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個新的軸心時代即將來臨?一位敏銳的預言者如是說

一見到本書的書名副題,讀者心裡可能會立即浮現一個問題:什麼叫做軸心時代?自從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 (1883—1969)提出這項概念起,這個名詞一直引發眾多的爭論,它的定義因而眾說紛紜。

但是,我認為軸心時代指的是在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各種不同的文化經歷了根本的變化,以至於人類的文化、經濟及政治發展都受到決定性的影響。換句話說,軸心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人類在這個時刻中,重新定義自己的命運,並進一步改變過去習以為常的宿命。

雅斯貝斯(Karl Jaspers, 1883~1969),德國哲學家,是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等著作中提出的所謂的「軸心時代」概念。雅斯貝爾斯說:「對我們來說,軸心期成了一個尺度。在它的幫助下,我們衡量各種民族對整個人類歷史的意義」。

第一次軸心時代

歷史上最出色的第一軸心時代,出現在公元前四五世紀前後。當時在印度、、以色列及希臘等地,出現了幾位偉大的人物,他們對於歷史、知識體系及宗教、政治組織等,以一種批判性、展現出人類創新的反省能力。這股文化的生命力與經濟、政治結構的重新整合同時發生。隨著佛陀、孔子、老子、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及以色列諸位先知的出現,這個非凡時代的遺澤至今使人類受益無窮。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άτης,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

嚴格地說,其後耶穌和穆罕默德的誕生,尚不足以構成一個軸心時代——儘管耶穌的降世是一件大事,撼動了全人類的歷史,但基本上它是關於一個個人奇特的命運,而不是一種整體文化的改變。

後來他逐漸地影響了諸多文明和許多國家,也許是所有的文明和國家,但在當時,全球的文化和經濟並未隨著他起變化。穆罕默德的情況也是如此。換句話說,所謂的「軸心時代」並不是牽繫與某個個人的降生,而是指一種集體的轉變,無論在哪找層面都可以被感受到,並同時發生在好幾個偉大的文明中。

第二次軸心時代

這場震撼人類的變化發生后,過了約2500年,第二次真正的軸心時代自15世紀末隨著西方的現代化而開啟:現代科學和技術的發明、發現美洲大陸、首都繞行世界一周、歐洲文明的擴張和殖民主義,漸漸地影響了全人類。科學、技術、理性以及民主制度使得西方成為世界的典範。牛頓、笛卡爾、哥白尼、康德及黑格爾等人成為舉世矚目的領航人物。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英國的哲學家,近代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宗師。

不過,在20世紀的發展過程中,西方的現代化通過好幾種方式重新受到強烈的質疑:在政治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接踵而來的核子武器的威脅,引發人類新的焦慮與不安;在文化方面,人類發覺「無意識」的存在,漸漸接受不同的文明與傳統,藝術與文學形式產生劇變,以至於傳統哲學的變化,都在挑戰人類文明的基礎;在科學方面,以往的科學範式無法保證作出絕對的預測,在科學精神中,偶發、多元及不確定性成為天經地義的事;在經濟和社會方面,人類先是遭受各種不平等的衝擊,緊接著生態危機引起了人類兩三代以後的生存疑懼。

現在,我們是否已到達另一個新的軸心時代,這點還無法完全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們已經遠離自文藝復興以來民族主義所奠定的範式。然而我們雖目睹了認同的式微,卻不宜心存幻想。由於全球化的關係,我們對文化、國家、種族以及宗教等認同相對淡化。

我們再也不能單獨地思考和行動,我們的思維和反應,都必須考慮到他人身上所反映的自身形象。我們進行的是「網狀」思考,不再是單線思維,也不再處於一種熟悉的環境。我們所目睹的周遭不同現象,不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如經濟與文化全球化、數字化與英特網、恐怖主義、宗教對話、宗教基要主義、後現代主義,都成為一種危機的指標,把我們帶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阿爾文•托夫勒,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之一,1928年10月8日出生於紐約,紐約大學畢業,1970年出版《未來的衝擊》,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出版《權力的轉移》等未來三部曲,享譽全球,成為未來學巨擘,對當今社會思潮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我們很快可以認識到,如果全球化的意義只是單調一致,那麼它可能是一種危險的現象,真正的全球化應該以多樣的文化和傳統為基礎。正面的全球化會促使各文化和人民相互對話,藉此轉化不同的傳統,它不應該抹殺多元性而形成單一性。更重要的是,存在於每一種文化中的不同人文傳統,那種辨識人類的偉大面和為人類的能力而感到激奮的基本直覺,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地加以保存。宣揚「個人已死」是一種危險的風潮。

不錯,某種西方的人文主義已經過時了,人不再只是一個個個體或單獨的主體,他屬於一個社團、物種、大自然,同樣是整個宇宙的一分子。人類不再只是一種理性的動物,他也到處存在黑暗的角落。我們不能以簡單的方式定義人類,因為它是一種組合體、一種結構、一種不斷變動的有機體。這一切意味著歷史的發展方向正打破地理、文化和經濟的局限,以往它們都阻礙個人以自己的方式去體驗人類的創造性。我認為人類受造的目的是為了創造,唯有創造,如一樣物品、家庭、一件藝術品、一個社會或一種思想,他才能以榮耀回報造物主。

今日方興未艾的新軸心時代將重新定義各個國家、各個社會及各文化之間的關係,我們應該同心協力討論它並為之把握方向。它不能建立在「個人已死」的基礎上,儘管這種情況已顯現在消費主義、貧富不均以及優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衝突中,它也應該是「個人復興」的一個機會。即使「何為個人」的定義在思想、宗教及文明的交流中持續地變化,我們仍應如此看待。

面臨全球化的衝擊

是全球化和新軸心時代逐步成形的最佳見證者。它的歷史、它所經歷的經濟發展和多元文化,一起都使它成為新世紀的參與者。我相信所有人都了解,今日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互動,相互觀摩、對話的精神,以及開放的心胸,這是以往未曾有過的情況。

的成就——諸如經濟進步、世界舞台上居行動要角——衝擊著人們的生活形態,伴隨著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變動,面對外在世界的劇變如經融海嘯,出現一種難以協調的情況。但是,每當事情沒有原先所想象的那麼簡單,或每當前所未有的選擇突然而來,我們取得一種新的機會:藉此我們可以重新思考,大家要共同做何努力,以攜手締造一種社會典範。可能可以刺激我們,唯有懂得不斷反省自新的民族,才能永葆活力和創造性。

以上內容摘自《對話如遊戲——新軸心時代的文化交流》

猜你喜歡: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

選購您心儀的圖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