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據傳,這是1300年前的海南神秘儀式!再不看就看不到了!

軍坡節是海南漢族的傳統節日,據說世代相傳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卻在不同的時間舉行這個盛大的節日……

定安軍坡文化節作為「民間信俗」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活動的開展打造「娛樂昇平」「神歡人樂」的氛圍,給人們帶來一種社會安定,身心健康的享受,功不可沒。

前來參加軍坡節活動的各境神祗經過重新繪塑、彩飾金身後,呈現出一副威靈顯赫的神采,集中於軍坡場的案台上,是一年一度民間雕刻、繪畫的大展示,是民間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物盤點。

雕刻和繪畫藝術在民間信仰領域世代傳承,膏火不斷,心靈手巧的民間藝人將一段段木頭雕刻、彩繪的各種神軀栩栩如生,匠心營造。圖為頭戴鳳冠、身披霞鳳的冼夫人神軀。

時代在進步,理念在更新。由男人扮演的「土地公」「土地婆」在舞獅,圖為軍坡文化節儀式上的舞獅表演。

軍坡節日,外出務工的本地信民和慕名前來觀看軍坡文化節活動的人們。

眾多善男信女紛紛向神祗叩拜,祈福許願,求神保佑,實現心中的夢想。

祭拜儀式現場,莊嚴神聖,有兩位「至尊」在神台旁邊,由兩位「引生」給老者(東獻)當引路,老者(東獻)正給冼夫人神像進行三跪九拜儀式。

童子穿頰要有一定的「火候」。軍坡節祭神后,有一程序民間稱為「仰公」階段,就是所屬境(峒)的信眾通過呼叫、喝彩、敲打鑼鼓和燃放鞭炮等一系列催助行為動作,火候到了童子就開始穿頰。

穿頰的行為在民間被視為該境(峒)神祗靈赫的考量標準之一,杖穿得越深,隨行的信眾呼聲越高,將神杖推到最粗的位置。圖為穿頰現場。

穿刺一支神杖已成為近幾年來軍坡節裝軍遊街演中最引人注目、最受刺激的場面,這是一人穿一支長達五米神杖的場面,還得需要兩人協助撐起神杖。

穿頰表現良好的童子,往往深受本境(峒)信民的崇敬,因而大多童子都會不遺餘力地表現,本境(峒)信民也頗感自豪。

神祗中有男神女神,信仰圈中也有善男信女,童角(神祗代言人)中也有男角女角。圖為軍坡文化節日隨神祗出遊的女童角穿頰、手持香束,如痴如癲。

穿頰的童子手持紅纓槍在游軍的隊伍中遊行,臉頰中穿掛著諾大的神杖,是虔誠的信仰和堅強的意志支撐著他的意識行為,是「神功」還是「童功」?不是親身經歷者是難說清,有待研究和考證。

在他人為其幫扶下,臉頰上已穿透神杖的童子在軍坡節的游軍隊伍中手舞腳踏起來,表現出毫無畏懼之神色。

軍坡節活動的資費來之於民,用之於民。各境(峒)為了粉飾本境(峒)更加壯觀與神氣,為神祗駕言出巡(即出軍)設置神旛、旗牌而不計斥資,盡顯「三軍奉主帥」威風凜凜的陣容。圖為軍坡場上停泊車輛的景象一角。

解放前軍坡節基本上以成年人充當童角,近代軍坡節,不少境所降的童角年齡偏低,甚至有未成年人進入了神童的行列,有些是追求刺激,有些是好奇,真真假假,圖為少年童角在游軍的行列中。

隨神祗出遊結束后,回到廟裡,穿頰童角準備下「降」。下「降」得需要有人從背後抱住,由於下降時童角力大無比,控制不了自己。把神杖從臉頰拉出時,需要喝水跟用元寶紙遮住穿頰的傷口。

圖為下「降」后,用元寶紙擦拭傷口。

定城鎮譚欖冼夫人廟,是定安縣境中建造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是定安縣境中規模較大的一座冼夫人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