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內陸開放式扶貧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

松桃縣長興中藥材扶貧產業示範園。 龍元彬攝

開放式扶貧是以政府為主導,以社會性、廣泛性、參與性為原則,通過調動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省內省外兩種力量、體制內體制外兩種要素參與脫貧攻堅,構建一個扶貧主體開放、扶貧領域開放、扶貧資源開放的經濟運行方式和形態,包括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對外技術和勞務交流、產業轉移、經濟信息傳輸和吸引區外遊客等,覆蓋生產領域、流通領域以及休閑養身等扶貧開放的各個領域。

為積極探索內陸開放式扶貧試驗區建設工作,使內陸開放式扶貧試驗區建設水平與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產生一批在全國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和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成果,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貴州內陸開放式扶貧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一、著力推進開放式扶貧東西協作示範試驗

(一)深化幫扶合作。不斷創新城市對口幫扶機制,鼓勵幫扶方與受幫扶地區在基礎設施、產業合作、人才交流、醫療衛生、教育培訓、金融證券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精準對接。(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省政府金融辦)

(二)推進縣鄉村結對幫扶。啟動實施東部幫扶城市經濟強縣與8個市(州)貧困縣「攜手奔小康」行動,著力推進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精準對接。(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發展改革委、有關市〔州〕人民政府)

(三)促進產業合作。加快引進幫扶城市先進要素向園區聚集,推進園區合作共建。抓好專業招商和專題招商,引進幫扶城市企業到我省貧困地區投資興業、發展產業、吸納就業,有效承接幫扶城市產業梯度轉移。(牽頭單位:省農委、省商務廳、省扶貧辦、省政府金融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投資促進局)

(四)開展勞務輸出對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勞務輸出脫貧的組織化程度。以就業技能培訓、醫院護工、家政服務為切入點,推行校企合作、「訂單式」培訓等模式,促進我省貧困戶勞動力向東部幫扶城市有序轉移和穩定就業。(牽頭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扶貧辦)

(五)實施教育醫療幫扶。動員幫扶城市組織本地學校、醫院與受幫扶地區學校、醫院開展「一對一」結對共建活動,幫助受助地區學校、院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促進受助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解決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

(六)深化幹部人才培訓交流。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人力資源交流、學習和培訓,促進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鑒。互相選派優秀黨政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交流掛職學習,培養一批帶不走的生力軍。(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七)推動旅遊開發合作。定期在東部城市舉辦旅遊交流和推介活動,推進民間旅遊合作,培育新興旅遊業態,提升旅遊產業發展水平,實現雙方旅遊產品互推、客源市場互動。(牽頭單位:省旅遊發展委,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八)拓寬合作渠道。充分發揮幫扶方沿海港口功能,共建合作港口,拓展貴州出海通道,發展國際物流。(牽頭單位:貴陽海關、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

二、著力推進開放式扶貧國際合作示範試驗

(九)建立國際減貧產業合作機制。加強與瑞士、德國、波蘭、韓國、東南亞、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在農業、旅遊業、裝備製造業、資源開發等領域的深入合作,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通過國際大型博覽會和駐外平台,引進國外現代農業如以色列的現代農業、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現代農業及畜牧加工等產業,發展我省現代農業產業。與聯合國等機構建立合作多贏機制,積極開展務實合作,形成扶貧領域項目建設、技術引進、人才培養、經驗交流等方面的長效合作機制,形成定期舉辦國際交流培訓機制,產生一批產業減貧重要成果。召開全球電子商務減貧大會。(牽頭單位:省農委、省外事辦、省社科院、省扶貧辦、省商務廳、省貿促會〔博覽局〕)

(十)建立國際減貧高端智庫。整合國內外組織、高校、研究機構人才資源,建立國際減貧高端智庫,探討減貧最新理念,研究扶貧領域重大課題,提出戰略性、前瞻性政策措施建議,支持大專院校建立減貧學院。(牽頭單位:省教育廳、省扶貧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社科院)

(十一)大力開展減貧成果轉化和經驗推廣。不斷深化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減貧領域合作,加強與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發達國家政府援助機構的項目合作,在全球範圍內探索選擇更好融資工具和方式建立成果推廣運用試點,積極探索國際減貧成功經驗本土化。(牽頭單位:省政府金融辦、省貿促會〔博覽局〕、省扶貧辦)

三、著力推進開放式社會扶貧示範試驗

(十二)推動會展全產業鏈發展。著力打造貴州夏季國際會展經濟,優先引進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高科技博覽會等國際大型知名會展,發揮會展產業帶動效應,促進旅遊、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扶持本土會展企業。(牽頭單位:省貿促會〔博覽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十三)動員社會廣泛參與。構建東部城市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的有效工作網路和聯繫機制,為社會各界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搭建平台、創造機會、提供支持、做好服務。(牽頭單位:省扶貧辦、有關市〔州〕人民政府)

四、著力推進開放式扶貧金融制度示範試驗

(十四)加大財政金融資金投入。「十三五」時期66個貧困縣的貸款增量和增速高於貴州「十二五」時期增量和增速。加大扶貧再貸款和支農再貸款的投放力度,在推進「三變」改革試點期間,全省累計投放100億再貸款規模,專項用於「三變」改革試點地區,通過多種方式延長再貸款期限。鼓勵支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列支持「三變」改革專項信貸計劃,為金融支持「三變」改革提供信貸規模保障。鼓勵開發「三變貸」等信貸產品,為「三變」改革經營主體提供信貸產品服務。(牽頭單位:省政府金融辦、人行貴陽中心支行、66個貧困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五)建立多層次扶貧融資體系。支持貧困地區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對滿足條件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採取適當方式適時建立政策性民間性的「扶貧銀行」,支持和鼓勵上市公司、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期貨經營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將與國外金融資本合作的許可權下放到省內國有(民營)企業,探索本省扶貧龍頭企業與國際組織金融合作試點。推動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在我省範圍內與泛長江(珠江)三角洲的流轉試點。(牽頭單位:省政府金融辦、省國土資源廳、貴州證監局、人行貴陽中心支行、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十六)建立扶貧保險和擔保機制。建立完善市場化、可持續的信貸渠道,大力發展村級互助資金和抵押擔保,支持保險資金以股權、債券、基金、資產支持計劃等形式,參與扶貧開發,探索扶貧融資擔保政策和扶貧項目風險補償機制,促進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等要素資本化、市場化,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牽頭單位:省政府金融辦、貴州保監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五、著力推進開放式扶貧特色產業發展示範試驗

(十七)加快發展山地高效特色農業。到2020年,66個貧困縣建成一批對貧困戶脫貧帶動能力強的種養基地,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體系初步形成,產業化水平顯著提高。在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等適宜地區,以培育生態樹種基地為突破口,因地制宜自主培育綠化苗木新優品種,深化林業種植及林產品加工產業布局,打造若干個林產綠色產業鏈。(牽頭單位:省農委、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省林業廳,有關市〔州〕人民政府)

(十八)全面落實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各項政策。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貯藏、保險、分級、包裝、運銷等,培育一批省級農產品加工試點示範企業,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牽頭單位:省農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省扶貧辦、省工商局)

(十九)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申報農產品認證。加快提升「三品一標」產品比重,塑造「多彩貴州·綠色農業」形象,完善流通體系,搭建營銷平台,實施綠色生態、品質安全、健康營養的農產品品牌營銷策略,提高我省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牽頭單位:省農委、省工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二十)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力爭實現1個貧困村建立1個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一個縣培育1—2個扶貧龍頭企業,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帶動貧困農戶脫貧增收。加大對黔貨出山物流和電商支持力度。(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省農委、省工商局)

(二十一)進一步夯實山地農業發展基礎。落實土地出讓收益12%用於農田水利建設政策,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支持設施設備建設,推進山地農業機械化。堅守耕地保護紅線,落實集中連片優質耕地保護政策措施,支持建設高標準農田、改造中低產田土。(牽頭單位:省國土資源廳、省農委)

(二十二)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利用國內外、省內外現有各類展銷會、博覽會、論壇等開放性平台,引進外部資源,引導更多好項目落地,推動省內優勢產品走出去。在「省國際會展經濟產業園區」的建設過程中創新貧困村民招工聘用機制,加大村民教育和職業培訓。(牽頭單位:省貿促會〔博覽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六、著力推進開放式扶貧鄉村旅遊扶貧示範試驗

(二十三)建設鄉村旅遊扶貧創新示範區。以黎平縣高屯鎮、錦屏縣隆里鄉和新化鄉為核心區,在保持民族地區文化的原真性及可持續性的同時,充分發掘其豐富多姿的民族文化、農耕文化和資源等原素,利用PPP模式,集中打造一個集扶貧、文化、健康、旅遊為一體的黔東南鄉村旅遊扶貧創新示範區,並逐步在各少數民族自治州建立多個專題性或綜合性的創新區,承載一批鬥牛、賽馬等民族體育競賽活動,探索發行競猜型體育彩票和賽事即開彩票,做好與貧困農戶的利益聯結。(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體育局、省扶貧辦、省旅遊發展委、省財政廳、省文化廳,黔東南州人民政府、黔南州人民政府、黔西南州人民政府)

(二十四)支持特色鄉村旅遊村寨建設。允許扶貧龍頭企業利用財政扶貧資金或扶貧產業基金,在建立現實有效的貧困農戶利益鏈接機制前提下,打造一批鄉村特色景觀旅遊村、精品民宿、鄉村度假地。建設開放式精準扶貧民族示範村寨,並結合「節能環保、綠色家園」現代生態示範城鎮的建設,成立精準扶貧試驗合作社。(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旅遊發展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民宗委,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二十五)加強鄉村旅遊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依託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和城郊休閑度假鄉村,大力發展多樣化、特色化、多元化的山地立體農業觀光、傳統作物種植等體驗旅遊,重點推進旅遊與種植業、草地生態畜牧業的深度融合,著力開發田園生態觀光、農藝學習體驗、自助採摘、健身養生、垂釣娛樂等鄉村旅遊產品,全面提升鄉村旅遊的水平與層次,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田園風光、民族風情、休閑農莊、家庭客棧、農家餐飲等鄉村旅遊業態,帶動農民增收脫貧。(牽頭單位:省旅遊發展委、省農委、省扶貧辦)

(二十六)拓展鄉村旅遊扶貧領域。依靠互聯網、大數據,推出鄉村休閑養生、農耕文化體驗等「旅遊產品和線路的私人定製」,支持貧困群眾建設具有當地民俗民風的農家客棧、森林小屋。啟動省內旅遊規劃扶貧公益活動。實施旅遊後備箱發展工程,推進邊遠貧困村與本縣域內的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點、旅遊景區結成發展對子,建立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特色農產品基地、農產品推薦名錄,設立特色農產品銷售店,生產旅遊地所需的農特產品、旅遊商品。支持凱里市結合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鄉村旅遊促脫貧工作。(牽頭單位:省旅遊發展委、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省財政廳、黔東南州人民政府)

(二十七)推動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全面推進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創新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加大政府主導和扶持力度。將鄉村旅遊公路建設與沿線產業開發、城鎮化建設、扶貧開發、生態文明建設和旅遊產業開發有機結合,為鄉村脫貧致富提供有利條件。(牽頭單位:省旅遊發展委、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

(二十八)打造養生產業鏈。推廣山水田園養生民墅項目,利用中西合璧的管理模式,結合天然種植、野外養殖、養生書院及自然民墅,構建精神家園體系。(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旅遊發展委、省扶貧辦、省國土資源廳、省林業廳,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七、著力推進開放式扶貧資源共享機制創新示範試驗

(二十九)完善資產收益脫貧攻堅機制。全面推廣「三變」改革經驗,重點解決好資金整合、明晰產權、建設平台等突出問題,將農村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旅遊文化資源通過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種方式,轉變為農民在企業、合作社或其他經濟組織的股權,盤活農村資源資產資金,讓農民長期分享股權收益。(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省農委、省扶貧辦)

(三十)探索建立集體股權參與項目的資產收益扶貧長效機制。在全省範圍內開展資產收益扶貧改革試點工作,引進社會資本,在貧困地區開展光伏項目和小水電項目建設。探索農村冗餘電量跨省交易。賦予土地被佔用的村集體股權,讓貧困人口分享資源開發權益。(牽頭單位: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扶貧辦、省能源局、貴州電網公司)

(三十一)以確權為基礎,「三權分置」為政策托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依託現有的省、市、縣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覆蓋全省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網路,規範農村產權交易流程。(牽頭單位:省農委、省國土資源廳、省法院、省發展改革委、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林業廳、省政府法制辦、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人行貴陽中心支行,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

八、著力推進開放式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改革示範試驗

(三十二)增強整合資金攻堅合力。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工作,納入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縣級人民政府圍繞突出問題,以摘帽銷號為目標,以脫貧成效為導向,以脫貧攻堅規劃為引領,以重點扶貧項目為平台,根據需要把目標相近、方向類同的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帶動金融資本和社會幫扶資金投入扶貧開發,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和效益。(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省扶貧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省農委、省林業廳、省民宗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旅遊發改委、省審計廳,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66個貧困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十三)不斷深化扶貧改革創新。增強貧困縣黨政主要領導班子責任感,解放思想,勇於擔當,積極創新,加大力度,因地制宜推動「三變」改革等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牽頭單位:省農委、省財政廳、省扶貧辦)

(三十四)建立健全面向市場購買服務機制。扶貧開發項目規劃編製、實施、驗收、監管、技術推廣、信息提供、培訓、法律顧問等工作,鼓勵採取市場化方式,按照公開競爭、擇優確定的原則由政府面向社會購買服務。鼓勵參與扶貧開發活動的各類主體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承接政府扶貧開發公共服務、承擔扶貧開發項目的實施。(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財政廳、省民政廳)

(三十五)完善社會扶貧資金管理方式。加強社會扶貧資金尤其是募捐資金的監管力度,完善資金使用機制,建立多部門資源共享,統籌社會扶貧資金,利用大數據平台,建立健全社會扶貧資金信息公開公示制度,真正實現因不能享受相關教育、醫療、住房等政策內扶持陷入困境,亟需社會幫助的群體,得到及時救助和幫扶,充分發揮社會扶貧資金點對點的精準幫扶。(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省民政廳、省監察廳)

九、著力推進開放式扶貧績效評價考核示範試驗

(三十六)健全貧困監測評價考核制度。加強扶貧統計能力建設,加快推進貧困縣、貧困鄉、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統計監測核算。發布減貧發展指數,開展目標評價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評價、幹部獎懲任免以及相關專項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支持在全國率先建立貧困監測體系統計評價制度,建立貴州貧困監測指標體系。(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統計局)

(三十七)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強化扶貧督察,建立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扶貧督察機制,每年對全省9個市(州)、貴安新區開展督察,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地區,可不定期開展專項督察,實現通報、約談常態化。(牽頭單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扶貧辦)

(三十八)加大對扶貧資金審計力度。建立經常性扶貧工作審計制度,總結近年來扶貧資金審計工作經驗,完善扶貧資金審計辦法,對地方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將扶貧資金審計作為主要內容,揭示問題,界定責任。(牽頭單位:省審計廳)

(三十九)建立扶貧大數據共享運用機制。建立扶貧大數據監管聯運機制,做到工作評價、在線監控、扶貧數據與相關部門信息的聯動,支撐扶貧監察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查究違法行為轉變,防範扶貧風險。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快速搜集和處理涉及扶貧風險問題舉報,突發事件、社會輿論等數據,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建立扶貧大數據科學決策機制,探索全景式扶貧形勢會商模式。完善扶貧大數據公共服務機制,開展網上服務與實體大廳服務、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的一體化服務模式,實現統一受理、分類審查、信息共享、透明公開。(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民政廳等)

(四十)完善扶貧工作責任追究制度。認真落實「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管理體制和「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協調作用,統籌做好項目落地、資金使用、進度安排、推進實施等工作。強化黨政一把手抓扶貧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確保各縣(市、區、特區)和鄉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工作上,將扶貧工作實績作為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實行扶貧開發工作考核「一票否決」制。完善領導幹部扶貧到村到戶責任制,推進領導幹部「遍訪」活動長效化。(牽頭單位:省扶貧辦、省委組織部,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