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終於造出了自己的圓珠筆頭

近日,網路、微博、微信被一則新聞刷屏了,這則新聞的標題是——《終於造出圓珠筆頭有望完全替代進口》。

新聞一出,很多媒體和網民大聲歡呼:「自主科技創新取得這一重大突破」、「我們憧憬圓珠筆頭國產化后這一產業客觀的市場空間」、「我們的民族自信心也因此更加增強了」……在大家歡呼雀躍的同時,我們需要反思:這個小小的圓珠筆頭曾帶來的大尷尬,而不應僅僅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

尷尬:制筆核心材料曾高度依賴進口

李克強總理曾在一次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座談會上透露了一個「秘密」:「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圓珠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

如果不是李克強總理說出來,估計好多人還真不知道,「製造」能造好火箭、高鐵,可是作為一個「制筆大國」,一個「小小」的圓珠筆筆頭「球珠」卻高度依賴進口。

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卻無法實現一個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發和生產,「圓珠筆之問」,更是「製造業之問」。

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曾在一次採訪時表示,在他們企業,每年大概會生產30億支圓珠筆,而一支筆便宜的只能掙幾厘錢。

據早前的公開資料顯示:每年圓珠筆的產量是380億支;佔全世界總供應量的80%,但筆尖珠芯近90%來自進口,每年需花費2億外匯進口,其中,日本人拿走材料的錢,瑞士、德國拿走了設備的錢,而3000多家制筆企業只賺一個微薄的苦力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圓珠筆生產國,光鮮數字的背後,透出的卻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寧波貝發集團品質部經理徐君道說:「筆尖鋼我們一般說的就是筆頭部分。我進入制筆行業以來,筆頭不鏽鋼材料都是從日本進來的,不僅是國內,國外的制筆材料不鏽鋼材料也是日本的。」

困境:小小「球珠」內實則大有乾坤

筆頭分為筆尖上的球珠和球座體,圓珠筆頭看似簡單,其實內有乾坤。筆頭開口處厚度不到0.1毫米,卻要承受各種書寫姿勢帶來的壓力和摩擦,同時還要和滾珠完全貼合,既要書寫流暢,又不能漏墨。因此,其硬度、開口大小、墨水槽位置必須搭配得天衣無縫。所以,筆頭的每個參數都需要由計算機精確計算到頭髮絲的十分之一,加工誤差不能超過0.3絲。

在筆頭最頂端的地方,厚度僅有0.3~0.4毫米。極高的加工精度,對不鏽鋼原材料提出了極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時還不能開裂,小小「筆尖」考驗著製造。

目前,直徑0.5~1.0毫米的碳化鎢球珠不僅可以滿足國內生產需要,還大量出口。但直徑僅有2.3毫米的球座體,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原材料,長期以來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國家手中。每年要生產380億支筆需要用一噸12萬的價格進口1000多噸生產筆尖的鋼材,付出外匯1500萬美元。

據了解,來自瑞士公司的筆頭一體化生產設備,生產一個小小的圓珠筆頭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筆頭裡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階和五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要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數量級。「筆頭的關鍵部位,比如碗口,它的尺寸精度都是在兩個微米,它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4微米,這樣一個技術要求。」徐君道表示。

突破:數百億圓珠筆頭「造」

為了給數百億支圓珠筆安上「筆頭」,國家早在2011年就開啟了這一重點項目的攻關。

據制筆協會介紹,2010年底國家有關部門專門組織了調研,並於2011年啟動了「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製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國家撥款近6000萬元支持相關科研機構、企業針對中心墨水製造、筆頭不鏽鋼線材、加工設備等開展科技攻關。

經過不懈努力,該項目於2015年通過「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驗收,實現了一系列技術突破。

長期以來,困擾制筆行業的「進口依賴」困局,開始被逐漸扭轉。

太鋼集團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輝綿認為,鋼材要製造筆頭,必須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把鋼材調整到最佳性能,微量元素配比的細微變化都會影響著鋼材質量,這個配比找不到,的制筆行業永遠都需要進口筆尖鋼。

為了提煉材料,太鋼集團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輝綿說,因為開發這個產品沒有可借鑒的資料,都是從一個成分的配比從幾十公斤的開始煉,各種成分加入多少這個次數沒法統計了。

經過5年數不清的失敗,在電子顯微鏡下,太鋼集團終於看到了「添加劑」分佈均勻的筆尖鋼,試驗在2016年9月取得成功。大規模鍊鋼十多次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鋼材終於出爐了。這批直徑2.3毫米的不鏽鋼鋼絲,可以驕傲的寫上了「製造」的標誌。

現在,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使用製造的筆頭。依照這種趨勢,在未來兩年國產筆頭有望完全替代進口。

思考:製造需要多一點工匠精神

那為什麼製造的圓珠筆就沒有人家的好用呢?

按照人社部副部長湯濤的說法,這背後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問題。「從一個製造業大國到製造業強國,我們在人才培養上還有很大的差距。」其中有幾個關鍵點:專業技術人才總體來說,仍是嚴重短缺,一些領域欠缺獨具的匠心,需要重塑製造「人力基因」,提高「藍領工人」地位。

記得早前看過一篇文章,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德國人生產的圓珠筆摔在地上10多次,撿起來依然可以用。

反觀製造的圓珠筆不好用,表面上看是因為「我們沒能掌握核心技術」的問題,但問題的關鍵恰恰在於「我們為什麼不能掌握核心技術」?

在世界華人圈裡有這樣一句話:「日本人是匠人氣質,人是商人性格。」這句話聽起來雖然刺耳,但細細品味,未免不無道理。或許不是我們的材料選擇出了問題,或許不是我們的技術水平出了問題,或許不是我們的創意和營銷沒有與國際接軌,或許是企業對財富的認識出了問題。

細節決定成敗。但從目前看,製造還是以來料加工居多,無法掌握核心技術,導致利潤極低。

而近兩年興起的「海淘熱」,應該給製造企業敲響警鐘:想要做好產品,需要外國企業的那種工匠精神。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修鍊好內功,造好圓珠筆、馬桶蓋便不再是企業的難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