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淮南民間典故鉤沉

口音、方言

本土的淮南人稱「女孩子」作「奴孩子」讀音Nong(儂),稱未婚女青年叫「坐家奴(儂)」、「小奴(儂)家」。中年婦女們相見,問:「你家的奴(儂)給人家沒有?」意思是:你的女兒出嫁了沒有?

稱姑媽作「孃」(念Nian),稱父親作「伯」,稱叔輩作「老頭」,稱兄長輩作「哥爺」,稱剃頭匠作「待詔」,當然是抬舉的意思。

打耳光叫「戱你」、「摟臉戱」、「戱你一包頸子」,意思是一巴掌下去連臉帶脖頸都打了;難講話叫「膠牙」;愛說話、言過其實的人叫「侃家子」;貌似強硬叫「充棍」;假作糊塗叫「裝驢熊」;過於講究叫「講經」;性情固執叫「犟勁頭」;性情暴躁叫「二性頭」;幹什麼叫「作嘛子?」;身體健壯、體力過人叫「勒」、「 勒地很」; 有本事、能耐勝於常人叫「過勁」;斥人「滾蛋」叫「去球!」佔了便宜叫「倒巧」,罵佔便宜的人「倒巧買屎吃!」說吃東西叫「咯」,熟人相見,問:「你可咯過來?」

瞧先生

往昔壽縣、鳳台人看病不叫看病,叫「瞧病」,醫生不叫醫生,與教書的人同樣稱呼,叫「先生」。誰家老人或小孩生病,熟人會問:「可找個先生瞧瞧沒有?」

抱著小孩去「瞧先生」,一是用紅布條系住孩子的襁褓,二是總要抉一截桃樹枝插在系襁褓的紅布條上,桃與「逃」同音,意思是:我們要去「瞧先生」了,病魔你快逃走吧!

過河不問姓

淮南多水,遇水就得乘船。過去擺渡的船都是木船,木板各部件由船釘連接。木板腐朽、船釘生鏽,造成船體老化,載人過多超了負荷,或是遇上風浪衝擊,很容易發生事故。嚴重時船釘斷掉,船板裂開,整個船身頃刻解體,乘船人的結局當然可想而知。

因此,當地人認為「過河擺渡三分險」,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同船人不許問對方姓什麼,因為擺渡的船家最忌諱與「沉」諧音姓「陳」 「程」、「成」的人。上了船開始擺渡以後,不相識的乘客互相搭訕、寒暄,最好不要問詢對方「您貴姓?」如果有人這樣問了,船家會連搶白帶辱罵地說:「這咱子正在河心裡,你打聽人家姓什麼作嘛子?你可請他當你家女婿!」如果這個人不識相還要分辨,一些當地的乘客就會破口大罵:「沒出過門哪?給他扳倒河裡去!」

「趟趟」與「趟趟瞧」

淮南多水,民眾出門行走很容易與水遭遇。一旦遇水,不知深淺時,人們總會說「趟趟」或是「趟趟瞧!」

壽縣的青少年大多很要強,不容易表示屈服,遇上別的孩子挑釁、欺負的時候,往往會先問對方「你可想趟趟?」意思是你要試試我的力氣和身手嗎?若對方仍不識趣,繼續挑釁,施加欺負人的言行,這個少年便會以角力、格鬥的方式奮力一搏。待到他取勝了,看熱鬧的人會讚許地說:「咿呀,趟趟瞧唻,看看到底誰過勁!」

「日茅典」

壽縣鄉下,人們在勞作的工余休息時間多愛推舉某個能說會道、見多識廣的人說故事,又叫「日茅典」。「日」字不含敬意,即是「日白鬼」的意思,「茅典」乃是指故事根源出自茅山、由茅老道編造。因此,說故事的人開篇總是要先說:「茅典、茅典,出在茅山,茅山有個茅老道……」然後才進入正題。

所言故事最典型的是一個叫王老三的傻愣小子,因為家裡貧窮、沒有生計,被父親責罵而去斷路(打劫)。王老三遇到三個秀才,機智的秀才們一眼看出這個傢伙心眼不全,為了擺脫他,想個點子騙他去某員外家「射雁招親」。王老三信以為真去了,結果誤打誤碰,被那家員外當成勇士招了親,又被鄉親們催迫去射老虎、射妖怪,最終都獲得了意外成功。

一個人背後說另外一個人的壞話,壽縣當地人也會將這種搗鬼行為指為「日茅典」,或說「某某在日某某的茅典呢!」

「喝二淡」

壽縣城是個老都市,過去每條街上都有茶館。市井間有一種付不起茶資又喜歡喝茶的窮市民,他們為了能夠喝到茶,有空的時候總是到茶館先做「義工」,掃地、提水、擦抹桌椅、招呼客人,儘力地向茶館老闆和茶客討好、巴結、獻殷勤。待到茶客走了,看到有的剩餘茶水尚釅,便將剩茶兌上開水,坐在角落裡有滋有味地喝上一通。

人們給這種人創造了一個稱呼:「喝二淡」。

後來,淮南地區的人推而廣之,對所有討好權勢、巴結上司、取悅領導以便得到好處的角色一概稱之為「喝二淡」。

逮野老驢推磨

往昔壽縣,家道稍微寬裕的農戶喜歡養驢,加工麵粉的時候讓它拉磨,趕集的時候讓它馱東西,年輕的媳婦回娘家讓它當腳力。公驢生性好動、頑劣,不做活的時候很快就會養足精神,有了精神就抽空跑掉,跑到田地里糟蹋莊稼。

人們對這種無人放養、控制的驢叫「野老驢」。「野老驢」糟蹋莊稼,被糟蹋莊稼的一方將其抓住以後,不便匿為私有也不會找驢的主人索賠,而是把驢關在磨坊里,不給吃不給喝,只管叫它拉磨,拉不動就打,把驢累得渾身發抖依然還得拉磨,直到驢主人打聽到自己的驢吃了誰家的莊稼被誰扣住了而後找過來。驢主人見自己的驢累得發抖,不但不怨恨,還得與這家人說好話,以便儘快討回自己的驢。這是民間規矩,不知道傳續了多少年。

壽縣人請人幫忙做活,一般都要留一頓飯,個別的人吝嗇、小氣,要別人幫忙做活,只說客氣話卻不給任何報酬。對這種行為,鄉間話叫做「白使」;若是誰家的孩子被某人「白使」一回,孩子的爸媽會找上門去質問:「你拿俺家的孩子『逮野老驢推磨』呢,憑什麼呀?」

滾你的骨碌碌

過去淮南地區湖、泊、溝、塘極多,甲魚——老鱉也很多。夏天的時候,老鱉愛在岸上呆著曬太陽,一見到人,立即向水裡打滾。淮南人因此把打滾叫做「翻骨碌」。

淮南人問路,如果所問對方是陌生的青年女性,一般稱呼「大姐」而不稱「大嫂」,如果稱呼錯了會發生衝突,叫「找話操(吵)」。

有個「焦頭雞」從正陽關到楊湖鎮去,遇到一個大姑娘在田間鋤地。「焦頭雞」喊道:「喂,那個大嫂子,到楊湖鎮還有多遠?」

未婚的姑娘被人叫做「大嫂子」當然是可氣的事,就說:「還有十八骨碌!」

「焦頭雞」又喊道:「你們這裡怎麼論『骨碌』不論『里』呀?」

大姑娘說:「你天生就是一個『骨碌』子貨,論什麼『里』(理)呀? 論『理』你該叫我姑奶奶——滾著去吧!」

直到現在,淮南人遇上不可理喻、「找話操(吵)」的人,總會給一句:「滾你的骨碌碌去吧!」

「孟江女」的故事

過去,當地民間農戶人家都有在自己的門前或小院里種葫蘆的習慣。一因葫蘆諧音「福祿」,其意吉祥。二因可以做菜,夏天用嫩葫蘆切片做湯,美味而滋潤。三是把長老了的葫蘆從中間鋸開,變成兩個瓢,用以舀水、舀糧。以前從壽縣到淮南西部地區,有一個非常優良的民間習俗:誰家開了葫蘆,絕不把兩個瓢都據為己用,而是自留一個瓢,送給別人一個瓢。

據說,這個風氣最早是一家姓江的開的先。江家為人善良、友愛鄰里。有一天自家開了一個葫蘆,把一個瓢送給了姓孟的鄰居家。本來孟家媳婦難產,趕上姓江的送瓢來,一高興竟然順產了,生下一個女孩。孟家人非常感謝,回贈給江家人兩個紅雞蛋,還給女孩起了一個名字叫「孟江女」,意為這個孩子既姓孟又姓江,算是兩家的孩子。

哭婚

壽縣鄉下舊俗,女孩子出嫁那天要哭,表示自己捨不得離開父母,哭得越凄慘越顯孝順,越受大家讚賞,被稱作「哭得跟稀飯相」。

堰口集一個劉家姑娘,上轎之前緊緊抱著娘家媽哭成了爛稀飯,嘴裡還嘮呱著:「我娘嘢,你怎麼這麼狠心?把我給人家呢?你這不是把自己的親骨肉往火坑裡撂嗎?我死也不能走啊!」

待到進了轎子,出村沒過多久,劉家姑娘還沒有把眼淚擦乾,就問抬轎的:「從這地方到我婆家還有多少里?」

抬轎的說:「還有八里。」

劉家姑娘說:「我的媽媽呦,你們走這麼慢,好喒才能到?」

眼不見為凈

壽縣東南鄉有一戶中等人家,新娶了一個媳婦。當地規矩:新媳婦頭一天不給吃飯、不許說話,叫「裝新」。

辦喜事那天,家人在院子里砌了灶,請了廚師,給客人做菜。廚師淘了一籃子米擱在灶旁,然後有事到別處去了。一隻花狗跑過來,翹起一條腿,沖著米籃子撒了一泡尿。新媳婦坐在新房里,從窗口看見了,無奈正在「裝新」不便說話,眼見著廚師回來,用撒了狗尿的米做成飯,然後給大家吃了,沒有人感到有什麼不對。

這家婆婆非常非常地「講經」,新婚以後,常嫌媳婦的衣服茶飯打理得不幹凈,說長道短,埋怨甚多。有一天新媳婦聽煩了,反問婆婆:「什麼叫乾淨?」

婆婆說:「以水為凈,洗東西的時候洗成清水了,才叫乾淨!」

新媳婦說了「裝新」那天花狗在米里撒尿的事,然後說:「我認為,『眼不見為凈』!」

優良的人情風俗

過去的淮南人有很多優良的人情風俗。誰家有了新婚喜事,要請客就把一個村子的人都請了。誰家有了生小孩的喜事,要送紅雞蛋就家家都送遍。即使有過矛盾,吵過嘴、打過架也一視同仁。所謂「能冇(丟下的意思)一村,不能冇一家」。這樣做,當然有很大的好處。當對方因為自己有喜事而登門笑臉送請帖、送紅雞蛋時,這一方無法做出拒絕,於是兩家往日的怨恨便從此煙消雲散,言歸於好。

家道富裕的壽縣小市民,閑暇時喜歡在自己家門口內或外放個小方桌或小圓桌,擺上茶壺和幾個茶杯喝茶,遇到街坊門鄰馬上招呼:「過來歇歇,喝一口!」給你遞個小板凳,請你坐下,一面給你倒茶一面介紹今天是什麼茶葉,在哪兒買的,多少錢一兩。

還有過年的時候,從初一到初三,出門遇見熟人要作揖,並說「恭喜發財!」這當然也包括有過矛盾,吵過嘴、打過架的親戚、鄰居。就這麼互相一作揖、一問候,彼此之間也就化解了矛盾,冰釋了前嫌,人際關係翻開了新的篇章。

(原載於《淮南文化》2016年第4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