漸散去的夜晚仍有人在那裡食夜宵,要上幾個關東煮安慰一下疲憊一天的胃。

關東煮也是樣神奇的食物,從理論上來講其實並不怎麼健康,那麼多東西就一直擱在一格格的小鐵架子上煮;魚丸花枝之類都是滿滿的澱粉;煮的湯里也全都是味精不遺餘力貢獻的味道。然而卻時常忍不住還是想要去吃,站在櫃檯前結賬時不知哪根神經就被那咕嘟嘟冒著香氣的手抓了去。其實我是非常討厭密閉空間里食物的味道的。譬如公車上的包子、蔥油餅,那食物本身的香氣像是分子發生了化學轉換,在狹小的空間里唱起反調,無限拉長的音符,餘音繞梁,經久不散,讓人難過。但全家的氣味,卻成了某種安慰。那些最簡單的食物,那些稍微時間充裕一點或是想對自己好一點的時候就不怎麼去吃食物,混在一起變成最接地氣的味道,但又不同於小吃攤、麻辣燙,煙火繚繞著。

或許有那麼一種可能,在深夜仍然能亮著的溫暖燈光,從零食、咖啡到杯麵速食便當的豐富品種,在孤獨而又默默一人糾結改吃照燒雞飯還是炒麵的時候,發現也有人在那裡獨自吃一盒便當,在這種時候,找到了一絲淺淺的隱隱約約存在的認同。

最後一篇記錄上海五原路的文章,由三明治作者Daisy寫於一年前的夏天。你也可以點擊閱讀另一篇有關五原路的文章《在上海每一個晴朗的白天和夜晚,只適合和五原路這樣的小路廝磨》,了解五原路的歷史與這兩年裡的變化。

三明治的Mook《我們與我們的城市》現已出版,這是第一本以城市為經脈維度,講述故事的雜誌書,收錄了若干篇詮釋上海五原路之美的文章,也記錄了台北的故事、廈門的故事、湖南某座小城的故事……

/ 我們與我們的城市,談過這樣的戀愛 /

這本書從策劃、採訪到出版,歷時一年多

一本以城市作為經脈維度,講述故事的雜誌書

記錄了上海五原路、台北、廈門等城市的故事

更多信息

留言互動

你的心中,是否也有這樣一條留下故事的小馬路?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最喜歡的那條馬路。

《 Story Pi 》

三明治 X 上海當代藝術館藝術亭台

本周末在人民廣場有四段新故事開篇

邀請你來成為主人

報名請點擊下方時間表,查看具體活動介紹

▽ 點擊進入《三明治:我們與我們的城市》亞馬遜頁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