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將為他們感動,在追夢人的《愛樂之城》

一位朋友在看完《愛樂之城》后,這樣寫道:

「劇終散場的時候,我不顧大亮的燈和周圍的人群,留在座椅上痛哭失聲。不,不是為愛情遺憾,因為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倆不可能在一塊兒。我哭了,只是因為想著自己那些沒有實現的夢。」

人為了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有時會變得特別不一樣。尤其是為了藝術。與美相關的東西,總是特別容易讓人沉迷。這種熱切的追逐,你叫它勇敢也好,叫它偏執也好;畢竟是一條通道,帶你去嚮往的地方。

今天,除了《愛樂之城》中的他們,Lab還想帶你認識下面這6位追夢人。

無論是真人出鏡還是虛構角色,他們的方向不同,路線不同,沿途的風景不同,但殊途同歸。可以說他們是成功了,但他們認為自己一直在路上。所以你看,「追求夢想」是一場多麼華麗而漫長的旅程。

安德烈·波切利 in 《別說再見》

【意】安德烈·波切利

「你不能看見這個世界,那麼你就做一件事,讓這個世界看見你。」

他雙目失明,卻擁有「被上帝親吻過的聲音」。安德烈·波切利,世界頂級男高音之一,是公認最有資格接替帕瓦羅蒂地位的歌唱家。

《別說再見》是波切利的自傳,你也可以把它視作一本心靈渴望之書。無論是疲憊還是挫折,都不是放棄夢想的理由。雖然他可以唱出最令人激動的樂曲,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卻是非常平靜。即使當他回憶起童年的迷茫,青春的彷徨,描述殘酷的現實與理想,也不改那種娓娓道來的溫和。

「靜默,有益於靈魂,使其學會更好地認識自我。當我孤身一人,而別人喧鬧地對彼此滔滔不絕時,我能更好地理解他們。」波切利在書中這樣說。

他知道自己有多麼接近夢想。當鋼琴聲響起,詠嘆調開始悠揚誦出,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彩色。當他意識到自己可以用跳動的音符觸碰這個世界,用嗓音去感動人的靈魂的時候, 他的世界不再單調乏味。

斯特里克蘭德 in 《月亮與六便士》

【英】毛姆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斯特里克蘭德原本有著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

在做盡了無法被人理解的行徑之後,他終於離開了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在那裡他與土著女子同居,終於找到靈魂的寧靜和創作的氛圍,並創作出許多使後世震驚的傑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後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里塑造的斯特里克蘭德的原型,到底是不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這更增加了小說的傳奇色彩。但最重要的是,這本書里將一個狂熱追求藝術,以至於不通人情世故的「怪才」刻畫得入木三分。尋找心靈家園和夢想,是否一定要逃離世俗社會?毛姆並沒有給出答案。

黑澤明 in 《蛤蟆的油》

【日】黑澤明

「我所說的山頂的風是指長時間艱苦地走山道的人,快到山頂時就感到從對面吹來涼爽的風。這風一吹到臉上,登山者就知道快到達山頂了。他將站在這山之巔,極目千里,一切景物盡收眼底。」

黑澤明的名字對電影愛好者來說如雷貫耳,但這本名字略怪異的自傳並不是那麼盡人皆知。

日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深山裡,有一種特別的蛤蟆,它和同類相比,不僅外表更丑,而且還多長了幾條腿。人們抓到它后,將其放在鏡前或玻璃箱內,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也是民間用來治療燒傷燙傷的珍貴藥材。

從孩提時代一個孱弱的「夜哭郎」,如何痴迷於繪畫和電影,如何幸得啟蒙而踏入電影界,最後如何執導《羅生門》等影片而成為世界級的導演黑澤明坦然直面過往的一切,人生的甘苦,藝術的感悟,流露於字裡行間。晚年回首往事,黑澤明自喻是只站在鏡前的蛤蟆,發現自己從前的種種不堪,嚇出一身油——這油的結晶就是這部《蛤蟆的油》。

梵高 in《渴望生活》

【美】歐文·斯通

「生活對於我來說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我不知道潮水會不會上漲,及至沒過嘴唇,甚至漲得更高,但是我要前行。」

28歲那年,梵高選擇開始做一個畫家。除了一直支持他的弟弟之外,這樣的選擇讓周圍的所有人都無法理解。他的人生也是一個悲劇:一生的窮困潦倒,最後的頭腦瘋狂——在創作了最驚人的作品之後,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彷彿上帝讓梵高來到人世,只是為了受盡折磨和苦難,為後人留下傑出的畫作。這位天才畫家一生所有的,也不過是一位親人和摯友,也不過是一份對藝術的執著。37歲的人生旅途,他生命的厚度,遠遠超過許多人生命的長度。

藝術家,是一種總在尋找卻從未找到最終答案的人。

年輕貝斯手 in 《音樂課》

【美】維克多·伍頓

「改變一個音符,和弦就變了。你和人生也是這樣。」

年輕的貝斯手視音樂為生命,卻在奮鬥的過程中遭遇瓶頸,苦於無法突破。一位名叫邁克的陌生人從天而降,給他上了十二堂發人深省的音樂課,從始至終都是在以音樂講生活。邁克帶領年輕人面對各種奇遇,抽絲剝繭般展現音樂與人生的驚人相似之處,直到最終,年輕的貝斯手也成長為一名精神導師。

人生在世不過寥寥數十載,即使活到80歲,在地球上也不過生活了不到3萬個日夜。除掉我們不知不覺浪費掉的日子,究竟還剩多少天呢?書中人被這個問題驚呆了,而讀者也會被這樣的數字狠狠嚇上一跳。

我們的生命就是一譜樂章,而追尋夢想,理解生命的過程,就是不斷修正調性,找到韻律的過程。如果每個小節都用心地雕琢,那麼人生聽起來、看起來,就悅耳悅目得多了吧。

小澤征爾 in 《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

【日】村上春樹

「不論面對何種形式,只要雙方有自然的共鳴,就一定能找出這條聯繫彼此的路。」

人類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發端。聞名樂壇的指揮家小澤征爾,與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六次對談,成為「翻越高牆」的一次心靈之旅。他們談的是古典音樂中的人與事,更是在談論著一種人生——你只有深入了解和接觸,才能有能力享受它的美好。

一位優秀的指揮家能用雙手創造出動人的樂章,但他未必可以精準地告訴不懂音樂的人,這部樂章有哪些絕妙之處。一位始終以欣賞者身份仰視音樂家的聽眾,即使全身心沉醉於音樂世界,也未見得可以理解音樂的大廈如何搭建。村上春樹這部作品,就是這二者之間的橋樑。

他說:「在小澤先生專註地研讀樂譜的同時,我也專註地筆耕不輟。兩種工作截然不同,但所需的專註或許十分相近。我常想,若是少了這份專註,我的人生便無從成立,不再是我自己的人生。想必對小澤先生而言也是這樣。」

「正是那一絲瘋狂,讓我們看見新的色彩」

——《愛樂之城》

-END-

編輯 撰文|瓔小媛

手書|Leo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