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抗日戰爭以來 有36600多名烈士忠骨長眠廣州

得知鄭益龍勇救落水者犧牲后,不少市民到西堤去祭拜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實習生黃攀 攝

1979年,杜西江所在部隊乘坦克突破敵軍防線照片(翻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攝

銘記烈士耿光萬,1921年出生,陝西綏德人,中共黨員,1934年參加革命,南征北戰,戎馬一生,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於1972年11月1日任職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兼任廣東省人防副總指揮期間病逝,享年51歲,去世后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銘記烈士杜西江1953年出生,山西和順縣人,中共黨員, 1971年入伍。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鬥中,率領連隊擔任穿插任務,遭敵密集火力襲擊,不幸頭部中彈,光榮犧牲,年僅26歲。

銘記烈士鄭益龍1979年出生,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人,1997年12月入伍,生前為武警廣州市支隊四大隊副教導員。2013年鄭益龍外出途中因勇救落水青年而英勇犧牲。

自1927年以來,南粵大地湧現一批批英雄兒女,在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鬥以及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中作出偉大貢獻,他們為保家衛國犧牲生命,當中不少正當青壯年。根據廣州市民政局的統計,抗日戰爭以來,廣州市戶籍和骨灰安放在廣州的烈士有36600多名。烈士的骨灰在廣州大小陵園安葬,這些英雄的生命已逝,精神的光華卻永遠綻放。在建軍90周年紀念活動之際,本報記者採訪烈士遺屬,和他們一起追憶烈士生平,傳承英雄遺志。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盧文潔

通訊員印銳

杜西江姐姐:

不想讓紅色基因消亡

杜西江出生於革命幹部家庭。曾祖父杜忠義在抗日戰爭中,將一輩子積攢下的十二間房的糧食和一地窖的銅錢,全部捐獻給抗日政府。杜西江的父親杜禎祥是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建設、改革開放的廣州市老領導,母親蘇玲是久經百戰的抗戰老兵。正是在這樣的家庭里, 杜西江耳濡目染,十幾歲就秉承革命傳統,毅然接過了父親的槍,加入革命軍隊。

杜西江的姐姐杜英今年也已70歲,她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回憶,杜家有八個兄弟姐妹,杜西江排行第五,1971年就已入伍。經過八年野戰部隊生活,到1979年初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杜西江已經是所在連的指導員。他受命參戰,從廣西龍州縣水口鎮攻入敵境。1979年2月17日,杜西江所在部隊擔任主攻任務,八連全體指戰員乘搭坦克穿插到越方重鎮同登,杜西江就在坦克上。上午8時多,坦克突擊到越南班坡地區遭遇越軍猛烈火力阻擊,杜西江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6歲。

「我媽也是個老兵,知道弟弟要去越南打仗,眼淚唰一下就出來了,但還是目送兒子離開家門上戰場。」杜英說。杜西江出征前還率先在全軍帶領戰士削髮,表達誓死衛國的決心。沒想到上到越南戰場的第一天,杜西江就犧牲了。杜西江逝世時尚未成家,沒能留下後代,老父母獲知消息后痛徹心扉。

杜英與杜西江相差接近8歲,從小在一起玩的時間並不多。在姐姐眼裡,杜西江雖然讀書不多,但人很聰明,富有文采,喜歡作詩詞,未料到英年早逝。1983年,民政部為杜西江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褒揚他為國捐軀的精神。現在,這份珍貴的證明書被杜英珍藏著。杜英說,弟弟沒能留下子女,隨著年月逝去,杜家其他孫輩對杜西江的事迹也不免會淡忘。不想讓這種「紅色基因」消亡,為此近年杜家兄弟姐妹一起自費出版了父親杜禎祥的回憶錄,將杜西江的生平事迹與生前珍貴照片作為其中一章,留給後人追憶憑弔。

耿光萬兒子:

父親一生嚴於律己

耿光萬是陝西人,15歲時就參加工農紅軍,戎馬一生經歷的大小戰役很多: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皖南事變及淮皖「反頑」鬥爭、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上海等戰役戰鬥。

革命年代鍛煉了耿光萬,他的軍事才能也在戰爭中增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雖然在戰場上挺了過來,但耿光萬因多次負傷及積勞成疾,倒在了和平年代的工作崗位上。1972年11月,耿光萬在任職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兼任廣東省人防副總指揮時病逝。

「父親一生對錢財並不看重,但嚴於律己,對我們子女要求也很嚴格。」耿光萬的兒子耿海薪說,父親的嚴厲教育讓他從小記憶深刻,也終身受用。雖然是軍隊「高官」,但耿光萬從來不讓家人和子女使用自己的專車,也從沒有帶過家屬和子女到外地開會或療養。

耿光萬原來是陝北黃土高坡一字不識的放牛娃,但他隨後在紅軍教導隊完成了「掃盲」,在抗大學習了指揮打仗,解放后在解放軍最高學府南京軍事學院學了高級指揮,成為我軍現代的高級指揮員。「父親在那樣的年代里也堅持學習,不斷提升自己,他常告誡我們勤能補拙。」耿海薪說,父親的教導對自己有重大影響,領會到刻苦學習在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生長在革命家庭,耿海薪對革命英烈的精神傳承很重視。「我46歲才生了孩子,現在一些年輕人對明星和網紅非常熱衷,對烈士的事迹不太關心,這是挺遺憾的。」耿海薪說。此外,耿海薪說廣州革命資源豐富,大革命時期不同的紀念館就有28個,但缺乏一個統一的烈士紀念館,建議可以建設一個。

鄭益龍妻子:

兒子繼承了父親樂於助人的品質

2013年3月1日,一對來自汕頭的夫婦和朋友來到珠江西堤碼頭遊玩拍照,丈夫陳永標在後退取景中不慎被鐵鏈絆腿掉進珠江,見狀妻子大呼救人。此時武警警官鄭益龍途經此處,見到落水者陳永標在水中掙扎,鄭益龍馬上脫掉鞋子和上衣一頭扎進江中救人。

落水者獲救,34歲的鄭益龍卻永遠閉上了眼睛。2013年3月4日晚,他的遺體在距離落水處下游的500米處被找到,鄭益龍救人犧牲的事迹馬上被廣泛傳播,他被視為廣州人民的英雄。鄭益龍1997年12月入伍,犧牲前是武警廣州市支隊四大隊副教導員,三次榮立三等功。

丈夫英年早逝,鄭益龍遺孀龐雨洪說這對他們小家庭是極大的不幸,但萬幸的是在廣州城得到了無數善良市民的關愛,幫助他們從風雨中走過。令龐雨洪欣慰的是,兒子繼承了父親鄭益龍樂於助人的品質。部隊大院有個孩子家庭困難,奶奶要靠撿紙皮和廢舊物來幫補,幼稚園有小朋友笑這個孩子的奶奶是「撿破爛的」。但鄭益龍的兒子從不嘲笑,還要特意把家裡的紙皮留下來給這位奶奶。龐雨洪計劃,要將鄭益龍作為武警戰士剛強、勇敢、善良的一面盡量教導給孩子,她也衷心感謝廣州市民對她和孩子的大愛,希望有餘力時可以回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