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切莫迷信數據,我們該如何看待大學錄取結果

聯考放榜了,各省的文理科狀元被爭相報道。

國際學校2017年的錄取情況,從年初放榜開始便被持續關注至今。家長普遍認為學校的名校錄取情況好,這所學校就好。

這個普遍的認識真的合理準確嗎?

北京世青國際學校的校長助理、昆明世青國際學校理事——李猛先生為你解析這個擇校問題!

在一個300人的擇校群里分享了上周五推送的大學錄取結果。

瞬間,群里被家長們貼滿了各種學校的大學錄取:公辦的、民辦的、純外籍的、來源靠譜的、莫名其妙的;紛紛要求李老師來做所謂專業點評。

看來,不少擇校中的家長都並沒有理解該如何看待一家國際化學校的錄取結果。

家長可以適度功利主義地看待一家學校的大學錄取結果。但要正確判斷所謂牛孩兒的成就和大多數普通孩子的出路;並對大學部階段海外留學的艱巨性有充分的認識。

Offer數量並不重要

中學申請人,擇校環節考察一家學校的高中辦學經驗和畢業生去向是符合邏輯的。但offer數量是可以忽略的指標。

從規模上看,全國招生的寄宿制私校一般有300左右畢業生,公立學校國際班一般每屆有200左右畢業生;走讀制民辦國際學校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國際移動家庭,生源流動最大,北京的此類學校,一般每屆畢業生在10-60之間,畢業生個位數的學校也有。

所以單純看offer總量意義不大。作為專業人士,也並不信任印在招生廣告上的大學錄取信息。群里有家長問「為什麼這個國際班的畢業生統計和實際人數差距很大?」這是因為有些學校會把中途轉到海外讀高中,但名義上保留本校學籍的學生計入畢業班錄取結果。

例如:世青學校開設七年之久的In中美高中項目含有海外學年,學生會畢業於美國不同的公、私立高中。所以,儘管In畢業生有著相當出眾的美國大學錄取結果,但並未計入歷年的統計。

不要把大學排名絕對化

在漫長一生中,無論多麼顯赫的名校,最終只是簡歷上短短的一行。年輕人能取得怎樣的成就,只和他自己真正的熱愛及努力程度有關。

准留學生家長供奉著多版本的大學排名,選校邏輯只有一個「去盡量排名高的學校」。不少家長選擇國際高中,參考目標學校的大學錄取之時,也只看畢業生錄取的大學排名。

不少學校發布的去向用了「專業排名」概念,用以襯托高大上。但這種描述很不專業。專業排名的慣例特指研究所院,對於大學部階段,留學生在北美中途轉校、變更專業的比例巨大。家長去關注所謂「專業排名」意義並不大。

西方的普通大學,照樣有世界級的教授。譬如,多數申請人不可能考慮的,排名700開外的弗吉尼亞聯邦大學。它的化學系卻有諾貝爾獎得主任教,多位校友獲得過諾貝爾獎,奧斯卡獎;不少世界頂尖企業的創始人畢業於該校。

您需要理解的是,和我們的大學不同,國外的名校和非名校之間並沒有嚴格的質量鴻溝。

再者說,排名都是人寫的。也就免不了偏頗,免不了成為利益鏈的一部分。比如,同一所大學在不同的排行榜中所佔位置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排名系統中每年都會有巨大變化。

就讀某州立大學的女生興奮的微信我:「李老師,我們學校今年排名提升了十幾位,從40多變30多名了」 ;

「好事兒呀,那對你的學習有什麼變化嗎,你是推薦師弟師妹選你的大學對吧?」;

「真沒任何變化,您千萬別推薦師弟師妹來我學校,這大學人太多,幹什麼都排大隊,想選的課都選不上,您還是建議他們選人少的私校吧」。

實事求是的說,排名的作用是參考,千萬別拿大學排名當升學聖經!

正確看待個體選擇差異

上大學並不是一輩子的事兒,上什麼大學更不是一輩子的事兒,一個年輕人日後能否成才,取決於他的胸懷和格局...

傳統教育的方式是一條直線,學校想盡一切辦法把每個人排到最前面;而國際化教育是拉一條橫線,讓每個人去找到適合自己的隊伍,讓他找到他擅長而且喜歡做的事情。

因此,獨立思考特徵更鮮明的國際學校學生,在大學選擇上往往不走尋常路。

關注一家學校大學錄取結果,不要只看是不是有藤校的。多數出國教育學校一屆幾百名畢業生,個別所謂「牛孩兒」的成功並不能反映一家學校的教育品質。一家學校把學生進入名校的所謂成功都算做自己的功勞也是不合適的,尤其是留學,我們無法忽視家庭教育的成功父母掌握的社會資源在申請環節的巨大作用。

如果,我們功利主義的只看錄取結果,也要看整體的錄取情況,這間學校大多數學生的去向是什麼。甚至去向校方了解學術水平最低的幾個學生去到了什麼大學。

擇校觀上,不同教育項目出身的孩子差異是巨大的。比如,在自費讀頂尖大學和免費讀普通名校之間,家庭條件更優越的國際教育學生,反而更多的會選擇後者。「我家裡還有妹妹,我老爸又不是土豪,把錢都給我上大學,我妹妹怎麼辦?」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概源自多元校園文化的熏陶和開明的家長群體,獨立人格的培養使得不少年輕人更追求自由發展,而並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排名至上是社會價值觀的體現,而實用主義擇校觀在國際化程度高的院校里才是主流。

短期來看,年輕人讀大學還是為了就業,就業前景很重要。比如李老師訪問過的里諾世酒店管理學校,在排行榜里看不到,但在瑞士酒店學校陣營是響噹噹的字型大小。從就業數據看,秒殺大批世界名校。大都市讀大學也是很多畢業生的首選目標,哪怕排名低一些。在大城市,實習和工作機會要多得多。

國際學校不是出國考試培訓班

標準化考試整體成績也是家長衡量學校品質的一個數據。

也不得不說:孩子到學校里是來學習和成長的,不是刷分兒來的。不少家長把孩子上國際學校的目標,僅僅鎖定為「洋聯考」

不少學校精心設置了國際化的課程,但卻受到來自家長方面的壓力,他們質疑學校並沒有專門針對SAT和托福的應試課程。擔心在已白熱化的留學大潮中吃虧,讓孩子曠課去外面的培訓機構上課的現象相當普遍。

李老師再怎麼耐心的去告訴家長,托福只是個門檻而已,絕對不是分越高越好。依舊難敵海量培訓機構的渲染: 「多得一分兒幹掉千人」。

所謂辦讓家長滿意的教育,洋應試日漸盛行-反正家長只看結果,不在乎過程。急需有人告訴家長——什麼才應該是滿意的教育?

儘管西方大學對申請人成績單的採信度極低。但很多國際化學校擁有國際文憑組織、西部院校聯盟、美國大學理事會的認證。北京的幾家民辦學校還是SAT考場,他們的GPA和教師推薦信就會被西方大學採信,申請人完全可以憑藉優異的日常成績證明自己是個好學生,並不需要單純拼標化來彰顯自己的學業能力。

辦學者為了迎合家長的錯誤觀念,按照培訓班的方式搞國際學校和出國班,無異於飲鴆止渴。SAT高分的學生在大一上學期就被勸退的案例也不是一兩個了。有個學校9位畢業生進了同一家加拿大名校,8個被中途勸退的事件也告訴我們出得去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充分認識海外大學部階段留學的艱巨性

高等學府是年輕人思考未來的地方。但這種美好在留學的狂熱競爭中喪失殆盡,不少家庭誤以為外國大學只是一個可以破解的修道院,一個能輕易跨越的邊界。

對於寬進嚴出的西方大學來說,進得去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常青藤大學里留學生淘汰率25%,加州系大學亞裔國際生4年大學部畢業率42%。美國大學部6年畢業率僅58%....

這些畢業生最後是不是順利完成學業了?在大學里過的怎麼樣?離開校園以後的事業發展怎麼樣?沒有人關注了,反正孩子進世界名校了,辦學校的和做家長的都完成任務了。

出的去也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學得成才是我們的目的。一家學校的畢業生在大學里的表現比他們進的是什麼大學更有價值。

現就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系三年級的世青校友張禕朋同學,以其出眾的學術能力,今年獲評為-大學校長的榮譽學生。擁有這樣的畢業生,才是一家學校的榮耀。

如果您是准留學生家長,那麼不論您的孩子拿到了什麼大學的offer,請為他們自豪和驕傲。被名校錄取與否,不是決定因素,一個孩子的價值絲毫不在於一封大學錄取通知書。請相信您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一個優秀的人!

遠播教育擇校教育展 定期在全國10多個城市巡迴舉辦,讓家長和學生能更近距離的接觸和了解各家院校,全程免費參與,升學擇校一站搞定!

7月1日深圳擇校展;7月2日北京擇校展;7月8日上海擇校展……正在火熱預約中!

優先獲取入場名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