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紀念潘天壽誕辰120周年——潘天壽這一生

【展訊回顧】

適逢潘天壽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大展」5月2日在美術館拉開帷幕。

潘天壽先生雕像

潘天壽,浙江寧海人,字大頤,自署阿壽、壽者,是20世紀畫大師、美術教育家。潘天壽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畫鷹、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 ,引人入勝。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將展出潘天壽先生120餘件作品,從「高風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盪山花」、「守常達變」、「飲水生涯」六大板塊來梳理呈現潘天壽先生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獻和卓越的筆墨成就,將研究、策展與展示深度結合,從潘天壽的藝術問題出發,將潘先生的畫作、畫論、詩詞編織為一體,構成不同主題版塊,力爭由潘天壽的形與式,發顯其道與統;在思想史與藝術史的千年脈絡中,闡發潘先生思想之旨歸;在現代藝術的世界語境中,展示其藝術之成就;在當代藝術創作的背景下,揭示潘先生對於弘揚中華精神、樹立文化自信、傳承民族藝術的價值意義<<

【潘天壽這一生】

▌弱冠立志

【一師時期】

潘天壽就讀的私塾中堂上的匾額

潘天壽1897年出生於浙江東部寧海縣回浦鄉冠庄村。雷婆頭峰是潘天壽家鄉的一座小山,他在此放牧嬉戲,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他曾說自己就是雷婆頭峰的一塊石頭,后更以「雷婆頭峰壽者」自號,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懷戀。1897年3月14日(丁酉二月十二日亥時)潘天壽出生於此。父親潘秉璋,人稱達品先生或達品公,26歲考取秀才,被推舉為冠庄鄉董、鄉長長達三十餘年,並被推舉為縣參議員。母親除操持家務外,還能背古詩,將故事給孩子聽。心靈手巧的母親還會自己量體裁衣,剪紙繡花。潘天壽從父母身上得到了最初的為人為藝的啟蒙。

潘天壽24歲時所書「五葉流芳」匾

1912年,16歲時,潘天壽初小畢業,入寧海縣立高等國小堂讀書,成績優秀。該校為辛亥革命前寧海縣的最高學府,前身「文昌書院」。後為紀念方孝孺而改名為正等高等國小堂,也稱正等高等國小。1915年潘天壽入讀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這個五四時期浙江新文化運動的重鎮,潘天壽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也受到校長經亨頤提倡的「人格教育」思想的深刻影響。

1917年 潘天壽「浙江一師」時期作文《時勢造英雄論》手稿

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前身為杭府太守林啟於1899年創辦的養正書塾。一師的校長和教師舊學根底深厚,又提倡新文化,因此這是一所學術活躍、中西並融、寬容開放的學校。它所提供的氛圍,造就了一批敢為人先的莘莘學子。一師校長經亨頤是從日本留學回國的民主主義教育家,他主張「人格教育」,以身作則,對學生因材施教,重啟發和感化,反對壓制和約束。著重培養學生的德育,以勤、慎、誠、恕四字為校訓;同時注重美育,並將此與德、智、體結合為「四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目的在於培養德行與學識兼備之人才<<

▌中西視野

【上海時期】

1924年,潘天壽辭去上海民國女子工藝學校教職,受聘為上海美專教授。他教授畫技法和畫史課,從此未曾離開的美術教育事業。1923年,潘天壽經師友介紹來到上海。翌年,由於潘天壽畫畫好,又是師範出生,能講課,故被上海美術專門學校聘為教師,講授畫技法與美術史課程。他還與褚聞韻共同創辦了第一個國畫系,正式開啟一生的畫教育事業。潘天壽作為近代較早參與傳統書畫教育模式轉型的教育家,為現代書畫教育體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實踐。

《禿頭僧圖》

潘天壽1920年夏從一師畢業后,回到老家寧海,先後在寧海和孝豐(今安吉)任教。偏僻和閉塞的鄉村不利於藝術眼界和水平的提升,潘天壽在其1922年所作的《禿頭僧圖》中,題曰:一身煩惱中寫此禿頭,流露出在鄉間無名師指點,藝術無從突破的苦悶。

上海時期的潘天壽

1923年潘天壽由褚聞韻引見,與吳昌碩相識,此後經常到吳家請教。吳昌碩的誡勉和點撥,讓潘天壽意識到畫光靠天份縱橫揮灑終不能長遠,因此他老老實實收斂自己早年較為粗闊雄恣的畫風,而從吳昌碩畫法入手,從筆墨、構圖、意境各方面加以揣摩。這種深入傳統的努力,為他幾年後最終跳脫吳風影響,尋找並確立自身藝術面貌奠定了堅實基礎。

1926年 潘天壽《繪畫史》

1927年春,潘天壽與褚聞韻一起轉入上海新華藝術學院(次年改名為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任藝術教育系主任,任教國畫花鳥、山水以及繪畫史,但同時依舊兼著上海美專的課。為了教學之需,潘天壽編撰了《繪畫史》教材,在此書的自敘中,他對中西文化交流進行了理性思考。梳理本國的美術文化材料,以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進而建立文化自信,是他撰寫這部繪畫史的更深層目的。正式在這樣的讀史著史過程中,潘天壽形成了對歷史的整體性觀照,對傳統藝術的走向也有了較為確定的認識,並進一步堅定了自己從事民族藝術和教育事業的決心<<

▌藝術救國

【藝專時期】

1928年,潘天壽受聘為國立藝術院——第一所綜合性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的畫主任教授,兼書畫研究會指導教師。1928年4月,國立藝術院在杭州成立。這所學校的建立,是為了團結全國的藝術家,從事美育的理論宣傳和藝術創作,同時培養青年藝術人才,開展藝術運動,以藝術換氣民族性,達到社會美育的目的。

1936年 潘天壽《繪畫史》

1936年他重新修訂《繪畫史》,書後收入論文《域外繪畫流入中土考略》。文中強調中西繪畫基礎不同,發展道路不一,「若徒眩中西折中以為新奇,或西方之傾向東方,東方之傾向西方,以為榮幸,均足以損害兩方繪畫之特點與藝術之本意。」體現了他對當時文化界、藝術界「全盤西化」「中西融合」等思潮的深刻反思。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杭州危急。杭州藝專全校師生內遷。經浙江諸暨,於江西貴溪上課一月,即放寒假。學校復轉湖南長沙、沅陵。潘天壽隨校內遷。1938年,奉教育部命,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與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在湖南沅陵合併為國立藝術專業學校。

20世紀40年代的潘天壽

20世紀40年代,是潘天壽個人創作風格初步確立的時期。他在教學之餘,始終不懈地進行藝術的探索。他的化繁為簡的取象方式,骨架組合的構圖方法,凝練蒼勁的筆墨處理,構築起鮮明的個人面貌。抗戰勝利后,潘天壽辭去校長職務,專心於學術和創作,迎來了1948年他個人創作生涯的第一個高峰。<<

▌高峰意識

【美院時期】

1949年全國解放后,畫教學堅持「三個為主」的方針,即以人物畫為主,工筆為主,寫生為主,強調畫的寫實能力,以藝術描寫人民大眾的生活和鬥爭,為工農兵服務。傳統文人山水、花鳥畫因不能表現現實生活而遭貶抑。

1950年,潘天壽(后中)在杭州市郊三墩區義橋鄉體驗生活

1954年繪畫系分為油畫、彩墨畫、版畫三科。1955年9月三科獨立成系。畫被「彩墨畫」代替,素描加水墨成彩墨畫系最初之教學狀況。據1955年教員全年任課總時數表,當年上半年,潘天壽教授二年級繪畫系彩墨畫科的書法課程,任課總時數為28小時,下半年未任課。

1957年後,潘天壽先後出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副院長、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務。他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畫教學改革,為畫的獨立發展爭取名和實。同時提出「兩大高峰」「拉開距離」等重要觀點,鏗鏘有力地表明了畫應該堅持走自己獨立發展道路的主張。

潘天壽為學生示範指畫

潘天壽曾言:「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足見他對自身的定位和對美術教育事業的看重。他1928年被聘為國立藝術院(美術學院前身)畫主任教授,自此一生都未曾遠離這所高等學府。他人生中的半個世紀都奉獻給了現代美術教育事業<<

曾得其親授的童中燾如此說:「現在很多畫家不知道在畫什麼,看不出他想表現什麼樣的內心與意境。但是潘先生的畫,我們一目了然。那些反覆出現的題材內容,與他內心的境界是相一致的。」

就像新成立伊始,在畫遭到質疑的背景下,潘天壽堅定地扛起了大旗。1957年,他發表《誰說「畫必然淘汰」》,作了針鋒相對的反駁,並在此後數年間創作了一大批堪稱殿堂級的畫巨制;1961年,他正式提出畫系人物、山水、花鳥三科分科學習,成為畫系教育改革的重要點……

其實,人們心裡都有答案,正如潘天壽紀念館館長陳永怡發在朋友圈裡這一段話:「我們為什麼還要紀念潘天壽先生?因為他就是一座藝術的高峰,他的藝術觀點還具有極強的啟發意義、警示意義;他的藝術教育思想,真正懂的人越來越少;而且他的主張,他的創造性,他的使命感、自覺性,都是我們現在缺失的。」<<

許江:「潘老的骨氣、雄渾、沉鬱,養育一代代國美藝者的心胸」

「在杭州南山路的中段,坐落著潘天壽紀念館。美術學院每年新生的第一課,就是參觀紀念館。」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說,潘天壽是現代繪畫的一代大師。「他那強勁雄武的用筆、簡約放懷的用墨、一味霸悍的氣勢、立險破險的構圖──宛如高懸在天、銘刻在心的文化讀本,養育一代代國美藝者的心胸。」

「潘老是美術學院的開創者,的畫教育和書法教育事業的奠基者。」潘天壽一生兩度擔任美術學院院長,在繪畫面對西風東漸的挑戰之時,力挽狂瀾,以宏博的視野和堅定的毅力,建構起傳統藝術在現代藝術教育體系中得以教習與傳承的人文系統,奠定了當代藝術自我更新的重要意識基礎。<<

范景中:「潘天壽是不為麵包,不為心靈的『士人畫家』」

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史論學者范景中說,在藝術的殿堂里,居住著三類人:一類人為了麵包而藝術,即工匠畫。一類人為了心靈而藝術,這就是所謂的文人畫。還有一類人,他們處在特殊的時代,懷著一種抱負、一種情結,會把他們的藝術變成一種另外的東西。這既不是為了麵包,也不是為了心靈,而是強烈地用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取向。「這種藝術家非常特殊,我認為潘天壽就是這麼一位特殊的藝術家。」

范景中把潘天壽歸為「士人畫家」,我們從他的形式中能夠看到八大、石濤甚至於浙派畫家的光彩,有時他的用筆比他們更加雄健更加豪放。「可讓人覺得神奇的是,他的畫面卻給人以一種毫不鬆懈的感覺,同時又有一種細膩的歷史感以大氣深闊的氣象磅礴開來。」因此,我們能從他的畫中看到一些先賢的身影。但潘天壽的胸襟,絕非區區的門戶所能牢籠,他穎識通達,不會以一己的趣味、偏見和私心,去挾制我們的藝術史。「從這一點來講,我們了解了潘天壽的胸懷,就知道潘天壽的文化自信是多麼博大、多麼精深。」<<

潘公凱:「強悍的內心,與藝術的敏感兼顧而平衡」

潘公凱說,潘天壽的生活非常簡單,一輩子都像一個農民那樣生活著。「他吃的東西非常簡單,早上就是燒餅油條,中飯、晚飯喜歡吃炒年糕。」

除了樸實、強悍的一面,潘天壽也有非常敏銳的地方,即對美的敏銳、對形式的敏銳。「在繪畫史上,有這麼少數幾個人對形式的敏銳性是有出眾的才華的,一個是八大,我想另外一個就是潘天壽。他們對於形式的這種敏銳性是天生的。」此外,潘天壽的詩歌里也體現了一種細膩的美的境界。在潘天壽身上,雄闊而堅強的內心和非常細膩的感受,二者能夠兼顧而平衡,這是非常幸運的組合。<<

【作品賞析】

潘天壽 禿頭僧圖 紙本設色 94.8×172CM 1922

潘天壽 煙雨雨蛙聲圖 畫(指墨) 68×135cm 1948

潘天壽 松梅群鴿圖 畫(指墨) 177.2×286cm 1950年代

石榴圖軸58×68.4cm 1960年代

江南春雨圖軸85.8×77.2cm 1953年

黃山松圖軸153×117cm 1960年

貓石芭蕉圖50年代設色、指墨237.5×120CM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