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手機攝影必須遵守的6個原則

這是一系列實用的忠告。這六條雖不見得系統,但確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也是作者從許多「求點評」的照片中總結而來的,涵蓋觀察、操作、構圖等方面的內容――從愛好者到達人,六條原則我們始終遵守。這幾條準則,有的可能大家沒有意識到;而有的可能看起來簡單得可笑,但我們卻未必養成習慣,使它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拍攝。

熟悉幾種手勢

第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是,我們應該重視「手勢」,也就是我們說的「手感」。手勢會影響到我們拍照的質量的。真有那麼嚴重?我們可以回憶自己熟悉的一些東西,都會發現自己是很認生的:用鋼筆寫字,要熟悉了某支筆才會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彈鋼琴的時候,遇到特別硬或特別軟的鍵盤,演奏出來的樂曲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就連我爸炒菜,遇到不熟悉的鍋和鍋鏟,也都會有難以把握火候的感覺。
熟悉的手勢讓我們不會手忙腳亂,以從容、穩定、最舒服的方式拍下照片。按照我們的經驗,可以分三種類型有目的地去養成自己熟悉的手勢。

擺拍

這是最常規的情況了,要拍的東西不會轉瞬即逝,場景流動相對比較穩定。此時端穩相機,用拇指按下快門即可。 我自己熟悉的姿勢是這樣的:

橫拍的時候是雙手端穩的相機: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穩了手機,手機靠著右手手掌,拇指自然點按屏幕對焦、調節曝光並按下虛擬快門鍵即可。


豎拍的時候,左手握緊手機,右手輕輕倚靠在手掌上,拇指點按即可。


每個人都有熟悉的姿勢;沒有定式。

搶拍

熟悉搶拍的手勢,能夠幫助我們拍到一些突發的場景。通常狀態,手機放在衣褲口袋桌子上,都處於鎖屏狀態,在最短時間進入拍照界面,並且讓雙手處於拍攝手勢是關鍵。要點有兩個:拿起手機的時間拇指就從屏幕邊緣左划,快速進入拍照界面;迅速擺出「擺拍」的手勢。通常這個過程不會超過2秒。

搶拍-1,拿出手機點亮屏幕


搶拍-2,拇指左划進入拍照界面


搶拍-3,迅速調整姿勢進入拍照狀態

搶拍連續動作

掃街

在旅行 highlight 時刻,重要事件發生的時候也時常用到。有幾條經驗可以分享一下:掃街過程應該將手機捏在手上,會給人一種「捕獵」的心裡狀態; 不建議隨時打開攝影界面(比較費電),而是拇指隨時準備左划鎖屏界面快速進入攝影功能;可以配合耳機音量鍵作為快門觸發器。
這裡要單獨說說單手操作。以 iPhone 為例,需要首先用右手拇指「鎖屏左划打開攝影功能」,再用食指按下音量鍵作為快門。如果時間允許,在打開攝影功能后,還可以用右手拇指點按屏幕確定焦點,甚至上下滑動調節曝光。

單手操作三步驟。上面的操作雖說不難,但還是需要一些練習形成大家幾種熟悉的手勢的。

單手操作連續動作

擺正,端平,拿穩

攝影操作的開始不是去尋找那些莫名其妙歪歪斜斜的「創新」,而應該是把手機擺端正了,老老實實,輕鬆明快而又堅定地拍下場景。因為我們觀察世界,頭稍微歪一點,不會覺得世界是傾斜的。而對於照片來說,地平線的一點歪斜都會被敏感地感知。去看看 2016 年 IPPA 的獲獎作品吧,至少一半以上遵循這個原則。
小時候剛學鋼琴很喜歡肖邦的音樂,著迷於那種聽起來有些「自由散漫」(後來知道那叫 rubato 自由伸縮)的大師的演奏,遂模仿之,後來被老師制止了,他認為那時」基礎還不好,沒有到可以自由伸縮「的程度。他堅持讓我以均勻、平穩、節奏穩定的方式練習,果然,後面到了一定程度,也理解了一些音樂,自然就有了」自由伸縮「的感覺的。並且最重要的是,我發現了即便是在自由伸縮的演奏方式中,還是以一個堅定平穩的骨架為基礎的,不是隨意為之。我對這點的理解,和對攝影構圖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們需要理解並擺穩一個場景,再去天馬行空和推拉搖移。

這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讓水平線條水平,讓豎直線垂直,不能讓豎直線垂直的時候至少保證水平線水平。這還意味著,即使你要仰視,俯視,要擺正、端平手機――除非自己有足夠的理由去獲得斜線為主的構圖。

拿穩自不必說,雖然現在 iPhone 等高端智能手機已經有比較好的防抖優化,但過於強烈的抖動還是會讓畫面模糊。

分析上面的獲獎作品,能很容易在其中找到水平、豎直的結構線。擺正、端平的拍法適用於大部分情況。

擺端正不是金科玉律,你可以說荒木經惟、森山大道有大量歪歪斜斜自然的、放鬆的、充滿力量和衝突的照片。這裡說的「擺端正」是要避免那些尷尬的歪斜,以及對拍攝場景的心中有數,堅定、平穩地拍下一張照片。

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作品。他作品中的「歪斜」是有原因的而非盲目的。擦乾淨鏡頭

手機是沒有鏡頭蓋的,極高的使用率也會導致鏡頭很容易臟,上面最容易積攢的是指紋。單反相機如果鏡頭或反光鏡髒了,容易在畫面中形成黑色的污點,可以用去污點工具去除。但手機鏡頭特別是上面的指紋印會讓畫面出現鏡頭光暈。如果拍照場景中有燈光,這種眩光會被無限放大,甚至橫穿整個構圖,對照片的損害是毀滅性的。

因此,我們會時常檢查手機鏡頭是否髒了。這個簡單的習慣甚至可以說,如果是拍比較重要的照片,是一定會用餐巾紙擦一擦手機的鏡頭。

用手機擅長的焦距拍照

在以前的手機攝影分享會中,這一條叫做「慎用變焦」。考慮到現在許多品牌的手機已進引入了雙鏡頭甚至是變焦鏡頭,我也不再認為手機變焦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
首先我還是向初學者介紹一下,各個焦段的鏡頭的拍攝視角有什麼不同。
焦距數值越小,鏡頭的視角則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則可以在離被射物體很近的情況下拍下較為廣闊的空間,我們稱為廣角鏡頭。如常見的 14mm 超廣角鏡頭、16mm 廣角鏡頭、24mm 廣角鏡頭。

焦距數值越大,鏡頭視角越小,視角小到一定程度,可以將很遠的被攝物拉得很近,我們稱為長焦鏡頭,如常見的 135mm、200mm 甚至 400mm 鏡頭。野生動物攝影,很多愛好者熱衷的打鳥,就需要用到長焦鏡頭。上述兩個端頭的焦段和人眼的感受都差別比較大。

而介於二者之間焦段呢,如 35mm,50mm,我們習慣稱為「標準鏡頭」,視角較為平時,接近人眼視角。大部分手機鏡頭就是在這個焦段上的。因此我們通過手機鏡頭所觀察到的場景,是與人眼接近或視角略大於人眼的視角的。這也意味著,手機擅長的攝影場景也是這個視角的。
手機還不適合用來拍遠處的野生動物,鳥,或是拍下很大的月亮,也不適合在看台上抓拍運動員比賽的動作細節,同樣不適合在很近的距離拍攝很廣闊的場景。手機攝影適合的,是我們人眼看到的那些東西(或比人眼稍廣一些),是大約在 28mm 或 35mm 焦距視角上的。當然現在越來越多手機有了雙鏡頭(例如 iPhone 7p 的 56mm),拍到56mm 以上偏長焦的視角也不是難事了。

目前的手機鏡頭,還不能勝任如廣角和長焦那般較為誇張視角的場景記錄,只能通過外置鏡頭「模仿」其效果。

再來說說變焦。手機攝影的本質分幾種情況:

單鏡頭手機―― 28mm 焦距左右的定焦相機。當我們兩根指頭張開划屏,場景拉近了。這並不意味著手機鏡頭焦距變長了,而是通過電子變焦,將記錄下的場景「裁切」了一部分的假變焦。例如上圖,在 28mm 中裁切了 ab 段的圖像,模擬了長焦 AB 端段圖像的感覺,但畫質很受影響。
雙鏡頭手機―― 28mm、56mm雙定焦相機。當我們打開 iPhone7p 拍攝功能的時候,默認的還是和原來一樣的 28mm 鏡頭,此時是 1x;我們點擊 2x,此時已經切換到了 56mm 鏡頭,如果我們繼續拉近,手機會在 56mm 鏡頭基礎上進行數碼變焦,最高可到 10x;那麼在 1x 和 2x 之間呢?實際上是在 28mm上做的數碼變焦,只是由於拉伸不是很嚴重,所以畫質損失不會太嚴重。從 1x 到 2x 之間的鏡頭切換,iPhone 做得還是很流暢的,幾乎看不出破綻。

iPhone7P 的變焦示意圖,雖然可以實現10倍變焦,但我們還是建議用 1x 和 2x 定焦,並且變焦不超過 3x

我們使用手機拍照的原則則是,盡量只用到鏡頭原始焦段拍攝,只用輕微的電子變焦。否則輸出的照片畫質會受到較大影響。譬如以 iPhone 為例,通常我會控制變焦在 3x 以內。
可以看出,手機能夠保證一定畫質的焦距承載範圍依然有限,依然是以標準鏡頭為主的較小的範圍(儘管這個範圍在不斷擴大)。但我們不認為這是令人沮喪的事情。過去很多街拍大師也幾乎只少數焦段進行拍攝(如布列松的 50mm 和 35mm ),並且這個焦段和手機焦段較為接近。至少在焦段這件事情上,我們不用糾結。用手機,拍好它的焦段能勝任的照片吧。

下面這句話總結得很到位,「用好手機攝影,實際上就是用好 28mm 小廣角」。

慎用閃光燈

目前來說,閃光燈是各品牌手機攝影功能的軟肋,在大多情況下,用手機內置閃光燈的照片大多比較生硬,只起到了「補光」的作用,遠談不上「布光」。專業的攝影技術中,閃光燈的運用和現場光、自然光的運用是交相輝映的並且是技巧性很強的,就這點來說並不適於手機攝影的定位。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我會關掉手機拍照的自動閃光燈按鈕。盡情享受自然光和場景光塑造的世界吧。

少就是多

前面都在談操作,如果非要將構圖選材中的某一條作為最初原則,我想是這個。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的意思是,用盡量少的元素來表達盡量集中的意思。剛接觸攝影的時候,眼睛觀察到的「美」,總會傾向於「全部」記錄下來,然後後來才慢慢體會到,貪心是拍不出好照片的,以小見大,大膽捨棄往往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瀏覽 IPPA 歷年的獲獎作品,也可以發現,其中單中心式、主題集中式的構圖佔了很大一部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