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一定要拼盡全力考上985、211大學?

有蠻多人說考上二本沒前途,沒上985、211沒前途,我想知道除了一本院校,其他學校真的一團糟嗎?哪怕認真學也沒前途嗎? 現在成績勉強沖二本,一本線差得太遠。可是二本院校,哪怕二A的也很差嗎? 一起來看看到底本質上的差距在哪裡?


985和211高校,相比那些普通高校,有更悠久的歷史,更優秀的師資,更好的學習氛圍和文化底蘊。這些東西,是遠遠強於剩下那些普通高校的。雖然考入985和211並不代表人生就一定成功或者幸福,但就個人發展而言,好的學校會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和可能性。尤其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綜合素質很高的學生,在這樣的大學能夠讓你充分理由學校得天獨厚的條件,讓自己有更大的提升和進步。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和留學項目,都能讓你比普通大學的同學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好的大學,你能接觸到學術前沿的教授,你能結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你能在大學里見識到更大的世界。你會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為周圍的人都很優秀,你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種學校的學習氛圍濃厚,也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普通二本,只要自己努力,也會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只不過這樣的成功,會來得慢一些,辛苦一些。對於那些一直不堅強的人來說,就會和周圍的人隨波逐流,很難取得自己想要的提升和進步。



不管在哪個學校,對自己負責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掰開了揉碎了說,二者在硬體上、師資上、氛圍上都有許多不同。然而就我自身的體會而言,最大的區別是:危機感。

研一那會兒,學校有個規定:凡過英語專八的,或者考研英語72分以上的,或者六級550以上的,免修研究所英語。結果宿舍四個人,張三過英語專八加考研英語80分,李四六級580加考研英語73,王五其他平常但是六級有逆天的650。只有我一個人要修研究所英語。

我以為是我們這個宿舍天賦異稟牛人過多,心裡也沒有在意,後來一去上課才發現,差不多四十個人的大班,只有十個人來上課。也就是說,我們宿舍並不特別,就英語成績來看,我就是全班墊底的那四分之一。這件小事我一直記到現在,因為這件小事開始點燃了我心裡的危機感。

這種危機感就是,害怕自己落後太多。

大學部的時候,是從來沒有過危機感的。直到畢業,班上38個人過六級的只有三個,而且都是踩線過的,我還是其中分數最高的一個。我為此還沾沾自喜了幾天。而研一,因為六級分數太低,在武漢濕冷的大冬天裡,每一個的有英語課的早上,宿舍都只有我一個人狗狗丟丟地爬起來,走半個小時的長路,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我孤零零地翻山越嶺跑去上英語課。

大學部的時候,另一樣做得比較好的事情是辯論。那會兒演講和辯論的獎狀拿到手軟,狂妄得很。後來讀研進了院里的辯論隊,一看這兒的辯論水平,恨不得一頭撞死。大學部的比賽,結辯能脫稿幾乎就是頂級水平了,後來來這兒之後發現強手如雲,脫稿的人一撈一大把。痛心疾首之下惡補一年,終於脫稿小成,校辯上一路披荊斬棘,快感覺到自己心中那團火焰要熊熊燃燒起來時候,對面上了個打過國辯的老司機,一盆水給澆滅了。

用廣東人的話說,你以為你牛,那是因為你都沒見過大蛇屙屎。

大學部的時候,你打遊戲我也打遊戲,你看電影我也看電影,你不看書我也不看書,反正要懶大家一起懶,大家都一樣,在宿舍一窩一整天也沒覺得有什麼。而且聯機打遊戲和一起看電影是我大學部最美好的回憶之一,自有一番爽快的樂趣。後來讀研,我看電影的時候,他們在圖書館;我打遊戲的時候,他們在圖書館;我去圖書館的時候,他們在圖書館;我從圖書館回來的時候,他們還在圖書館。天殺的,這就尷尬了。

人都容易有一種從眾心理。上網買東西,兩個一樣的貨物,一個銷量多,一個沒人買,大多數人會傾於買前者;去外面吃飯,兩個差不多的館子,一個門庭若市,一個冷冷清清,大多數人會進前面那個。

這個道理放到學校也是一樣的,就是你會不自覺地想和身邊的人一樣,向身邊的人看齊。如果你和他們不一樣,你就會慌,會容易被邊緣化。

如果聊天的時候,大家都聊雅思托福備考,你不懂;聊賀衛方和鄧曉芒,你不懂;聊尼採的超人哲學和霍布斯的《利維坦》,你不懂;聊金庸的小說,你不懂;聊川普和希拉里的各自特點,你不懂;聊蘇童路遙陳忠實畢飛宇,你不懂;聊的文化斷層與震蕩,你不懂;聊藏傳佛教和密宗,你不懂……

那就是一件比較尷尬的事情。

我發現大學部的時候沒一個人聊過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但是讀研的時候大家都愛泡圖書館,於是涉獵就相對廣一些,聊的話題就寬了。當然吃飯的時候也會聊韓劇明星八卦,但是聊這些文史哲,也再平常不過。其實也不要多精深,但這些你好歹多多少少要懂一點,不然就一句話都搭不上,久而久之你就會覺得自己是個格格不入的妖怪。


害怕成為一個格格不入的妖怪,這就是危機感的來源。

解決危機感也沒有其他辦法,那就是給自己找事情做,別人做什麼你也做什麼,以後就能玩到一塊兒了。比如會想:那麼多人都在考各種各樣的證書,要不我也考一個?那麼多人看過XX書了,要不我也看一個?反正大家都跑去圖書館了,也沒有人跟我一起打遊戲看電影,那我也只好跑去圖書館,東拉西扯地看一堆閑書。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堅持閱讀的習慣也是讀研的時候才建立的,大學部的時候都是喜歡就翻一兩頁,不喜歡就放著。反正飯桌上聊天也不會尷尬。

《論語》有句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說看見有德行或才幹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內心就要自我反省。

可事實上大多數人的自控能力是一般的,再加上當局者迷,大家都一樣的時候你就不容易發現自己「不賢」的地方,而你只有與周圍的人不一樣的時候,你才容易有」思齊「的動力。當然,如果你能有效地排除受周圍的人和氛圍的影響,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並且有明確的時間安排和嚴格計劃去實現目標,那你即使在二本,也是個優秀的人。只是於我這種自控力一般、又容易受到壞境影響的人而言,大學部的時候「思齊」的動力就少些,研究所的時候「思齊」的動力就大些。

並不是有意看輕自己,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做人應該謙虛而自信。然而也不能否認,讀研的三年裡面,常常往同齡人的方向一看,都能找到許許多多比自己優秀許許多多的人。

每每看到身邊的佼佼者,心裡對自己都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小愧疚。

所以,更容易有」與人不齊「的危機感,而後更容易知道渺小,容易知道謙卑,知道要努力,可能就是其中的差別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