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原來中國古代也有游擊戰

古代民間游擊戰趣聞不少

作者:劉黎平

游擊戰是保家衛國,打擊敵人侵略的一種很有效的軍事行為,它靈活機動,出乎敵人意料之外,又能有效地殺傷侵略者;而且還有高度的主動性,以逸擊勞,讓敵人防不勝防,從而擾亂敵人的部署,搖動敵軍的意志,不僅軍事上打擊敵人,也從心理上震撼敵軍。

在古代,為了捍衛疆土,保衛自身的安全,一些邊城或者遭受戰亂地區的老百姓,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勇敢而機智地消滅敵人,此舉甚至得到官府的肯定和士大夫的褒揚。

北宋邊城老婆婆 單人殺敵繳獲武器

一說起北宋保家衛國的英雄,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楊家將,一門四代殺敵報國,楊令公、楊延昭、楊宗保,乃至女英雄穆桂英,都為國披掛上陣,或屢建奇功,或灑血疆場,儘管其中很多故事都是虛構的,例如穆桂英史上並無其人,然而,史上確實有楊家將,楊令公和楊延昭的一些戰功,確實是很靠譜的。再有呼延贊父子,其捍守邊疆的戰績,於史也有記載。而狄青也是當時據守西北,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名將。

除了以上光彩奪目的軍事英雄,其實也有一些默默無聞,並不見經傳的普通老百姓,他們並沒有高深的兵法,出眾的武藝,也沒有先進的武器,更沒有可以倚仗的戰術助手,然而卻靠著自己滿腔的愛國熱情,滿滿的智慧,以及熟悉地形的優勢,也能消滅敵人,建功立業。在北宋初年,就有這麼一出。

話說公元989年,即北宋端拱二年,契丹起兵大舉南下,北宋邊防兵防守不力,居然讓敵人的鐵騎一路殺到河北的唐河一帶,邊關一度告急。那時候北宋對契丹,在軍事上多半佔下風,此前宋太宗一度親自率軍攻打契丹,但用兵無術,落得倉皇北顧,自己一度和大部隊失去聯繫一整夜,人心惶惶,十分狼狽。到第二天早上,才失魂落魄地返回大營。

然而,唐河一帶的民風一向比較勇悍,他們長期生活在邊關,熟悉地形,也習慣了長期的戰爭生涯,沒有什麼畏敵心理,「然亦未甚懼」,反而能夠發揮殺敵報國的作用。且說就在公元989年的某日,唐河地方有個老婆婆,正坐在一家店裡,估計她可能是店主。這時候,來了一名敵軍騎兵,將馬拴在店門口,馬屁股后還捆著從老百姓那裡搶奪來的家畜,大大咧咧地坐下來,將弓箭拿在手裡,然後氣勢洶洶地命令老太婆去給他打水,「會一虜至,系馬於門,持弓矢坐定,呵嫗汲水」,從「持弓矢坐定」的細節來看,這名契丹兵的警惕性還是相當高的,雖然下馬,但武器還是緊緊拿在手裡。

老婆婆不慌不忙地去井邊打水,提到中間的時候,就裝作力不從心的樣子,回頭叫契丹兵來幫忙,說自己年老力衰,也提不上來水桶。她很會迷惑敵軍,客氣地呼對方為「大王」。敵兵放下弓箭,走過來低頭看是怎麼回事,老婆婆果斷地將他推下深井,緊接著,老婆婆跨上契丹兵的戰馬,奔向邊關守備處,「嫗自后推虜墮井,跨馬詣郡」。想象一下當時的畫面,銀髮滿頭的老奶奶,跨馬催鞭,揚起塵土,飛奔而去,真有幾分戲曲里佘太君老英雄的風采,這也算是民間佘太君吧。

官府大力褒揚了老婆婆勇敢機智殺敵的舉動,還遊街展示戰果,所屬常山郡的老百姓都紛紛出來圍觀這位英勇的民間抗敵英雄,如果當時有網路,估計這位奶奶會被譽為「最美游擊隊奶奶」。

士大夫王禹偁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報告文學,名為《唐河店嫗傳》,對於邊城的老百姓敢於挺身而出,且又能機智對敵的行為,大為讚賞,他意識到了群眾的軍事智慧是不可忽視的,稱讚他們「習戰鬥而不畏懦」,大宋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保護邊疆,禦敵於關外。他充分認識到民間組織的游擊力量,在軍事上有很大的威力,契丹大兵在攻打宋境內的上谷時,一直不能攻克,就是因為當地的百姓組織了游擊騎兵,名為「靜塞兵」,有效地抗擊了敵軍。至此,北宋士大夫感嘆,如果能在邊關組織一萬民兵游擊隊,其戰鬥力相當於五萬契丹兵,「如是得邊兵一萬,可敵客軍五萬矣」。

清朝三藩叛亂 民婦智滅賊匪

清朝初年,發生了以吳三桂等人為首的三藩之亂,一時南北用兵,社會動蕩,民生塗炭。而令老百姓苦不堪言的是,清廷派下去平叛的官兵,也成了禍害百姓的根源,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大兵所至,其害甚於盜賊」,在《聊齋志異》里也有記載。然而,人民也不全是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起來反抗,保護家園。

據《張氏婦》的記載,清兵南下到兗州一帶的時候,正好碰上大雨,老百姓被劫掠一空,紛紛躲避到高粱叢中。官兵們知道后,騎馬進入積水的高粱地,強搶民女,無所不為。

且說當地有一位姓張的民間女子,也不逃避官兵和游寇,而是待在家中。她和老公在廚房挖了一個深坑,然後在上面覆蓋一層薄薄的茅草,再在茅草上覆蓋一床席子,看上去似乎是張床。

且說這天她家進來兩名官兵,一見張氏頗有姿色,就起了歹心。張氏將計就計,將一名清兵引入,讓其上席子,誰知一踩上去就撲通一聲掉下深坑,第二名清兵在外面不知就裡,過了一段時間才進來,張氏又依法炮製,然後將柴火扔進坑裡,燒死兩名清兵,「兵踏席,復陷,婦乃益投以薪,擲火其中」,以燒掉自家住房為代價,消滅了兩名圖謀不軌的清兵。

而張氏當時遇到的悍兵賊匪也不止一次。有一天,張氏在村外數里的大路上刺繡,正是盛夏正午天氣,「攜女紅往坐烈日中」。忽然又來了一名騎兵,看見張氏,於是下馬欲行不軌。聰明機靈的張氏,趁著騎兵不注意的當下,用繡花針悄悄刺了一下馬屁股,戰馬忍不住嘶鳴了一聲,騎兵為了防止戰馬奔逸,於是將自己的腳拴在馬腿上,然後又來騷擾張氏,「兵遂系馬股際,然後擁婦」。看到敵人上當,張氏立即用錐子猛刺馬脖子,馬哪裡忍得住痛,撒開四蹄狂奔,而騎兵的一隻腳還跟馬拴在一起,一時間哪裡解得開,於是被戰馬拖著跑了幾十里,到最後身首不見,只有一條腿還系在馬身上,落得個可恥的下場,這個場面記載得很生動,且看:「婦出巨錐猛刺馬項,馬負痛奔駭。韁系股不得脫,曳馳數十里,同伍始代捉之。首軀不知處,韁上一股,儼然在焉。」

《聊齋》里的張氏和北宋的唐河老婆婆殺敵有共同之處,都是以婦孺之弱對鐵騎之強,不能正面對抗,而是首先示弱,然後等敵人放鬆了警惕,放下了武器,再出手打擊,在英勇無畏的同時,更顯示了沉著冷靜的智慧。蒲松齡對張氏的機智殺敵給予很高的評價,說她相當於秦漢時「巧計六齣」的一流謀士陳平。

「彭越撓楚」也是早期的游擊戰術

在古代,關於游擊戰術的史書記載,彭越是很有名的。在楚漢之爭中,劉邦親自帶兵在前線與項羽對抗,進行長時間的軍事拉鋸戰,打得十分辛苦,劉邦還為此中箭,甚至差點被俘虜。同時,蕭何在後方負責補給,每當劉邦部隊損失慘重的時候,蕭何就從巴蜀、漢中和關中運來兵力和物資。而韓信則負責外圍開拓,從河北一直打到山東,解決項羽的側翼。

這個時候,不要忘記了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彭越。彭越率領部分軍隊,在劉邦與項羽惡戰的時候,他就襲擾梁、楚一帶,截斷楚軍的糧草運輸,甚至還經常導致項羽半路停止對劉邦的進攻,回兵救援。這個史上被稱為「彭越撓楚」,給楚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例如公元204年的時候,項羽和劉邦在滎陽相持,項羽眼看著把劉邦收拾到差不多了,此時的彭越卻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迫使項羽不得不放下劉邦這一頭,回師救援。

游擊戰後來在我們的民族解放戰爭史上,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做了巨大的貢獻,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軍事智慧,令人驚嘆,值得研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