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男人、女人、女博士!!!

曾幾何時有句流行語:「世界上有三種人,男人、女人、女博士。」這可能是一句玩笑,也可能是一句諷刺。

時至今日,博士錄取通知書在手,我終於意識到原來自己正光榮成為了兩性之外的第三種生物。

老實說,我一點也不覺得這種身份轉變有什麼羞於啟齒。

相反,我是女博士,我光榮

為什麼要讀?

大學部四年、研究所兩年,經歷過杭師大 -> 南師大 -> 華師大。

這其中,有兩樣東西不變:師大和社會工作。

六年前的我,和大多數社工同仁一樣是被調劑的。對這個專業不知道、不了解、談不上多喜歡。真正讓我深入了解這個專業,是在大三去南師大交流的時候。一年的時間,足以讓我愛上這個專業,並且毅然決然地開始準備考研。

如今MSW忙忙碌碌的兩年生活,又讓我萌生讀博的想法。真正讓我確定要讀博,是在結束暑假去香港實習一周的旅途后。短短七天,讓我進一步感受到社會工作的魅力和一種油然而生的使命感。我忽然意識到,兩年的研究所生涯太短,似乎我才剛剛入了這道門就得被迫離開。那些我剛剛開始探索、開始感興趣的領域極有可能停滯不前。

回首往昔,六年時間轉眼即逝。正是因為自己親身經歷了社會工作的發展和進步,才更加覺得它能走到今天的難能可貴。當班裡的小夥伴都開始紛紛步入社會尋找工作崗位時,我發覺如果我不讀博,可能就會和他們一樣走上從此和社會工作毫無關聯的崗位甚至人生路。

而我很確定,那不是我接受六年社會工作教育后想要的。

為什麼我可以讀?

平心而論,我不是一個學霸,也不至於說對學術傾注了全部心血。時常有人問我,到底什麼樣的人才可以讀博士,這個答案因人而異。

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簡單來說可能存在三個要點。

第一是能讀能寫。相信很多人在期末論文、畢業論文中都曾苦苦掙扎過,甚至不止一次地想「畢業了就再也不用寫論文了」。身邊有一些成績還不錯的朋友也在是否讀研/讀博中徘徊過,但最終都因為「論文」二字而放棄升學。的確,如果你選擇繼續留在學校,就不可避免地要整日和數不盡的文獻相伴。正所謂有讀才有寫,能夠不排斥且看得進去文獻至關重要。而我之所以選擇讀博,是因為我從小就不排斥看書。

當然,我其實很少看博大精深的純理論或者純學術作品,平日里更愛看些雜書,但說到底那些與文字有關的事物是我所鍾愛的。其次便是寫。其實作為一個從國小起就對作文分外感興趣的人,寫作是我延續十幾年的愛好甚至副業。國中起開始寫文章並刊發,這個習慣保持至今,從未中斷。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論文和我平日所寫的文字相比更加嚴謹且講究規範,在這一方面,我仍是個新得不能再新的學生,我很喜歡、也願意去寫文章。這個愛好可以讓我的博士生涯看上去沒有那麼辛苦。畢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哪怕再累也是甘之如飴。

第二是可以耐得住寂寞且堅定不移(當然還得學會自己找樂子......)。其實學術需要你靜下心去好好做一件事。無論看書寫作都需要專註和定力。老實講,我既興趣愛好廣泛也天性宅。後者帶給我的,是能夠在長時間裡足不出戶,真正心無旁騖地靜下來做事。這當然也是長時間寫作帶給我的特質。從另一方面來說,當你面臨著周圍大部分同學都走入社會開始賺錢或者社交的現狀時,會受到各種形式的誘惑。他們可能會質疑你為什麼要再「延畢幾年」,也可能會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會嫁不出去」,甚至也有人說「早點出去賺錢多好」……諸如此類的話無形之中便增加了我們的選擇成本。這個時候,如果你本人容易左右搖擺、缺乏主見,那麼很可能就放棄讀博,選擇了他人認為的「更適合」你的路。而巧的是,我這個人,從小就特別偏執。一旦我做了決定就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畢竟猶豫才是這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而我作為一個二十四歲的成年人,願意且有能力承擔每個決定所帶來的後果,並為此做好準備。

第三是有長遠的眼光和一顆上進的心。我在備考期間,經常聽到這樣幾種說法:學歷不如工作經驗重要、四年博士不如四年工作年薪高。但於我而言,博士不僅僅是一個學歷,而是攀登高峰的必經之路,更是接觸新鮮知識的機會與平台。如果僅僅只考慮眼前利益,未必會覺得博士的性價比更高。其次,大多想要追求穩定和安逸的人也不會選擇讀博,因為沒有人能告訴你繼續深造四年後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它未必能給你帶來所謂的「鐵飯碗」或是既輕鬆又有錢賺的工作。這時,你需要擁有一顆比別人更強的上進心。我本人非常注重創新二字,私以為沒有什麼地方比學校接受新知識更快、更全面、更便捷。只要你想,各種不同領域的大門都將向你敞開。

以上三點,是我所認為申請博士必備的特質。

當然,這並不是全部(比如還得有導師願意收你......嗯.)

我是怎麼申請的?

前面啰里啰唆說了一堆,也許這一部分才是大家最關心的。目前國內招收社工博士的學校不太多,除港台外內地可選擇的學校較少。其實說起來我很幸運,恰好趕上了華師大第一年招收社工博士。由於是第一屆招收,招生方案定得晚,一開始說是申請制,原以為可以避開考試,沒想到最後只是調換了順序,先申請后考試。但是轉念一想,也確實不必為此感到沮喪,因為在既有環境下,考試才是諸多選拔方式里最公平的一種。

第一步是申請。

首先,申請之前當然是確定導師。在選擇博導的時候,最主要還是考慮其研究方向是否與你想要深造和學習的領域一致。社會工作本身涵蓋範圍較廣,但也確實有所區分,這需要你提前花功夫了解一番,既可以去學院網站找到老師的簡介,也可以去網上下載老師的論文進行研讀。

在確定導師的時候,有一點需要注意:與碩士報考時不同的是,博士報考需要在一開始就與導師聯繫,並確認對方是否有招收你的意願。比如一般老師都會優先考慮自己的碩士研究所,如果名額較少且與本校報考的人數等額,那麼外校考生以及往屆生的錄取率就會小很多,如果老師心中已有主意,便會拒絕你的報考。

在導師確認后,便開始進入申請階段。主要是準備材料,包括填一些表格、簡歷和推薦信,並且要去醫院體檢。一般來說,簡歷最主要體現的是學術能力,包括學業成績、參與的學科競賽、已發表的論文、研究所論文、博士計劃等。其次便是個人品質,而這些品質是需要為博士服務的。若你具備讀寫能力、高效率、能吃苦等特質就請儘可能地展現在導師面前。

以上這些材料都是為了讓導師基本知道以你目前的條件和資質是否適合讀博。那麼,經過各種材料的上交后將會得出一個總分,依照排名取一定比例的人數進複試。我自己的經歷是,在12月上中旬遞交申報材料,最後複試名單在下旬公布,從結果來看是刷掉了二分之一的人。

第二步是準備複試。

複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

關於筆試:

首先我想談一談筆試中的專業課考試。不得不提的是,無論考研還是考博,死記硬背的東西會越來越少,最終考察的還是平日里對知識的積累以及臨場的靈活運用。我們學校的筆試沒有參考書籍,我一開始是從教材里各挑了一些優質的理論和實務書籍,涵蓋微觀到宏觀的各個層面。複試安排在四月中旬,由於還有修改畢業論文的任務,所以我在二月底的時候才給自己列了一個複習計劃,將所有要看的資料等分到每一天,然後按計劃去看。可能因為我的確不排斥看書,每天看這些書籍似乎也自得其樂。

但很意外的是,三月中旬我複發了急性腸胃炎,休養了十餘天才轉好,由此耽擱了複習進度。恰好這時我的研究所導師提醒我,看教材沒有用,應該多看報考導師以及學界大佬的近期論文,我這才恍然大悟。我竟然還以為博士會考一些基礎的知識點甚至死記硬背的內容,實在大錯特錯。

意識到這一點后,我花了一天時間,下載了學院各個社工老師的近幾年論文,同時開始有計劃地閱讀各種社會學、社會工作的公眾號文章,有時候一天會看七八篇論文。遇到好的觀點或者讓我有啟發的,就會在筆記本上記下來。由此持續了小半個月,我將論文過了兩遍,並每日接收社會工作的最新動態。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真正意識到知識的生命力,它是多年未更新的教材所無法比擬的。那段時間裡,每天在閱讀幾篇論文後,我也會和朋友一起探討其中我覺得有意思的點,有時候會引發爭論,但大多時候是一種互動交流,這無形中也強化了我對這些知識的記憶。

其次是英語筆試。因為我從國小開始,英語成績一直處於中上。在各類大型考試中,英語都是我的加分項。所以博士英語的準備並沒有花費我太多時間。但值得關注的是,博士英語考察的是與專業相關的英語翻譯(包括中譯英和英譯中),因此我平日會用英語新聞的APP(如扇貝閱讀)在等車、坐車的零散時間看一些小文章,主要看社會類新聞。其次在臨考前我也下載了社會工作以及社會學的專業辭彙集中瀏覽。其實英語和語文差不多,是特彆強調語感、平日積累的學科。尤其是面對純翻譯題型,更是考察考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絕非臨時抱佛腳就能讓成績突飛猛進的。也正因為如此,我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花費太多時間在英語上,只希望正常發揮即可。

上午考英語,下午考專業課,一天下來請做好手酸的準備。

英語考試如我所料,還是會遇到很多想不起來意思的詞,但是整體翻譯並不存在太大問題。三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將答卷重新謄寫了一份,但是這樣一來時間變得很緊湊,所以不推薦大家像我這樣,最好一開始就謹慎書寫,不要在試卷上留下太多補丁。

至於專業課,是五道綜合論述題,很慶幸的是,除了平日的積累,考前看的論文能夠派上一點用場。它主要是讓我在答論述題時有話可寫,兩場筆試結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關於面試。

第二天的面試比起筆試是重中之重。

無論升學、就業,面試最能考察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現在無論碩士還是博士,導師們更希望能夠招收靈活、反應快、性格好的學生,而不僅僅是只知道悶頭讀書的書獃子。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反應力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首先是專業面試,進門後有五位教授和一位記錄員,所以還是有點陣勢的。他們並不會提奇怪的問題,主要是針對研究所畢業論文和博士計劃發問。由此這兩部分就是複試前需要重點準備的。當時由於距離寫完畢業論文已經過去兩個多月,我在面試前特意將論文重新翻看一遍,設想了幾個老師可能會提出的問題,然後自己進行回答。

友情提示,最好準備好用幾句話準確概括整篇論文的內容和亮點,到時大多能派上用場。其實後來仔細回想,那場面試無非是一次提前了的論文答辯。

至於博士計劃,由於在第一步交申請材料時就已經做好,此時只需要進行完善並保證能用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展示出來即可。有人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博士計劃不夠詳細甚至不夠完美,其實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導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確認你的研究方向是否屬於其研究範圍以及你是否認真為博士的四年生涯做了規劃。至於規劃是否完美並不是最重要的,畢竟等真正入了學,一切都需從長計議。

之後是英語面試,這是我比較擅長的部分,因為英語口語是我不算差的一項,尤其是發音吐字方面。但比較難過的是,自己的專業辭彙掌握得不夠,當面試官一直追問畢業論文的相關話題時,我有些卡殼。好在總體上不錯,英語面試比我想象中順利。總之在接連兩場的面試中,我的經驗和建議是要保持心態的平和,不能過度緊張。比如我一緊張就會不自覺地加快語速,因此在專業面試中被指出要放慢語速。其次便是保持自信和微笑,畢竟如果你自己都覺得考不上,老師們又如何相信你可以完成博士學習呢?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複試大致如此。

不輕言後悔,活在當下

「博士要讀幾年啊?」

「四年。」

「天啊,這麼長時間……太難熬了。」

(其實,四年在美國已經算很短了~~知足吧)

時至今日,這個對話仍不斷回蕩在我的耳畔。今天,剛剛收到博士錄取通知書的我,說實話,心情有些複雜。我也會擔心自己是否能順利畢業、擔心四年之後的生活未必能如我現在所願。但轉念想想,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難以十全十美。因為上天是公平的,你得到什麼,都要相應地失去什麼。而不管是我,還是此刻也正打算走上考博之路的你,只要提前掂量好這剎那間的得與失,那麼之後無論做了什麼樣的決定都不必怯懦。

身邊不乏大學部畢業就去北漂打拚的漢子、也不缺閑了兩年突然出國深造的妹子、當然更不少和我一樣選擇升學的姑娘,其實各人所選擇的路都布滿荊棘,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生活著。我從來不認為讀博與其他的選擇有任何雲泥之別,也並不認同女子無需多讀書的陳詞濫調。我只堅信,不管這一刻我們在做什麼,那都僅僅是選擇了不同的路罷了。人生如棋,棋落無悔。明確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勇敢地大步向前走,不輕言後悔,活在當下,終能看到荊棘之後的繁花似錦。

趁年輕,金戈鐵馬,馳騁學海無涯。(太天真,人生如夢,柴米油鹽吃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