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股透視系列之二:逾兩成新股業績「變臉」

2015年底,A股新股重啟以來,截至2017年4月30日,共有427家公司陸續上市(不含吸收合併公司)。其中,今年以來上市的新股就達到173家。目前新股審核也在悄然加速,4月份以來,在原來每周兩次的審核節奏上,發審委的工作時間增加至每周三次,一周審核企業數在13-15家左右。

隨著IPO機器的加速運轉,垃圾股的生產效率也在史無前例地提高——427家新上市的公司中,2016年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的竟然達到98家,佔比為23%。

如此多新股上市后業績迅速「變臉」,大大地增加了投資的難度,「觸雷」的情形不在少數;而「變臉」的背後卻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新股發行定價中23倍發行市盈率似乎是一道大家心知肚明的「紅線」。雖然不敢逾越這道「紅線」,但IPO公司們也都希望能夠接近這一數值,以求定更高的價格,從而募集到更多的資金,表現在財務報表上,則是對業績可能存在著的「粉飾」。一旦成功上市后,其再無「粉飾」業績的動力,因此真實的業績暴露在投資者面前,業績「變臉」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了解,對於忽悠上市、新股業績「變臉」的現象,引起了管理層的高度重視,監管也正在從嚴,這些業績「變臉」的企業不排除會成為當地證監部門和交易所問詢、檢查的對象。

新股「變臉」的公司不在少數

據Wind資訊統計,自2015年年底至今上市的427家公司中,2016年業績出現同比下滑的有98家公司。其中,業績同比下滑幅度超過30%的公司有14家。道森股份、華安證券和井神股份分別以317.47%、67.72%和62.87%的降幅排在前三位。

從行業分佈來看,業績「變臉」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通信和化工行業,其分別有13家、9家和9家,此外,建築裝飾、醫藥生物、輕工製造、計算機、電氣設備也均有數家公司入圍。

我們看到,機械設備的新上市公司不在少數,共有51家,除上述提到的13家公司業績下滑外,尚有38家業績並未出現下滑;同樣的,化工行業有47家新上市公司,除9家業績下滑外,還有38家公司的業績也沒有下滑。因此,我們可以判定的是,這些業績下滑的公司並非是行業不景氣所造成,更多是由於自身經營存在的問題所造成。

我們將這98家業績下滑的公司再進一步分析發現,有59家公司是營業收入也同比出現下滑的。這些「雙降」的公司需要引起投資者的加倍警惕。

從營收同比下滑率來看,三家券商排在前列,佔據了前三名的位置,其中,華安證券、銀河和中原證券營收同比下滑了54.55%、49.58%和49.38%。此外,第一創業的營收同比下滑幅度也達到32.64%。2015年底以來,一共才有上述4家券商上市,其營收和凈利潤都同比出現下滑,可謂是全軍覆沒,十分慘淡。

事實上,2016年受A股市場震蕩影響,券商的經紀、兩融及自營業務普遍出現大幅下滑,從而使得整體業績遭遇「嚴冬」,業績下滑超過40%的券商比比皆是。新上市的券商也難逃厄運。

表一:2016年業績下滑超20%的31隻新股

數據來源:Wind資訊

表二:營收和凈利雙降的前20隻新股

數據來源:Wind資訊

道森股份成唯一虧損股

在業績下滑的這些股票中,道森股份顯得十分另類——它是唯一一隻業績出現虧損的股票。

2015年12月10日,道森股份登陸A股,公司主要從事石油、天然氣及頁岩氣鑽采專用設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主要產品為井口裝置及採油(氣)樹、井控設備、管線閥門、頂驅主軸等油氣鑽采專用設備。

2015年上市當年,公司的凈利潤即下滑74.36%,2016年更是下滑317.47%。且2015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60.86萬元,但2016年竟然虧損6003.96萬元。對於業績下滑,公司方面的解釋是:「2016年度,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呈現全年低位盤整的趨勢,WTI原油期貨NYMEX原油價格圍繞50美元/桶上下波動,全球油氣公司業績持續惡化,資本性開支保持低位水平,部分油氣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油田服務和設備市場低迷不振,公司銷售業績和毛利水平也隨之大幅下行。」道森股份也因此成為首家業績出現虧損的新上市公司。

而二級市場上,道森股份的走勢也是節節敗退。上市之後,公司股價連續數個漲停,達到59.82元高位后,就開始下跌,中途雖然有所反彈,但是前期新高也一直未能突破,目前股價僅28元左右,較最高位下跌超過50%。

33家公司業績連續下滑

Wind資訊的統計同時顯示,有33家新上市的公司2015年和2016年業績出現連續下滑。除前面重點提到的道森股份外,路暢科技、捷榮技術、井神股份、通宇通訊等公司也在其中,而且這些公司的業績同比降幅都超過兩位數。

面對這些連續兩年業績下滑的公司,我們除了看到公司所披露出來的,包括經濟下行壓力給公司帶來經營壓力、行業不景氣造成經營困難等外,還有一個原因或許是,上市前的業績「粉飾」。

眾所周知,IPO重啟之後,新股發行定價的一道似乎難以逾越的鴻溝,23倍市盈率也成為一道大家都不願意去觸碰的「紅線」。雖然不敢逾越這道「紅線」,但IPO公司的市盈率也都無比接近這一數值,22.99倍、22.98倍,這樣的市盈率在新股發行中也屢見不鮮。

如此一來,IPO公司們只能靠高的盈利以獲取更好的發行價格,從而募集到更多的資金。有的公司業績不行,但是又想要更好的發行價格,只能在財務報表上進行粉飾,所以我們往往能看到,很多IPO公司招股說明書里業績靚麗,但是一旦上市之後,業績被打回原形,因為一旦成功上市后,其再無「粉飾」業績的動力,真實的業績便暴露在投資者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業績「變臉」的情況已被證監會盯上。事實上,早在去年底,監管機構就已開始研究針對擬上會和過會後待發行企業的業績下滑分類處理措施。而在今年早些時候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就透露了上半年IPO現場檢查工作中的三類檢查主體分別是首發企業抽籤中被抽中的企業、根據標準不降的貧困地區申請IPO的企業,以及日常審核中有必要進行現場檢查的企業。

據業內人士透露,專項檢查雖然沒有將已上市的次新股業績變臉作為檢查重點,但在這種嚴監管背景下,2016年年報披露結束后,不排除交易所和各地證監局會對此加以重視,如果問題較為突出,監管部門也可能組織一輪專項檢查,且不限於新上市的股票,還包括借殼上市的重組股。

表三:2015年和2016年業績連續兩年出現下滑的33家新上市公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