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是孩子生命里不動聲色的擺渡人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儘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因為他愛一魯夫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1

作家葉聖陶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合肥張家是身世顯赫的大家族,而從九如巷走出來的這四姐妹,無一不是頭冠耀眼的明珠。

她們雖然出生於富貴之家,卻沒有沾染任何陋習,個個蕙質蘭心,氣質出眾。這都離不開一個人的熏陶,那就是父親張武齡。

1906年,17歲的張武齡,與揚州大家閨秀陸英成親,隨後相繼生下了四個女兒。他不給女兒們起花花草草的名字,而讓每個女兒名字里都帶兩條腿:元和、允和、兆和、充和。無非是希望四個女兒長大后,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得更遠。

辛亥革命后,他舉家遷往上海,一是為了迴避龐雜的宗族事物,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二是為了離開閉塞落後的安徽,讓她們從觀念上取得進步。

少女張充和

張武齡飽讀詩書,家中所有藏書都分好類目,其中不但包含經典古本,也有不少五四后的新作。四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子,從小就可以任意取閱藏書,從閱讀中汲取快樂,了解人生。

張武齡並不只教她們古文,也讓她們學算數、唱歌、體操。他從不干涉老師的教學,給女兒們最大限度的自由,盡量讓她們挖掘自己的喜好,以及個人發展的空間。

中學全能冠軍張兆和

張武齡一生最恨賭錢,有一年除夕,孩子們和工人,聚在一起丟骰子、玩兒骨牌。張武齡看到了,很不高興,但並沒有責罵幾個孩子,而是談了一個有趣的條件:「如果你們不玩兒骨牌了,就可以跟著老師學唱崑曲,我就給你們做漂亮衣服。」

此話一出,馬上兌現,立馬給孩子請來了老師。從那之後,張家四姐妹,每周都在書房學唱文人戲。

姐妹崑曲之愛,一直保持到晚年

張武齡把兒女當成朋友,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天真想法,一一與孩子們分享。他專門在家裡造了一座小戲台,凳子和木板搭起來,鋪了地毯,供女兒們演唱崑曲、盡情展示。

五四后,接受新思想的張武齡,不滿足詩書傳家,立志辦學,創建樂益女中,帶全家搬進去。但他一直不肯接受外界資助,為的是保持學生個性和獨立人格,害得每年開學,女兒們學費都不夠。

雖然別人笑話他傻裡傻氣,四個女兒卻以父親為榜樣,學會了培育一顆美麗的心。

充和手書

一個好的父親,會用愛去感染子女,以身作則,樹立好的榜樣。在詩詞、崑曲的影響下,小女兒充和後來在哈佛、耶魯,等世界著名大學教書法、崑曲,被世人譽為民國最後一個才女。

大女兒元和拋棄時代偏見,嫁給崑曲名伶顧傳玠,婚後,雖遇艱難世事,卻不離不棄。四姐妹各有各的坎坷和波折,但都淡泊名利,不慕虛榮,人生遭遇磨難,仍舊坦然處之。

父母者,子女之人生標杆是也,父母想把子女教育成什麼人,首先,自己要成為那樣的人。

2

宋氏家族的三子三女,其榮光離不開家族的背景,也離不開父母的悉心培養。父親宋耀如是個傳教士,從一個平民變成民國巨富,傾盡家財支持孫文的革命事業。

母親倪桂珍來頭就更大了,出生於生活優越的書香世家,思想開放,拒絕纏足,在寬鬆、開明的家庭中長大,養成了自己的主見和個性。

為了讓孩子安心成長,宋耀如特意在郊區購宅,門前有溪流,後面有菜地,四處都是供孩子撒野的場所。宋耀如提倡孩子釋放天性,讓他們親近自然,啟發想象。

有一次孩子們瘋得太狠了,跑到農夫的莊稼地里鑽來鑽去,農夫找上門,宋耀如賠禮道歉,賠償后說:「如果他們還跑去玩兒,請不要驚嚇到他們,我會教導的。」

他還特意買了一箱子皮球回家,鼓勵子女們把球踢得到處都是。不管事業多麼忙、時局多麼亂,他都要抽空回家陪孩子踢球。

對於六個子女,宋耀如從不吝嗇讚美,親自訂購大量的英語讀物,培養他們畫畫、寫作、演講,還專門在家裡開闢一面牆,把他們的作品展示在上面。一旦朋友來訪,就邀請上前,當著孩子面誇獎他們的奇思妙想。

周末,拉著孩子舉辦音樂會,讓他們一個個地展示才藝。1989年,他編了《上海兒童報》,所有文章都是孩子自己寫的,連打字的任務都是親手完成。他給了孩子無限的發展空間,對孩子的童心、趣味充分理解,讓他們建立了強大的自信。

倪桂珍和三姐妹

音樂對三姐妹的氣質影響極大

相比之下,母親倪桂珍,用的是「嚴於禮教」之道。三姐妹小時候的啟蒙教育,都由她這個「嚴母」來完成,瘋可以瘋,該有的規矩也要有。

在宋家,飲酒、賭博決不允許,吃飯、睡覺、坐立起行皆有規矩,不能因為家境優越而自我放縱。她教孩子們繪畫、彈鋼琴,專門請人來教她們針線活。

宋美齡在後方為抗戰戰士做衣服

身為基督徒,倪桂珍樂善好施,經常去給窮苦家庭送糧食。她雖然不了解丈夫的事業,但宋耀如花巨資支持革命,倪桂珍一生從來沒有怨言。這些細節,都深深影響著子女。

到了學齡,她送孩子去寄宿學校,讓她們懂得自立、自強、自愛。宋藹玲5歲寄宿,16歲出國念書,宋美齡出國時甚至不到10歲,從小就有富有主見。

3

父母之於孩子,就如世界的一扇窗戶,打開這一扇窗戶的目的,是讓他們去看、去聽、去想。父母給孩子的應是一幅畫卷,至於畫卷中,哪一處絢麗色彩,最後引起孩子內心的共鳴,那是孩子心靈飛升后的理想。

1920年,林長民赴歐考察,攜林徽因隨行,期待她長見識,離開家庭,養成獨立的見解能力。正是這次遠行,幫助少女林徽因,一改懵懂,找到了一生的方向。

在法、德、瑞四處遊覽之時,林徽因飽覽風光,了解異域文化。在英國,又閱讀了大量西方作品,父親跟劍橋、牛津留學生聚會時,她都十分端莊地在一旁「恭聽」,從那時學到了一生受益的知識。

因為結識一位學建築的女學生,她才立志成為一名建築師。足見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眼界,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的可能,孩子就能夠創造更多可能。

林徽因考察古建築時吃了不少苦,卻甘之如飴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是不動聲色地擺渡人,他們循循善誘,而非強加控制,他們將價值觀體現在行為上,而不是敷衍在空泛的道理中。

他們不是非要孩子成為某個人,而是不斷用愛的方式告訴孩子:「如果你想成為你要成為的人,那麼你應該養成怎樣的品質。」

而失敗的父母,永遠都不滿足,他們習慣澆滅孩子的熱情和喜好,習慣讓他跟別的孩子攀比成就,卻從不關心他們自己追求什麼,最終摧毀了他們的自信。

4

前不久,人大附中停課半天,只為一部名叫《鏡子》的紀錄片。學校安排了300多位學生,和100多位家長一起觀影交流。紀錄片之所以叫做《鏡子》,是為了表達一個深刻的主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一個有問題的孩子,一定是來自一個有問題的家庭。」

片中16個孩子被送往培訓學校,他們暴躁、粗口,跟父母敵對,最小的才讀國小六年級就輟學,最大的25歲了卻患上了網癮。

其中一位少年早戀,整天把父母鎖在門外,培訓學校的人進門帶他離開時,他以死來威脅父母,髒話連篇,還有的孩子甚至對父母動粗。

這些孩子無一不是「問題兒童」,全都厭倦了學校壓抑的氣氛,也拒絕跟父母有心靈溝通,根本不相信父母說的話。整個家就像一屋子仇人。而培訓學校明確告訴家長:「這次培訓最重要的不是孩子,而是你們這群父母…」

害怕上班扣錢,父親拒絕去聽課

學校設計了「家長課堂」,是這次培訓最重要的環節。一位家長卻根本不想請假參加,拒絕承認是自己身上出了問題,一切「罪責」都賴在孩子身上。

課堂上,面對教育諮詢師,父親十分苦惱地說:「我已經想盡辦法讓他上學了,苦口婆心地說從來就不聽,我能怎麼辦?總不能聽他的,他說他要去當背包客旅行,說他要去做一個流浪歌手,他才16歲,我能讓他去嗎?」

沒有誰想過別人的一生,哪怕這個別人是自己的父母

可是教育諮詢師告訴他「你知道嗎,他的這些想法,都是你給他的,是你造成的。」父親顯得一臉的不理解,彷彿在質問那位教育諮詢師:你憑什麼說是我造成的?

鏡頭一轉,躁怒的孩子咆哮道:「從小他們就不尊重我的選擇,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經他們同意。連騎車騎哪條街都要他們說了算!有時候我還沒表達完想法,他們一口就給我回絕了!一點基本的自由都沒有,我其實是很堅強的一個人,我不怕吃苦也不怕跌倒,但是他們從來不關心…」

最令人感到唏噓的,是那個25歲大的「孩子」,他厭倦工作,每天上網,拒絕與人溝通,也不談戀愛。原來成長期,父母在外打工,從來沒有給他心靈上的慰藉。父母的缺失,讓他自我逃避。

然而,這位常年在外打工的父親,看到課堂上那些國企里的父母,非常詫異:「我是沒有辦法,但他們的生活條件那麼好,文化水平都那麼高,怎麼孩子也跟我的孩子一樣?」

另外一對父母似乎回答了他。這對夫婦,社會成就斐然,對自己的孩子永遠高要求,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強加孩子,認為人生就是要成功才行,希望他處處成為優秀的榜樣。結果,孩子能力有限做不到,倒逼得孩子內心無比自卑。

女孩國小六年級便輟學一年

「如果馬上是世界末日,你們會對孩子說些什麼?」一個父親深情地說道:「我希望他這一生過得比我好,實現自己的理想,不留遺憾。」

教育諮詢師便追問道:「那他的理想又是什麼呢?」父親訕訕一笑:「他的理想,還要慢慢去糾正,去糾偏。」

教育諮詢師說:「那你說的理想,只是你所期望他完成的理想,說到底,就是你自己的理想。」

在這些父母看來,愛就是控制,就是以「我是為你好」而強加。為了達到自己認可的目的,他們可以剝奪孩子一切樂趣,也從來不聆聽孩子的選擇,更沒有努力去培養他們的品質。就像片中一位孩子說的:「他們為了讓你去學校,可以讓你變得一無所有。」

這是缺乏了「愛的認知」的教育,父母把子女當成了自己的物品:我愛你,所以我要控制你,你是我的孩子,必須由我規劃,愛的認知一旦被扭曲了,愛的能力就被異化了。

5

2010年,加拿大多倫多,曾經發生過一起兇殺案,三名歹徒將一家人槍殺,母親當場斃命,父親僥倖沒死,24歲的女兒珍妮弗也幸免於難。在調查過程中,警察發現漏洞,四年後,他們驚訝地發現,謀殺竟是女兒和男友策劃的!

在人們眼中,珍妮弗乖巧、聽話,從小就是個愛學習的乖乖女,4歲開始學鋼琴、花樣滑冰,背負著父母巨大的期望。

可上中學后,成績下滑,她害怕被責罵,一直對成績造假。父母發現后,對她嚴厲制裁,進行各種管制,幾乎形同囚禁。最後,女兒實在受不了這種控制,偏激地策劃了這場兇殺案。

面對審訊,她痛苦地表示,自己從小就學習壓力巨大,晚上10點才睡覺,周末也不能玩,她所有優秀的表現和榮譽,都成了父母人前炫耀的工具。同學曾發現她在學校自殘,以此來發泄心頭的痛苦。

成績一旦下滑,父母就火冒三丈,步步緊逼,訓斥她為失敗者。珍妮佛不願忤逆父母的期望,內心最終走向了分裂…

人不是生來就會做父母的,但父母卻是人這一生之中,最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因為它是從一個生命出發,進而影響另一個生命的一生。

請不要忘記紀伯倫寫過的話: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對自身充滿渴望的生命。他們因你而生,卻非為你而來。

聰明的父母,絕不會替孩子,決定他們該從哪裡上岸,只是無聲無息地划動船槳,告訴他們風浪襲來之時,應該如何挺直脊樑去面對,如何抵達他們想去的地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