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朝鮮戰爭文登里打坦克,志願軍就用這樣的武器痛擊美軍

朝鮮戰爭進入1951年下半年後,雙方已進入了打打談談階段,此前的大規模運動拉鋸戰不再出現,而以在若干戰線上對重要制高點的反覆爭奪來代替。由於停戰談判初期雙方提出的條件差距較大,為了爭取談判桌上更大的籌碼及達到更理想的戰線,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先後向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防線發起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從而發生了陣地戰初期兩次規模最大的攻防戰役。

195110月5日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范佛里特指揮美第10軍所屬的美2師、法國營、荷蘭營和韓國第1軍團等部,向東線朝鮮人民軍陣地發起進攻。在「范佛里特彈藥量」的刺激下,美韓軍連續實施猛攻,已突入了位於末楊公路以西朝鮮人民軍第5軍團的防線。由於朝鮮人民軍傷亡較大,戰力已竭,根據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的命令,志願軍第二十兵團所屬第68軍出動204師和202師604團,於10月7日進至人民軍第5軍團一線陣地,與人民軍第5軍團聯手抗擊敵人,邊戰鬥邊接防。

美軍這次攻勢的打法與以往不同,坦克不再是分散於步兵隊形內作為支援步兵的移動火力點使用,而是每次以20~40輛坦克組成一個裝甲集群,先於步兵發起集中衝擊。在此之前,首先使用飛機和大炮對中朝軍隊陣地反覆進行轟炸、射擊,充分發揮「范佛里特彈藥量」的威力,以最大限度殺傷中朝軍隊的有生力量。當攻擊發起后,由坦克集群引導步兵、工兵實施快速衝擊,在飛機、炮火掩護下沿公路及其兩側地域推進,迂迴割裂中朝軍隊前沿各個防禦陣地間的聯繫,再由步兵實行逐山佔領。美軍得意地將這種戰法稱為「坦克劈入戰」。戰至10月10日晚,志願軍第68軍部隊方得全部接防完畢。此時,美韓軍已在末楊公路西側突入了原人民軍防禦縱深內6公里,兵鋒直指文登川南口東西一線。

文登川位於著名的朝鮮中部「鐵三角(鐵原、金化、平康)」和金城以東地區,是一條幾十米至600多米寬的南北走向的山谷(美方稱之為「蒙德尼山谷」)。在山谷的南口有一個小村莊叫文登里(美軍戰史中稱為蒙得尼鎮),文登川(大概歷史上這是一條河道,美軍戰史中稱為水入川河谷)便是由此而得名。文登川地區的重要性在於:該狹長谷地西靠魚隱山,東鄰加七峰,左右兩側都是高山峻岭綿延,東西橫向機動非常困難。而從末輝里至楊口的公路(簡稱「末楊公路」)恰好從山谷中通過,直貫中朝軍隊和聯合國軍隊的縱深,是連接南北的重要交通線。如欲經這一地區南下北上,特別是對於高度依賴機械化運輸的聯合國軍來說,就必須走山谷中的末楊公路。文登里村莊則正好扼守在谷地南口的末楊公路上,依託公路東側的635.8高地、904.2高地,西側的642.0高地、709.6高地等制高點構成了軍事意義上的門戶要點,從而成為了雙方的必爭之所。從地勢上看,文登川兩側山樑面對南側聯合國軍進攻方的坡度較大,加上山上植被茂盛,谷內狹窄縱長,公路兩側溝渠較多,這對於在北側防守的中朝軍隊一方都是比較有利的。

美軍用來實施「坦克劈入戰」的主要兵器自然就是坦克。在朝鮮戰爭中,美軍使用的坦克主要有M4A3E8「謝爾曼」中型坦克、M26「潘興」中型坦克、M46「巴頓」中型坦克和M24「霞飛」輕型坦克,佔到了聯合國軍投入作戰坦克總數的約90%

其中「謝爾曼」中型坦克是二戰中的盟軍主力坦克,從北非一直打到歐洲和太平洋諸島,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在2014年上映的二戰大片《狂怒》中,就非常形象地展示了「謝爾曼」坦克的風采。在朝鮮戰爭中,美軍一共接收了679M4A3E8「謝爾曼」中型坦克。該型坦克戰鬥全重33.65噸,裝備一門M176毫米長管炮或105毫米榴彈炮,車體正面裝甲厚107毫米,火力強大,可靠簡單,操縱靈活,在多山的朝鮮機動性良好,因而深受美軍坦克老兵們的喜愛。

M26「潘興」中型坦克是二戰末期美國陸軍專門為對付德軍的「虎」式坦克而研製出來的,本是作為重型坦克設計定型,其主炮威力和裝甲防護性能都很出色,超過了以往美軍裝備的所有坦克。可惜「潘興」坦克投入二戰的時間太晚,未能充分發揮作用,於戰後被改劃到了中型坦克類。在朝鮮戰爭中,美軍一共接收了309M26「潘興」中型坦克。該型坦克戰鬥全重41噸,裝備一門M3A190毫米加農炮,車體前上裝甲板厚達120毫米,戰鬥力相當強大。不過M26「潘興」坦克的身板太重,導致其傳動系統不堪負荷,在朝鮮多山地形中更是步履艱難,因此在美軍坦克兵中的口碑不算太好。

M46「巴頓」中型坦克是二戰後研製生產並提供給美國陸軍的標準中型坦克之一,其外觀與M26「潘興」中型坦克差別不大,但在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上進行了精心改良,因而大大提高了機動力。在朝鮮戰爭中,美軍一共接收了200M46「巴頓」中型坦克。該型坦克的戰鬥全重、裝甲厚度與M26「潘興」坦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坦克主炮換成了一門M4190毫米炮,並在炮管前端安裝了排煙器。M46「巴頓」坦克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這三大指標上非常均衡出色,因而最受美軍坦克兵們的青睞。

M24「霞飛」輕型坦克曾被廣泛用於二戰歐洲戰場,其整體設計優良,因而裝備部隊后受到了好評,並被譽為是二戰中最好的輕型坦克。在朝鮮戰爭中,美軍一共接收了138M24「霞飛」輕型坦克。該型坦克戰鬥全重18.37噸,裝備一門75毫米坦克炮,裝甲最厚處為38毫米。從上述指標可以看出,M24「霞飛」坦克的機動性很優秀,但火力和防護性都較為薄弱,在戰場上的生存力不高。M24「霞飛」坦克還是最早進入朝鮮戰場的美軍坦克,曾遭到過朝鮮人民軍裝備的蘇制T-34/85中型坦克的重創,暴露了其自身存在的嚴重弱點。1950年秋季后,M24「霞飛」坦克便被主要用於執行偵察任務,並有一部分裝備給了韓國軍隊。

在文登川戰鬥中,美軍投入集群突擊的主要是美坦克第72營的M46「巴頓」中型坦克和步兵團屬的M26「潘興」中型坦克、M4A3E8「謝爾曼」中型坦克,韓戰車第31大隊的M24「霞飛」輕型坦克則主要遂行火力支援和偵察任務。美軍欺負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缺乏坦克及反坦克武器,因而在「巴頓」、「潘興」和「謝爾曼」等坦克上塗有張牙瞪眼的虎頭圖案,妄圖以「鐵老虎」來震攝中朝軍隊。

志願軍68204師由於初上陣地,對地形環境不熟悉,對敵情不明確,對陣地的構築未成完善體系,倉促中軍師也沒有組織強大炮火予以支援,因而面對美韓軍每日落彈上萬發的炮擊、轟炸和氣勢洶洶的「坦克劈入戰」,倉促間缺少應對手段,不免陷入被動之中。在1010日的戰鬥中,美軍坦克間相隔90多米成一路縱隊沿公路猛撲文登川穀地,對正在進入陣地換防的志願軍204師部隊造成了一定殺傷。由於一時無力遏阻美軍坦克集群衝擊,導致被敵人乘虛而入,從文登里附近通向「傷心嶺」西坡的機動運輸路線遭敵切斷,造成了志願軍204師和東側朝鮮人民軍第5軍團在防禦上的危險局面。

為了扭轉被動局面,鞏固文登川陣地的防禦,第68軍向204師下達指示,要求在全師範圍內抽調兵器、人員組成反坦克大隊,專門打敵人的坦克。204師奉令迅速組成了師反坦克大隊,下轄2個反坦克中隊、6個反坦克殲擊組,由步兵610團副團長姚希同任大隊長。同時將1個野炮營、1個山炮連加強給防守最前沿的步兵610團,與團迫擊炮連共同組成團炮兵群,擔負火力支援及反坦克作戰任務。另外,還加強了1個工兵連給610團,執行佈雷、設障等任務。這樣,共集中了76.2毫米野炮12門、無坐力炮27門、山炮4門、火箭筒49具等反坦克兵器,歸610團指揮,準備給敵人的坦克來頓狠的。

在火力編組上,以團炮兵群掌握山野炮,以反坦克中隊掌握無坐力炮、火箭筒,以反坦克殲擊組使用反坦克手雷和爆破筒,遠近結合,分層設置,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火力配系。在防禦部署上,以文登里、上下深浦、柏峴嶺為主要防禦方向,以川穀公路為防禦軸線,重點有序地配置兵力、火器,構築了大縱深反坦克地域,形成了多方向、多角度打擊的綿密反坦克火力網。正如影片中所描述的場面:「反坦克大隊成立后,全團重新調整了部署,重點是加強了川底反坦克力量。整個文登川7公里縱深內組織了三層火網:以76.2加農炮、山炮為第一線火力,以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為第二線火力,還有76.2加農炮和山炮的直接瞄準射擊為第三線火力。在公路兩側挖交通壕一萬多米,挖了三道深3米、寬4米的反坦克壕,布設了五個反坦克雷區……」

下面就介紹一下志願軍用於反坦克作戰的主要兵器:76.2毫米野炮、無坐力炮、山炮、火箭筒、反坦克手雷、爆破筒、反坦克地雷等。

76.2毫米野炮是指蘇制ZIS-376.2毫米加農炮。自抗日戰爭以來,軍隊便習慣性地稱口徑75~76毫米的日制、美製、蘇制野戰加農炮為野炮。該型火炮性能可靠,使用的彈藥種類繁多,既能壓制敵方步兵、射擊堅固工事,又能用來反坦克,且便於車輛拖曳,緊急時還可用騾馬和炮兵拖曳,機動性強,因而深受步兵喜愛。從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開始,這種火炮就通過緊急進口大量裝備給了志願軍部隊。

山炮是指當時志願軍普遍裝備的日制41式/94式75毫米馱載榴彈炮、美製M116式75毫米輕型榴彈炮。沿用抗日戰爭以來的習慣,軍隊通常將這三種輕型榴彈炮稱為山炮。該三種火炮重量較輕,便於機動,適用于山地複雜地形和城市作戰,最大射程為6300米~8790米,還可作平射炮用,打步兵、打工事的效果很好,亦能對坦克及其乘員造成殺傷。

無坐力炮是指仿製於美制M1857毫米無坐力炮的國產5257毫米無坐力炮。當時志願軍的武器大部分由蘇聯提供,但蘇聯在無坐力炮研製領域比較落後,未能供應現成武器。由於朝鮮戰爭情況緊急,軍工部門便根據繳獲的美製M1857毫米無坐力炮仿製了一批國產無坐力炮,直接就投入了朝鮮戰場。直到1952年,才將這種國產無坐力炮定型為5257毫米無坐力炮。該炮機動性強,可發射殺傷榴彈和破甲彈,最大破甲深度為70毫米/30°,對美軍中型坦克的側面和後部裝甲威脅很大。

火箭筒是指美製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和國產5190毫米火箭筒。美製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曾大量裝備給國民黨軍隊,在解放戰爭中被解放軍繳獲了不少。入朝作戰初期,志願軍又從美軍手裡繳獲了一些被稱為「超級巴祖卡」的美製M2088.9毫米火箭筒。由於反坦克作戰的需要,該火箭筒被緊急送回國內進行仿製,產品定型為5190毫米火箭筒。上述兩種火箭筒都被大量裝備給志願軍部隊,其最大破甲深度達到120毫米,成為了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反坦克手雷是指蘇制RPG43式反坦克手榴彈,志願軍喜歡稱其為手雷。該型手雷採用聚能破甲原理反坦克,對均質鋼裝甲的破甲深度為75毫米,使得步兵擁有了一種能夠在陣地戰中遏制敵坦克快速突破的反坦克火器。同時這種手雷裝藥量大,爆炸威力強,對爆破土木工事和殺傷集群目標亦非常有效,一顆就能炸毀一個地堡或者殺傷一個排的敵軍,因而後來也被志願軍當作了陣地防禦戰和短促出擊拔點作戰中的殺敵利器。

爆破筒主要有蘇制爆破筒和仿製於日制98式爆破筒、美製M1A1式爆破筒的國產爆破筒,其爆破土木工事和殺傷集群目標的威力與反坦克手雷類似,很受步兵歡迎。但它不是常規反坦克武器,用於反坦克時爆破手需要貼近敵坦克作戰,非常危險,屬於其他反坦克武器均無效情況下的非常手段。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大量使用爆破筒攻擊敵人的坦克,正體現了雙方存在較大技術差距情況下的悲壯與無奈。

反坦克地雷種類也比較雜,有蘇制TM-35型反坦克地雷、國產51式木殼反坦克地雷,還有將炸藥裝入馬口鐵盒並壓成固體的簡易反坦克地雷。在中朝軍隊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情況下,這些反坦克雷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朝鮮戰爭結束后,美軍進行了統計,發現因地雷而損毀的坦克竟佔到了其損失坦克總數的70%左右,可見反坦克地雷的威力。

就是利用上述的各種反坦克兵器,志願軍204師指揮610團邊打邊建,在文登川內分層設置火力,高效編組,互相策應,密切配合,在較短時間內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反坦克火力配系。

其後經過了前後4天激烈交戰,志願軍集思廣益,越打越精,越打越得心應手,憑藉充分的準備牢牢守住了文登川陣地,令美軍的攻擊寸土未得,其洋洋得意的「坦克劈入戰」也遭到了挫敗。戰鬥中志願軍共擊毀、擊傷美軍坦克31輛,狠狠教訓了張牙舞爪的「鐵老虎」。此後,美軍再未敢以坦克集群沿公路向文登川內長驅突擊。

197812月,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完成了一部黑白軍事戰例影片《堅守文登川》,很受部隊歡迎,還因此獲得了全軍優秀影片獎。該片便取材於歷史上的文登里反「坦克劈入戰」,這是志願軍在進入陣地戰階段后最著名的一次反坦克戰鬥,也是解放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反坦克作戰,為全軍提高反坦克戰術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實戰借鑒。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