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容器的未來:伺服器端的Android

【賽迪網訊】近日,坐擁千萬用戶和億級代碼倉庫的代碼託管和編程社交網路GitHub,在開發、SRE等團隊的配合下將服務切換到Kubernetes。

微軟與AWS這兩家雲計算領域的頂尖廠商加入一家非營利性開源組織:CNCF(致力於開源技術作為微服務架構的一部分在編排容器的維護和集成)。

在剛剛結束的VMworld上,VMware更是攜手Pivotal和Google發布了私有雲容器平台。

在QingCloudInsight雲計算峰會上,QingCloud青雲發布了Kuberneteson QingCloud,用戶可以輕鬆地通過這款產品,200秒就能部署一個Kubernetes集群,極大地節省了Kubernetes部署和運維的時間。

想必,大家都注意到了這些重量級新聞指向的一個共同關鍵詞:Kubernetes(容器)。

青雲QingCloud容器平台負責人 王淵命

賽迪網小編也帶著這個關鍵詞,採訪到了青雲QingCloud容器平台負責人王淵命,讓他和我們說說容器那些事兒。

容器產生的沃土

談到容器,那麼首先王淵命認為需要先說說雲,特別是雲技術沉澱模型,在IaaS層接管硬體之後,之上會提供資料庫、緩存、大數據等PaaS的應用以及對象存儲等SaaS類的服務。而應用除了業務邏輯,還要有監控、日誌處理、部署和交付、自動化運維、高可用、鏈路追蹤等等,但是它們和業務邏輯沒有太大關係。

這些事情能否都由雲平台支撐?用王淵命的話來說:很難。因為每個應用程序的監控、日誌、部署、架構,需要的性能都不一樣。當這些都能統一的時候,才能由雲來支撐。容器就在這種需求下產生了。

容器的產生,其實主要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應用標準化。

接下來要實現的就是雲與容器的結合。

現在比較通行的做法就是在IaaS上搭一套容器平台,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遭遇一些挑戰,例如資源隔離、調度、網路、計費單元等等。

下一代雲是何模樣?

要看清下一代雲的模樣,我們就需要了解IaaS和容器是如何結合的?並且從開發者、軟體服務商以及企業用戶三個角度來思考。

以下,我們從四個維度來分析下這三者的關注點。

從環境的角度來看,開發者希望開發出來的應用程序在本地和線上是一樣的方式部署和運行,這樣應用遷移的成本、開發成本、測試成本都會降低;軟體服務提供商,提供了雲上的軟體服務,他希望服務能在其他雲上以同樣的方式進行部署和提供,他關注的是跨雲的環境是否是一致的;企業用戶更關心的是本地機房環境和雲上的環境能否保持一致,無論是私有雲遷到公有雲,或是做混合雲,應用遷移和轉換都非常方便。

從成本角度來看,開發者關注的是研發成本,雲能否幫助自身做更多的事情,降低研發成本;軟體服務商關注的是部署成本。到現在為止,伺服器端的應用程序只提供安裝包,把安裝包變成服務,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溝壑,這個溝壑現在需要運維人員通過一個手冊或者類似的方式完成的。能否從一個安裝包,直接部署后變成一個集群,這是青雲QingCloud一直在探索的,包括AppCenter的技術,也是在探索這樣的方法,這是軟體服務提供商關心的;企業用戶關心的是擁有成本,跟實際使用的資源能否匹配,而不是很多空閑資源。

從交付的角度來看,開發者關心的是應用發布、打包,能否提供一個標準,能夠直接在各種環境下安裝;軟體服務商希望提供一個應用的分發的平台,把應用傳上來,類似AppCenter、AppStore的平台;企業用戶關心能否把應用一鍵安裝到環境里,而不是用一個手冊操作。

從標準的角度來看,開發者希望雲是面向API的標準,這樣所有都可以按照自動化的方式,提供足夠的API,就能把所有事情自動化;軟體服務商希望你的標準能屏蔽後面的細節,跟各種發行商沒有任何關係;企業用戶希望避免廠商鎖定。

如何成為COE標準?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要條件當然需要有COE(容器編排引擎)標準,即雲上的容器編排引擎和本地的容器編排引擎是一致的,API也是一致的,在其他的雲上的API也是一致的,就能夠實現下一代的雲。

王淵命認為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一是開源。閉源的編排引擎很難得到用戶以及大多數廠商的支持。不像面向C端用戶的應用,伺服器端的應用演進、變化非常慢,廠商也比較多。假設有一個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的雲廠商,就可以自成一個標準,但這種情況基本是不可能的。

二是對商業化要友好,僅是開源肯定不夠,還需要有很多商業支持、推廣,才能落地到眾多的環境里。

三是社區與廠商的支持。

四是API跟應用規範的標準化程度,專註於標準,才能真正地為用戶屏蔽技術細節;

五是擴展性。當大家的環境都趨向標準,也帶來了同質化的問題。因此,要往可擴展性上發展,才能有自己的優勢。

王淵命做了個小預測,那就是,Kubernetes可以認為是伺服器端的Android,目前它遇到的場景跟不到10年前的Android遇到的場景類似。

青雲的容器發展路線圖

基於以上理解,青雲正一步步將Kubernetes打造成伺服器端的Android。

首先,最早青雲QingCloud是作為Cloud Provider支持Kubernetes。因為Kubernetes提供了Cloud Provider的機制,它把很大以部分讓渡給雲廠商去實現,並提供API。作為Cloud Provider,青雲QingCloud把Kubernetes的規範跟自己的平台做整合,並開源相關的插件,同時在青雲AppCenter提供一致的Kubernetes服務。即,用戶可以直接使用青雲提供的Kubernetes服務,也可以自己搭建Kubernetes並安裝青雲開源的插件,兩種方式是一樣的。

第二,青雲QingCloud在雲上提供Kubernetes的集群應用,目前已經上線,並且最新版的1.7.4也將在9月初上線。

第三,青雲QingCloud會嘗試擴展Kubernetes規範,讓Kubernetes支持更多的應用。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可以藉助青雲QingCloud的AppCenter,其上已有上百款應用,青雲QingCloud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應用搭建經驗。Kubernetes至今專註於制定標準,其目的是讓應用適應Kubernetes,而不是去適應應用。現在的困境在於大多數應用是在Kubernetes之前產生的,很難快速遷移到Kubernetes上。這個過程需要QingCloud AppCenter這樣對應用熟悉的的黏合劑或者解決方案,以便不同模式的各種應用和Kubernetes的規範快速融合,從而讓Kubernetes支持更多的應用。

最後,總結來說青雲QingCloud正在以擁抱開源的姿態,研發新一代的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