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欣賞書法

明確書法欣賞的審美標準,是正確進行書法欣賞的基礎;掌握書法欣賞的方法,是進行書法欣賞的關鍵。

一、書法的審美標準

南朝書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這裡,強調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一般地說,「形」包括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神」主要指書法的神采意味。

(一)書法的點畫線條

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它本身抽象,所構成的書法形象也無所確指,卻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這樣,對書法的點畫線條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節奏感和立體感。

1、力量感

點畫線條的力量感是線條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種比喻,指點畫線條在人心中喚起的力的感覺。早在漢代,蔡邕《九勢》就對點畫線條作出了專門的研究,指出「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點畫勢盡,力收之」。要求點畫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終,便於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強調藏頭護尾,不露圭角,並不是說可以忽略中間行筆。中間行筆必須取澀勢中鋒,以使點畫線條渾圓淳和,溫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點畫線條的起止並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鋒芒的(大篆、小篆均須藏鋒)。書法中往往根據需要藏露結合,尤其在行草書中,千變萬化。欣賞時,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應,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輕薄。

2、節奏感

節奏本指音樂中音符有規律的高低、強弱、長短的變化。書法由於在創作過程中運筆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產生了輕重、粗細、長短、大小等不同形態的有規律的交替變化,使書法的點畫線條產生了節奏。漢字的筆畫長短、大小不等,更加強了書法中點畫線條的節奏感。一般而言,靜態的書體(如篆書、隸書、楷書)節奏感較弱,動態的書體(行書、草書)節奏感較強,變化也較為豐富。

3、立體感

立體感是中鋒用筆的結果。中鋒寫出的筆畫,「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折處,亦當中無有偏側。」這樣,點畫線條才能飽滿圓實,渾厚圓潤。因而,中鋒用筆歷來很受重視。但是,我們不能發現,在書法創作中側鋒用筆也隨處可見。除小篆以外,其他書體都離不開側鋒。尤其是在行草書中,側鋒作為中鋒的補充和陪襯,更是隨處可見。

(二)書法的空間結構

書法的點畫線條在遵循漢字的形體和筆順原則的前提下交叉組合,分割空間,形成書法的空間結構。空間結構包括單字的結體、整行的行氣和整體的布局三部分。

1、單字的結體

單字的結體要求整齊平正,長短合度,疏密均衡。這樣,才能在乎正的基礎上注意正欹朽生,錯綜變化,形象自然,於平正中見險絕,險絕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氣

書法作品中字與字上下(或前後)相連,形成「連綴」,要求上下承接,呼應連貫。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雖然字字獨立,但筆斷而意連。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可字字連貫,遊絲牽引。此外,整行的行氣還應注意大小變化、欹正呼應、虛實對比,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節奏感。這樣,才能使行氣自然連貫,血脈暢通。

3、整體的布局

書法作品中集點成字、連字成行、集行成章,構成了點畫線條對空間的切割,並由此構咸了書法作品的整體布局。要求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密得宜,計白當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參差錯落,變化多姿。其中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以平正均衡為主;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變化錯綜,起伏跌宕。

(三)書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采。書法中的神采是指點畫線條及其結構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調、氣質、情趣和意味的統稱。「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說明神采高於「形質」(點畫線條及其結構布局的形態和外觀),形質是神采賴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書法藝術神採的實質是點畫線條及其空間組合的總體和諧。追求神采,抒寫性靈始終是書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書法中神採的獲得,一方面依賴於創作技巧的精熟,這是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只有創作心態恬淡自如,創作中心手雙暢,物我兩忘,才能寫出真情至性,融進自己的知識修養和審美趣味。

二、書法欣賞的方法

書法欣賞同其他藝術欣賞一致,需要遵循人類認識活動的一般規律。由於書法藝術的特殊性,又使書法欣賞在方法上表現出獨特性。一般地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從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

書法欣賞時,應首先統觀全局,對其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進而注意用筆、結字、章法、墨韻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備,生動活潑。局部欣賞完畢后,再退立遠處統觀全局,校正首次觀賞獲得的「大概印象」,重新從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藝術表現手法與藝術風格是否協調一致,作品何處精采、何處尚有不足,從宏觀和微觀充分地進行賞析。

2、把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展開聯想。

書法作品作為創作結果是相對靜止不動的。欣賞時應隨作者的創作過程,採用「移動視線」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後(語言、時間)順序,想象作者創作過程中用筆的節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變化,將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摹擬作者的創作過程,正確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情感變化等。

3、從書法形象到具體形象,展開聯想,正確領會作品意境。

在書法欣賞過程中,應充分展開聯想,將書法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事物進行比較,使書法形象具體化。再由與書法形象相類似事物的審美特徵,進一步聯想到作品的審美價值,從而領會作品意境。如欣賞顏真卿楷書,可將其書法形象與「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眩目,力士揮拳」等具體形象類比聯想,從而可以得出:體格強健——有陽剛之氣——富於英雄本色——端嚴不可侵犯的特徵,由此聯想到顏真卿楷書端莊雄偉的藝術風格。

4、了解作品創作背景,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

任何一件書法作品都是某種文化、歷史的積澱,,都是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包括創作環境),弄清作品中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氣息和作者的人格修養、審美情趣、創作心境、創作目的等等,對於正確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大有裨益。清王澍《虛舟題跋•唐顏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書頓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氣和平,故客夷婉暢,無復《祭侄》奇崛之氣。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情事不同,書法亦隨而異,應感之理也。」可見,不論是作者的人格修養、創作心境,抑或是創作環境,都對作品情調有相當的影。向。加之書法作品受特定時代的書風和審美風尚的影響,更使書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氣息。這無疑增加了書法欣賞的難度,同時更使書法欣賞妙趣橫生。

總之,書法欣賞過程中受個性心理的影響,使欣賞的方法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僅是書法欣賞的一種方法,欣賞過程中可以將幾種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賞過程中還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書法技能、技巧和書法理論知識,極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審美評價能力,儘力按作者的創作意圖體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賞中有評、評中有賞,並將作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對作品作出正確的欣賞和公正、客觀的評價。當然,掌握了正確的欣賞方法以後,多進行欣賞,是提高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揚雄謂,「能觀千劍,而後能劍;能讀千賦,而後能賦」,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一、書法欣賞的主觀性

書法欣賞是一種認識活動、思維活動,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因而,欣賞過程中必然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康熙喜董(其昌),乾隆尊趙」指的就是這個意思。面對同一件作品,不同的欣賞者褒貶不一;對同一件書法作品,同一個欣賞者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文化修養、鑒賞能力的提高,其感受也會不盡相同。這是由認識的主觀性質而決定的。應該說,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但這也並不等於說書法欣賞沒有一定的標準和尺度。欣賞過程中片面強調欣賞者的主觀性而否定書法美的普遍規律,或只片面強調書法美而排斥欣賞者的主觀意識和判斷,兩者都是有害的。欣賞者的主觀意識和判斷,只有建立在相應的書法美的普遍規律的基礎上,其判斷才會顯示光華,欣賞才是正確的、有價值的。

二、書法欣賞的能動性

人的認識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書法欣賞也不例外。「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魚跳龍門、虎卧鳳闕」,「蕭子云書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荊軻負劍,壯士彎弓,雄人獵虎,心胸猛烈,鋒刃難當。」這樣的想象,瑰麗離奇,甚至是天馬行空。這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發生作用的結果。 書法欣賞中,沒有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的補充,像認字一樣的把書法作品只看成是一些抽象的符號,就無從談及書法欣賞。近代書法大家沈尹默在《書法論叢》中說:「不論是石刻或墨跡,表現於外的,總是靜的形勢,而其所以能成這樣的形勢,卻是動作的結果。當初的動作態勢現在只通過作品留在靜的形中。要使靜者復動,就得通過耽玩者想象體會的活動,方能期望它的再現。於是,在既定的形中,就會活潑地看到往來不定的勢。在這一瞬間,不但可以發現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還會感覺到音樂般輕重疾徐的節奏。這說明書法欣賞是積極能動的。只有通過欣賞者展開想象和聯想的翅膀,才能使視覺形象與動覺形象結合起來,書法欣賞才得以實現。 然而,僅僅發揮想象和聯想是不夠的。任何一件書法作品,總是歷史的積澱。其中,不但有作者的學識修養,精神氣質,思想情感,審美趣味傾注其中,而且總是留有特定的時代烙印。因而,欣賞書法時,必須對作者、作品作詳細的了解。

三、書法欣賞的反覆性

書法欣賞是一種認識活動,因而必須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即由淺人深,由表及裡,由局部到整體,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感性認識,如此循環往複,認識一次比一次深化。 書法作品以形象訴諸欣賞者的視覺,人們首先感覺到的僅是作品的外在形式,如書體、大小等。在此基礎上,對感性材料進行綜合,形成知覺形象。由於知覺的刺激而產生想象和聯想,對作品進行取捨和補充,如此循環往複,使書法欣賞不斷提高品位和檔次。近人馬宗霍的《書林紀事》載:「詢當見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百步復返,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由此可見書法欣賞的反覆性。

四、書法欣賞的批判性

人們一般都認為,欣賞重於情感,批評重於理性,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升華。其實不然,就書法欣賞而言,欣賞與批評是一對孿生姊妹,伴隨欣賞活動的始終。只要書法作品陳列出來,欣賞者即使不是行家,也總會評頭晶足。這種短時間的判斷雖然簡單、粗糙,但批評的色彩已經相當濃厚了。

欣賞過程中,常常可以見到兩種極其錯誤的傾向:一是賞而不評,把欣賞看作是非理性的、遊戲性的活動;一是評而不賞,把欣賞看作是純理性的、批判的行為。由此導致為批評而批評,追求轟動效應,把批評作為罵殺的工具;或者為欣賞而欣賞,把欣賞作為吹捧的手段。我們明確書法欣賞中的批評性,不是要打倒作者,而是便於我們揚棄作品中的優點和不足。賞中有評,評中有賞,這才是唯物的、客觀的、正確的書法欣賞。

總之,書法欣賞是能動的,也是主觀的。我們承認書法欣賞的主觀性,不是說書法欣賞沒有標準,相反,書法欣賞只有建立在書法審美標準的基礎上,不斷反覆,不斷深化,賞中有評,評中有賞才是公正的、客觀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