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在互聯網上留下的黑歷史,何時才能「被遺忘」?

你在 QQ 空間的照片、人人的日記、在百合網註冊過的尷尬信息,互聯網都沒有忘記

歐盟和科技公司,是經常一起上頭條的關鍵詞,早些年是微軟,現在則是 Google。

但過去一年裡,讓 Google 和歐盟除了籌備中的反壟斷訴訟,最頻繁出現的莫過於「被遺忘權」(Right to forget)——從搜索引擎中抹去個人信息的權力。

相對於商業壟斷而言,後者與普通人關係更大一些,它關係著你的黑歷史會不會被別人看到。

你並不一定得是各種門的主角或者西太平洋大學的畢業生才有隱藏過去的需要。不管是國中在人人上發的荒唐照片、大學時以真名寫下的博客,還是別人放出的陌陌聊天記錄或者一篇弄錯人名的失實報道,這些都有可能是你不想讓僱主、同事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信息。

問題是,想抹去這些東西,真的容易么?

「被遺忘權」究竟是怎麼回事?

2009 年,阿根廷歌手 Virginia Da Cunha 發現自己可以 Google 和雅虎搜索到她以往的不雅照片,於是便狀告這兩家公司,要求撤銷搜索引擎中的鏈接。法官裁定 Da Cunha 勝訴。

今天你在這兩個搜索引擎搜索 Virginia Da Cunha 的相關信息,已經找不到相關信息。相比 6 年前,而且如果是一個生活在歐洲的人(哪怕是外國人)想抹去自己在 Google 和雅虎上的信息,也用不著通過冗長的訴訟完成。因為 2014 年歐洲議會通過的新法案確保了 Virginia Da Cunha 這樣的情況已經非常普遍,而且並不需要提起訴也能完成。

這事情並沒有因此過去,2010 年 1 月,歐盟委員會副主席 Viviane Reding 提交了立法,其中就包括一項有關「被遺忘權」的條款,當時 Viviane Reding 對被遺忘權是這麼解釋的「人作為獨立個體,有權自行決定他們生活的發展,不必因為某一次過去的特定行為而遭受永久性長時間的污衊和蒙羞。」

在 2013 年,歐盟對相關的法案草稿還是表決通過了,並在 2014 年進行修訂。而 Google、微軟在內的搜索引擎也在去年開放了刪除申請入口,可以刪除自己網上信息的搜索結果。

歐盟的出發點是保護普通人的隱私權,企業沒法通過這個途徑直接刪除信息。但這個舉動也惹來了很多的爭議,擔心互聯網服務將會在每個國家自我審查,封殺輿論。

不過那是歐洲需要擔心的問題。在,首先需要問的是,「被忘記」容易么?

在想要被忘記,你需要做什麼?

但如果你真的想要互聯網上個人信息消失,那要怎麼辦?

在英語世界,這是一個相對成熟、公開的產業鏈。DeleteMe 就是其中一個幫人們刪除個人信息的服務。一般人的需求可能是抹去名字、家庭住址和住宅外的照片,少部分人是想要抹掉自己的犯罪記錄,而他們會選擇向 DeleteMe 支付 100 至 200 美元不等的年費。

但如果你想被中文互聯網遺忘,難度就大了。

同樣地,在國內若是要刪除一條信息也需要這幾個步驟:首先要找到信息發布的源頭網站,聯繫他們的管理員刪除;然後聯繫搜索引擎要求不顯示該信息;對於已經擴散到各家伺服器的消息,要清除還得花錢雇傭代理公司或者黑客「刪帖」——這兩者都是違法的。

首先是發布和收集信息的源頭網站很有可能會拒絕你的要求,而它們並沒有為普通用戶提供註銷賬號的服務。

2010 年,人人網就曾被指責無法刪除自己的賬號,在用戶選擇刪除賬號之後,人人網還會把賬號信息保存起來,並提示用戶可以隨時恢復賬號。當時,同樣無法自己選擇註銷的網站並不少,還有新浪微博就是其中一個,要在微博上清除信息,你得自己手動刪掉自己發布的內容。

而人人不是特例,我們將國內的常用互聯網服務刪除賬號的功能都試了一遍,大部分都沒有成功:

  • 支付寶:可以刪除,必須在電腦端操作。

  • 淘寶:可以刪除賬號。但要刪除所有阿里相關業務的記錄,包括投訴和舉報信息,需要撥打淘寶客服熱線申請。

  • ,理由是擔心 QQ 號碼被盜后被他人惡意刪除。普通號碼需要持續 90 天不登錄,讓騰訊自動回收。

  • 。因為騰訊規定不能解開已經綁定的 QQ 號以及刪除微信號,所以只能用解除綁定手機的方法去最大限度保護個人隱私。

  • 豆瓣:有刪除賬戶按鈕,永久刪除,用戶不可恢復。

  • 百度云:無法申請刪除。

  • 微博:可以刪除賬號,需要聯繫客服。

  • 京東:無法刪除賬號。

  • 知乎:無法刪除賬號,但可以清空自己的所有資料,刪除自己的所有回答和問題。

  • 愛奇藝:無法刪除賬號,聯繫客服也無法刪除。

  • 陌陌:無法刪除賬戶,可以解綁所有信息,防止被人搜索到。

  • 小咖秀:沒有刪除賬戶入口。

  • 餓了么:用戶名賬號不能修改和註銷,如有特殊需求可以聯繫人工客服。

  • 攜程:工作日內聯繫客服,可以人工刪除。

  • QQ 空間、QQ 郵箱:可以提出關閉郵箱申請。

  • 美團:不能刪除賬戶。

另外,這裡還有一些移動應用,也是經過測試無法刪除個人信息的,他們包括:百度外賣、喜馬拉雅、秒拍、UC 瀏覽器、百度糯米、芒果 TV、優酷、滴滴打車、全民 K 歌、去哪兒……

而即使你的發布的信息在源頭刪除了,那些擴散的信息也會花費你不少的金錢和時間。

在國內,雇傭代理公司或者黑客刪除信息還是一項違法行為,因為刪帖公司們一般通過賄賂網站管理者牟利。根據《財新》早年的報道,根據收錄網站的不同,刪除信息需要 500 到數千元人民幣不等,而這僅僅是一條信息的價格而已。

如果關於你的負面信息恰好被影響較高的網站收錄並且傳播開來,在 2012 年之前你還可以用幾萬或者幾十萬的價格刪除。而現在隨著政府打擊的加大,個人就算願意冒險,也不一定能找到這個渠道。

另一個問題是,信息在不斷被擴散。

信息本質上是刪不掉的

這就是我們的信息在互聯網上的傳播路徑:我們在微博上說過的話,別人對你的評論,註冊過的百合網,甚至在京東、淘寶填寫過的姓名、郵箱、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都會被各個伺服器記錄,它就像一個信息的源頭。

而互聯網上的另外一種「生物」——爬蟲機器人,就像不停歇的信息打包流水線,時刻將伺服器上的信息進行抓取,複製,傳播。

你之所以能在 1 秒之內獲得 Google、百度數以億計的搜索結果,都是因為網路爬蟲機器人:它們訪問所有網站的每一個網頁,然後將頁面的內容進行過濾、分析,拷貝一份並且建立索引。這樣有人搜索某個關鍵詞的時候,它就能快速給出網頁鏈接了。

但今天你看到的信息早已不止搜索引擎了。

今年 4 月,新浪微博將職場社交應用「脈脈」告上法庭。微博稱,脈脈並沒有經過他們的官方介面,抓取並且儲存微博平台的用戶數據,包括微博內容和用戶的好友關係。

這些新浪微博的好友關係,當時還是脈脈這個社交應用的一個亮點功能——快速找到用戶的二度、三度人脈。也就是說,如果你發了微博,脈脈能夠自動內容抓取過來,即便你之後刪了微博內容甚至賬號,但脈脈也還有你所發內容的備份,甚至你和其它微博用戶的關注關係網。

這就是爬蟲的功效,而他們無處不在。Incapsula 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整個互聯網訪問量的 61.5% 來自爬蟲機器人。

甚至信息的源頭網站,也沒辦法獲知這些爬蟲拿到信息之後去了哪兒。

「(信息)會進入到土壤裡面。如果你是普通人,可能你的信息在好幾個伺服器裡面,這只是可能。信息一旦散布了,就很難清理乾淨。你總不能把牙膏擠回管里。」安全專家菲利普·R·茲莫馬恩(Philip R. Zimmermann)曾經這樣解釋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邏輯。

面對需求,茲莫馬恩創辦了做信息安全的 Secret Circle 公司,早前炒紅的防隱私泄露手機 BlackPhone 就是他們的作品。

如果不能讓互聯網遺忘,公司們會怎麼做?

互聯網早已脫離早期學術和娛樂的作用,我們還在上面找工作、支付、社交,甚至查看徵信信息。因為個人形象或者企業信譽需要在互聯網上建立,讓自己的黑歷史「被遺忘」顯得越來越重要。

而因為互聯網信息的傳播機制難以將信息連根剷除,國內刪帖行為也屬於犯法。許多公司的做法是:用更多的積極信息,淹沒負面信息。

畢竟,藏在搜索引擎第十頁的信息,和不存在也沒什麼區別。

一家移動應用開發商的公關經理講道:如果互聯網上出現了公司的負面消息,他們會針對負面消息的關鍵詞做優化——在權重更高的網站,發更多該關鍵詞的積極信息,把負面信息壓下去。在社交網路上,他們也會給微博「大 V」提供費用,讓他們轉發積極的內容。而因為無法通過「刪帖」解決問題,公關們還會聯繫這些負面消息的出稿方,寄送律師函,要求撤稿。

一家大型移動互聯網公司公關執行人員黃駿表示,他們對於負面消息的應對策略也是類似,目標是「最大程度優化輿論」,例如會僱用第三方機構寫對沖的稿子,同時雇傭水軍「稀釋」言論。

而普通用戶,怕是很難找到合適的人「創作」正面消息,並找地方發出去了。你能做的,更多是期望著互聯網從一開始就不記得你的黑歷史而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