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裝備發展】探析美國水下戰裝備發展新思路

近年來,美國國防先期研究計劃局(DARPA)、海軍研究署(ONR)等機構研發的「分散式敏捷反潛系統」、「反潛持續跟蹤無人艇」、「上浮式有效載荷」等多個顛覆性反潛裝備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成果頻現。表明美國本世紀以來探索構建的以廣域反潛探測、潛艇無人協同、水下保障、海底預置為代表的新型裝備體系逐漸成形,將對水下戰裝備構成和作戰模式產生重大影響。

水下一直是美海軍不能完全掌控的戰場空間,浪、流、溫、海底地貌等限制水下聲波的探測和通信,水下空間無法「透明」。隨著潛艇主被動降噪技術的廣泛應用,安靜型潛艇低速航行時輻射雜訊在100分貝以下,接近甚至低於海洋環境雜訊水平,美海軍反潛面臨重大技術挑戰。為此本世紀以來將反潛能力提升作為裝備建設的重中之重,開啟了創新概念和手段之路。此外,2010年以來美國國防預算縮減,直接影響潛艇部隊規模,隨著「洛杉磯」級潛艇的大量退役,2022年後攻擊型核潛艇數量將不足50艘。美海軍認為按傳統水下戰方式,未來潛艇規模存在巨大缺口,需尋求其他途徑,建立新的水下優勢。

由此,2011年美海軍發布《水下戰綱要》,明確指出用其他裝備部分替代潛艇執行水下戰任務,2014年美國防部啟動「第三次抵消戰略」后,立即將水下戰作為徵集、篩選「長期研發計劃」顛覆性技術的五大領域之一,也是目前已確定的「第三次抵消戰略」的六大顛覆性能力之一。

1、通過多種創新方式,實現對潛艇大範圍跟蹤和探測

無人系統適用海域廣、架構靈活,美海軍將無人系統作為彌補潛艇規模不足、創生新的水下戰能力首選。

「分散式敏捷反潛系統」主要利用數十個無人潛航器組網,首創自下而上探潛模式,克服了海面、海底聲散射的影響,在6千米潛深能仰視18萬平方公里,保護己方航母打擊群等高價值目標。DARPA於2010年開始研發,2013年完成大潛深測試,2016年完成海試。

「自主無人水面艇」搭載聲學感測器,採用波浪能實現超長續航力,能探測安靜型常規潛艇和UUV,還可與P-8A反潛機態勢共享、協同作戰。2016年「無人戰士」演習期間,完成4艘無人艇的組網探潛試驗。

反潛持續跟蹤無人艇長40米,最大航速27節,可對敵方潛艇進行長達70天的貼身跟蹤。DARPA於2010年開始研發,2016年6月首艇「海上獵人」號在完成航速、機動性、穩定性等性能試驗,預計2018年服役。

深海主動探測系統為無人值守裝備,由水面浮標、聲源、體積陣組成,通過水麵艦布放,探測範圍近1萬平方千米,多個組網可實現大範圍探測。ONR於2007年開始研發,2009年完成樣機開發和海試,2011年完成升級版海試。

2、採用潛布系統,形成新型水下集群作戰能力

潛布系統以潛艇為母艇,布放后前出執行情報監視偵察和打擊任務,美海軍將其視為延伸潛艇「手眼」、擴大潛艇控制範圍、保護潛艇安全的有效手段。發展的主要潛布系統包括「藍鰭-21」無人潛航器、大排水量無人潛航器、「近海水下持久監視網」(PLUSNet)等。

PLUSNet包括固定式水聽器陣、「藍鰭-21」、「海馬」、「水下滑翔者」等無人潛航器,由核潛艇搭載和布放,能對1萬平方公里水域內的常規潛艇進行數月乃至數年的探測、識別、定位、跟蹤。2005年,ONR開始樣機研製,2012年完成樣機開發,2013年完成樣機海試。

大排量無人潛航器長13.5米,排水量10噸,續航力超過120天,具備察打一體能力,搭載聲學感測器探測潛艇,可發射輕型魚雷攻潛,還可搭載和布放多個小型無人潛航器。2015年4月,美國海軍研究署首次展出「大排量無人潛航器樣機」,8月通過低風險評審,按計劃2017年服役。

2016年8月,在「年度海軍技術演習」中,潛艇發射了一個「藍鰭-21」無人潛航器,「藍鰭-21」再釋放兩個微型「沙鯊」無人潛航器和一架「黑翼」無人機,執行情報監視偵察任務。演習中,由「黑翼」充當潛艇、「沙鯊」間的通信中繼,實現了水下和水面的跨域通信和指控。

3、發展新型補給和導航技術,提高持續作戰能力

為了彌補水下平台續航力的不足和減少對GPS的依賴,美國研發了「無人潛航器水下母港」和「深海定位導航系統」兩種新型保障裝備。前者可對無人潛航器進行無線數據中繼和充電,波特羅公司於2007年開始研製該技術,2011年技術成熟度達到7級,2015年充電功率達到1700瓦。後者通過在深海中布放聲源,使潛艇、無人潛航器等獲得連續高精度導航信息,無需定期上浮修正累積誤差,DARPA於2016年5月啟動研發工作。

4、研製變革性海底預置裝備,控制關鍵海區

海底預置裝備是一種全新的水下裝備,可以替代潛艇提前部署在關鍵海區的海底,長期待機。美海軍研發了「上浮式有效載荷」和「海德拉」兩種預置裝備。前者預置在深海,由運載器、有效載荷、通信系統等組成,通過水麵艦艇布放,可在4千米深待機5年,需要時遠程喚醒,快速釋放無人機、感測器、導彈等載荷,執行情報監視偵察和打擊任務;DARPA於2013年開始研發,2016年6月完成運載器測試,按計劃2017年完成第三階段研製。後者預置在近海,可搭載數個小型無人機和無人潛航器,由水面艦、潛艇、飛機投放,在水下待機數月,需要時喚醒,自主指揮負載執行反潛任務;DARPA於2013年開始研發,預計2018年完成演示驗證。

1、美國反潛裝備體系構成將發生結構性變革

目前美國反潛裝備主要包括潛艇監視衛星、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反潛直升機、水面艦艇、核潛艇、水下固定式網路等。美國正在發展的新型反潛探測裝備部署后,反潛裝備體系構成將發生重大變革:空中將增加反潛無人機,水面將增加反潛無人艇,水下將增加海底預置裝備、潛艇布放水下作戰群、其他平檯布放的水下探測網等新型裝備。

2、新型反潛探測裝備機動能力強,可實現大範圍精確監視

在集群技術和自主技術的支持下,美國將實現水下情報保障從固定、局域監視為主,向機動性、大範圍監視轉變,並能夠提供更加精確的情報信息。包括在近海海域針對性探測情報信息、在開放式水域形成大範圍監控區域、形成以潛艇為中心的探測網路,以及通過持續跟蹤的方式隨時掌控目標潛艇的位置信息等。新型反潛探測裝備部署機動靈活,並採用創新的探測方式,可提供持久情報保障,確保美軍實現大範圍的水下「透明」。

3、海底預置裝備隱蔽性強,能對敵形成戰略威懾

海底預置裝備是美軍構建未來水下非對稱優勢,實現戰略突襲最為典型的一類裝備,可在敵近海和遠海要道預置攻擊型無人機、無人潛航器、導彈,戰時能「按需」在敵近海或戰場前沿快速完成兵力部署,隱蔽形成探測網路和作戰編隊,對敵陸地、空中、海上和水下目標執行探測、打擊、突襲等任務。這類裝備部署后,難以探測和破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