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媒意見獨家 | 他參與策劃了《中國詩詞大會》,但對當下綜藝節目運作仍有三大困惑

【導語】

在2017年開春,廣東廣播電視台主辦的第九屆電視南方論壇上,冷淞作為演講嘉賓,做了題為《2016-2017電視創新發展趨勢解析》的演講。期間,他說:作為當下十分火熱的《詩詞大會》節目只用了一千多萬的製作費,就引發了爆點。即便是成功策劃《詩詞大會》,但他坦言,對當下綜藝節目運作仍有三大困惑。

節目運作的三大困惑

首先,一些平台的優質方案,由於各方原因的制約,無限期的延後,最後上不了了。這主要可能是客戶的問題。

其次,主管部門對於節目價值觀和類型差異的高標準要求,使現在90后青年化的綜藝團隊不適應。90后從業者可以設計一個遊戲任務,但是讓他做一個節目的頂層設計,他設計不出來。80后基本上還能有頂層設計的思維, 但90后就很難,很多電視製作人只會把很多的小內容做好。價值觀不好的話,節目通不過總局的審批,也不行。

第三,抱團取暖、多方的聯合製作和運營帶來行內糾紛不斷。去年出現了這樣的例子,一些投入2億以上的季播節目,有7個出品方,或8個出品方,互相要簽協議。這樣的節目,做好、做壞,都會產生糾紛。做壞了,互相推責任,比誰先跑得快;做好的話,都想多分一點第二季的股權,所以開始不純粹,第二年的糾紛更多。

傳媒產業創新的困境

首先,傳統的現象級IP難以升級。比如《好聲音》,現在基本的升級方式是靠請來更大的明星和腕,而不是通過節目創新,這是很大的問題。

其次,戶外真人秀的風險增大。戶外真人秀做失敗的機率極高。如果是棚內綜藝,我們還可以挽救,可以混剪、加班去錄像,把錄錯的、錄砸的東西補回來,而真人秀是沒有辦法補的,它按時間線錄製的。漫無目的、到處走的真人秀風險更大,觀眾覺得沒有什麼意思。

另外,棚內綜藝的原創乏力,還有大牌明星坐地漲價、廣告主在電視和網路的投放之間搖擺不定,等等,都是當前內容創新的困境。

在深圳衛視的跨年節目中,羅振宇提出,我們要爭奪國民總時間。未來我們的產業面臨電視注意力的爭奪,筆者提出一個概念叫國民總娛樂時間,這個時間確實被蠶食。傳統電視的敵人是什麼?不是各兄弟台,而是微信、電影、網綜、旅遊⋯⋯我們要做的是什麼?是移動先行。我們要考慮的,不一定是融為一體,而是傳統電視的新媒體化——怎麼樣讓電視和手機「握手言和」,這是特別關鍵的一點。在北京,一個中產階級的個人資料就值200塊錢,總會有人給你打騷擾電話。我們要幫助客戶的品牌,從電視端到達手機端,你就能沉澱用戶和經營用戶。

人的審美疲勞指數加大

在英國和美國還在繼續做的一些大IP,在早就沒有了。2010年開始有達人秀,達人秀在美國和英國做了十幾季,但是在4季以後就沒有了。人的審美變化太快了。人不能允許每天晚上吃一樣的晚餐,但是老外可以,可以吃一樣的牛排和自助餐。電視媒體如何面對審美升級和消費升級?

筆者做過一個總結,叫「看不透的審美欣賞波動趨勢」。從1977 到2017年,40年,我們對電視節目樣態的關注焦點變化了多少?從宣教時代的專題片,到紀錄片,到喜歡看內幕——新聞調查,到喜歡看熱鬧——晚會,到有一段時間電視成了訪談的天下——出現了《藝術人生》《魯豫有約》,到音樂電視,到棚內遊戲,到選秀——達人秀、夢想秀,到婚戀、職場、創業類節目,到明星之間的互打、明星之間的關係,到科學奇觀,到造節——「雙11」、跨年歌會都是造出來的,再到現在的跨界明星互打、星素的互打。40年,人的審美焦點變化了18次。

再看網路綜藝。網綜出現到現在,只有5年。從2012年3月的《曉說》和2013年6月的《侶行》開始,我們變化了9次:脫口秀—戶外探險—話題爭辯—專題遊戲—群聊綜藝—美食訪談—戶外遊戲—紀實整蠱—真實相親—場景對抗。

一個節目的成功,最關鍵的是押准下一輪觀眾審美風潮的變化。比如最近,筆者也有幸參與了央視的《詩歌大會》。當時大家不看好這個項目,央視的台編委中,只有一位支持,到後來,集體支持。推出以後,第一季和第二季有了一些影響,這得益於押准了「詩歌」的概念——有很長時間沒有這個審美疲勞,押中了。

本文節選自《南方電視學刊》2017年第1期

媒意見編輯:王 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