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除了罵娘,我們還能做什麼?

想談談對新三板的最新看法,打開電腦卻頗有江郎才盡之感。說來說去都是老話題,翻來覆去都是那麼幾件事情:宏觀層面的新三板定位,具體表象的流動性癥結、三類股東問題……..市場的參與者越來越悲觀,樂觀者偶爾從官方的隻言片語中去YY一些所謂「利好」往往卻是被打臉。參與者們只好選擇用腳投票。作為依然堅守在新三板的一員,只是罵娘不可取,自我麻醉在 「成就」中更不可取,我們還是應該正視問題並提出可行的建議。

新三板短短几年時間內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和影響力,離不開務實、前瞻的制度。新三板面臨的困境,毋庸諱言也與一些關鍵制度建設的含糊有莫大的關係。新三板急需二次創業,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優化急需實質性破題。

首先是,已經暴露出來的制度缺陷應該儘快彌補。

比如, 三類股東問題。三類股東是新三板市場的重要投資者,為新三板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通過備案的三類股東是新三板市場的合格投資者。但是新三板企業一旦啟動上市的進程,三類股東就成了被歧視和被清理的對象。這導致本來是新三板市場主要參與者的三類股東,不敢也不能投掛牌企業,嚴重影響了掛牌企業的融資。

比如交易制度的完善。(1)現有的兩種交易方式協議轉讓和做市交易嚴重落後於市場普遍性的交易需求,比如大宗交易、非交易過戶等。這導致交易需求方只能通過一些曲線的方式來實現交易,而這往往造成了市場的大幅波動和價格的扭曲。(2)做市商數量太少。做市商是新三板市場特有的交易制度,對於新三板流動性的改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市商制度推出的初衷是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但是目前新三板做市商數量太少, 80多家券商對應10000多家企業,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人力的投入都是杯水車薪。實際上,大量的PE、VC機構天然就是做市商極好的後備軍,他們既有資金又有專業能力,同時還有庫存股。如果對這類機構放開做市,做市才能真正發揮改善市場流動性的作用。

比如,分層制度義務分層了,權利也得分層。目前,我們確實分層了,將市場分成了創新層和基礎層兩個層級,其中更有上1000家的掛牌企業劃到了創新層了。分層之後應該是匹配差異化的制度,引導資源流向層級更高的企業。可問題在於,事實上,無論從哪一方面,目前創新層跟基礎層沒有任何實質的區別。這就讓分層制度喪失了其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這些問題已經成為新三板參與者普遍關心的且也對新三板產生很大影響的問題。即使不能一次解決,也應該有個計劃表和路線圖。

其次,儘早明確新三板的實質定位。新三板困境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新三板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定位實質上並未清晰。這其中核心就是新三板到底是一個預備市場還是一個獨立發展的市場。如果是預備市場,導向是培育,接近於台灣的興櫃市場,即主要為非上市公司提供融資和股份轉讓服務,同時為主板市場和中小板及創業板市場培育上市公司。如果是獨立發展市場,就應該建立完善獨立發展市場的功能,與滬深交易所市場為並列關係。實際中,新三板一方面似乎獨立發展,三方之間並無雙向對接的通道;另一方面,新三板的制度沒有建立獨立發展市場所應具備的融資、定價、交易的功能。新三板定位的不清晰直接導致制度建設無法向前,諸多暴露出來的制度缺陷也沒有彌補。

吐槽之後,還是得吃飯。問題擺在這,現實擺在這。存量的新三板參與者必須正視「我該怎麼辦」。無論是企業、投資者還是中介,本質上都是逐利的。新三板現實的狀況下,如何選擇?

對企業,滿足IPO條件的首選IPO。離IPO還有距離的,但有發展前景的暫時在新三板綻放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同等條件下,掛牌企業的融資便利度和效率高於非公眾公司。體量太小、發展前景不佳的公司沒有必要再來新三板了,新三板的合規成本越來越高,公司本身的局限性也使得融資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善,就老老實實的守著一畝三分田過小日子更好一些。

對投資者,新三板現階段就是一個股權交易市場,只不過相對公開性更好一些了。這個市場適合專業投資者,坑很多、門道很多,君不見業績變臉、股價變臉的公司比比皆是。老老實實做投資,而不是投機。IPO套利看起來很美,只是有多少是偽IPO項目,又又多少投進去的估值已經要高於發行估值了,還不用說A股市場的估值中樞下移已是趨勢。

文/Miss X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