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卡爾.榮格:揭開你的面紗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他迎娶了IWC萬國表擁有人的千金,及后成為這家沙夫豪森錶廠的共同擁有人。1907年他開始與弗洛伊德合作,發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之後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揚鑣,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出「情結「的概念,把人格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曾任國際心理分析學會會長、國際心理治療協會主席等,創立了榮格心理學學院。1961年6月6日逝於瑞士,他的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愛瑪•羅斯巴及其丈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是沙夫豪森IWC萬國表的共同擁有人)

黃金保護蓋內鐫刻「Fräulein Emma Rauschenbach de Dr. C. G.Jung, 16. Februar 1903」(愛瑪•羅斯巴小姐及卡爾•古斯塔夫•榮格醫生,1903年2月16日)字樣

人格整體論

這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的核心理論。榮格把心靈當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他認為,心靈是一個先在性的概念,與精神和靈魂相等。心靈是人的—切軟體內容的全體,如思維、情感、行動等一切意識到的,一切潛意識的內容。人格的原始統—性和先在整體性,不僅在理論上追求心靈整體綜合,而且在臨床上要求恢復人格完整。因此分析心理學的方法論實質上是一種整體論。

在榮格看來,心靈或人格結構是由意識(自我)、個體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等三個層面所構成。

意識:人格結構的最頂層,是心靈中能夠被人覺知的部分,如知覺、記憶、思維和情緒等,其功能是使個人能夠適應其周圍環境。自我是意識的中心、自覺意識和個體化的目的所在。榮格認為意識是心靈中很少一部分,具有選擇性和淘汰性。正是出於自我才保證一個人人格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完整性。

個體潛意識:人格結構的第二層,包括—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和被壓抑的經驗,以及屬於個體性質的夢等,相當於弗洛伊德的前意識,可以進入意識內我領域。榮格認為個體潛意識的內容主要是情結,即一組組壓抑的心理內容聚集在—起的情緒性觀念群,如戀父情結、性愛情結等。它決定著我們的人格取向和發展動力。

榮格認為情結的作用是可以轉化的:它既可以成為人的調節機制中的障礙,也可以成為靈感和創造力的源泉。情結來自先在的超個體的共同的心理基礎。

集體潛意識:人格或心靈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迹。不同於個體潛意識,它不是個體後天習得,而是先天遺傳的;它不是被意識遺忘的部分,而是個體始終意識不到的東西。集體潛意識的內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聯繫的原型所組成,本能與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礎,原型則是本能內身的潛意識意象。由於人類遺傳下來的原型就不需要藉助經驗的幫助即可使個人的行動在類似的情境下與他的祖先的行動相似,」藝術家的創作如有神助」』就是原始意象起著一部分的作用。

榮格把人的態度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類型。

內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內部,易產生內心體驗和幻想,這種人遠離外部世界,對事物的本質和活動的結果感興趣。

外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易傾向客觀事物,這種人喜歡社交、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具體事物感興趣。

其次,榮格認為有四種功能類型,即思維、情感、感覺和直覺。感覺是用感官覺察事物是否存在;情感是對事物的好惡傾向;思維是對事物是什麼作出判斷和推理;直覺是對事物的變化發展的預感,無需解釋和推論。榮格認為人們在思維和情感時要運用理性判斷,所以它們屬於理性功能;而在感覺和直覺時沒有運用理性判斷,所以它們屬於非理性功能。

榮格把兩種態度和四種機能類型組合起來,構成了八種心理類型。

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型、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

榮格劃分的這八種類型是極端情況,實際上個體的性格往往是某種性格類型佔優勢,還有另外一種或兩種性格類型居於輔助位置。

心理學大師榮格生前就已經獲得了巨大的聲譽,但他卻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平民風度」而僅僅在精神上顯得是一位「巨人」或「貴族」。「他跟所有的人談話都坦率自然,毫不裝腔作勢,不管對方是名人還是中學生,他十分民主,一點也不拿架子和自認為了不起……凡是與榮格有過私人接觸的人,事後都提到他具有開朗的心情和無與倫比的幽默感。

他的眼睛愉快地閃動,不時發出開心的、富於感染力的笑聲。他自己風趣健談,又能專心聽別人談話,從來不顯得心不在焉。在談話過程中,他對問題的把握靈活變通,表達簡練準確,能夠容納和接受不同的意見。」

榮格用了一些特定的辭彙來描述心靈的各個部分,包括意識(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在內。這些概念源自於他大量的臨床觀察經驗。

人類心靈的深度一如外在、「真實的」、集體意識的世界一樣的客觀真實。

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的外在世界,有共同價值與形式的文化世界。人格中最深、最不易碰觸到得層次。在榮格看來,如同我們每個人在個人潛意識裡積累並存放所有個人記憶檔案那樣,同樣人類集體作為一個種族,也在集體潛意識裡存放著人類和前人類物種的經驗。

人格發展論

榮格認為,心理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個性化,其中要經過一系列的發展階段。他早年把人生劃分成四個階段:(1)人生第一年;(2)童年期到青春期;(3)青春期到整個成年期;(4)老年期。

第一階段是童年期(從出生到青春期):最初是無序階段,兒童只有零散、混亂的意識;然後是君主階段,兒童產生了自我,出現了抽象思維的萌芽,但缺乏內省思維;最後是二元論階段,兒童出現內省思維,自我被分為主體和客體,兒童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第二階段是青年期(從青春期到中年):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年輕人需要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但是,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榮格認為這一階段是「心靈的誕生」階段。要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必須克服童年期的意識狹窄,努力培養意志力,使自己的心理和外部現實保持一致,以便在世界上生存和發展。

第三階段是中年期(女性從35歲,男性從40歲開始直到老年):這是榮格最為關注的時期。中年人往往在社會上和家庭生活中都已經紮下根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卻面臨著體力的衰退、青春的消逝、理想的暗淡,從而出現心理危機。榮格認為,要順利度過這一時期,關鍵要把心理能量從外部轉向內部,體驗自己的內心,從而懂得個體生命和生活的意義。

第四階段是老年期:老年人易沉浸在潛意識中,喜歡回憶過去,懼怕死亡,並考慮來世的問題。榮格認為,老年人必須通過發現死亡的意義才能建立新的生活目標。他強調心靈的個性化實際上要到死後的生命中才能實現,意味著個人的生命匯入到集體的生命中,個人的意識匯入到集體潛意識中。

榮格常提到,我深信,心靈的探討必定會成為未來一門重要的科學....這是一門我們最迫切需要的科學。因為世界發展的趨勢顯示,人類最大的敵人不在於飢荒、地震、病菌或癌症,而是在於人類本身,因為,就目前而言,我們仍然沒有任何適當的方法,來防止遠比自然災害更危險的人類心靈疾病的蔓延。

「一個吸引著我全部的研究興趣,使我激動萬分的問題是:在精神疾病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東西在作祟」?榮格治療過大量病人,他晚年回憶,他分析過的夢,總數不下八萬。作為一位能夠一直深入到他人靈魂深處的醫生,許多曾經接受過榮格治療的病人,後來雖然恢復了健康,卻一直保留著對榮格的深刻記憶。

一次榮格應邀去耶魯大學講學,大禮堂已經座無虛席。聽眾對榮格的報告報之以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報告結束后,主持報告會的一位教授的夫人邀請榮格去家中出席茶會。茶會上,她流著眼淚告訴榮格:「你的報告我沒有聽懂,但我卻深受感動。你的聲音、你的舉止、你講話的方式感染了我。我明白你所說的全是真理。我無法控制自己,實在痛快極了。」 在一些人眼中,榮格簡直就像是一位聖人或「先知」。

(1909年在克拉克大學。前排左起:弗洛伊德、霍爾、榮格,後排左起:費倫茨、瓊斯、希里爾)

有人指出:「有許多人認為榮格像一個宗教聖人,在他身上能夠發現救世主耶穌基督的特徵。」有心理學家評價說:榮格的工作囊括了如此眾多和如此不同的興趣領域,他所產生的影響,只能說剛剛開始。今天,人們對榮格的興趣正越來越濃厚,他的影響的日益增長,迄今也只能說仍然處在早期階段。也就是說,榮格是如此領先於他的時代,以至今天乃至三十年後人們也只能逐漸地追趕他的種種發現」。

「人需要困擾,困擾是心理健康的必需之物。」

——沒有困擾,就沒有成熟。沒有迷茫,就沒有覺悟。(永恆注,下略)

「一個人重要的是他談論什麼、而不是他贊同或不贊同什麼。」

——思想在哪裡,言行就在哪裡。

「一個人感覺合腳的鞋卻會夾痛另一個人的腳。適用於一切的生活處方並不存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和喜好,適合自己的處方只有自己知道。

「兒童的教養源於成人的修為而非說教。」

——身教為先,德育為本,品行的熏陶潛移默化深植內心。

「青春美酒並不總是隨歲月流逝而日漸清徹,有時它會日漸混濁。」

——青春與歲俱逝,真心永懷赤子。

「在生活的洪流中,沒有人是毫無煩惱的。」

——世事無常,總有無奈,要及時從煩惱中放下自我,把意識超拔出來。

「不理解一個人,就往往會把他當傻瓜。」

——因為(他感到)與其不類。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經典四決定。思想決定命運,習慣造就人生。

「你究竟是願意做一個好人,還是做一個完整的人?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做老好人不討好又累心,委身求善不如復性完善,人格完整,眾人自敬。

「一年中的夜晚與白天數量相同、持續時間一樣長。即使快樂的生活也有其陰暗筆觸,沒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一詞就會失去意義。耐心鎮靜地接受世事變遷,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世間意義的苦與樂、禍與福是互為對立的影子,逐欲求樂,苦即隨之;身外求福,禍即倚之。順逆一視,苦樂齊同,平心凈意,無住歸宗。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全家福)

是什麼誘使一個人最終以自己的方式掙脫出與群眾的潛意識認同,就像掙脫出一團迷霧?不是需要,因為存在多種需要,而它們都在常規中尋求庇護。也不是道德決定,因為十次中有九次我們會選擇常規。那麼是什麼東西如此冷酷地使天平偏向於非凡?它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天命:一種非理性因素,它註定一個人要從民眾、從民眾的衿熟之路中解脫出來。真正的人格永遠是一種天命,它信任天命猶如信任上帝。而天命就象上帝的訓誡,它無可逃避。人必須服從自身的法則,它猶如守護神,向人耳語出新的妙奇之路。享有天命的人聽到這個內在本性的吐露:冥冥中在召喚他。

人類的所有成就都源於創造性幻想。那麼我們沒有權利輕視想象力。確實,天才的天賦和他的人類品質有時會差異如此巨大,人們不得不懷疑天賦平庸點也許是件好事。

文章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