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四千年地震史,只出現過一台神級地動儀,竟然還失傳了

8月8日21點19分,地震台網測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8月9日07點27分,地震台網測定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

剎那間轉過的念頭是:為什麼地震不能準確預報?為什麼張衡的地動儀不見了?

兩千年來,關於地動儀的研究實在是多之又多,我們能確定的又實在是少之又少。

歷史上,比較明確的有關地震的最早記載,應該從夏朝開始。最早見於《竹書記年》。即發生於公元前1831年、公元前1767年和公元前1189年的魯、豫、陝的地震。書中提到:

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

帝指舜帝,夏后指大禹,大禹征三苗的時間,在帝舜三十五年。

宋朝李昉《太平御覽》引此云:

三苗欲滅時,地震泉涌。

帝舜時大約在公元前23世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這是有文字可考的最早地震紀錄。

以上引用自《4000年地震記錄史,我們更知生命可貴》

四千年裡,只出現過一台感應地震的儀器。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

世界上第一部架設在世界各地,可進行台網觀測的地震儀器,是由現代地震學之父,英國人米爾恩於公元1894年製造的。

但是《後漢書》記載著:

一千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公元132年,人類歷史上最早可以感應地震的儀器,張衡的地動儀竟不可思議的比世界同類技術提前了1700多年。

在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地震。

張衡生於公元78年,在他27歲至47歲的20年中,地震幾乎每年都要發生一次。

大地震有時波及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濫、房屋倒塌。

公元132年,張衡在太史令任上發明了地動儀,稱為候風地動儀(這僅是張衡眾多神發明之一)。

這個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為學校課本上就講到過。地動儀大概的模樣我們也還記得:

精銅鑄成,上面是八條龍,龍口含有銅丸,下面有八隻蟾蜍等著吞掉下來的銅丸。這就是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

王振鐸的地動儀復原圖

我們不太知道的是,張衡的地動儀早就失傳了,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原型,是現代人根據《後漢書》的發明仿製的。僅是個殼。

地動儀的神秘和複雜性超過我們的想象。

《後漢書》記載著地動儀的196個文字是研究地動儀的主要來源。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134年12月13日,隴西地震,銅丸掉落。

《後漢書》里寫道: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日驛至,果地動隴西。

這是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地動儀對地震作出反應。文字記載除《後漢書》外,尚有數種,都大同小異。此外,由於地動儀失落、地動儀圖註失傳,候風地動儀原型的確切結構和外觀已經模糊不清,甚至它的作用,都在長年的質疑中開始模糊。

如果地動儀真的能預報地震,133年和136年,京師都有過地震,為何沒有地動儀預報地震的相關文字?

如果地動儀不能預報地震,為何多年來學界對它的研究從未中斷?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地動儀動作時所對應的地震,應該不是後來驛馬所報告的的地震,而是這個大地震的前震(據統計有百分之三十的大地震都有前震)。

地動儀是只能預報前震,還是因為某種原因被人為抹殺了預報記錄,還是象後世有人懷疑的那樣,它根本就只是個擺設?甚至於——地動儀從來沒有存在過?

我們盡量回溯地動儀被製造出來的前後過程。

132年,張衡55歲,這年的張衡年表記載著:

七月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作《侯風地動儀圖注》(《侯風地動儀圖注》也失傳了)。

地動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哪裡建造的?

張衡鑄造候風地動儀前幾年的年譜如下:

127 年(順帝永建二年),50 歲,復居太史令 2 年。作《鴻賦》。

128 年(順帝永建三年),51 歲,復居太史令 3 年。

129 年(順帝永建四年),52 歲,復居太史令 4 年。作《羽獵賦》。

130 年(順帝永建五年),53 歲,復居太史令 5 年。《上陳事疏》。

131 年(順帝永建六年),54 歲,復居太史令 6 年。九月繕起太學,凡 240 房,共 1850 室。

132 年(順帝陽嘉元年),55 歲,復居太史令 7 年。七月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作《侯風地動儀圖注》。上《論舉貢疏》。

我們按照鑄銅工藝進度,參照張衡年譜,編寫候風地動儀鑄造年譜:

127 年,帶著候風地動儀的設計方案到大冶銅綠山招標,而後南下衡山避寒。登衡山,作《鴻賦》。

張衡《鴻賦》序:南寓衡陽,避祁寒也。若其雅步清音,遠心高韻,?鸞已降,罕見其儔。而鍛翮牆陰, 偶影獨立,唼比?卑,雞騖為伍,不亦傷乎!予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 緒。乃為之賦,聊以自尉。

128 年,回銅綠山簽訂候風地動儀鑄造合同。住大冶附近的大城山監製鑄造。

大冶銅綠山距大成山約 110 公里。

明萬曆十九年《湖廣總志》載:「東漢永元乙未(公元 95 年)張衡在城山造鐵船,今 有張平子讀書處、煉丹池、鐵船廠舊址。」

清康熙四年《通山縣誌》載:「大城山……張平子好機巧,造鐵船至永興,迷潭船沒。此山即其開鑿之地,尚有張平之宅遺址焉。」

同治六年《通山縣誌》載: 「(大城山)東三里有張平子讀書宅故址。又有鐵船廠,舊志雲,張平子造鐵船至永興迷潭 船沒。廠即造船處也。」 「城山老寺在縣治南五十里甯張堡,舊志載,張平子遺址。」

129 年,製作候風地動儀模型。順便去虞地打獵,作《羽獵賦》。

張衡《羽獵賦》:「皇上感天威之慘烈,思太昊之觀虞。虞人表林麓而廓菜藪,剪荊梓而夷榛株。……」

虞地有虞人叫虞荔,整理鑄銅家族的歷代鑄銅流水賬,作《鼎錄》:「張衡制地動圖記之於鼎,沉於西鄂水中。」

130 年,製作候風地動儀模具。 《上陳事疏》。

為了給候風地動儀的投入使用造輿論,在《上陳事疏》里,張衡說「又前年京師地震土裂,裂者威分,震者人擾也。……災異示人,前後數矣,而未見所革,以復往悔。」要免除災害唯有「恩從上下,事依禮制」 。

131 年,制范鑄造候風地動儀。大興土木改造靈台,準備候風地動儀的安裝場地。

靈台是東漢至魏晉三個朝代的國家天文觀測台,位於今河南偃師佃庄鎮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始建於東漢中元元年(公元56年),規模浩大,佔地面積達44000平方米。張衡作為太史令掌管靈台時,設計製造了小渾、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儀、地動儀、瑞輪蓂莢等等。

132 年,年初到銅綠山驗收候風地動儀併發運,7月在洛陽靈台安裝並驗收。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位於黃石市西南 20 余公里處的大冶湖畔,發掘出自西周(公元前 11 世紀至 8 世紀)至西漢(公元前 5 世紀至 2 世紀)的採礦井、巷 360 多條(個),古代冶銅爐 7 座。它發現於 1973 年,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鍊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

銅綠山是一個重要的地點。

一,銅綠山古銅礦南鄰通山縣,通山縣地方志記載了張衡曾經住在通山縣的大成山。大冶銅綠山古銅礦距大成山約 110 公里。

二,張衡於安裝候風地動儀的 5 年前,即 127 年南下衡山避寒。而大冶銅綠山古銅礦位於洛陽與衡山的中間。

三,大冶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開採時間為西周(公元前 11 世紀至 8 世紀)至西漢(公 元前 5 世紀至 2 世紀)。銅綠山古銅礦規模大,歷史悠久,地點吻合張衡的行蹤,結束時間 「緊接」東漢,其實很可能是東漢后才結束。

四,張衡與虞人關係密切,張衡於安裝候風地動儀的 3 年前,即 129 年到虞地打獵。東漢后,銅綠山古銅礦關閉。400 年後,虞人後代虞荔,應該與銅綠山鑄銅行業有很深的淵源, 或者其祖先正是銅綠山鑄銅行業中人, 比較了解張衡鑄銅製作候風地動儀一事, 整理鑄銅家族的歷代鑄銅流水賬,作《鼎錄》記載張衡的一件機密之事:「張衡制地動圖記之於鼎,沉於西鄂水中。」

由此看來,張衡鑄造過候風地動儀,其地點應在湖北大冶銅綠山古銅礦。

地動儀建成以後,安放於靈台。

《漢官》記載:「太史靈台待詔四十一人,其十四人候星,二人候日,三人候風,十二人候氣,三人候晷景,七人候鐘律。一人舍人」。

這裡專門負責觀測記錄風的「候風」官員是否專為候風地動儀所設呢?

以上關於張衡鑄造地動儀的地點推測引用自《張衡鑄造候風地動儀地點》(作者經達華)

銅綠山鑄造的地動儀,給張衡帶來的是莫大的榮耀——「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然而,由於原型和資料的闕失,如何驗之,怎麼若神,全部成了難解之謎——張衡地動儀的內部構造和運作原理,給後人帶來的是莫大的迷惘。

張衡年表記載:132年,地動儀建成之時,張衡作《候風地動儀圖注》。《鼎錄》則記載:張衡制地動圖記之於鼎,沉於西鄂水中。」

圖注與地動圖很可能是同一物或者緊密相關。可惜的是,圖注已失傳。地動圖按照鼎錄的說法,也不見天日。

東漢以後,南北朝北齊的信都芳撰《器准》,隋初臨孝恭作《地動銅儀經》,都對之有所記述,並傳有它的圖式和製作方法。說明在隋初以前,地動儀的複製方法並未失傳。可惜的是唐代以後,二書也都失傳。

後人現在可以根據的全部關於地動儀的說明,是在候風地動儀消失二百年後,南朝范曄《後漢書•張衡傳》中的記載(從陽嘉元年到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共196個字),以及唐徐堅《初學記》、宋吳淑《事類賦注》、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工藝部》、《太平御覽• 職官部》、晉袁宏《後漢紀》、范曄《後漢書•順帝紀》共七種記錄有候風地動儀的史料。這些記載大同小異,現代研究者馮銳教授經過逐字對比后,得出如下238個關鍵字:

陽嘉元年,秋七月,史官張衡始作(候風)地動銅儀。以精銅鑄其器,圓徑八尺,形似酒尊,其蓋穹隆,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尊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方兆,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承之。其機、關巧制,皆隱在尊中。張訖,覆之以蓋,周密無際,若一體焉。如有地動,地動搖尊,尊則振,則隨其方面,龍機發,即吐丸,蟾蜍張口受丸。丸聲振揚,司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 而其餘七首不動,則知地震所起從來也。驗之以事,合契若神,來觀之者,莫不服其奇。自古所來, 書典所記, 未常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這238個字中,又以「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十二個字為關鍵。

根據後人推斷,這些文字史料關於候風地動儀的確切結構和外觀雖然已經模糊不清,但其實質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出入,看起來象是來自一個起源。這或者是當時的人有機會看到某種相關文檔,也可能是口頭一致的確切的流傳。

從記載的文字看,既有地動儀外部形態也有內部構造。這說明更早的記錄者至少應該見到過地動儀,並且打開過地動儀見到了地動儀的內部情況。這會是誰呢?不僅如此,更讓人生疑的是記錄裡邊有「施關發機」的記錄。這個詞語顯示記錄者不僅僅是看到內部而且了解有關地動儀的設計、製造、調試。因為「施關發機」並不是地動儀的一個部件,而是在場地安裝時的一個必須的調試過程。這個最早的記錄者,可能就是張衡本人。

為了保密,張衡沒有說得太詳細,同樣為了保密,制地動圖記之於鼎,沉於西鄂水中。」

這個地動儀當時是代表神靈傳遞消息的,保密是必然的,就像那個眾所周知的指南車都是當時的機密,何況地動儀了。

能流傳下來的只有《靈憲》,這部統述靈台各種儀器的製造預案與觀測方法的總則。渾天儀、候風儀、地動儀的理論依據正是《靈憲》,被南朝梁人劉昭記載在《後漢書·天文志上》的註釋之中。地動圖雖失傳,候風地動儀的原始設計構想卻沒有失傳。其設計理念應該秉承了「渾天說」。

道教對張衡影響很大。張衡的天地觀為「渾天說」(在距今兩千多年的漢代,關於宇宙結構的理論就非常豐富了。當時主要有三個學派,即蓋天說、渾天論和宣夜說,張衡就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渾天說」見於瞿曇悉達《唐開元占經》記載的《渾儀圖注》(張衡製成渾天儀之後也曾寫過一篇文章,此文全文已佚。梁代劉昭注《後漢書·律曆志》時作了大段引述而使之傳世):

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水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大膽地推測:

張衡設計的候風地動儀,樽體為「地」,樽蓋為「天」,樽體樽蓋之間的擺為「人」,

都柱座為「水」,都柱表達天地「浮」於水。

甚至有人大膽推測,《黃帝陰符經》(一名《黃帝天機之書》)就是失傳的《候風地動儀圖注》。

也許,一切皆有可能。

下面我們來看看近現代復原的地動儀哪一個更接近於張衡的原始構造思想。

近現代試圖復原地動儀的人很多。

目前幾種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復原模型及原理:

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

地動儀復原專家王振鐸先生於1936年繪製地動儀草圖時,認為「都柱」是從地動儀的頂部懸挂下來的一根柱子,當受到震動時,柱子擺動,從而觸發機關,即所謂的「懸垂掛原理」。

不過在1951年,他復原製作的地動儀模型,根據的卻是「直立桿原理」,即「都柱」是一根上粗下細的直立銅桿,就像一個倒置的啤酒瓶,立於地動儀底部,只要受到震動,就會倒下,從而觸發其它機關。

王振鐸先生做這樣的改變,有他理解上的變化,首先他認為「都柱」即為柱子,自然應立於儀器底部才符合文獻記載;其次他認為地動儀里「傍行」的「八道」即八條軌道無法與懸挂的柱子相匹配,因為地震是多向的,柱子的運動方向是隨機的,而「八道」規定只有八個方向,有可能「八道」會扭曲柱子原來擺動的方向,從而無法準確測量出地震的方位;其三他認為懸垂的柱子是重物,在擺動的過程中,由於慣性較大,有可能會觸動相對的兩組龍機。

王振鐸復原的地動儀原理圖

馮銳復原的地動儀

2005年,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馮銳等人經過縝密的計算和考證,認為張衡地動儀的「都柱」應該是「懸垂式」的,最重要的是該模型不會受非地震的震動的干擾,尤其不會受到自地面傳來的垂直震動的影響,而只會對地面水平運動的震動有反應。

馮銳版地動儀模型是在懸垂的空心的「都柱」下面設置一個小球,位於八條軌道組成的「米」字形滑道交匯處,馮銳先生理解了「施關發機」的「關」是門栓的意思,不過他卻把它設計成了一個小球,地震時,這個小球會掉下來,滾落軌道之中,擊發控制一個類似於槓桿的機關,撥動頂部龍口裡的球,掉入下面的蛤蟆口中。

1、該模型將「都柱」設計成了「懸垂擺」。

2、理解了「施關發機」中的「關」是「門栓」的意思,並將其設計成了「都柱」下含著的小球。

3、當地震發生時,「都柱」擺動,小球滾落到「傍行八道」中一條軌道之中,觸動連接小球的槓桿,推動高處龍嘴裡的小球掉落。

4、該模型並沒有對「施關發機」中的「機」做出具體準確的闡釋,而是籠統理解成了一個由槓桿控制的機關。

5、於安君先生在《張衡地動儀原理重新研究》一文中如此評價此復原模型:「此模型的設置過程簡言之為:施丸發丸。如果去掉其八隻龍頭及八隻銜丸及倒L型的『機』,只提高銅關的高度,讓銅關上的『丸』直接落擊蟾蜍口內,此無疑會大大簡化此儀器的製造,難道古人在避簡就繁,此模型的『機』,『銜丸』以及『龍首』等有多餘之嫌。不能恰當而貼切地按史料設置,似乎有些過於『進步』於當時和史料。」

於安君復原的地動儀

於安君版地動儀模型與馮銳版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於安君將「關」用一根銅棍設計成了一個卡在「都柱」中、豎著的「門栓」,能起到鎖定都柱首沖方向的作用,可以達到文獻中所說的「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的效果。而在與都柱平行、靠近龍口處設置了一個一整套的弩機裝置系統。這樣,當震波傳來時,「都柱」因慣性而擺動,當擺動到八條軌道的某條之時,「門栓」就卡在軌道之中,等於說是鎖住了「都柱」的慣性方向,同時該「門栓」 引發龍頭弩機系統,銅丸掉入儀器下方的蟾蜍口內。

於安君復原的地動儀原理圖:

1、該模型將「都柱」設計成了「懸垂擺」。

2、理解了「施關發機」中的「關」是「門栓」的意思,並將其設計成了「都柱」下含著的門栓狀的小棍。

3、理解了「施關發機」中的「機」是「弩機」的意思,並在儀器頂部設置了這麼一個弩機系統。

4、地震發生時,「都柱」擺動到某個方向,門栓狀小棍卡在軌道之中,防止了「都柱」的再次擺動,同時通過槓桿,觸發弩機系統,推動龍嘴裡的小球掉落。

迄今為止,尚沒有一架機器能復原出史料中的張衡地動儀「驗之以事,合契若神」的效果。

地動儀最後的消失也充滿了傳奇性。

成也神器,敗也神器。張衡晚年的命運和地動儀緊緊地交織在了一起。

張衡任太史令時,曾多次議朝綱說地震。地動儀安置在洛陽靈台後不久,公元133年6月18日,京師發生地震,張衡上書《陽嘉二年京師地震對策》:

妖星見於上,震裂著於下,天誡祥矣,可為寒心。今既見矣,修政恐懼,則轉禍為福。

19歲的順帝劉保被迫於震后第二天發布了「罪己詔」,而太尉龐參和司空王龔「以地震策免」。

伴隨著銅丸掉落「振聲激揚」,134年12月13日,隴西又地震了。這是張衡地動儀第一次感應地震。這麼短的時間裡又發生地震,說明君側仍有忤逆之人,於是順帝直接問張衡誰是天下最令人痛恨的人?

於是司徒劉琦和司空孔扶成了第二批「以地震免」的高官。

133年、134年「以地震免」三公(司徒、太尉、司空),是開歷史之先河的「以地震」撤免朝廷最高長官事件。

滿朝文武宦官都懼怕著地動儀銅丸掉落之後,張衡將罪人指向自己,而公元132年到140年,恰恰是地震頻發的高潮期。地動儀的出現,使地震年代的政治變得如此複雜,最終「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

134年12月13日隴西地震,張衡的命運在這一年,發生了重要的轉變。

張衡和他的地動儀被群起而攻之,朝中人人視張衡為妖魔,視地動儀為不祥之物。官場矛盾在地震的年代異常激烈起來,借地震之事,誅異己者成了順帝時期的朝廷潛規則,張衡本人也成了地震的直接受害者。由於地震的頻發,東漢朝廷的這項政治遊戲一直玩到東漢滅亡才結束。

張衡在眾怨之下,主動請辭,辭去侍中之職。兩年後136年,京師再次地震。張衡再也無法解釋地震與國運的關係了,皇帝下詔,張衡被貶出京到河間(河北滄州)為相。那裡也是幾百年後流放林沖的地方,其悲涼可見一斑。這段凄惶晚景記錄在他的文學作品中, 《怨篇》、 《四愁詩》、《髑髏賦》、《冢賦》、《歸田賦》全部是悲不堪言的筆述。此後的136年2月、137年5月至7月、138年2至6月和139年4月發生多次地震,但史料中卻不再有地動儀工作的記錄。地動儀隨著張衡政治地位不再,光輝暗淡,如人垂暮。

張衡本人也到了垂暮時分,他上書給順帝「乞骸骨」,於139年回到京城洛陽時,降為尚書,他有沒有應徵,沒有詳細記載。有記載的是,張衡是在這一年去世的,去世后安葬於他的家鄉南陽以北25公里的石橋鎮(也就是張衡沉鼎的西鄂)。

在張衡的內心深處,是否深切懷念著134年地動儀和他人生的光芒之巔?他在《四愁詩》中寫道:「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坂長,側身西望涕沾裳」。

張衡詩句中提到的「漢陽,隴坂」就是隴西。

張衡死了。他一生中最驕傲的地動儀消失了。史料沒有記載地動儀是如何消失的。

考古學家王振鐸認為地動儀消失於307年至312年西晉永嘉之亂。馮銳分析還要早,「估計在東漢末年,恐不會超過魏文帝曹丕登基的221年」。

還有一種考證來自185至190年靈台和洛陽的多次大火。洛陽城在經歷了順帝時期的地震頻發后,到了桓帝又開始了接連不斷的火災,較大的一次火災是184年黃巾軍起義后的公元185年3月28日,南宮雲台燃起烈火,這把火燒了半個多月。

又過了幾年,來了一場最大的火禍,190年董卓驅趕天子和京師百萬人遷都長安,他的軍隊在洛陽城燒殺搶掠持續一年兩個月。此次主要以「盡焚宮室」、「焚洛陽官廟及人家」、「宮室燒盡」為主。

考古發現,洛陽出土的大批青銅器具、鑄自黃巾軍之後,而190年的董卓燒毀舊京洛陽城之時,出土的銅錢有著突出的特點:方孔極大,成了歷史上最大的圓內切四邊形,錢又極薄。生活於這一時期的醫聖、張衡的南陽同鄉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196年以後的10年之內,黃河流域已經幾成無人區。這種民不聊生的年代,毀銅鑄錢不足為奇。

地動儀是毀於火災、戰亂還是熔銷鑄錢,甚至出於某種原因被張衡或他人親手損毀?在候風地動儀消失二百年後,才有《後漢書》和《器准》首次提到地動儀。而張衡和他的地動儀,都已成煙雲。

第一台精確的地震儀,於1880年由英國地理學家約翰·米爾恩在日本發明。今天大部分地震儀仍然按照米爾恩和他助手的發明原理進行設計。

米爾恩在1883年,還原了張衡的地動儀。1894年,製造出第一部架設在世界各地,可進行台網觀測的地震儀器。所以米爾恩也被稱為「地震之父」。

張衡不能被稱為「地震之父」。因為此人的一生,成事之多、成就之高,太過不可思議。

願天下從此無地震是不現實的。惟願清醒冷靜地面對地震的預防、應變、災后種種。

地震之外,在回溯地動儀的過程中,不得不問:從張衡的地動儀到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什麼在制約著人科技能力的發展?又是什麼,束縛著我們這些普通人連張衡十分之一的成就都無法達到?

造地動儀的這個天才,他有著怎樣的一生?

請關注下一期《張衡年譜》

文字:任淡如

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參考自以下文章,致謝:

CCTV發現之旅《張衡地動儀被疑真實性 專家復原神器揭秘》

《張衡地動儀理論來源考 》

《候風地動儀裡面的構造是怎樣的?》

經達華《張衡鑄造候風地動儀地點》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可以捕捉到前震么?》

本公號文章系列

歲時 / 花事 / 年譜 / 詩箋 / 江湖 / 課程

以上系列鍵入相關字即可提取文章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請聯繫我們。

微信聯繫:juzhai99

關注

記錄此間眾生的

歲時 / 花事 / 年譜 / 詩箋 / 江湖 / 課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